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养殖废水是指来源于饲养场畜禽粪便、屠宰场等,用于农业肥料或作为有机肥原料的废水。

养殖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营养元素,一般成分比较复杂,除氮、磷、钾外,还含有有机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血液、油脂、激素、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养殖废水不经处理而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严重破坏了环境卫生,而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养殖废水产生原因及污染程度分析;养殖废水主要来自:(一)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养殖废水主要来自:(一)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雨水的混合物。

1、畜禽舍冲洗水:由于圈舍及运动场的水冲洗,舍内清洁卫生及消毒时都需要大量用水,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固体物和病原微生物。

2、清粪水:即冲洗干粪用的水,可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圈舍、设备、地面等的冲洗水,一部分来自冲洗圈舍墙壁、地面的水,另一部分来自饲养员和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用水。

3、漏缝地板水:漏缝地板防水不好,用水冲洗地板时,水透过地板渗漏,进入地下,使圈舍潮湿,降低了地板的使用寿命。

4、饮用水:来自从饲料加工间回流到清粪车上的水,是被雨水淋入的少量饲料汁液,其余为新鲜饮水。

5、冲洗圈舍地面的水:来自畜禽舍及设备、地面的冲洗水。

6、喂料器的水:饲料送至槽内,经搅拌均匀后供畜禽进食。

7、给水:牲畜在用水过程中所使用的饮水,包括牲畜在饮水槽、喷水装置所使用的水。

8、洗澡用水:给牲畜洗澡用的水。

9、用水:给牲畜刷牙、剪指甲、灌药等用水。

10、用水:家畜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用水。

(2)饮水和清粪所使用的水。

饮水在圈舍中随着家畜运动和采食水平的变化,用水量也在变化。

清粪用水量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夏季清粪次数较多,故清粪用水量较多。

(三)露天粪坑或堆粪场的积存渗滤液。

污水来源于发酵后的畜禽粪便和垫草,这些污水进入地下后会长期积累并逐渐达到一定的浓度,进而导致周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猪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养猪废水的处理成为当前养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

养猪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猪舍冲洗水、饮水器、粪池冲洗水和生产废弃物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以及微量元素等。

这些污水若直接排放或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为了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和水资源,本方案提出了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

二、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1. 分离处理首先,对养猪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将猪舍冲洗水、饮水器冲洗水和粪便污水进行分离收集,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进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液体部分进入沼液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沼液池处理沼液池采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处理,通过生物膜的附着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沼液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处理过程中,利用好氧和厌氧水平交替作用,促进沼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最终达到沼液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污水处理。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通过大量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降解分解,使得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减少,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清澈透明,符合排放标准。

4. 污泥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产生更多沼气资源,同时通过干化技术,将污泥进行干化后,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三、工程实施效果分析经过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同时可以实现养猪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养分转化为沼气和肥料资源,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和沼气收集利用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地方环境气候有重大影响。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第1篇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废水排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政策,降低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1. 污水处理设施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3.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4. 减少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三、方案设计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养殖废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1)预处理:- 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降低冲击负荷;- 初沉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生化处理:- 厌氧处理:采用UASB反应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降低有机物含量;- 好氧处理:采用SBR或A/O工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提高水质;- 二沉池: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污泥。

(3)深度处理:- 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胶体;- 过滤池:采用砂滤池或其他过滤设备,去除微小悬浮物;- 消毒池: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灭杀病原体。

2. 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泥浓缩:采用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降低污泥体积;- 污泥稳定: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降低污泥有机物含量;- 污泥处置:采用土地利用、焚烧或填埋等方式,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3. 资源回收与利用- 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污泥经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养殖场自身能源需求。

四、实施与运行管理1.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2. 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整运行参数;3.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4.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5. 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附件3-3工艺流程简介
工艺模式路线图其中,Lagoon禽畜污水处理工艺:
该方法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污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并在反应器充满水后开始曝气,污水里的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达到排放要求后停止曝气,沉淀一定时间将上清液排出,污水负荷变化时,可加长污水停留时间,达到处理效果。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短时间进水→搅拌、厌氧反应→曝气反应→沉淀→短时间排水→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也可称为进水阶段→厌氧反应、好氧反应阶段→底物降解、沉淀阶段→排水阶段→活性恢复五个阶段。

与一般处理方式比较拥有如下特点:
(1)构造简单,工程造价低;
(2)操作方式灵活,可控性强;
(3)对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有较好的抗负荷能力,出水效果稳定;
(4)具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剩余污泥产生量少。

(5)适应于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场、COD浓度8000以下中高难度废水。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然而,废水处理成为了这一行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如何高效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既保障环境安全,又满足畜禽养殖的需求,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提出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以期对该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废水处理流程废水处理的流程是确保废水从出口到排放的全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以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并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1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和调节池等处理设施。

格栅除渣过程中,废水经过格栅将大颗粒杂质去除,防止堵塞管道。

沉砂池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沉降将悬浮的固体颗粒从废水中除去。

调节池则用于稳定废水的水质和流量,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合适的条件。

1.2 生物处理阶段生物处理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池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1.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除磷、除氮和消毒等环节。

