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套课件学好法学基础理论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 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条件。
法律意识的作用
制约人们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实践活动;
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文明礼貌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讲究文明礼 貌,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助人为乐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要点一
爱护公物
要点二
保护环境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和财产,不损坏、 不浪费。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 生态环境。
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与特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 统一
在新时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 主义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将两 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 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相一致
在新时期,拥护祖国统一是爱 国主义的重要体现,只有维护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保 障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 化相结合
人生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进行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即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这种贡献 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追求。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目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努 力奋斗。
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践 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 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争做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同时,我们还应该以 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践行这些 规范和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 尚。
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条件。
法律意识的作用
制约人们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实践活动;
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文明礼貌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讲究文明礼 貌,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助人为乐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要点一
爱护公物
要点二
保护环境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和财产,不损坏、 不浪费。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 生态环境。
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与特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 统一
在新时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 主义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将两 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 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相一致
在新时期,拥护祖国统一是爱 国主义的重要体现,只有维护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保 障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 化相结合
人生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进行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即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这种贡献 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追求。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目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努 力奋斗。
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践 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 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争做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同时,我们还应该以 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践行这些 规范和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 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套课件

• • •
•
•
•
不断完善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 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 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 了补充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 作了9处修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 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修正案内容还涉及政协制度、县市级人 民代表大会任期等。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 作了6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 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 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 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 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 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 第三部宪法 •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 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 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 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这部宪 法比1975年宪法有了重大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它 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理论。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 大二次会议和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对这 部宪法进行了修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

▪
已考材料题:
▪
“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
“学术丑闻”、 “求职陷阱”、“价格欺诈”、
“忏悔录”、“不做假账”、 “伪科学”、
“‘硫酸泼熊’事件”、“求职履历‘掺水造 假’”、虐猫事件、 天价医疗费事件、拒签手 术事件、动迁与动粗。
▪ 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
▪ 如何看待“见义勇为”、“道德银行”、 “有偿让座”、“有偿招领”现象?
寒假来临 ,不少 的高中 毕业生 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第一讲
学习与成才
1
寒假来临 ,不少 的高中 毕业生 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15
寒假来临 ,不少 的高中 毕业生 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三大模块”:
▪ 一、理论教学模块。完善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 二、能力训练模块。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 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 2、本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 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 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注重知行统一; ▪ (4)增强自觉自律意识(信仰、信念、信任、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文档33页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 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 务,作为一种责任、 一种精神 追求、 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 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 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 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 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 当 的 时代新人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未满15岁牺牲)
“舍身为国炸碉堡” ——董存瑞(19岁牺牲)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 召,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雷锋——用22岁的年轻生命回答 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 题,成为新中国亿万人民永远学习的 楷模。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步入人生新阶段,身处伟大新时代,我 们该如何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青年人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 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 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着青春之 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 一代青年 的梦想必将必然成为中国梦中的核 心组成,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的强大动力!
全国优秀劳动模范王崇伦—— 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又17天的 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 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 号”成功发射。2010年12月,34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 科技专家刘勇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以表彰他 在航天飞行控制方面的重要贡献。
【精品】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35页

养与 法律基础》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x

2019-11-8
感谢你的阅读
38
(1)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 它既具有人对物的内容,同时又具有直接对 抗一般人的效力。
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抵押权、 质权、留置权、土地使用权是不完全的物权。
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对标的物使用 价值的支配,即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和收 益。
感谢你的阅读
29
(二)民事主体制度 1、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 资格的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 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2019-11-8
感谢你的阅读
30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它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 A、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有完全行为能力。
这一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 多党派参政
2019-11-8
感谢你的阅读
11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 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团结而建立的 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2019-11-8
感谢你的阅读
12
(五)基本经济制度
2019-11-8
感谢你的阅读
18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职权: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 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 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多媒体课件全套PPT(548页)国家级精品课程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纪律,抵制和反对 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违法犯罪、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 为。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就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 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3.理想的类型(从内容上划分)
(1)生活理想。 是一个人按照自己对生活意义的
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未来生活方式、生活结 构、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生活理想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着人的成长和 事业的成败。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正是由于从生 活上被腐败思想打开了缺口,从而堕落的。 案例 生活理想并不只是对生活条件的期盼,更重要 的是人们期望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生活 得更有意义更充实。
人为什么能够有理想?
