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效果的对比

合集下载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

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12-09T14:28:43.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张国峰[导读] 血清及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保存方式、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及样品自身性质等张国峰(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041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冷冻保存条件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冷冻温度保存下的质控品和健康人混合血清,保存温度分别控制在-20℃、-10℃,并于保存后1、2、4周进行检测,计算质控品及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结果干粉质控品不同保存温度的RCV%均较理想,血清-20℃冷冻保存4周后ALT的RCV%超过推荐值,由此说明血清保存时间过长对ALT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血清-10℃冷冻保存4周后 ALT、ALB、TBIL等多项检测指标的RCV%超过推荐值,表明血清-10℃冷冻保存对稳定性影响显著。

结论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固态的干粉质控品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关键词】冷冻保存血清质控品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63-02血清及质控品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保存方式、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及样品自身性质等,其中样品自身性质及保存温度是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控制不佳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进而对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产生误导,因此控制好样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本文将干粉质控品及血清分别于不同温度下冷冻保存,观察不同温度下检验样品的稳定性,以探讨冷冻保存温度对不同样品稳定性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干粉质控品购自中生北控,取两份等量干粉质控品按照说明书复溶、混合分装,分别于-20℃、-10℃冷冻保存4周,血清取自健康人,去除黄疸、溶血及乳糜后将所取混合血清也分为等量两份,分别于-20℃、-10℃冷冻保存4周。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

较小( C <3 , 明该质控品稳定性好。但一些组分的 RV )表 RV C 较我室正常室内质控月统计 R VG偏高, A C 如 I T:
RC V =3 8 ; S R V%=4 2 ; B I: C . 5 A T: C . 9 T I R VG =7 0 经 .;
我们的结果证明: 液体质控品无需复溶, 只要满足一1 C~ 5
步探讨 。
收 稿 日期 : 0 6 0 — 4 2 0—71
荐R V C 值, 表明T I 稳定性差, BI 同有关文献报道一致。
23 血清标本的稳定性 .
血清中 A T、 P、 、 B S T AI GI B U、 UN、 rUA、 NaC C、 K、 、 L、
C 、 K、H 、 G、 MY十五项测定指标 R V%值同其他 aC C O T A C 两种质控品基本一致, A 、 D 但 I L H两种酶类的R VG分 T C 别为 91、.9显著高于两种质控品的R V , BL的 .177, C 而T I
疗纠纷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 而在使用国产生化质控品进行
每日 室内质控分析时, 由于包装小, 复溶后使用时间短, 质控 结果受瓶间变异的影响较大。 为了明确保存条件对血清及复 溶后的干粉质控品结果的影响, 选取进V液体质控品作为参 I
照 , 化检验中的 1 项指标进 行 1 对生 8 个月 的监测统计分 析。
AIT 、 T、 I 、 AS TB I TP、 GIU 、 AI B、 BUN 、 、 Cr UA 、 Na K、 、
续检测 3 , 0 统计每一项的均值、 d 标准差、 变异系数。
2 结 果 ( 见表 1 )
C C 、 K L H、 H I aC 、 D C O均用 B C MA 、 E K N原装试剂及标准 液; T A 而 G、 MY为上海申能试剂。 质控品: 中生北控生产的 干粉质控品, 参照说明书用 3 I去离子水复溶 5 混合后 m 瓶,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溶解后的进口质控血清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保存,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种血清分别进行平行测定20 项生化指标。

结果分装后冰冻保存的血清稳定性明显好于不分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标签:生化质控血清;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诊疗依据,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

同时检验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也相应提高。

但分析过程之外的标本因素如生理、饮食、药物、标本采集、抗凝剂、标本处理与保存以及标本状态等对生化检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分析前的标本因素质量控制。

本文就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作以下报告。

一般资料仪器和试剂:仪器为BTA-120FR,由TOSHIBA公司制造全自动生化仪,并使用该仪器的原装配套生化试剂,其中宁波美康为配套试剂。

仪器使用前进行常规保养。

试剂由该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宝灵曼公司提供的两种不同浓度和批号的质控血清Precinor2mu ,批号分别为19650402 (中值血清)和19656304 (高值血清),包括20项生化指标。

研究方法同批号的中值和高值复合质控品各四瓶,用去离子水溶解,溶解后的质控血清分别倒在一起,混匀后均匀的分成两组,其中第一组放于4℃冰箱内保存,第二组按0.5 ml/支分装后先放置于黑色塑料空桶内然后放置于-20℃的冷冻箱内,用时取出放置于37℃水浴箱内复溶20 min。

