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9篇)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方案(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
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xx 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
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2024年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三篇)

2024年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根据____年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立足乡村特色,突出农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二、重点任务1.农村产业发展(1)加大农田改造力度,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状况。
修建通村公路,改善乡村通行条件。
(2)提升农村水利设施,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3)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提升农村电力供应和通讯服务。
3.生态环境保护(1)实施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水资源保护。
(2)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3)加强农田畜禽粪污处理,推动农田肥料有机化。
4.美化乡村环境(1)美化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居住条件。
改造农村老旧住房,推广新型农村住宅。
(2)打造乡村绿化带,种植绿化树木和花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完善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公共活动场所。
5.乡村文化建设(1)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组织农民开展文艺演出、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
(2)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加强农村公共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室建设,提供文化服务。
6.农民生活改善(1)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
(2)加强农村卫生系统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3)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
三、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划定工作范围。
2.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相关资金支持,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乡村建设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通用六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通用六篇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规划设计;岩坑村村庄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理解勾画美丽、幸福起步广袤的乡村大地,是城市的后花园,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百姓生活的幸福家园。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中,要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构建立体规划体系;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按生态规律行事;挖掘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公共资源配套,探索管理制度,从而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打造为“五好”,生产好、生活好、乡风好、村容好、管理好;“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美丽乡村。
让生活在这的纯朴劳动人民,展示美丽,收获幸福!二、岩坑村村庄原有基础位于台州临海市河头镇的西北部,依山傍水,腹地广阔,是四面环山自然风光优美的小山村。
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见证了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建有台州首个村级革命纪念馆。
如今,村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全村人口769人,276户,耕地面积339亩,山林面积5819亩,2023年实现人均收入6901元。
SWOT分析优势:1.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城市喧嚣,是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良好去处。
2.农业生态环境好,无工业污染,有利于优质绿色农产品的生长,利于培育新型农产品种类,开拓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
3.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见证了浙江省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重要事件,留下的历史资料和人文环境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
劣势:1.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2.没有工业基础,对于发展农产品加工是一个阻碍,使得经济比较薄弱。
机遇:1.国家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2.临海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岩坑村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人才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村庄优势农产品提供了广泛的市场。
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休闲需求旺盛,为岩坑村发展户外休闲运动提供机遇。
挑战:1.打响“红色旅游”的品牌。
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将其和旅游市场有机结合,必定能打响岩坑村的旅游品牌,吸引周边的消费者体验别样的休闲活动。
2023年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实用(五篇)

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篇一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从20xx年起分级分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xx年,实现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全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丽家园,到20xx年底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60%达到省级中心村要求,40%达到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要求)。
20xx年起,对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成3a至4a景区。
从20xx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分级分类分步建设的办法,对我市103个中心村,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按不同内容和标准建设,到20xx年底实现四级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到20xx年对未达标的中心村进行提升,力争80%以上中心村达到建设要求。
1.省级中心村31个。
20xx-20xx年已建成18个,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建设,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建设。
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2.市级中心村19个。
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3.县级中心村25个。
20xx年建设7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9个。
4.乡级中心村27个。
20xx年建设8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11个。
1.省级中心村。
严格按省定内容和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中心村。
按照低于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
3.县级中心村。
重点对村庄进行“三清四改五化一推”(“三清”:清垃圾、清河道、清沟渠;“四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推”:推广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
(具体内容和标准见附件1)4.乡级中心村。
重点进行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环境整治、卫生整治。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三年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负责三年全覆盖工作,确保三年完成各级各类中心村建设任务。
2024年“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计划》范文一、总体目标2024年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具体目标如下:1. 建设一批宜居美丽乡村。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宜居环境,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发展红利。
2. 发展一批宜业美丽乡村。
鼓励农民创业,培育农村经济新动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民增收。
3. 打造一批宜游美丽乡村。
开展乡村旅游开发,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推动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工作重点1.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包括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农村生活便利性。
2.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清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确保农产品安全。
3.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给农村儿童。
4. 支持农村创业创新。
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为农民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政策支持、创业资金等多方面支持。
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电商,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
5. 发展农村旅游产业。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农业观光景区和文化旅游路线。
加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6.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三、工作措施1.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增加美丽乡村创建的资金来源,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3. 加强宣传引导。
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宣传活动,宣传创建成果,激发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2024年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全镇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二、具体措施1.生态保护与治理2.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是个大问题,我们要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方式,确保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
我们要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4.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比如,发展现代农业,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5.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
我们要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6.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要对全镇范围内的村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基本情况,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
3.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全镇上下共同参与。
4.组织实施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5.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预期成效1.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镇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2.农民收入增长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的推广,使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使乡村文化得到繁荣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策划书3篇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们制定了本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三、项目内容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对农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道路通达性。
供水排水:完善农村供水排水系统,保障农民用水安全。
电网改造: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电力供应可靠性。
通信网络: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2. 农村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等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
乡村旅游:依托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农产品加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农村水资源。
村庄绿化美化: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4. 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培育文明乡风。
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文化活动开展: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启动阶段(时间:1 个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开展项目前期调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建设内容、时间节点、责任单位等。
2. 项目实施阶段(时间:2 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分阶段推进项目建设。
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组织项目验收,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评估。
五、项目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24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24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____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农田荒废、农民收入低等。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提出了____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____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 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2. 创建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活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3. 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4. 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三、重点任务1. 发展生态农业(1)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和规划,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3)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 提升农村生活环境(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治理农村污染和垃圾问题,改善农村卫生状况;(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网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3)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3. 保护生态环境(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2)保护生态景观和自然资源,加强乡村水源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3)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传承乡土文化(1)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举办农民文化艺术活动,弘扬农耕文化;(2)加强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培养乡村人才;(3)挖掘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参与农村企业发展;(3)加强农业金融服务,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产品,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村村民学历水平构成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781
210 11 大学 17 高中 33 初中 小学 文盲
3、村庄产业发展薄弱、贫困人口较多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元,贫困人口比重高,占总人数54%。 一产以玉米、土豆、苹果、核桃种植为主,2013年试种樱桃、蓝莓100亩。养殖业以猪、山羊养殖为 主, 规模较小,有待进一步壮大规模。
略框架协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3.96亿元,已投资400万。
2013年,该村与山东泰安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种植 特色林果樱桃和蓝莓100亩。
欲后发先至,必任重道远!
