心脏电复律 (1)
电除颤、电复律谈话(1)

青田县人民医院
心脏电除颤、电复律术前谈话
患者因需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现将操作过程中及之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有关事项与病人及家属说明:
1.心脏停搏、不能恢复心跳等导致患者死亡;
2.呼吸停止、甚至不能恢复,可出现脑死亡;
3.呼吸停止需行气管插管;
4.心脏损伤、皮肤灼伤;
5.可出现误吸,严重者窒息危及生命;
6.其他不可预测事件。
我院医师保证以良好的医德、医术为患者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术,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力争降低风险。
因患病经贵院医师详细讨论后,为抢救生命,认为需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有关术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可能出现的意外,经治医生已详尽作了说明,我们已充分理解,经慎重考虑,愿意承担由于疾病本身或现有医疗技术所限而致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并全权负责签字,同意医师施行该项操作手术。
患方签字:与患者关系:
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时分。
心脏电复律的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的注意事项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它通过电流刺激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然而,心脏电复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且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执行心脏电复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了对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心脏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了解。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心电图(ECG)、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心脏电复律是安全的。
其次,心脏电复律通常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因此,在执行电复律前,患者需要了解麻醉的全过程。
麻醉前必须空腹,以避免可能的窒息风险。
一般情况下,全身麻醉会较长时间,所以家属或陪护人员最好在手术室外等候,并注意医生和护士的交流,了解手术进展和家属需要做的事项。
在执行心脏电复律时,应该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和安全。
患者应该平卧在手术台上,周围应该有一名专业的护士或医生进行监控。
电复律时,患者会被运送到特定的手术室,并被连接到心电监护设备,以实时监测心脏情况。
此外,医生需要与患者和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确保每个人都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操作风险。
心脏电复律需要使用电击仪(Defibrillator)来产生电流刺激。
在使用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检查和准备好电击仪,确保其工作正常。
电击的参数(如能量和电极位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应被正确设置,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心脏和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另外,心脏电复律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护士来执行。
他们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
在执行电复律之前,应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正确的电击技术。
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应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最后,在心脏电复律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观察。
他们可能需要留在医院一段时间,以确保心脏恢复良好的节律。
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其他必要的干预措施。
此外,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感觉和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电复律操作流程步骤

电复律操作流程步骤
电复律是指对患者进行电击复苏的一种心脏复苏方法。
其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1. 确认心脏骤停:在进行电复律前,必须先确定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有呼吸、有血压,则不需要进行电复律。
2. 准备两个电极贴片:准备两个大小合适的电极贴片,一般分别粘贴在心脏左右两个位置。
3. 进行电极贴片处理:将电极贴片的涂层撕掉,贴片中间的凸起部分与电极相连。
4. 给患者口服药物:在正常情况下,患者给予药物后机会较大。
电复律前需给患者口服药物,以减轻他们的疼痛感。
5. 配对电击器:在电极贴片上将电击器中的线连接到相应位置。
6. 调节电击器: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电击器的电流强度,如240 焦耳或更高,或根据其他推荐指南进行调整。
7. 发送电流:按下电击器上的发送按钮,向患者发送电流。
持续10-15分钟或直到患者心跳骤停恢复。
8. 监控患者反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检查,观察反应情况,如有需要可以再次进行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试题及答案