连续15 d取两种质控血清做室内质控。

计算方法每次测定质控血清时,如发现失控的数据,及时查找原因并重复测定,最后将15 d的质控数据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做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生化质控物两种解冻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质控物两种解冻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质控物两种解冻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分析目的:为了保证干粉甚至质控物复溶之后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出于对节约成本的考虑,实验室中经常将干粉生化质控物放置于-20℃的条件下进行保存,日后使用会更加方便。

目前实验室中主要使用20~24℃条件下解冻和37℃条件下解冻两种解冻方式,本次研究中主要对这两种解冻方式的生化质控结果差异进行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合适的解冻方法。

方法:每天对两种解冻方式条件下的生化质控物进行测定,并对样本结果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作出方法学评价。

结果:20~24℃条件下解冻和37℃条件下解冻两种解冻方式相比,20~24℃室温解冻生化质控结果在精密度、变异系数值等方面指标均优于37℃水浴解冻方式。

结论:经过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生化质控物解冻方式应该优先选择室温解冻方式。

标签:生化质控物;解冻温度;结果就临床生化检验来说,室内质控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程序,指控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密度与该批次的生化结果是否可控直接相关。

目前经常使用液体、冰冻以及冻干三种形态的指控物形态。

这三种形态的质控物中,液体质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使用使瓶间差得到了消除,复溶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也因此得到了减少,但是这种质控物一般会比较昂贵,同时还含有很多添加物,例如防腐剂等,这些添加物的存在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基质效应。

稳定性对于质控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现在很多中小实验室只能够普遍使用干粉质控物,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价格也比较低廉,本文就解冻质控物过程中两种解冻温度进行比较,现具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自动深化分析仪为日立7020,生化试剂为上冻3V,质控血清为北京中升21项血清和英国朗道质控血清,其中北京中升21项血清规格为3ml,批号为070791;英国朗道质控血清的规格为5ml,批号为498UNHN1530。

1.2方法对质控品进行处理,1)将5瓶中生质控血清取出来,再取出4瓶英国朗道质控血清,仔细阅读血清说明书,按照说明书将血清溶解均匀,在溶解过程中先对其温度进行平衡,溶解过程中通过对AA级容量移液管的使用将离子水去除。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清保存条件针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6年10月门诊患者32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针对样品杯内部的血清标本实施加盖处理以及不加盖处理,之后分别于普通环境、空调实验室以及冰箱中进行保存,控制样品保存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以及4小时。

完成后对所有ALT水平、AST水平以及TP水平等实施检测,并且同放置前实施对比。

结果:血清加盖于冰箱中进行4小时的放置之后,同放置之前比较,患者的TP水平、UA水平以及Alb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增高,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剩余项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血清无盖状态进行4小时的放置之后,患者的TB水平、Alb水平、TC水平以及UA水平等表现出显著的升高,剩余4项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为了避免样品杯内部的血清表现出血清蒸发的情况,需要选择湿毛巾盖于样品杯的上方,在1小时之内确保待测血清可以进行上机检测。

当前在实施医学仪器检验的过程中,做好分析前质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清保存条件;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分析伴随着生化仪器的不断更新,在实施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控过程中,常规生化检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实施分析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对于离体之后的血液,需要于早期有效对其实施血清分离。

如果表现出检测标本较多或者表现出检测仪器故障的情况之后,往往将样品杯内部的少量待测血清,于常温条件下、空调实验室中或者冰箱冷藏中进行无盖放置,控制放置时间在1小时与4小时之间,之后对患者实施临床检测。

但是此种方法是否会对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仍然需要加以进一步研究。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不同血清保存条件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6年10月门诊患者32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男20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9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5±1.39)岁;主要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此次实验检测仪器。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薄涛【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007)008【摘要】目的探讨样品杯内待测血清标本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样品杯内血清标本分加盖、不加盖置于冰箱中(温度4℃,相对湿度50%)保存4 h后,检测血清标本的11项生化指标并与放置前比较.然后在加盖的条件下对血清标本的11项生化指标连续测定1周.结果血清加盖放置冰箱4h与放置前比较,TP、UA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其余9项无显著性差异改变.血清无盖放置4 h后TB、TP、Alb、TC、BUN、UA、Glu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其余4项无显著性差异改变.4℃冷藏的血清标本,11个项目除三种酶外,其余项目在1周内均无显著变化.ALT第7 d结果与第1 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K和LDH第5 d结果与第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冷冻保存的标本,三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K和LDH下降无显著意义,而ALT在第4周才出现变化,其结果与第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他项目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为防样品杯内血清中水分蒸发,样品杯应盖湿毛巾,待测血清在1h内上机检测;需保留用于复查生化结果的血标本以血清加塞冷藏或冷冻保存为佳.【总页数】2页(P81-82)【作者】薄涛【作者单位】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J], 王平;陈忠2.血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J], 林应青3.血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J], 林应青4.血清保存条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J], 王平;陈忠5.不同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血清HCV抗体检测的影响 [J], 江雅平;李智慧;李志艳;王玎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方法特点探讨

