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间隙的临床价值刘东兴
阴离子间隙 6.6

阴离子间隙 6.6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是指血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之间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阴离子间隙的范围为8-16mmol/L。
当阴离子间隙低于8mmol/L时,可能表示体内存在非挥发性酸中毒;而当阴离子间隙高于16mmol/L时,可能表示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阴离子间隙的计算公式如下:
阴离子间隙 = [Na+] - ([Cl-] + [HCO3-])
其中,[Na+]为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Cl-]为血液中氯离子的浓度,[HCO3-]为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阴离子间隙的异常值可能提示一些疾病或代谢紊乱的存在,但具体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阴离子隙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阴离子隙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卫巧贤
【期刊名称】《广州医药》
【年(卷),期】1997(028)005
【摘要】对18例糖尿病患儿分析表明:阴离子间隙计算同样是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一项重要指标,仅依据血气管和电解质电测定结果容易漏诊,只有结合原发病加工AG值计算才不致于遗漏杂型酸碱紊乱的诊断。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卫巧贤
【作者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871
【相关文献】
1.阴离子隙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J], 齐心亮;李志英;张华欣
2.应用阴离子隙与潜在HCO3—判断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J], 杜建民
3.阴离子隙及其在酸碱失衡判断中的应用 [J], 黄开泉;周虹
4.阴离子隙在酸碱失衡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J], 欧阳显楚
5.住院患者阴离子隙调查及其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J], 李俊霞;崔国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患者阴离子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脑出血患者阴离子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杨敏京;冯立群;张茁【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14)1【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anion gap(AG) |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and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199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CH) were chosen as the CH group and 215 healthy persons served as the controls. The serum AG in CH group and controls was detect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G=[(Na+ +K+ ) - ( Cl- + HCO3- )]. Furthermore,the 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32 dead patients and 167 non-dead patients according to prognosis. Their AG was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AG in the patients with 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P<0. 05),and the level of AG in dead pati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dead patients(P<0. 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AG in the patients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 of the prognosis of CH.%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阴离子间隙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199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又分为死亡患者32例和非死亡患者167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15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电极法检测相关电解质数值,比较脑出血组和对照组血清阴离子间隙水平,以及脑出血组中不同预后患者的阴离子间隙水平.结果脑出血组患者阴离子间隙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患者的阴离子间隙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离子间隙水平可作为判断脑出血预后的参考指标.【总页数】2页(P20-21)【作者】杨敏京;冯立群;张茁【作者单位】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J], 李在望;张剑平;于璇;石国锋;薛玉喜2.阴离子间隙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J], 任轲;孙维维;林金锋;韩旭东3.危重病患儿血糖及阴离子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 [J], 马进强;范春燕;王歌今4.自发性脑出血与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乳酸及阴离子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J], 袁艳平;何小花;荆忻;张慧婷;马晓薇5.自发性脑出血与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乳酸及阴离子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J], 袁艳平;何小花;荆忻;张慧婷;马晓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离子间隙14.5