心脏电复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治疗哪种病症的医疗程序?A. 心律失常B. 心绞痛C. 心肌梗死D. 心力衰竭答案:A2. 在进行心脏电复律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哪项操作?A. 心电图检查B. 血压测量C. 心脏听诊D. 静脉注射镇静剂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A. 心房颤动B. 心室颤动C. 窦性心动过速D. 心室颤动答案:C4. 心脏电复律的能量设置通常是多少?A. 50-100焦耳B. 100-200焦耳C. 200-300焦耳D. 300焦耳以上答案:B5.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需要进行哪项检查以评估复律效果?A. 胸部X光B. 心电图C. 超声心动图D. 血压监测答案:B二、判断题6.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手段。
(对/错)答案:错7. 心脏电复律可以在没有麻醉或镇静的情况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8.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监测。
(对/错)答案:错9. 心脏电复律对于终止室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
(对/错)答案:对10. 心脏电复律只适用于紧急情况,不适用于门诊治疗。
(对/错)答案:错三、简答题11. 描述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
答案: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包括:患者评估、签署同意书、麻醉或镇静、放置电极、充电设备、同步、放电、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检查。
12. 心脏电复律有哪些潜在的并发症?答案:心脏电复律的潜在并发症包括:皮肤灼伤、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肌损伤、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心理创伤等。
四、案例分析题13. 一位65岁的患者因心房颤动被推荐进行心脏电复律。
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左心房的大小、是否有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抗凝治疗的禁忌症、患者的偏好和同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复律成功的因素。
五、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测试,考生应该对心脏电复律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适应症、并发症以及术前评估有了全面的了解。
电复律和射频消融

电复律和射频消融电复律(cardioversion)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电生理治疗方法。
它们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应用和治疗效果上有一些差异。
电复律是一种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等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失常。
电复律通过给心脏施加电击,使心脏恢复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心律,但并不能保证心律失常不会再次发作。
电复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常在麻醉下进行,病人需要清醒后观察一段时间。
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热能破坏异常心脏组织来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心室上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和心房颤动等快速的节律失常。
射频消融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将射频能量传输到心脏组织中,破坏异常的传导途径或节律发生点。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根除心律失常的源头,减少发作的可能性。
射频消融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电复律和射频消融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各有优势。
电复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急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它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的心律,让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
但由于电复律不能根治心律失常,因此有可能需要多次复律才能保持正常节律。
此外,电复律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心脏血栓的形成,因此需要在治疗前进行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是一种根治心律失常的方法,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它可以通过破坏异常的传导途径或节律发生点,使心脏恢复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较为持久,可以长期维持正常的心律。
但射频消融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心脏穿孔或心脏瓣膜损伤等并发症。
在选择电复律还是射频消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心脏电复律

现代除颤的新观点
• 1. 早期打电话-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ALS。 • 2.常温下:心搏停止3秒头晕;10-20秒昏和抽搐;
60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4-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 可逆的损害。
• 3.除颤的成功率:4分钟内50%;4-6分钟内10%;
大于6分4%;超过8分钟会存留神经损害,大于 10分钟存活的可能性更低;尽可能从发病到医护 人员除颤控制在3分钟以内,这样成功率就很高。
• B 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临床用于心室颤动,
但要注意有时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综合征 合并快速的心房颤动均有宽大的QRS波和T波,除 颤仪在同步工作方式下无法识别QRS波,而不放 电,此时也可用低电能非同步电除颤,以免延误 病情。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应症: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
体外电除颤的操作方法
• 1患者准备 • 2操作设施 • 3麻醉 • 操作技术要点
1患者准备
•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因需紧急心肺复苏,
应立即电除颤
2设施
• 电除颤的环境不限。就地除颤,其次是除
颤器,还应该有氧气、吸引器、急救箱、 血压计和心电监护设备、辅料、导电糊。
3麻醉
• 室颤患者已无意识,无需麻醉
急救开胸抢救的患者,方法:一个电极板 置于右室面,另一电极板置于心尖部,电 能一般选择20到30J一般不超过70J若一次 无效,继续按压心脏并准备行再次电除颤。
• B 体外电复律和电除颤:在非手术情况下
大多采用此种。
3同步和非同步电除颤
• A 直流电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除心室颤动以外
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律前一定要检查“同步” 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1.交流和直流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