临床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方法特点探讨

临床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方法特点探讨摘要:国内医疗质量管理体制逐渐完善,血清样本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就能够使其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无论是在准确水平还是在稳定水平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进而使得我国的临床免疫检验事业能够不断进步,我国医疗界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水平也能够有所提升。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临床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方法特点。

关键词: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181.3+6 文献标识码:A引言血液细胞检测的对象是血液,血液标本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决定了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血液的储存条件也会对血液标本质量产生影响,导致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此项仪器时,应加强各环节的质控,对检验全程进行全面掌控,充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避免、消除相关影响因素,进而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合格,提高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临床实验室血清质量控制的必要性随着国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和结果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血清样本质量(溶血、脂血和黄疸等)控制是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医疗科技发展成就卓越,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度和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在实验室前质量控制中,样本血清质量是重要部分。

过去常规的做法是检验医生肉眼判断血清质量,但是肉眼判断存在主观性强、工作量大和无法标准化等缺点。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失控和失误多发生在分析前,若加以防范,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检验质量。

血清的质量对相关项目的检测有着直接影响,肉眼判断问题血清会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同时易有人工误差产生。

近年来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应用场景,机器视觉技术都能够提供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血清质量检测就是其中之一。

检验医生通常使用肉眼观察离心后的血清,根据颜色筛选出问题血清,根据这一原理搭建血清质量检测系统,使用机器视觉技术,赋予工业相机智能化功能,用工业相机代替肉眼做测量和判断。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血清及质控品的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血清及质控品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冰箱冷冻保存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连续检测1周,计算每一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结果:干粉质控品复溶分装后的总体的RCV%较理想,但ALT、ALB的RCV%为17.45、7.23,明显超过WHO推荐值,表明ALT、ALB稳定性差, 血清中TBIL的RCV%为19.02,表明血清中TBIL稳定性差。

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关键词】血清质控品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4-02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测工作中,检测样本的保存条件、时间及方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检测结果不准不仅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产生误导,而且会使医疗纠纷等需要提出准确证据的工作产生影响,常用的生化质控品进行质控分析时,分装、复溶及冻干等一系列操作,及保存时间、温度等均会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1],本文为了考察冷冻保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取干粉质控品及健康人混合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生化检验中的8项指标进行1周的检测统计,现将检测统计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采用VITROS25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所有干粉质控品为中生北控生产,按照说明书要求将质控品用3ml纯化水溶解3瓶,完全溶解后混合并将其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取健康人混合血清分装成每份1.0ml的7个离心管中,密闭后在-20℃下冷冻保存,血清不含黄疸、溶血及乳糜。

