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江苏省2018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详解最新

高三政治-江苏省2018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详解最新

江苏省2018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详解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刘元东(一)、经济常识1、商品(1)、商品①、了解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含义;判断一件物品是否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商品经济的含义。

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二者的关系;重视商品质量的依据。

③、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比例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与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2)、货币①、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为什么金银最适宜充当货币?②、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的含义、为什么能成为价值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要求、价格的含义及其与价值的关系;流通手段的含义、为什么能充当流通手段、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要求、商品流通的含义。

③、了解纸币的含义和我国的人民币;正确看待货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

纸币的含义、主要代替货币执行什么职能、为什么能执行这一职能;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④、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主要表现以及解决的对策?(3)、价值规律①、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等价交换的内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主要原因,价格、生产、供求之间的关系。

②、分析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调节”、“刺激”、“淘汰”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①、懂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懂得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及表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主要性、国有经济发展主要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三种基本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最主要实现形式、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重要性。

专题24 联系的观点-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24 联系的观点-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母题二十四:联系的观点母题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III24)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母题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江苏卷29)下列选项与图4漫画《盲目加工》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图4A.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D.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答案】D(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北京卷18)“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母题三、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窗”“景"“情”之间的联系是建筑师在事物原有联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建设建立的一种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①说法错误;自然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中“征服自然”说法错误;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体现了人的创造性,③符合题意;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

江苏启东中学2018高考政治专项复习结合实践善于创新驾驭聚合思维思维聚合的方法练习(1)有答案

江苏启东中学2018高考政治专项复习结合实践善于创新驾驭聚合思维思维聚合的方法练习(1)有答案

思维聚合的方法课后练习(1)1.某农场运用生物技术,把杂草、生活垃圾变成有机肥料,施放到农田,用来生产粮食、蔬菜;粮食、蔬菜的一部分用来养猪,猪粪与杂草混合,加工成牛饲料;再把牛粪与杂草混合制成高效农肥,经处理后回施到水田,成了养鱼的饵料。

在这一良性生态循环的农场里没有废物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土地又能够重复耕种,解决了土地贫瘠的问题。

(1)材料中良性生态循环农场的建立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直觉 B.想象C.灵感 D.聚合思维(2)材料如何体现了这一思维方法的特征?2.对于聚合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射②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敛、集中③揭示共同点,把握规律性,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④目的是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某地干旱少雨,农田灌溉的水源得不到解决。

这里的地底下在开矿,矿井积水没处排放。

地上的农田受旱,地下的矿井受淹。

后来,一位工程师将这两个难题联系起来考虑,设计了一种提水灌溉机械,将矿井里的水抽上来灌溉农田,一举解决了两个难题。

材料体现了________特征 ( )①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②创新思路的多向性③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④思维过程的逻辑性A.①②③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4.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

这种创新运用了( )A.功能综合方法B.归纳推理方法C.演绎推理方法D.头脑风暴法5.下列关于聚合思维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②聚合思维要大胆设想③聚合思维从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④聚合思维是收敛、集中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6.为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就需要运用(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思维创新 D.推理7.在思维创新的过程中,人们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常常可以( )A.完全认识事物存在的状况B.从事物的特殊性中概括出事物的普遍性C.从事物的共性中寻找事物的个性D.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8.聚合思维的创新离不开( )①逻辑方法②辩证思维方法③归纳概括方法④演绎推理方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必修1 经济生活--真题解析(分到章节)

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必修1 经济生活--真题解析(分到章节)

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精编精析精解(分到章节)必修1经济生活(2018·全国卷Ⅱ·T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2018·江苏单科·T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2018·北京文综·T31)如图13所示,航空公司正确的是( )A.机票折扣的目的在于乘客数量的最大化B.机票价格的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C.预订机票早的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D.航空公司预收机票款获得的投资收益高(2018·全国卷Ⅰ·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下降( )A.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C.使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D.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2018·天津文综·T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4分)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2018·全国卷Ⅱ·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图9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产收入与税收收入资料来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止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

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2018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2018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A.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C.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A.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B.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C.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D.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其监察覆盖了A.全体共产党员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C.各级人大代表D.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4.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为此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的是A.可可西里志愿者B.毛乌素沙漠治理者C.塞罕坝林场建设者D.三北防护林建设者5.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42.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

部分行业资产比重如图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纺织行业分别从15%、35.7%、12.8%下降到7.6%、20.2%、5.5%。

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A.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使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D.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6.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