意义性的需要。人不象动物那样简单地生 存着,人不仅要追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 么,而且要追问世界对人的意义,人为什 么要活着以及怎样活着?即世界及人生的 价值问题。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台词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就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 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抵制和 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就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本、成事之 信,抵制和反对惟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 想和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套课件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
教学ppt
11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
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
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
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
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教学ppt
1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框架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 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 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法律 部门组成,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象周泽桂这样的情况现在可以说举不胜举,
平常得很。
教学ppt
4
比如由于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因此 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帮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农民 “讨薪专家”,他们请不起律师,也得不到法 律援助,就这样他们自己被迫成为“律师”。 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专家固然可以 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个白痴的权利也同样可以 受到法律的正当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应该受到侵害。而在当 前的社会现实当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把农民逼成“专家”,这是不是法律的悲
7
2、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P185
3、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 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
教学ppt
11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
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
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
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
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教学ppt
1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框架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 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 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法律 部门组成,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象周泽桂这样的情况现在可以说举不胜举,
平常得很。
教学ppt
4
比如由于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因此 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帮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农民 “讨薪专家”,他们请不起律师,也得不到法 律援助,就这样他们自己被迫成为“律师”。 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专家固然可以 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个白痴的权利也同样可以 受到法律的正当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应该受到侵害。而在当 前的社会现实当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把农民逼成“专家”,这是不是法律的悲
7
2、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P185
3、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 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哭。”
这是《重庆晚报》近日刊登的一条消息。这条 消息说,为了这场官司,周泽桂把自己变成了
一个够格的“专家”。 2
一是成为医药方面的专家。8年来,贫穷的他上 百次到重庆和周边区县的书店默默地抄写医书 (买不起呀),熟读78本医书和20多本法律书 籍,记笔记近十万字。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 还自己写出一份“医疗事故鉴定报告”,这份 报告后来让内地司法部的医学专家也称奇,他 们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农民之手。二是成为有 关法律方面的专家。2001年,周泽桂凭着自己 掌握的医学知识向忠县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县 中医院手术中存在过错,造成妻子残疾,但是 法院判决他败诉。周泽桂不服上诉,二审仍然 维持原判。两次败诉让周泽桂明白了另外一件 事,就是光有医学知识还不行,还必须懂法。3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
11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
3预测作用: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 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4教育作用: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 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5制裁作用:是其他作用的保障。
9
二、法律规范P187 三、法律关系P189
10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
15
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13
第三节 法律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 程。它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 (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 (司法)等环节。
一、法律制定
(一)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 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二)立法程序的四个环节:
哀呢?
5
第一节 法学基础知识
一、法的概念和作用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体现统 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和法律: 法: (1)在中国古代,法与刑是通用的
3、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 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8
(二)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P186
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的最首要作用 。
2评价作用: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 作用。
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 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 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 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1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框架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 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 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法律 部门组成,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第三节 法律运行
1
案例:这个农民竟然是被迫成为专家的
“一个小小的手术后,左腿骨折的妻子面临截 肢,但两次医疗事故鉴定均称‘不构成医疗事 故’。今年9月7日,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终于 下达了对此案的判决书:‘忠县中医院在对王 朝珍的诊治过程中存在着医疗过失……由中医 院赔偿王朝珍69,845.99元’,看着这张等了 8年的判决书,周泽桂和妻子王朝珍禁不住抱头
(2)法从古代起就有公平的象征意义 (3)古代法具有神明裁判的特点
律:《说文解字》解释为均布,即古代调音律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唐律疏义》更明确指出:
