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7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7张PPT)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反攻(1947年6月—1948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 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 (2)经济:土地改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广州) (2)方式:党内合作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 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 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歌词
——阶级基础
(3)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组织基础
2.成立:中共“一大”
①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到嘉兴南湖 ②内容: 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
3、中共“二大”
①时间:1922年 ②内容: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
4、意义: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 然一新了”
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 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1945年)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
1945年8月—1946年夏
国民党
抢夺胜利果实。假和平、真内战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 师全军覆没告终。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总结词
推翻封建帝制
详细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局限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和轮番为治等特点,但也存在权力滥用、范 围狭隘和排斥妇女的局限。
D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习惯法的形成
《十二铜表法》
在罗马早期,习惯法是主要的法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文法。
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 诞生,对罗马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谢谢聆听
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中国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封建 帝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 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时代的开始。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推翻了清朝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02
法律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目的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天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探讨: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谈一谈西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 大夫
大宗

大宗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BCBA
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
天子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
诸侯
大宗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地方:候、伯 —— 臣服于商,义务是纳贡和征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本 全
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面 侵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பைடு நூலகம்








2、 日 本 侵 华 的 原 因
根本原因:日摆本脱资困本境主的义对发策展的困境和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
谋已久)
现实原因: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
膨胀
有 利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 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暴 行 之 三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国际方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3、日本方面: 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
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 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 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 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 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 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 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 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 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PPT
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 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 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
秦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对后世:
❖ 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并不断加强与完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 探讨:
❖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谈谈西
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
❖ 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 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与皇帝。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 周公建制 ❖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作礼乐,建
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据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分封制
(1)定义: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其中分封土地是分封制的核心内 容),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其建立诸侯国,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 王朝的统治。
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军务 监察百官 (虚有其位)
(位低权重)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汉
❖ 中央: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 (1)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实行中外朝制 ❖ (2)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世 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大分裂时期
-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国家分裂到统一

明、清朝前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晚期
18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
秦 清朝
西周分封制;
6、影响:(一分为二) 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
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7、崩溃:西周(建立)
春秋时(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周天子该怎么办?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殷墟
问题探究2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 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 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 但还是通过占卜 ,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 宣称“非敢违卜” ,于是迁都于殷。
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 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 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 侯悉至…… 军赋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五 周王室要兴建宫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诸 侯国要提供力役。 请回答: ⑵据材料二、三、四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 些义务?
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 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中央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⑴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⑵内容:①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 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作用: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⑶影响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⑷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统一时期) 青铜时代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大分裂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铁器时代
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大分裂时期)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大统一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8、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结果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在天西子周的永封远国都鲁国是的大宗法宗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通嫡过长宗子法制永的是实行大,宗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
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2非))嫡周周王王长室室子— —永— —周周是王王小正嫡妻长宗所子生 、之 嫡子 长孙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
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
该是 A、甲
B、乙
C、丙
B D、丁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嫡长子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思考:分封制有哪些作用和哪些局限性?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1)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会举例) (3)内容:诸侯义务:守、战、贡、述
诸侯权利:再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
前期:加强了対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局面 后期:王权衰落,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3)内容:诸侯义务_守__、_战__、__贡__、__述_ 诸侯权利:再分封,形成_周__王_—__诸__侯__—__卿_大__夫__—__士_ _的__等__级__序__列_.__
思考3: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A 材料一: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三、合作探究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②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1湖南 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
▪ A.分封制
B.井田制
▪ C.郡县制
D.行省制
▪ 2010湖南,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 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 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 B.湖南、湖北
▪ C.山东、山西
▪ D.广东、广西
思考2:根据教材第5页图,将封国归类:如 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 哪些人?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009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
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
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C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 级制社会,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探究问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奴隶社会 分封制 宗法制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图1:大禹治水图
思考:根据图1、图2,大禹的身份 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 这些变化呢?
图2:戴冠冕的夏禹
一、夏商:王位世袭制
1、制度: 王位世袭制:启 从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 中央: 相、卿士等
地方: 侯、伯等
2、特点: 带有神权迷信色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禅让制(公天下) 世袭制(家天下)
思考: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有何历史影响?
问题封制衰落
影响:出现诸侯争霸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2.宗法制
(1)目的:加强_分__封_制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继__承__上的矛盾。 (2)定义:是用_父__系_血__缘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举例:八佾,宫廷乐舞,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
卿大夫四,士二。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 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和汉代政治联
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四:拓展研究
宗法制在当今社会些有哪些遗存?宗法制的留存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祭黄帝陵
蒋孝严蒋家身份桂林祭祖
2005年04月04日
▪ 表现:
▪ 祭祀祖先、修家谱;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裙 带关系;
▪ 影响:
▪ 积极: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及传统美德 ▪ 消极:任人唯亲、重男轻女,不利于社会和谐

本课小结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商代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王权特点: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对象: 内容: 影响: 三、血缘关系维系下的宗法制 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意义:
宗法制示意图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2.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 (2)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大小宗的关系:①②相既对是的家; 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思考1: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上述材料表明周武王实行 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会举例)
中国 古代 早期 政治 制度 的主 要内 容
材料一: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 —— 《孟子·告子》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
肩。
——摘自《左传》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 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材料三: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 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
C
▪ 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 周。”这句话指的是
C (×)
(√) 34诸))侯诸卿侯夫的封国大地—宗———诸、卿侯小大嫡夫长宗嫡子地长、位子嫡、长是嫡孙相长孙对的
A.1234 B.123 C.234 D.23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2.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继承上的矛盾。 (2)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a、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