2018年高考真题—— (江苏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 (江苏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 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那么________.2. 若复数满足,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为________.3. 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4. 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_.5.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6. 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________.7. 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9. 函数满足,且在区间上, 则的值为________.10.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11. 若函数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l 交于另一点D .若,则点A 的横坐标为________.13.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 ,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14. 已知集合,.将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n 项和,则使得成立的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在平行六面体中,.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求证:(1);(2).16. 已知为锐角,,.(1)求的值;(2)求的值.17. 某农场有一块农田,如图所示,它的边界由圆O的一段圆弧(P为此圆弧的中点)和线段MN构成.已知圆O的半径为40米,点P到MN的距离为50米.现规划在此农田上修建两个温室大棚,大棚Ⅰ内的地块形状为矩形ABCD ,大棚Ⅱ内的地块形状为,要求均在线段上,均在圆弧上.设OC 与MN 所成的角为.(1)用分别表示矩形和的面积,并确定的取值范围;(2)若大棚Ⅰ内种植甲种蔬菜,大棚Ⅱ内种植乙种蔬菜,且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求当为何值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 过点,焦点,圆O的直径为.(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点.若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19. 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1)证明:函数与不存在“S点”;(2)若函数与存在“S点”,求实数a的值;(3)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20. 设是首项为,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设,若对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2)若,证明:存在,使得对均成立,并求的取值范围(用表示).数学Ⅱ(附加题)【选做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圆O的半径为2,AB为圆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过P作圆O的切线,切点为C .若,求BC的长.22. [选修4—2:矩阵与变换]已知矩阵.(1)求的逆矩阵;(2)若点P 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求点P的坐标.23.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方程为,曲线C的方程为,求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弦长.24.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若x,y,z为实数,且x+2y+2z=6,求的最小值.【必做题】两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5.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2,点P,Q分别为A1B1,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P与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26. 设,对1,2,···,n的一个排列,如果当s<t 时,有,则称是排列的一个逆序,排列的所有逆序的总个数称为其逆序数.例如:对1,2,3的一个排列231,只有两个逆序(2,1),(3,1),则排列231的逆序数为2.记为1,2,···,n的所有排列中逆序数为k 的全部排列的个数.(1)求的值;(2)求的表达式(用n表示).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 学 答 案1.【答案】{1,8}【解析】分析:根据交集定义求结果.详解:由题设和交集的定义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2.【答案】2【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再根据复数实部概念求结果. 详解:因为,则,则的实部为.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复数为.3.【答案】90【解析】分析:先由茎叶图得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平均数.点睛:的平均数为.4.【答案】8【解析】分析:先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再计算,若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结果.详解:由伪代码可得,因为,所以结束循环,输出点睛:本题考查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 5.【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列不等式,解对数不等式得函数定义域.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点睛: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往往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6.【答案】【解析】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详解:从5名学生中抽取2名学生,共有10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法有3种,因此所求概率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 7.【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 >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8.【答案】2【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再根据条件求离心率.点睛: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焦点在渐近线上的射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a . 9.【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周期将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再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结果.详解:由得函数的周期为4,所以因此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答案】【解析】分析:先分析组合体的构成,再确定锥体的高,最后利用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详解:由图可知,该多面体为两个全等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正四棱锥的高为1,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所以该多面体的体积为点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根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中进行判断;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11.【答案】–3【解析】分析:先结合三次函数图象确定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的条件,求出参数a ,再根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即得结果.详解:由得,因为函数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且,所以,因此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点睛:对于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取值条件.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2.【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确定圆方程,再利用方程组解出交点坐标,最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求结果.详解:设,则由圆心为中点得易得,与联立解得点D 的横坐标所以.所以,由得或,因为,所以点睛:以向量为载体求相关变量的取值或范围,是向量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等相结合的一类综合问题.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或求函数值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3.【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4.【答案】27【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确定满足条件的项数的取值范围,再列不等式求满足条件的项数的最小值.详解:设,则由得所以只需研究是否有满足条件的解,此时,,为等差数列项数,且.由得满足条件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符号型(如),周期型(如).15.【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六面体得线线平行,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先根据条件得菱形ABB1A1,再根据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以及已知垂直条件,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线面垂直,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详解: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点睛:本题可能会出现对常见几何体的结构不熟悉导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无法得到运用或者运用错误,如柱体的概念中包含“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如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都是已知条件,缺少对这些条件的应用可导致无法证明.16.【答案】(1)(2)【解析】分析:先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再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得结果;(2)先根据二倍角正切公式得,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得结果.详解:解:(1)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此,.(2)因为为锐角,所以.又因为,所以,因此.因为,所以,因此,.点睛:应用三角公式解决问题的三个变换角度(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17.【答案】(1)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 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解析】分析:(1)先根据条件求矩形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结果,最后根据实际意义确定的取值范围;(2)根据条件列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求极值点,再根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取法.详解:解:(1)连结PO并延长交MN于H,则PH⊥MN,所以OH=10.过O作OE⊥BC于E,则OE∥MN,所以∠COE=θ,故OE=40cosθ,EC=40sinθ,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2×40cosθ(40sinθ+10)=800(4sinθcosθ+cosθ),△CDP的面积为×2×40cosθ(40–40sinθ)=1600(cosθ–sinθcosθ).过N作GN⊥MN,分别交圆弧和OE的延长线于G 和K,则GK=KN=10.令∠GOK =θ0,则sinθ0=,θ0∈(0,).当θ∈[θ0,)时,才能作出满足条件的矩形ABCD,所以sinθ的取值范围是[,1).答: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因为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4∶3,设甲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4k,乙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3k(k>0),则年总产值为4k×800(4sinθcosθ+cosθ)+3k×1600(cosθ–sinθcosθ)=8000k(sinθcosθ+cosθ),θ∈[θ0,).设f(θ)= sinθcos θ+cosθ,θ∈[θ0,),则.令,得θ=,当θ∈(θ0,)时,,所以f(θ)为增函数;当θ∈(,)时,,所以f(θ)为减函数,因此,当θ=时,f(θ)取到最大值.答: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点睛: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有两步:一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利用数学内部的知识解决问题.18.【答案】(1)椭圆C的方程为;圆O的方程为(2)①点P 的坐标为;②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易得圆的半径,即得圆的标准方程,再根据点在椭圆上,解方程组可得a ,b ,即得椭圆方程;(2)第一问先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得一方程,再根据直线与椭圆相切得另一方程,解方程组可得切点坐标.第二问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得三角形底边边长,再结合①中方程组,利用求根公式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列方程,解得切点坐标,即得直线方程.详解:解:(1)因为椭圆C的焦点为,可设椭圆C 的方程为.又点在椭圆C上,所以,解得因此,椭圆C 的方程为.因为圆O的直径为,所以其方程为.(2)①设直线l与圆O 相切于,则,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由,消去y,得.(*)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因为,所以.因此,点P的坐标为.②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从而.设,由(*)得,所以.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则,因此P的坐标为.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点睛: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的处理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设出点的坐标,运用“设而不求”思想求解;二是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交点坐标,适用于已知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情况.19.【答案】(1)证明见解析(2)a的值为(3)对任意a>0,存在b>0,使函数f(x)与g(x)在区间(0,+∞)内存在“S点”.【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S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根据方程组无解证得结论;(2)同(1)根据“S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解方程组可得a的值;(3)通过构造函数以及结合“S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再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函数f(x)=x,g(x)=x2+2x-2,则f′(x)=1,g′(x)=2x+2.由f(x)=g(x)且f′(x)= g′(x ),得,此方程组无解,因此,f(x)与g(x)不存在“S”点.(2)函数,,则.设x0为f(x)与g(x)的“S”点,由f(x 0)与g(x0)且f ′(x 0)与g′(x0),得,即,(*)得,即,则.当时,满足方程组(*),即为f (x)与g(x)的“S”点.因此,a 的值为.(3)对任意a>0,设.因为,且h(x)的图象是不间断的,所以存在∈(0,1),使得,令,则b>0.函数,则.由f(x)与g (x)且f′(x)与g′(x),得,即(**)此时,满足方程组(**),即是函数f(x)与g(x)在区间(0,1)内的一个“S点”.因此,对任意a>0,存在b>0,使函数f(x)与g(x)在区间(0,+∞)内存在“S点”.点睛:涉及函数的零点问题、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函数图象交点个数问题,一般先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等,再借助函数的大致图象判断零点、方程根、交点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极值,然后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到解题的思路.20.【答案】(1)d的取值范围为.(2)d的取值范围为,证明见解析。

