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化学
2013年全国版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析及考试大纲

2013年全国版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析及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3年考试大纲》和《2013年考试说明》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
据了解,几乎每年化学学科的题型示例都会将上一年度各地高考试题的优秀题型吸收进来,对题型示例进行调整,今年也不例外。
与2012年相比,今年题型示例中的例7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7题,例8换成了2011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6题,例11换成了2012年海南卷的第17题,这三道题都是有关图表类的试题,都在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老师和考生要对这类试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建议:“题不错二”
复习时考生需要注意一些事,一是注重反思,对以前自己做过的题应重新拿过来看一看,“题不错(二”。
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命题考的知识点,答题方法和思路,错的原因等。
注重细节,在审题方面很多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丢分很可惜,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答题规范化,如离子方程式,化学式等的书写规范。
考生在研究大纲时,要注意“了解”、“理解”、“熟记”这样的要求。
这对考生掌握高考方向很有帮助。
比如,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二轮复习刚开始,这轮复习重视对化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梳理的方式就是把学科内知识设成小考题,一个点一个点进行突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化学知识集成化,系统化。
比如非金属元素中的硫元素,复习时要联系到它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2013年高考广东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广东理综化学试题评析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2013年的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也新鲜出炉。
今年的化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难度控制得当,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据阅卷情况反馈,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化学评卷组组长陈红雨预计今年化学得分与去年较为接近,也就是60分左右,由此可见今年的命题确实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素养的学生。
下面笔者就今年这份试题做如下分析:一、试题特点1.稳中有变(1)稳化学试题结构仍然是6+2+4模式。
单选题6道,24分;双选题2道,12分;非选择题共4道,64分。
这种结构模式是2010年广东实行“3+X”考试制度以来的第四年。
化学满分100分,在内容上涵盖化学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仍然以能力立意为主,知识立意为辅,不考虑知识覆盖面,仍然是学科内综合,无学科间综合。
(2)变试题最大的变化是33题,由前3年的实验探究改为实验探究+电化学,而且电化学占的分值更高。
这是题型上最大的一个创新,体现了试卷的灵活性,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二个是考试内容所占的比例上有些变化。
有机化学基础体现在第7和33题,共20分,占20%,这个和考试说明中的比例是一致的;化学实验基础在第23题、32题和33题中有考查,约占12分,和考试说明中约22%的比例少了近10分,可见实验这个模块有些淡化;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第8、9、12、22、31、32、33中均有考查,约占45分,比考试说明中40%比例稍高一点;最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在10、11、31、32、33中都有考查,约占23分,比考试说明中18%的比例稍高。
第三个变化的地方在于今年试题的二卷题目阅读量减少了。
4道大题的题目均直截了当,基本没有隐含有效信息,考生需在设置的问题中去搜索有效信息从而确定答案,这样适当地减轻了考生的压力,不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
2.重视基础试题注重反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整体要求,突出新课改后的基础性、综合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
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1I.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考核报考文科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考生化学科目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II.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注重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以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III.考试的能力要求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吸收、加工的能力。
3.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4.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IV.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公布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以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其中“化学1”、“化学2”为必考内容,“化学与生活”及“化学与技术”为选考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201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分析一、2013年高考化学试卷对比1、知识点分值分布表总分为100分,考试平均时间50min,考察的知识点基础为主。
命题内容上,考查主要内容变化不大(见上表),但考查方式有了变化,更加灵活。
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量加大,电化学和化学实验结合到一起。
广东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今年考查的计算分值加大,这应该是一个变化趋势。
2、创新方面从整份试题的编排上看,今年试题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①对元素化合物的考查多了,往年最多一道选择题,今年出现了2道(10、11)。
②计算量增加了,(30题: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的计算;31题: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和反应速率的计算;32题:产率的计算和溶液的有关计算。
)应该是命题人今后加大计算量的一个信号。
③最后一题33题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探究题型,而是与电化学结合考查。
这又是今年高考化学的一大创新。
灵活多变也是以后考查的趋势。
纵观整份试题,由于计算量的增加部分试题题型的变化。
因此卓越教育高中处化学团队认为今年的化学难度增加了不少,后面的大题中有些小题可能会出现“白卷飘飘”的现象。
二、2013年高考化学试卷对比一、试题整体特点1、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仍然采取了6+2+4的模式,满分为100分。
在题量和题型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不回避高频考点,不回避基础试题,特别是选择题,非常简单,非选择题部分,则难度有明显提升,但是31题和33的的第(2)小问,均显得有点剑走偏锋,预计较12年试题难了一个档次。
2、图表丰富,信息量大广东化学卷一贯特点是图表丰富,呈现形式多样,今年12道题共出现图表共计10余个,较好的考察了学生观察图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强化探究,规范答题虽然33实验题呈现形式有很大改变,但是仍然延续前几年高考强化考查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也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新要求、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
4、考查能力,强化计算整份试题设计立足基础知识,重点加强对重要化学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但是近年化学计算呈逐年强化的趋势,如今年就在30题、31题、32题等多处考查了耗氧量、盖斯定律、速率计算及根据方程式计算等,这也是今年考试前广东各地模拟卷透露出的信息,更是14年备考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
2013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化学(新课标)理综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理综考试说明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考纲热点解读及考点梳理-10页文档资料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考纲热点解读及考点梳理一、2013年理综化学考纲解读2013年高考大纲出炉,对比去年考纲来看,化学部分没有变化。
但并非意味着今年的考题将延续甚至复制去年的模式。