阴离子间隙14.51.引言1.1 概述阴离子间隙是指液体中含有阴离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所形成的空隙或空穴。
在一般情况下,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会以一定比例存在,维持着电中性。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液体中的阴离子可能会在空间上形成一些局部的富集区域,形成阴离子间隙。
阴离子间隙的存在对液体的性质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阴离子间隙会导致液体的电导率增加,因为在局部区域中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会促使电荷在液体中的传导。
另一方面,阴离子间隙也会影响液体的溶解性能和流动性。
因为阴离子间隙的形成使得液体中出现了一些局部的空穴,这些空穴可能会导致溶质分子聚集和液体分子的流动受阻。
阴离子间隙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在物理领域,研究阴离子间隙的存在和分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液体中的电导行为和离子传输等现象。
在化学领域,阴离子间隙的形成可以影响溶液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等性质,因此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物领域,阴离子间隙的存在对于细胞内的物质传输和离子通道的开闭等生命活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阴离子间隙作为液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不仅对液体的电导性和溶解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还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阴离子间隙的特点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液体中的离子行为,进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在此部分将对阴离子间隙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2. 正文:正文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阴离子间隙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的应用领域。
3. 结论:在结论部分将总结阴离子间隙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
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阴离子间隙进行概述,解释阴离子间隙的概念和其在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阴离子间隙的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阴离子间隙是负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阴离子间隙是负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阴离子间隙的背景和重要性。
阴离子间隙是一个血液生化指标,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状态。
在临床医学中,阴离子间隙常用于诊断和监测酸碱失衡相关的疾病,如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等。
阴离子间隙的测量需要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器进行,它是用来衡量血液中阴离子(主要是负电荷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与阳离子(主要是钠、钾或钙)之间的差异的。
一般来说,阴离子间隙值会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阴离子间隙可能会出现异常。
阴离子间隙的正常范围通常是8至16 mmol/L,如果阴离子间隙小于8 mmol/L,则被认为是阴离子间隙的负值。
阴离子间隙的负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碳酸根离子浓度、低蛋白血症、多阳离子血症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阴离子间隙的定义和概念,阐述阴离子间隙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并深入分析阴离子间隙的意义和影响。
最重要的是,本文将解释阴离子间隙为什么会出现负值,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解释。
通过深入了解阴离子间隙的特征和与酸碱平衡紧密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标,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为病患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1. 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在这个部分,可以简单概括文章的整个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
2. 引言部分的目的和重要性:在这个部分,可以说明引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言通常用来引出研究问题、概述背景和目的,并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使读者能够理解后续内容。
3. 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组织顺序:在这个部分,可以介绍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组织顺序。
可以按照阴离子间隙的定义和概念,以及测量和计算方法为主要的组织顺序,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有序的呈现。
4. 结论部分的重点和总结:在这个部分,可以指出结论部分的重点和总结。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结尾,可以对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阴离子间隙的意义和影响,以及阴离子间隙为负值的原因和解释。
阴离子间隙的临床价值

AG正常值存在争议
即使排除了方法及仪器设备影响仍有存在过度 判断问题。