沂水中心医院ICU
电复律的概念 电复律的发展史 电复律的种类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电除颤注意事项 电复律操作步骤
概
念
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 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 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 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 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 治疗过程。
电复律的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复律技术日趋完善, 主要在如何以最低有效能量除颤成功、探 索新的除颤波形以及尽可能缩短室颤发生 与首次电击时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及埋藏式自动复律 /除颤(ICD)的临床应用,使复苏的成功 率及存活率大大提高,在心肺复苏的历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典型病例心电图——室早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 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代偿间期完全
3、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
室早
室扑、室颤
①P-QRS-T波消失,代之出现连续快速而相对规 则的心室扑动波 ②频率为200-250次/分 ③若出现大小、形态、距离不等的波为室颤波, 频率200-500次/分;此为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R
P-R 段
S-T段
T
P
P-R 间期
Q
S
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支→Purkingje纤维
非同步电除颤
原理 由于心室肌各部位所处的激动位相不一 致,一部分心肌处于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心肌区 已经复极,对整个心肌而言已经没有时相上的实 质性区别,在心电活动的任何时相施放高能电脉 冲,不用担心落在不复存在的心室易损期。
电复律

除 颤 器 、导 电 膏 /盐 水 纱布
电 除 颤 时尚 需 配 备各 种 抢 救 和 心肺 复 苏 所需 要 的器械和药品 ,如氧气、 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 、 血 压 和 心电 监 测 设备 , 及 配 有 常规 抢 救 药品 的 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1. 备齐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酒精 棉球。 2. 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得家属 同意 。 3. 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床上,检查并除去金 属及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监护 4. 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 进入非同步除颤状态。 5. 联接心电护,电极片粘贴牢固以减少信号噪 声和干扰。
单相波能量 (焦耳) 200 50-100 100 360 360
双向波能量 (焦耳) 120—200 50-100 100 150-200 150-200
同步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单型性室速 多型性室速
非同步
室颤和室扑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 室颤的最低能量!!
经典的1——2——3步骤
1 选择能量 2-200J 2 充电(CHARGE) SYNC ON/OFF 同步 按下CHARGE后,可以增减能量水平。 3 放电(SHOCK) 30S内不按SHOCK或电极板上的电击按钮,或按 下DISARM(解除)可解除能量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 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 7~10%,在心脏 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 三分钟内除颤, 70 ~ 80% 恢复心跳,而五分钟 后,则下降到 50%左右,第七分钟约30%, 9~ 11分钟后约 10%,超过 12分钟,则只有 2~ 5%。
以后按4J/kg计算。
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复律是终止室颤的最有效 的方法。
.
12
三、近代除颤观点
建议早期除颤,理由是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 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 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 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 复心跳,而五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七 分钟约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 则只有2~5%,推荐电除颤的时机:发现心跳骤 停或室颤2分钟内立即除颤,疗效最佳。并建议 对心脏骤停者使用电击除颤,院外5分钟内院内3 分钟内完成,只要条件具备,可盲目除颤。
.
4
2 能量选择不同:
电复律能量选择:一般情况是QRS波形越高,所需能量越小, 所以:①室速(VT):一般10J可能既足以成功复律,而100J 几乎总有效,甚至1J都可能转复!②房扑:房扑可用20~25J转 复为窦律,能量太低(5~10)可使房扑转化为房颤,不宜使用, 建议转复房扑的初始能量选择20J,如无效,再选择50~100J 重新复律。③室上速(SVT),50~100J的能量总能转为窦性 心律。④ 房颤:房颤复律常需100~150J。有时超过200J。初 始复律能量可选择100焦尔,如不成功,可加用较大能量200和 300J。⑤洋地黄中毒:对怀疑洋地黄过量或亚临床中毒者,均 宜从5~10J开始。