2013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说明作为命题依据,明确提出“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去年新课标试卷中一些题目视角独特、命题新颖,而今年还是要在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的前提下出现一些新题目,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目的为高校选拔新生,对高中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难度不会下降太多。
另2012年全卷的难度与2011年相近,2011年抽样统计数据为,抽样24914份,平均分162分,难度系数为0.54;2012年抽样统计数据为,抽样24849份,平均分155分,难度系数为0.52。
而国家高考命题中心要求的试题难度系数为0.53~0.65之间。
估计2013年的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难度系数在0.52~0.56之间。
二、2013年化学备考十六大重要考点梳理解读2013年考纲,展望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与往年相比不会有大的改变,但会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
2013年的高考理综化学命题仍然离不开主干知识的考查。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而能力的考查,又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由此,笔者认为以下知识点应该是广大考生须关注的重点。
重要考点一: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例如,常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安装和使用,化学试剂的取用、称量、加热、过滤、蒸发、集气和溶液配制等一系列操作方法,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等。
近年来,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试题当中除了实验大题都不同程度的又以选择试题的形式出现,加大了这部分的考查。
例如,2012年的新课标理综第7题、广东理综第9题、北京理综第8题、浙江理综第13题、福建理综第6题、重庆理综第8题、江苏理综第6题、海南理综第4题、上海卷第16题,希望广大高三教师和2013考生予以重视。
广东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广东省)——理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内容。
Ⅲ.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
Ⅳ. 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全卷共3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双项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11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Ⅵ.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化学一、化学科要考查的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综合分析及后期的备考详细计划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2013年6月15日一、2011年、2012年、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对比:1.考试形式2011、2012、2013三年高考考试形式没有变化,按照理综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卷,全卷共36个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各科100分。
2.化学试题结构和题型全卷化学12题,其中单项选择题6题,双项选择题2题,非选择题4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题型题号题量分值备注单项选择题7-12 6题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6题,每小题4分。
双项选择题22-23 2题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题,每小题6分。
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非选择题 30-33 4题64分共4题,包括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化学反应原理、化工生产和工艺流程、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四大题型。
二、近三年选择题考点对比:2013年广东高考题2011年广东高考题2012年广东高考题选择题部分7、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糖类的组成、酯类的存在、油脂、蛋白质的水解)7、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淀粉与纤维素、蛋白质乙酸与葡萄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酯的水解等)7、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食醋、基本营养物质)、金属的腐蚀、复合材料8、离子共存(铝离子与碳酸根的双水解、高锰酸根对二价铁离子的氧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8、离子共存(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对碘离子的氧化、氯化银、氢氧根与铵根及碳酸氢根等)8、离子共存(次氯酸根氧化二价铁、氢氧化铜沉淀、硅酸沉淀等)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电子数、离子浓度、分子数目、得失电子数等)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原子数目、离子数目、气体摩尔体积、得失电子数目等)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化学键、电子转移数目、离子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10、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检验、试剂保存等【牵连因果关系考查】10、元素化合物性质探究(镁元素知识)12、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还原性区别、二氧化硅的性质与用途关系、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三价铁离子的强氧化性)【牵连因果关系考查】11、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生活(除水垢、污水处理等)、粗硅的制取10、元素化合物知识(过氧化钠用途、工业电解法制铝、合成氨、实验室制氨气等)12、离子浓度的关系11、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平衡移动问题等)23、离子浓度的关系22、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非金属性比较、电子数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强弱等)22、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原子半径、单质的还原性比较、共价化合物、物质间的反应关系等)22、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图表】(半径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离子化合物、物质间的反应的判断等)23、基本实验操作(浓硫酸使蔗糖的脱水实验、金属的钝化、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实验、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等)23、实验装置图的考查(萃取、浓硫酸对蔗糖的脱水实验、制取一氧化氮、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9、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鉴别、二氧化氮气体的制备、气体除杂等)12、电化学知识(原电池)三、近三年非选择题题型对比非选择题部分2013年广东高考题2011年广东高考题2012年广东高考题30、有机合成题:信息:脱水偶联反应类型:有机推断题考点:书写分子式;计算耗氧量;官能团的性质(碳碳双键、醇羟基);卤代烃水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推断有机物结构;醇的催化氧化;利用脱水偶联反应信息仿照来推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化学部分I.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II.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范围。
化学一、化学科要考查的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己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化学科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化学的学科体系以及学科特点,考试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21世纪教育网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5.化学反应与能量(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7.电解质溶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掌握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四)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4)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及重要应用(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重要应用(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5.以上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五)化学实验基础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