除磷的方式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

除氮的方法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氮气。

消毒则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2. 废水处理设备为了实施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需要配备一系列废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格栅机、沉砂池、调节池、活性污泥池、厌氧消化池等。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添加除磷和除氮设备、消毒设备等。

3. 废水处理效果监测为了确保废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废水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可以通过监测设备,定期对废水的水质、流量等参数进行采样检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4. 废水处理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废水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是制定方案的关键环节。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养猪场的废水处理方案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和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

养猪场污水主要是猪的排泄物(猪尿及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的混合物。

据有关部门测算:1头猪日排泄粪尿按6kg计,年产粪尿达2.5t。

一个千头猪场日排泄粪尿达6t,年排量达2500t。

如果用水冲式清粪,1头猪日排污量约为30kg,年排污水达1万多t。

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及氨氮含量均较高,其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介于600~7000mg/L,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可达~mg/L。

1.2养猪污水的特点养猪场污水排水量大、污染负荷高,有机物浓度高,固液混杂。

而养猪行业的利润水平又低,因而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的装置和相配套的发酵工艺,尽可能使污水处理后得到资源化利用,既消除污染,又化害为利,促进经济发展。

1.3养猪污水对环境的危害目前,我国的养猪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养猪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而养猪业集约化比率增高,排泄物中含有的氮、磷及剩余饲料将导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排泄量显著增加。

如果不加以重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养猪废水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如果氮和磷被排入水体,则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体。

以硝酸盐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氮倘若被人饮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而土壤中的养分过剩,则会使打破土地的生态平衡。

排泄物中残留的抗生素等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也引起了人类健康学家和畜牧业工作者的重视。

规模化养猪场每天排放的污水量大、集中,并且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残留的兽药以及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果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外界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因为我国畜禽养殖企业长期以来只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保意识单薄,对粪便污水处置惩罚方法落后,致使大量的粪便随冲洗水间接排放,以至有的将粪便间接排入外界水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大江大河的水质。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畜禽养殖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肉类、禽蛋、乳品等生活食品。

然而,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畜禽养殖业对水、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畜禽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机物和兽药残留物的排放等方面。

养殖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中,会导致水体中的氧含量下降,酸碱度值的变化,以及水中藻类和富营养化物质的大量繁殖,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一是建立科学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如采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废水的生物降解和净化。

二是强化监管,建立健全养殖户废水排放的管理制度,对违规排放者进行处罚,同时加大对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助。

其次,畜禽养殖业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兽粪、饲料残渣和抗生素等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

兽粪和饲料残渣的长期堆积,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过度积累,造成土壤表层的富营养化,而抗生素的使用则会增加土壤中抗生素剩余物的含量。

为了减轻土壤环境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兽粪的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料等。

二是制定和实施土壤改良计划,通过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残留。

三是对使用抗生素的养殖场进行监管,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并建立兽药使用记录。

最后,畜禽养殖业的排放氨气、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会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污染物会生成酸雨,进而对植被和土壤造成腐蚀,还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一是加强对养殖场的排气口的监测和管理,促使养殖废弃物的焚烧和采用生物滤池等技术进行处理,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是进行植被恢复,通过种植具有抗污染物吸附能力的植物,吸收和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三是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

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

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确保食品安全。

然而,由于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整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废物处理、环境监控、技术创新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的具体方案。

一、废物处理方案1. 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

通过合理化的粪污处理工艺,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以减少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沼气池发电来利用粪污中的沼气,同时产生的废渣可以作为农田肥料利用。

2. 实行废水处理与利用。

对养殖场的废水进行收集、处理、过滤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后可以作为农田灌溉水源,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

3. 加强固废处理。

对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饲料残渣、禽粪等,采用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减少固废的堆积和对环境的污染。

4.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对于大型养殖场,应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等方式,使废水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后进行排放。

二、环境监控方案1. 建立监测系统。

对规模养殖场的废气、废水、固废等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建立相关的监测指标标准,明确养殖场应达到的环境质量要求。

2. 定期进行环境检测。

定期组织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检测,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检测数据,评估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流程,对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全程度的监管。

加强对养殖场的日常巡查,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三、技术创新方案1.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

采用先进的养殖方式,如水面养殖、零排放养殖等,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

同时,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如循环利用热能、光能等,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1 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1.1 对水体的污染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

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

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结果会使水体中硝酸1盐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

1.2 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畜禽养殖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降低,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

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虽然可为土壤中栖居的小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等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但也可导致一些病原菌大量孳生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大量有机物的积累也会使土壤呈强还原性,而强还原性的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而且易使土壤中原本处于惰性状态的有害元素得到还原而释放;大量无机盐在土壤中的积聚则会引起作物的盐害。

1.3 矿物元素和重金属污染一方面,在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的无机磷约75%为植酸磷,由于植酸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引起污染。