有学者认为: AG>30mmol方能确诊高AG代谢性酸中毒 20-29mmol/L时,71%高AG酸中毒 17-19mmol/L时,20%高AG酸中毒
也有学者认为: 存在AG正常,但仍诊断高AG酸中毒现象。
混合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AG正常值存在争议
AG:8-16mmol/L(不包括钾离子) AG:12-20mmol/L(包括钾离子)
AG:3-10mmol/L 不同的检测方法,AG的正常值不同。 例如,火焰光度法,电极测量法。
不同厂家的检测仪器,AG的正常值也不同。 Robert比较的三种不同的分析仪测定的AG正常值不同。
酸碱平衡紊乱在ICU
血气分析 AG计算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例1
➢ 男性,75岁,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3年,自 述无何诱因恶心、呕吐1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约 1000ml。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分类
相加性酸碱平衡紊乱 相抵性酸碱平衡紊乱 三元性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于各种危重情况、药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碳酸氢盐间隙
碳酸氢盐间隙 =ΔAG-ΔHCO3- =(AG-12)-(27-HCO3-)=AG+HCO3--39
正常范围:-6~+6mmol/L
ΔAG:ΔHCO3=1:1 ΔAG:ΔHCO3>1,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或合并 呼吸性酸中毒。
ΔAG:ΔHCO3<1, 合并AG正常型(高氯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或合并代偿性酸中毒。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浆阴离子间隙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

血浆阴离子间隙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
邵亚男;崔世维
【期刊名称】《南通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13)004
【摘要】对普通糖尿病(D组)、糖尿病酮症(DK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组)病例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查分析,发现DK组和DKA组的血浆阴离子间隙(PAG)虽显著高于D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DKA组的PAG也显著高于DK组,但是如果以C 组正常PAG的95%可信上限(16.3mmol/L)作为划分糖尿病患者PAG正常与否的标准,则PAG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67%。
总正确率为58%,在D组中也有22.6%的假阳性率。
因此笔者认为,PAG作为诊新DKA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能达到临床要求。
【总页数】2页(P413,416)
【作者】邵亚男;崔世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04
【相关文献】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的改变及其临床价值 [J], 齐绍康
2.血浆阴离子间隙医学决定水平及临床应用探讨 [J], 谯雅嘉;唐波;曾祝伦
3.血浆阴离子间隙医学决定水平及临床应用探讨 [J], 谯雅嘉;唐波;曾祝伦
4.血浆阴离子间隙医学决定水平及临床应用的探讨 [J], 谯雅嘉;唐波;曾祝伦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酶、血浆蛋白及阴离子间隙的观察 [J], 孙正芸;王纯花;李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阴离子间隙在酸碱紊乱评估中的局限性及效能提升

血清阴离子间隙在酸碱紊乱评估中的局限性及效能提升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周朝霞译廊坊市安次区医院急诊科刘威校“概要血清阴离子间隙一直被用于鉴别电解质检验中的错误、检测副蛋白,并用于评估疑似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这与肾病科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若用于评估后者,如果存在酸碱平衡紊乱,临床所测量的阴离子间隙往往会超过正常上限。
但是,由于正常值的范围很广(通常跨度达8~10mEq/L),即使阴离子间隙看上去没有增加,也可能存在阴离子浓度的实际增加。
此外,与酮症酸中毒相比,乳酸酸中毒患者血清中阴离子间隙的变化较[HCO3−]更大,这是因为潴留的阴离子类型影响了阴离子间隙增加的幅度。
本文综述了教科书和出版文献中计算血清阴离子间隙的方法、干扰因素、以及它在识别中重度酸碱平衡紊乱中的有效性。
重点强调目前常规测定阴离子间隙及其变化所用方法的局限性。
推荐有可能的话测定个体的基线值,以优化阴离子间隙用于检测代谢性酸中毒的效能。
“前言计算血清阴离子间隙一直以来被用于检测临床实验室血清电解质测量的误差,检测血液中的副蛋白,检测和评估代谢性酸中毒(尤其与肾病科密切相关)。
然而,作为一个工具,血清阴离子间隙的上述价值被目前一些规定和使用方法削弱了。
为了进一步探索阴离子间隙在评估代谢性酸中毒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教科书、综述文章和酸碱紊乱病例报告中使用的血清阴离子间隙的正常水平,记载阴离子间隙增加的参考文献,以及混合代谢性酸碱紊乱的检测。
随后查阅了有关血清阴离子间隙对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病例诊断的敏感性的文献,以及潴留酸(即增加的未测量的酸根阴离子)的类型对血清阴离子间隙变化影响的文献。
我们的结论是,通常的阴离子间隙异常的定义是指超过正常上限或超过平均值2SD,但这有可能导致无法识别某些代谢性酸中毒病例、可能低估酸负荷的严重程度,以及错误识别混合性酸碱紊乱。
此外,如果潴留酸的类型对阴离子间隙增加的幅度有重要的影响,那我们在分析酸碱数据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酸中毒治疗
重要的是病因治疗
关注的是酸中毒导致的心肌抑制
警惕的是补充HCO3-可能的风险
a. HCO3-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CO2增加,加重细胞内酸 中毒
b. 容量的增加 c. 高钠血症 d. 过度治疗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乳酸性酸中毒
一般在pH<7.2时才考虑使用小苏打 补碱公式: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正常值存在争议
即使排除了方法及仪器设备影响仍有存在过度 判断问题。
有学者认为: AG>30mmol方能确诊高AG代谢性酸中毒 20-29mmol/L时,71%高AG酸中毒 17-19mmol/L时,20%高AG酸中毒