“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
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是在清末民初由日本传
周泽桂开始学法律,他阅读了大量法律著 作,并记下了200多篇法律笔记。 一个本来是非清楚、证据确凿的官司让这 位穷苦的农民苦等了八年,并且付出了惨 重的代价,漫长得象一场长征;一个只有 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了给妻子讨回一个 说法,在书本都买不起的窘迫情况下,硬 是靠抄写,苦读医药、法律知识,自己被 迫成为“专家”,这还不够艰难吗?其实, 象周泽桂这样的情况现在可以说举不胜举, 平常得很。
(1)法律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的公布。
14
(三)法律文件的完善P201 二、法律实施 (一)法律适用
1、含义 :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 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特点: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法律适用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司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
4
比如由于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因此 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帮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农民 “讨薪专家”,他们请不起律师,也得不到法 律援助,就这样他们自己被迫成为“律师”。 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专家固然可以 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个白痴的权利也同样可以 受到法律的正当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应该受到侵害。而在当 前的社会现实当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把农民逼成“专家”,这是不是法律的悲
入。
6
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是整体
意志而非个人意志。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意志
的全部,而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法产生的两种方式。除此
之外,法体现国家意志还表现在法的统一性 和权威性。
7
2、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P185
这是《重庆晚报》近日刊登的一条消息。这条 消息说,为了这场官司,周泽桂把自己变成了
一个够格的“专家”。 2
一是成为医药方面的专家。8年来,贫穷的他上 百次到重庆和周边区县的书店默默地抄写医书 (买不起呀),熟读78本医书和20多本法律书 籍,记笔记近十万字。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 还自己写出一份“医疗事故鉴定报告”,这份 报告后来让内地司法部的医学专家也称奇,他 们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农民之手。二是成为有 关法律方面的专家。2001年,周泽桂凭着自己 掌握的医学知识向忠县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县 中医院手术中存在过错,造成妻子残疾,但是 法院判决他败诉。周泽桂不服上诉,二审仍然 维持原判。两次败诉让周泽桂明白了另外一件 事,就是光有医学知识还不行,还必须懂法。3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
11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
3预测作用: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 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4教育作用: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 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5制裁作用:是其他作用的保障。
9
二、法律规范P187 三、法律关系P189
10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
15
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13
第三节 法律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 程。它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 (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 (司法)等环节。
一、法律制定
(一)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 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二)立法程序的四个环节:
哀呢?
5
第一节 法学基础知识
一、法的概念和作用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体现统 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和法律: 法: (1)在中国古代,法与刑是通用的
3、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 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8
(二)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P186
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的最首要作用 。
2评价作用: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 作用。
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 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 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 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1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框架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 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 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法律 部门组成,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第三节 法律运行
1
案例:这个农民竟然是被迫成为专家的
“一个小小的手术后,左腿骨折的妻子面临截 肢,但两次医疗事故鉴定均称‘不构成医疗事 故’。今年9月7日,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终于 下达了对此案的判决书:‘忠县中医院在对王 朝珍的诊治过程中存在着医疗过失……由中医 院赔偿王朝珍69,845.99元’,看着这张等了 8年的判决书,周泽桂和妻子王朝珍禁不住抱头
(2)法从古代起就有公平的象征意义 (3)古代法具有神明裁判的特点
律:《说文解字》解释为均布,即古代调音律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唐律疏义》更明确指出:
“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
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是在清末民初由日本传
周泽桂开始学法律,他阅读了大量法律著 作,并记下了200多篇法律笔记。 一个本来是非清楚、证据确凿的官司让这 位穷苦的农民苦等了八年,并且付出了惨 重的代价,漫长得象一场长征;一个只有 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了给妻子讨回一个 说法,在书本都买不起的窘迫情况下,硬 是靠抄写,苦读医药、法律知识,自己被 迫成为“专家”,这还不够艰难吗?其实, 象周泽桂这样的情况现在可以说举不胜举, 平常得很。
(1)法律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的公布。
14
(三)法律文件的完善P201 二、法律实施 (一)法律适用
1、含义 :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 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特点: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法律适用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司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
4
比如由于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因此 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帮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农民 “讨薪专家”,他们请不起律师,也得不到法 律援助,就这样他们自己被迫成为“律师”。 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专家固然可以 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个白痴的权利也同样可以 受到法律的正当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应该受到侵害。而在当 前的社会现实当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把农民逼成“专家”,这是不是法律的悲
入。
6
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是整体
意志而非个人意志。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意志
的全部,而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法产生的两种方式。除此
之外,法体现国家意志还表现在法的统一性 和权威性。
7
2、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P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