1.2方法每天取1支冷冻离心管于室温中解冻混匀,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同时进行ALT、AST、TBIL、TP、ALB、K、Na、Ca的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连续检测1周并统计每项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 存 法 简便 易行 值 得 推 广 。
【 键 词 】 室 内质 控 ; 质 控 血 清 ; 蜡 封 ; 自封 关 D :0 3 6 /.s . 6 29 5 . 0 1 2 .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629 5 ( 0 12 -6 40 OI1. 9 9j in 17 —4 5 2 1. 1 0 7 s B 17 4 5 2 1 ) 12 4 2
表 1 自封 和 蜡 封 冰 冻 质 控 血 清 保存 1 2 ~ 5d质 控 结 果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1年 1 1月 第 8卷 第 2 1期 I bMe l , vmb r 0 1 Vo. , . 1 dCi No e e 1 , 18 No 2 a n 2
12 方 法 .
保存 方法 一 ( 自封 法 ) 用 5mI 离 子 水 溶 解 1 : 去
瓶 正 常 值 冻 于质 控 血 清 , 匀 , 装 于 2 个 0 2mL的 塑 料 子 混 分 5 .
弹 头 管 中 , 紧 盖 后 的 管 大 头 朝 下 小 头 朝 上 放 入 冰 箱 冷 冻 室保 盖 存 。保 存方 法 二 ( 封 法 ) 用 5mI去 离 子 水 溶 解 1瓶 正 常值 蜡 : 冻干质控血清 , 匀 , 装 于 2 混 分 5个 0 2mI 塑 料 子 弹 头 管 . 的 中 , 紧盖 后 用 蜡 封 住 管 口再 放 入 冰 箱 冷 冻 室 保 存 。随 后 每 天 盖 各 取 出 一 份 , 料 子 弹 头 管 大 头 朝 下 放 置 室 温 1 n复 溶 , 塑 0mi 与
大大 节 约 了成 本 , 简 单 易 行 , 得 推 广 嘲 , 且 值 特别 是在 基 层 医 院
检验 科 的 推 广 。 参 考 文 献
蜡 封 操 作 麻烦 , 多 实 验 室 干 脆 就 盖 紧 瓶 盖 就 算 了 , 而 分 装 很 然 后 的质 控 物 如 果 保 存 管 的 密 封 性 不 好 会 在 1 会 逐 渐 降 低 0d就
质 控 物 量 小 ( O 5mI 则 很 容 易 引 起 质 控 物 被 稀 释 而造 成 失 < . ) 控 l 。本 文 研 究 表 明 , 塑 料 子 弹 头 管 大 头 朝 下 的密 封 方 法 能 3 ] 用 取 得 和 蜡 封 相 同 的效 果 , 料 子 弹 头 管 大 头 朝 下 放 置 时溶 解 的 塑 质 控 物 在 管 内会 填 充 满 管 口 的 空 隙 , 旦 放 入 一 2 ℃ 的 冰 箱 一 O 会 结 成 冰 而 起 到 密 封 圈 的作 用 阻 碍水 气 进 入 管 内 , 和蜡 封 效果
后 明 显 偏 低 , 胆红 素 和 直 接 胆 红 素 实 验 结 果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总 义( <0O ) P . 1 。这 是 因 为 胆 红 素 对 光 极 为 敏 感 , 然 在 使 用 、 虽
( 收稿 日期 : 0 1o - 9 2 1 - 62 )
VI K一 自动 细 菌分 析 系统 检 测 超 广 谱 I内 TE 3 2全 3 一 酰 胺 酶 结 果 的 评 价
20 02: 91 l 3. 1 一9
[] 刘强 , 学德. 5 龙 自制 生 化 质 控 物 使 用 心 得 I] 中 国 医学 创 - . j
新 ,0 0, ( ) 1 2 2 1 7 1 :6 .
样 。从 上 面 数 据 可 知 , 有 总 胆 红 素 、 胆 红 素 在 保 存 1 只 直 0d
定 期 校 准 , 定 项 目排 列 顺 序 时 , 产 生 交 叉 污 染 的 项 目应 隔 设 易
质 控 液 测定 结果 见表 1 。从 表 1中可 以 看 出 , 种 方 法 测 两 定 结 果 高 度 相 关 , 有 项 目结 果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所 P>
0 5)。 .0
检 验 数 据 的 准 确 性 , 而 会 影 响 临 床 医生 对 患 者 病 情 的 判 断 , 从 故 各 级 检 验 科 都 极 其 重 视 室 内 质 量 的 控 制 ] 检 验 科 在 日常 。
开展 室 内 质 控 时 , 节 约 成 本 多 数 实 验 室 都 通 常 会 把 干粉 质控 为 物用 去 离 子 水 溶 解 后 分 装 成 小 份 , 用 置 于 0 5mL 可 以 密 封 采 . 的小 标本 管 内 , 封 后 放 于 2 ℃ 的 冰 冻 箱 ( ) 避 光 保 密 O 槽 内 存 [ , 后 每 天 用 一 份 做 室 内 质控 。常 常 会 遇 到 如 何 密 封 保 存 2然 ] 分装 后的质控物的问题 , 封 小标本 的最好 方法是 蜡封法 , 密 但