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共220个考点)经济生活(52个考点)1.生活与消费(1)货币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的流通规律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价格与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企业与劳动者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2017年公司改为企业)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投资理财的选择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利息、利率与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2018新增考点)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3.收入与分配(1)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2)财政与税收财政收入及其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及其种类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我国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跨国公司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017年新增)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017年删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治生活(48个考点)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017年删除“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公民应自觉参与政治生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及其作用(新增)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删除)(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中国政府关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文化生活(37个考点)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6年原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删除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活与哲学(53个考点)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及其特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方法(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及其实质创新的社会作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价值与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事政治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30个考点)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家与国家的性质专政与民主国体与政体代议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中国与国际组织(2016新增)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英国政体的特点及其运行法国政体的特点及其运行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3.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美国政党的特征和两党制的实质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政治作用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主要机构和作用(新增)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和职能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组织方式和作用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试卷内容比例:经济生活25%,政治生活15%,文化生活15%,生活与哲学25%,选修10%,时政10%(时事政治的内容可在相关试题的材料中体现)。

三年高考201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文化与生活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文化与生活解析版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葡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

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⑷正确。

故选口。

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9)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知识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知识:中华文化的特征
1、源远流长
①源:实践
②流:历程:春秋战国(雏形)隋唐(全盛)宋明元(巨大成就)明清(面临挑战)
③汉字和史学典籍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中华文化的历程: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华文化也曾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2、博大精深
①独特性:中华文化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絢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②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知识:传统文化
1、定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继文化的继承性: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
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3、传统文化的特征
①相对稳定性②鲜明民族性③继承性和历史性
4、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知识:文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①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②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2、影响的特点:
① 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

3、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①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们全面发展
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竞争力是维护经济安全的精神武器
③科技与教育在文化竞争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