另一方面,各饲料厂和养殖场均普遍采用高铜、高铁、高锌等微量元素添加剂,2由于这些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公害。

1.4 残留兽药的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畜禽的多发性疾病,常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和其他药物,这些药物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短时间内进入动物血液循环,最终绝大多数的药物经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只有极少部分的药物和抗菌素残留在动物体内。

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饲料用抗菌素都有残留,只是残留量大小不同。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养殖环境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首先,使畜禽体内的耐药病原菌或变异病原菌不断产生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其次,畜禽不断向环境中排泄这些抗生素或其代谢产物,使环境中的耐药病原菌与变异病原菌不断产生。

这两者反过来又刺激生产者增加用药剂量、更新药物品种,这就造成了“药物污染环境→耐药或变异病原菌产生→加大用药剂量→环境被进一步污染”的恶性循环。

另外,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进入环境后,可能转化为环境激素或环境激素的前体物,从而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1.5 微生物污染畜禽体内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通过养殖场废物的排放进入环境从而造成严重的微生物污染。

如果对这些粪污不进行3无害化处理,大量的有害病菌一旦进入环境,不仅会直接威胁畜禽自身的生存,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国内外对规模化畜禽场粪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大类。

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

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畜禽场饲养管理方式落后,加上综合利用前厌氧处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粪水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如废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仍很高、所用稀释水量多和受季节灌溉影响等。

对于处理达标排放的来讲,虽然国内外所用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

但是,对于我国处于微利经营的养殖行业来讲,建设该类粪污处理设施所需的投资太大、运行费用过高。

因此,探寻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处理高效的养殖业粪污处理方法,已成为解决养殖业污染的关键所在。

2.1 固液分离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4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

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

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2.2 厌氧处理由于养殖业废水属于高有机物浓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数量的“三高”废水。

因此厌氧技术成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对于养殖场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可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率达85%~90%,而且能杀死传染病菌,有利于养殖场的防疫。

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业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节省20%,但由于其消耗的动力大,电力流水消耗是厌氧处理的10倍之多,因此长期的运行费用将给养殖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场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

近年来,厌氧消化即沼气发酵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场废物处理中,到2002年底我国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数量已经达到52000余处,是世界上拥有沼气装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虽然,在我国的沼气工程建设中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工程建设成功率仅为85%,但这一技术不失为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案。

畜禽粪便和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是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既可以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料,因此建设沼气工程将是中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

好氧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养殖废水的一种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天然好氧处理和人工好氧处理两大类。

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亦称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和土壤净化两种。

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养殖塘等;后者主要有土地处理(慢速渗滤、快速法滤、地面漫流)和人工湿地等。

自然生物处理法不仅基建费用低,动力消耗少,该法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也高于常规的二级处理,部分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效果。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该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和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等。

但如果养殖场规模小且附近有废弃的沟塘和滩涂可供利用时,应尽量选择该方法以节约投资和处理费用。

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是采取人工强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6、SBR)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及氧化沟法等。

就处理效果来讲,接触氧化法和生好氧(A/O厌氧/虽然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很物转盘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法,工艺均属于改进A/O好,但易于出现滤池堵塞现象。

氧化沟、SBR和的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出水水质好、产生泥量少,也可对污水进行脱法SBR氮处理,但其处理的BOD负荷小、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

负荷BOD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但其缺点是和脱氮双重作用A/O体是一种兼有去除BOD较小,一次性投资也大。

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投资虽然偏大,废水产生量多且有较强经济能力标排放。

因此对于那些养殖规模大、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A/O法,的养殖场可选择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下载文档收藏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养猪论文系列.cn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刘俐媛 1,宋英豪 2,王焕生 2,贾立敏 2,何绪文 1,薛晓艳 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7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E-mail:摘要:本文叙述了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现状,目前畜禽养殖废水仍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按废水处理工艺的主体和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以物化处理为主体、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和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三类组合工艺,并分别比较了各类组合工艺的优势与不足。

根据现阶段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将以大力发展资源回收、提倡能源回收与农业综合利用以及发展清洁生产,将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合为前提进行研究。

关键词:废水处理;畜禽废水;组合工艺中图分类号:X703 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相继建成,且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近郊。

这些养殖场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肉类、禽蛋类食物的大量需求,也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我国每年畜禽养殖的废水排放量超过100亿吨,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排放量总和。

同时畜禽废水水量波动大,含渣量、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处理技术不够成熟,管理运行成本高[1-2]。

目前我国有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了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工作,可是规模化养殖场的废水处理出水水质绝大部分尚未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远不及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的一半[3]。

2.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工艺现状国内外畜禽养殖场废水的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其中按工艺的主体和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处理模式,分别是以物化处理为主体、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和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组合工艺。

82.1 以物化处理为主体的组合工艺日本的Kazuyoshi Suzuki[4]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结晶、曝气、静沉三个单元的连续处理实际猪场污水的反应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前期结晶预处理和后期沉淀相结合,主要以物化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