对 实 验 结 果 的影 响I] 中 国实用 医药 ,0 89 3 : 5 -. j 20 ,()32. [ ] 孔 凡斌 . 化 室 内质 控 失 控 原 因 分 析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 3 生 J.
床 ,0 0 7 3 : 7 . 2 1 ,( ) 23
[ ] 沈 岳奋 . 物 化 学 检 验 技 术 E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4 生 M] 北 人
2 结 果
1 1 1 质控 血 清 为上 海 复 星长 征 医学 科 学 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通 . . 用 正 常 值 质 控 物 ( 号 :7 U 。 批 6 8 N) 1 1 2 试 剂采 用北 京 普 朗新 技 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试 剂 盒 及 . .
配套使用参数 , 套校准液校准。 配 11 3 仪 器 为 HI AC 78 .. T HI1 0生 化 分 析 仪 , 常 进 行 保 养 和 正
杆 菌 药敏 卡 测 定 E B 同 时 用 美 国 临床 实验 室 标 准化 委 员会 推 荐 的 纸 片扩 散 确 证 法 进 行 对 照 。 结 果 仪 器 法 、 SI 确证 法检 测 E B 菌 株 阳性 率 分 别 为 3 . 、 8 4 。结 论 选 择 准 确 快 速 的 检 测 方 法 , 高 E B s菌株 的 阳 性 S I S 9 2 3 . 提 SL 检 出率 , 有 重 要 意 义 。 具
直 至 失 控 。那 是 因 为 放 置 于 一 2 O℃ 的 冰 冻 箱 中 , 内空 气 中 管
E3 武 建 国 , 可 梁 , 明 庆 , . 学 实 验 诊 断 学 进 展 [ . 1 顾 童 等 医 M]
南 京 : 南 大 学 出版 社 ,0 0 2—5 东 20 :93. [ ] 叶章 发 , 志 华 , 桦 . 冻保 存 复溶 后 冻 干 质 控 血 清 标 本 2 雷 杨 冰
【 要】 目的 探 讨 两种 不 同的 密封 方 法 保 存 冰 冻质 控 血 清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 找 出一 种 方便 、 用 、 摘 以 实 简单 的保 存 冰 冻质 控 血 清 的 方 法 。方 法 用 两种 不 同 密封 方法 保 存 同 一批 分 装 的质 控 血 清 , 后 每 天 各 取 一 份 复 溶 分 别 放 然 入 同 一 台 生 化 分 析仪 测 定 , 续 测 定 2 , 连 5d 用统 计 方 法 算 出 当天 两 种 方 法每 个 生 化 项 目测 定 结 果 差 值 ( 封 冰 冻 质 蜡 控 血 清 测 定值 减 去 自封 冰 冻质 控 血 清测 定值 ) 均 值 ( ) 标 准 差 () t 。 结 果 两种 密 封 方 法效 果 一 样 , 项 生 的 j、 s、值 各 化 项 目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结论 两 种 密封 方 法 保 存 的 冰 冻 质 控 血 清 其 测 定 结 果 不 存 在 差 异 , P .5。 自封
封保 存 冰 冻 质 控 血 清 的 方 法 进 行 对 比 , 体 效 果 分 析 报 道 具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当天 复 溶 的冻 于 质 控 血 清 一 起 放 人 生 化 仪 测 定 。连 续 测 定 2 5 d 测 定 结 果 分 别 算 出均 值 ( 、 准 差 () 变 异 系 数 ( V , , )标 、 C ) 并 算 出 当 天两 种 方 法 测 定 结 果 差 值 ( 封 冰 冻质 控 血 清 测 定 值 减 蜡 去 自封 冰冻 质 控 血 清 测 定 值 ) 均值 ( 、 准 差 ( 及 t 。 的 )标 s) 值
低 较 多 , 得 引起 注 意[ , 他 项 目放 置 2 ( 直 到用 完 ) 值 4其 3 5d 即 其 值 都 没 有 改 变 。值 得 注 意 的是 自封 法 质 控 物 从 冰 箱 取 出后 也
应 将 塑 料 子 弹 头 管 大 头 朝 下 放 置 室 温 复 溶 , 完 全 溶 解 就 可 上 待 机做质控测试。 自封 法 因 为 密 封 性 好 , 会 因凝 结 水 而 稀 释 。冰 冻血 清 用 不 量 能 达 到 每 份 小 于 或 等 于 0 2mL 一 瓶 质 控 物 能 分 为 2 . , 5份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水 汽 会 变 成 冰 霜 附在 管 壁 , 时 管 内 的 湿 度 相 对 变 低 , 外 此 管
湿 度 相 对 高 的空 气 又会 从 间 隙 补 充 进 管 内 , 管 内 这 些 水 气 又 在
再 凝 结 成 冰 霜 附在 管壁 , 此 循 环 几 次 , 别 是 保 存 时 间 长 且 如 特
检验医学- 9临床 2 1 年 1 月第 8 01 1 卷第 2 期 I bMe l , o e ! ! 1 d i N vm ! a Cn ! . : !
两 种 不 同密 封 方 法 保 存 冰 冻 质 控 血 清 效 果 的对 比
邓述 欢 , 丽珍 , 杨 冯洁仪 ( 东省佛 山 市顺 德 区 乐从 医院 5 8 1 ) 广 2 3 5
的实 施 。然 而 室 内质 控 体 系 中涉 及 各 种 因素 : 如试 剂 、 器 、 仪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