也有学者认为: 存在AG正常,但仍诊断高AG酸中毒现象。
碳酸氢盐间隙>6,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或合并呼吸性 酸中毒。
碳酸氢盐间隙<-6,合并AG正常型(高氯血症)代谢 性酸中毒或合并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阴离子研究进展
校正阴离子间隙 AGcorr AGcorr=AG+0.25×(45-白蛋白g/L-乳酸mmol/L)
(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更可靠)
HCO3-deficit(mEq) =0.6×wt(kg)×(15-measuredHCO3-)
只需补充计算值的一半,或者pH>7.20即可。
Yun Kyu,acid-base disorder in ICU patients,Korean Society of Electrolyte Metabolism.2010
由于血清中K+浓度很低,且相当恒定,故上式 可简化为:
AG=Na+-(Cl-+HCO3-)。
阴离子间隙成份
HPO42- 、 SO42-
有机酸阴离子 乳酸、酮酸、β羟酪酸、乙酰乙酸、
血浆白蛋白
血清正常离子构成
阴离子间隙临床应用
在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判断中,阴离子 间隙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高AG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正常AG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分类
相加性酸碱平衡紊Biblioteka 相抵性酸碱平衡紊乱 三元性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于各种危重情况、药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碳酸氢盐间隙
碳酸氢盐间隙 =ΔAG-ΔHCO3- =(AG-12)-(27-HCO3-)=AG+HCO3--39
正常范围:-6~+6mmol/L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干扰因素
血浆白蛋白 血浆白蛋白下降可使阴离子间隙减小。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是带净正电的阳离子
蛋白,多发骨髓瘤患者由于IgG的增加可 使阴离子间隙较小。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争议的其它原因
C.Fidkowski, Diagnosing metabolic acidosis,Springer
ΔAG:ΔHCO3=1:1 ΔAG:ΔHCO3>1,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或合并 呼吸性酸中毒。
ΔAG:ΔHCO3<1, 合并AG正常型(高氯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或合并代偿性酸中毒。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酸碱平衡紊乱在ICU
酸碱平衡紊乱在ICU是最常见的临床 高AG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药物及酒精中毒。 碱中毒 胃液的丢失、利尿、容量不足、呼吸性酸中毒 肾代偿、低钾血症、盐皮质激素的用量。
酸碱平衡紊乱在ICU
血气分析 AG计算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例1
➢ 男性,75岁,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3年,自 述无何诱因恶心、呕吐1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约 1000ml。
➢ 家人搀扶消化内科就诊,当时意识模糊,不能正确 回答问题,消化科医生建议急查头颅CT,排除脑血管 病变。
强离子间隙 SIG(strong ion gap) SIG=SIDa-SIDe
SIDa(完全解离状态下的离子)= (Na++K++Ca2++Mg2+)-Cl- SIDe(有效阴离子)= HCO3-+0.28×蛋白g/l+1.8×磷酸根
(排除了蛋白和磷酸盐对AG的干扰)
AG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阴离子间隙变化相对于碳酸氢盐的的变化 比率正常应为1:1。
混合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AG正常值存在争议
AG:8-16mmol/L(不包括钾离子) AG:12-20mmol/L(包括钾离子)
AG:3-10mmol/L 不同的检测方法,AG的正常值不同。 例如,火焰光度法,电极测量法。
不同厂家的检测仪器,AG的正常值也不同。 Robert比较的三种不同的分析仪测定的AG正常值不同。
血清AG降低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
血清白蛋白降低(低蛋白血症)
较不常见的原因:
IgG性的骨髓瘤,锂中毒
理论存在但罕见的原因:
血浆钙升高(高钙血症) 血浆镁升高(高镁血症)
与酸碱平衡失调无关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原因
腹泻 胰腺、肠和胆囊瘘 肾小管酸中毒 摄入氯化铵(NH4Cl) 肾上腺功能减退(醛固酮减少症)
中心院区
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
建筑主体形似扬帆启航的巨船,又似绽放的荷花, 与济南奥体中心建筑风格遥相呼映。
阴离子间隙
定义
根据开放系统中电中性原理,阴离子间隙是指 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和与阴离子总和之差。
或者:未检测的阳离子(UA)与未检测阴离子 (UC)差值。
AG=(Na++K+)-(Cl-+HCO3-)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升高的主要原因
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的
肾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状态、酒精 性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乙二醇中毒、甲 醛中毒、甲苯中毒、焦谷氨酸酸中毒(罕见)
其它病况
血清白蛋白增加(高白蛋白血症)、代谢性 减中毒、IgA骨髓瘤。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G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乳酸性酸中毒
病因 循环衰竭 脓毒症 肝功不全 急性哮喘发作 恶性肿瘤 药物
陈文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乳酸性酸中毒
药物 核苷转录酶抑制剂 醋氨酚 肾上腺素 二甲双胍 丙泊酚 利奈唑胺 硝普钠
Yun Kyu,acid-base disorder in ICU patients,Korean Society of Electrolyte Metabolis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