6、规划目标
探索落后村庄环境整治措施 探索贫困地区村庄发展路径 探索绿色幸福乡村发展脉络
贫困地区示范村
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1980年 2000年
住宅基本以2-3间为主,1 个屋门,分里外两个屋,
住宅基本以3-4间居多,1个
屋门,厨房独立或者与客厅 共用,面积增大,进深5.3米。 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
住宅基本以3间以上,2-3
个屋门,客厅、卧室、厨
房分离,功能明确,布局 合理。面积增大,进深8米 左右。 建筑面积60-120平方米
结构:砖木结构 木门窗,大栅格窗 灰瓦坡屋顶,个别平屋顶
结构:土石结构 铝合金门窗、少量木门 平屋顶,少数坡屋顶、红 瓦屋面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
部分传统做法继续沿用,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建筑符号正在悄然消失,新材料新技术 主导应用,造成建筑样式多样化。
不同年代住宅平面布局
功能:混用—分离,面积:小—大,设计逐步合理、功能完善
分层次座谈与现场勘查, 提出初步规划方案,针对 规划涉及农房、道路、给 水、排水等,逐一对现场 勘查确认。针对产业发展, 分别与镇、工作组、中国 书画院项目负责人、种养 殖大户进行座谈。
汇报规划方案,征求村庄 规划委员与村民意见。对 村庄环境整治重点内容和 建设时序进行了大讨论。 进行补充调研,对道路、 给水、排水、绿化等工程, 再次确认现场。
7、规划宣传与动员
为了让村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调动村民参与规划的积极 性,向村民发放了规划明白纸,向村民讲解规划目的、参 与规划的重要性,研与分 析报告》。
二、村庄存在的问题
1、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
村庄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60岁以上 占总人数的22%,严重高于国际10%的标 准,未来十年老年人将再增加10%,将达 到30%左右。 青年壮年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9.4%,青少 年以下所占比例为23%。
村庄概况与规划目标
1、村庄区位 黑崖沟村位于阜平县西北部,是太行山 典型的山区村。 距阜平县城40公里,龙泉关镇5公里。
黑崖沟
黑崖沟在阜平县位置
南距S382约3.5公里;
西距五台山景区20公里; 东南距天生桥景区10公里。
龙泉关镇
阜平县城
2、人口 黑崖沟村辖3个自然村,1052 人,贫困人口占总人数54%; 3、社会经济
4、 座谈
分层次座谈了解情况: 与县、镇领导对村庄发 展设想; 与中国书画院负责人了 解书画村项目进展; 与村委会对村庄发展思 路;
同省发改委驻村工作组座谈
同县建设规划、镇领导座谈
与村民代表对村庄发展
意愿; 与五保户了解是否需要 幸福互助院。
镇、村负责人座谈
同村庄五保户交谈了解情况
生态宜居、美丽幸福乡村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
河北省阜平县黑崖沟村村庄规划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10
目 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村庄概况与规划目标 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第三部分 规划思路与发展策略
第四部分 村庄总体规划
第五部分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村民住宅设计与规划指引 规划实施建议 规划创新及难点
1970年前建筑
11%
建设年代
24% 质量较好 质量一般 质量较差
65%
建筑质量
1990年后建筑
建筑样式多样,新旧建筑不一,外立面材质
多样。 受经济条件影响,村民不重视建筑风格、样 式,更关心成本造价。
不同年代建筑结构
1980年 2000年
结构:土石结构 木门窗,有简易窗花、栅格 灰瓦坡屋顶,木屋架
7、建筑风貌多样,建筑质量整体较差
村民住宅宅基地面积适中,每户宅基地平 均面积155平方米,建筑面积66平方米。 住宅建设年代较早,质量整体偏差,多建 于1990年前,经调查18%村民有翻建想法。
1970-1990年建筑
32% 28% 1990年后 1970-1990 1970年前
40% 建筑质量分类一览表
5、问卷调查
问卷份数:共发放问 卷220份,实收198份, 占总户数53%。 问卷内容:村民家庭 情况、收入、对村庄 设施满意情况、土地 流转、产业发展意愿 等。 调查成果:形成了黑
崖沟村调查问卷分析
报告。
6、入户访谈
重点了解村民住宅情况,以及对住宅改造意愿,以 及对村庄整体环境的意见。
白衣寺
幼儿园等。
苇地沟、东坪村无任何公共服 务设施。 经问卷调查,95%的村民对村
小学、幼儿园 村委会 商店 碾坊 商店 商店(通讯) 卫生室(未启用) 人民舞台 原小学、村部
庄公共服务设施不满意!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村委会
