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2张PPT)

三、说教法
(一)教法 1、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 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重难点知识,通 过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思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 环境,采用材料分析、层层设问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思考的学习方式。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结合材料,《天朝田亩制度》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天国 梦?(制度内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反映了谁的利益 和要求?能否同时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和劳动积极 性?为什么?(农民) 这样的天国梦能否实现?为什么? 当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19世纪中叶, 世界历史呈现出何种趋势?(资本主义)
(二)学法 1、素材运用 ①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的资料卡片、地图、课 后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来帮助理解史实。 ② 通过课外补充的材料、图片中分析问题。 2、方法指导 对比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和总结反 思法,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到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 自身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潘旭澜先生在著作《太平杂说》中认为:“洪秀全造 反获得局部的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 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 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化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为帝国主义 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而李大钊则认为太平天国的运 动 “ 是满清入关以来中国民族反抗满洲的民族革命运动, 同时亦是反抗帝国主义武力的经济的压迫的民族革命运 动。” 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会褒贬不一呢?那么真 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 件?
4、重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39张PPT)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贵 钱贱,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 (2)洋货大量涌入,手工业者破产; (3)巨额的战争赔款分摊到各省份,各级官吏乘 机搜刮百姓,民负加重,也易激化矛盾; (4)连年灾荒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 (5)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 问题: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阶级民族矛盾的交织)
你能得出什么 历史信息?
天王制造24只金碗, 金筷子,“筋长近尺 浴盆亦以金。”连净桶 夜壶都以金造。
天国悲剧 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起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错 头脑,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洪杨矛 盾
(2)概况:1856年秋,韦昌辉杀杨秀清,继 而处死韦昌辉,石达开出走
(3)危害:领导核心被摧毁(国中无人朝中无 将),清军再次围京,力量受损,形势危急, 由盛转衰
4.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5.性质:
太平天国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 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社会改革的纲领性 文献
6.意义: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 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7.局限性:它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平均一切
财富,是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它会使社会生产力停留在分散的小 农经济水平上,不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它无法实现
北伐、西征
天津
天京
上海
湖口
整体感知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 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

感悟太平天国的精神财富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鸦片战争前(清嘉庆皇帝时),权臣腐败,民不堪 其苦,遂乱机四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材料4
材料四 1843年,广东省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 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 小册子……随后,他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平均、平 等、反清”,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乘有利时机, 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
主观条件:受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梦起——拜上帝会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 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 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
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 因何不顾主顾睡,因何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 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
材料2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 年——1850 年 ,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天京变乱
天王
韦昌辉
大渡河
杨秀清 石达开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2.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偏离主题,需要适时引导。
3.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理解不足,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解释。
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这些问题:
-提供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2.学习障碍: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其发生的必然性。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认识不足,容易简单化、片面化。
-分析历史事件时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接受教材的表面叙述。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场景,增强其学习兴趣。
3.教师评价: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1.编写概述:要求学生编写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概述,梳理运动的发展过程。
2.深入分析:选择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如军事斗争、政治制度等。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就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其探索欲望。
3.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学习的时代感。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5.在课程结束时,设置反思和评价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增强其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二)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图解历史】 天京变乱
【名师点拨】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 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史料二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①……他们的全部使命, 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②。……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中国纪事》 注:①仅是改朝换代,是落后的农民运动。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思考 (2)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何会如此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请举例说明。 提示 ①原因:马克思看到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堕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②例子:天京变乱。
特点 战争最高峰的标志
接受新事物
相同点
都是具有反封建Biblioteka 质的方案;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主题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天王府复原图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史料探究]
注:注意天王府的规格和规模。
思考 (1)图片信息反映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存在哪些问题?天京变乱出现的原 因有哪些? 提示 ①问题:生活奢侈腐化,严重脱离群众,等级森严。②原因:封建特权思 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拓展延伸]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名家论史]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观点: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导读: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剥削,是反封建的主力。同时,又是封建生产方式的 产物,具有保守性、落后性,不可能领导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这决定了农 民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落后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15张PPT)

一有误会,便找不到“感情”这个东西了,互相残 反封建、求民主,
杀;农民没有享受到均田制的好处,却引起大地主 的反感;上帝教教义不合民众习惯,焚毁儒、佛、 道的庙宇神像,引起知识分子的反感;帝国主义者 帮助清朝。 ——王伯祥《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双半社会中国还要 反侵略、求独立, 太平天国做了什么?
材料一: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 四、挽救危局探索
主观因素
双半初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 盾,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武昌
北伐,震动京师 一、铸梦天平天国
天京
1.筑梦—运动背景
定都天京 2.逐梦—主要史实 东征1,85进3年攻上海3.惊梦—天京变乱
4.梦碎—天京陷落
材料:见有长长发沙尸骸不长可沙数之计战,,由西观王音牺门牲口内漂 淌出江,内有结连捆缚及身穿黄衣黄褂者,当经 探得金陵全逆州贼内乱全,州自之相战戕,害南,王首遇逆难杨秀清已被 杀死,并杀杨逆之党与多人。
A.太平天国民族革命超越时代 B.曾国藩等洋务运动挽救中国 CC..拜拜上上帝帝教教理理论论实实践践违违背背正正统统 D.列强侵略弱化汉族民族意识
政治文明发展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道到定都天京
《田亩》的颁布
创立拜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北伐、 天京 上帝教 永安建制 西征、《田亩》 变乱
天国悲剧
李陈军 《资政 事解围 新篇》
天京 陷落
184 185
185
3筑梦 1
逐3