1 适应症不同: 电复律用于:①新近发生的房扑(认为是同步电复 律的最佳适应证)或房颤,在去除诱因或使用抗心 律失常药物后不能恢复窦律者;②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洋地黄中毒引起,并对迷走神经刺激或抗心律失 常治疗不起反应者;③室性心动过速,对抗心律失 常治疗不起反应过或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者( 但 QRS波不增宽,基本上与有脉型室性心动过速同 义)。 电除颤适用于: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 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基本上与无 脉型室性心动过速同义);②心室扑动;③心室颤 动。
除颤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心外按压、人工呼吸等维 持生命体征活动的进行的影响
.
9
如果发现为细颤波,注意应用肾上腺素把细颤转 为粗颤后再施行电除颤;如果细颤与停搏不能区 别,对意识不清的病人仍应施行盲目电除颤(但 最好能试用肾上腺素看能否出现粗颤,此时心肌 的兴奋性较细颤高,容易转复成功)
对有脉性室速视情况可以选用药物复律或电复律
注意严重的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对除颤的影响(及 影响的原理)。
洋地黄中毒发生室颤、室扑、室速给100毫克利 多卡因后,再用5—20瓦秒除颤
除颤时两电极切勿放反,减少对心肌的损伤
.
10
原理上,电除颤对心室停搏及慢心率没有意义。 Caldwell等的5000例研究报告中有2例心室停搏 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我认为实际上应为室颤(细颤) 患者 必须注意,心室颤动是有“向量”的,其方向和 大小依心电图的导联和颤动波的大小而异,在心 电图上有时可记录为室性停搏。因此,在心电图 上必须至少有2个导联记录为一条直线,心室停 搏的诊断才能成立;必须注意 “潜伏”性室颤 重度衰竭的心脏、大心脏、严重心梗者、病窦患 者、严重的传导障碍患者不易复律成功,即使复 律成功也不易维持 注意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 的合理应用,为除颤成功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做 准备
因此一旦确定为心脏骤停而手边又没有心电监护和除颤仪 的情况下,应该坚决的予以心前锤击:拳头举高20-30cm, 锤击患者胸骨中下1/3处,共1-2次,然后检查复律效果。
补充:心脏骤停(广义)概念(电生理表现):致死性快 速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动过缓、心室停搏(心脏骤停的狭 义概念)或心电-机械失藕联等
.
5
3 原理区别:
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 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 某些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大部分心肌除极)转复为 窦性心律。
电除颤:利用除颤器释放的直流电流使患者全部心 肌在瞬问同时除极,消除心肌的异常兴奋灶及折返 环,除极之后整个心肌处于心电静止状态,此时自 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将首先发出冲动重新控制心脏整 体搏动,从而达到治疗室颤的目的。
.
6
三)关于心前锤击复律
心前锤击可使少数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对于意识清醒的 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应为有脉性室速)如具备除颤 条件,(教科书上)一般不建议心前锤击复律(有转为室 颤的可能)。但Caldwell等的5000例研究报告,心前锤击 使5例室颤、11例心动过速、2例心室停搏患者恢复窦性心 律,未见有室性心动过速因锤击而转为心室颤动的。
.
11
二、 电复律的进展
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 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 使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 诞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朱尔(ZOLL)证明 电击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心脏电复律
.
1
一、概述
.
2
一) 概念
电复律(广义概念): 在严重、快速、异位 性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 过心脏,使部分(狭义电复律)或全部(电 除颤)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节律的 治疗过程
.
3
二)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区别
.
7
四)电复律的先决条件
1) 窦房结功能良好 2) 传导系统功能良好
.
8
五) 心脏电除颤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没有心电监测的地方,对无脉搏的病人可行盲 目除颤
在有心电监测的地方,一见到室颤、室扑或无脉 搏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应立即用非同步的电 除颤
在有心电监测时应根据QRS波形选择合适的除颤 能量,原则上, QRS波形越窄越高所需的除颤能 量越小; QRS波形越宽越低所需的除颤能量越大 且除颤效果越差。
电除颤:对成人,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科学推荐治 疗共识会议”(以下简称“共识会议)建议,无论是首次还是 后续电击一律采用360 J(单相波除颤仪 );“共识会议”建 议,BTE(双相切角指数波型 )除颤仪首次电击能量成人为 150~200 J,RBW(双相方波型 )为120 J;后续电击选择相 同或递增的能量水平(双相波除颤仪 ),如果急救人员对双相 波除颤不甚熟悉,那么200 J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能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