小学
卫生室(未用)
碾坊
商店
商店(通讯)
日用商店
商店(通讯)
人民舞台
外屋为堂屋、卧室、厨房。
内屋为储藏室,或者卧室。 面积小,进深小5米左右。 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
功能混用
功能混,有功能转变要求
功能分离
不同年代住宅院墙形式
1980年
2000年
院落围合以篱笆、毛石堆砌
0.8米,土坯或无院落。 地面无硬化,或石块少硬化
院落围合以毛石堆砌,高度增至 1.3米,或者灰砖堆砌。 无硬化,或者砖砌硬化少。
19
20 村庄总用地
山地
200
2200
5、选择黑崖沟村作为试点村的原因:
(1)黑崖沟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薄弱村庄,在区域中具有代表性。
在阜平县209个行政村,人口规模较大(龙泉关镇第二大村),贫困人口较多,具有代表性。
(2)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燕山-太行山扶贫片区,可享受多项扶贫政策。
2012年12月,《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获批,燕山—太行山 片区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立书画写生基地的条件。
村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向规模化转变。
樱桃种植园
苹果种植园
养猪场
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风水宝地
如诗如画、堪如仙境!
穿村而过河流,清澈见底
依山傍水,聚宝盆地
片崖陡、险、峻
小河悠悠,景美人朴
融入山水,和谐共生
苇地沟(17户,45人)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元;
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为 主,种植以玉米、土豆和核桃 为主; 2013年试种樱桃、蓝莓100亩, 经济效益良好。
东坪(18户,51人)
黑崖沟(337户,956人)
4、土地情况
村域总用地22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9.4公顷,
33% 10% 12% 22% 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4%
4%
11% 4%
0-3 4-6 7-14 15-19 20-29 30-50 51-59 >60
2、村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小学学历781人,文盲人数为210人 ; 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年外出人员有120 人,季节性外出250人,常住人口800人。
院落围合以红砖砌筑,高度 多2米左右,少量用毛石砌筑。 硬化以水泥,砖砌为主,实 现硬化户数少。
围墙由低——高,
材质以篱笆、毛石——灰砖、红砖
硬化由少—多
8、缺少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水平低,缺少文化活 动空间、休闲活动场地、养老 设施、旅游服务设施。 村庄仅有村委会、卫生室、人 民舞台、4个商店、小学教学点、
存在洪水威胁,村庄河道两侧居民点,遇多年不遇暴雨有危险。
5、村庄空间布局分散
东坪、苇地沟村庄规模小、布点散,不利 于设施的配置。
苇地沟
东坪
黑崖沟
黑崖沟局部
苇地沟
东坪
6、人居环境较差
建筑风貌杂乱,建筑整体质量较差;
公共活动绿地和公共空间不足。 环境卫生条件差,垃圾乱堆乱放; 养殖与居住不分。
太行山脉清晰可见
山水秀丽、令人神往
飞天大桥,华北第一高
(5)黑崖沟村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在同类地区先行发展的代表性
村两委班子发展意识增强,建章立制、完善村规民约,村庄发展 管理逐步踏上科学发展轨道。 社会企业参与村庄扶贫开发,为村庄发展再添动力。 2012年9月中国书画院与黑崖沟村签订太行山书画文化村项目战
……
3、现场踏勘
项目组将规划涉及所有内容,如地质灾 害、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等逐一到 现场进行踏勘。
查看地质灾害情况 查看村庄道路情况
现场丈量道路宽度
现场与施工人员沟通排水工程
现场确定规划小游园位置
现场确定规划用地边界
项目组对村庄内所有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逐一编号登记 对村庄内所有民宅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编号、拍照,为规划提供 依据。
完善住建部审查意见后, 将初步规划成果征求村 规划委员会和村民意见, 同时,将初步规划成果 向县建设规划、镇领导
沟通,形成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