185 185 185
二、国家建设纲领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适如外邦 火轮车……准自专其利。兴银
1.《天朝田亩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40张PPT)

鸦片战争后,街头乞丐也在吸食鸦片. 鸦片战争后,普通的鸦片烟馆
鸦战后装饰考究的鸦片烟馆
清代的银钱平行本位制
清代光绪年太湖县五十两银锭
清代中锭
清代银锞子
清代银钱比价变化 顺治—嘉庆 1两白银 = 1000文钱 嘉庆—道光 1两白银 = 1200—1300文钱 道光末年 1两白银 = 2200余文钱
•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 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 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 ,1841~1849年8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 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10年的光景 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 倍。
1841年—1849年主要农民起义次数统计图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的新特征
发生原因 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理论来源 拜上帝教,吸收西方基督教义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 失败原因 中外联合绞杀
“小民计工受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
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
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
又民户完赋亦以钱折,银价高则折钱多,
小民重困”
——包世臣
“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
奏销,悉以钱易银,故前此多有盈余,今
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具系钱文,交
课尽归银两。惜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请思考:1851年马克思说太平天国 是“一场伟大的革命”,1860年却说它是 “魔鬼的化身”,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场运 动?它是要改朝换代还是要改朝换制?
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人类历 史已由中古进入现代。时代和历史要求 洪杨改朝换制。当时只有改朝的机运, 而无换制机运。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29张PPT)
课标要求: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理解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革命性、空 想性。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及其意义。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一、追寻原因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 10 年当中,每 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 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 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材料三:1846 年 ——1850 年, 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革方案
(3)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社会实践的
经济、阶级基础,打上了洪仁玕个人的烙印。
思考
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中体现了哪些新的时代特色?
新特点
(1)起义原因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2)组织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3)领导人思想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殖民侵略; (5)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前人是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 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 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 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 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 副产品
4.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
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材料5
材料五: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 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 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 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 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 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组织准备:拜上帝会的创立与发展
提不出切合 实际 的革命纲领;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三、治国方案 《 1、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 (1853年冬颁布) 2、后期: 资政新篇 》 《 (1859年颁布)
土地分 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 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 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 库。
《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 1、土地分配 方法: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内容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原则: 2、产品分配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空想性) 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反对商品贸易(落后性)
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
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
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
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 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实际上,中
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正是由
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由于 孤军深入 ,最终失败。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全盛 时期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清政府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 及十几个省。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背景:原因及准备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人物资料陈列室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 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①逼

④杀 天京事变 ⑤疑
⑥走

②杀

③责

⑦亡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原因:思考:你认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 石达开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1)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3)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同 都未真正实施(结果)
4.试总结太平天国的新特点有哪些?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 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洪秀全(1814-1864年): 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 家庭,当过乡村教师。他曾几 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落 榜。他在广州时,从传教士手 里得到一本基督教的传道书 《劝世良言》。书上说,只有 “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 们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一 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 是平等的。在《劝世良言》的 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 教”。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 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 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天王府花园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
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天王府西花园—煦园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由盛到衰 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 ( 天京陷落(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绞杀 。 原因 农民阶级的 局限性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 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 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沿海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材料2
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 前激化.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 1土地分配原则方法 容
2产品分配原则方法
1政治:法治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3文教:新式学堂医院
发展资本主义 富国强民
核心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 思想 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它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 意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 是改革内政振兴国家的治国 义 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 方案。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 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局 它体现绝对平均主义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 限 思想只能是空想,根 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当时形势 性 本无法实现。 也没有实行.
产品分 配问题
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 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 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 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不能。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主观上,该纲领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 《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 表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 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 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 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 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 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 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据材料回答: 太平天国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王朝的同时,还肩负起 什么新的历史使命?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中国大片江山
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外国侵略 加剧 地主阶级
阶级 矛盾
农民阶级
加剧
自然灾害
材料4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 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 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 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 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 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 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理论基础: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练习
1.(2005全国卷Ⅱ)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 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1997全国卷)《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 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由盛到衰 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 ( 天京陷落(失败)
原因
李 鸿 章
曾 国 藩
湘 军
淮军
洋 枪 队 头 目 华 尔
洋 枪 队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 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 最基本的道理,即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 不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 争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 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7.
8.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 是 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 命运动 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 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