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盘基础知识
汽车底盘基础知识概述(doc 9页)

汽车底盘基础知识概述(doc 9页)复习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系指轮毂数)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形式。
布置形式FR(货车)、FF(轿车)、RR(客车)、MR(赛车或超跑)、4WD、AWD第二章离合器机械式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离合器的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传动系平顺换档;(3)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的类型–摩擦式•干式•湿式–液力偶合–电磁离合摩擦式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五部分组成。
为消除离合器自由间隙及机件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接合状态离合器接合状态时,压紧弹簧将压盘、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
发动机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递到从动盘,再经变速器输入轴向传动系输入。
2)分离过程踏下踏板时,离合器分泵向前移动带动分离叉向前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轴承推动分变速器的分类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类(1) 有级变速器(2)无级变速器(3)综合式变速器按操纵方式不同分类(1)手动变速器(2)自动变速器(3)半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MT )分类(1)按齿轮传动方式分两轴式和三轴式(FR )(2)按齿轮啮合方式分滑动选择式、结合套式和同步啮合式。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归纳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部件,包括车身、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轮轮胎等。
底盘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
因此,了解底盘知识对于汽车驾驶员和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基础底盘知识的总结归纳。
一、车身车身是汽车的主要构成部分,负责承载车辆的重量和提供乘员舱。
车身通常由车身结构、钣金、内饰、车窗和车门等组成。
车身结构是车身的骨架,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承载车辆的重量和抵抗外部冲击。
二、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辆重量、减震和保持车辆稳定。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系统通过独立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撑每个车轮,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
非独立悬挂系统则采用联动式减震器来支撑车轮。
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传动轴、万向节和差速器等。
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目前,常见的传动系统包括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
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用于控制汽车转向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向机构、转向器和转向连杆等。
转向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目前,常见的转向系统包括机械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五、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用于减速和停止汽车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和制动总泵等。
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目前,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
六、车轮轮胎车轮轮胎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传递车辆的重量、提供阻尼和提供与地面的摩擦力。
在车轮轮胎的选择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考虑轮胎的尺寸、胎纹、材质和胎压等因素,以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基础底盘知识包括车身、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轮轮胎等内容。
底盘基础知识

底盘基础知识
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车架、车轮、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
底盘的基本功能是支撑车身,传递动力,维持稳定性和操控性。
以下是关于底盘基础知识的介绍:
1. 车架:车架是底盘的骨架,它由纵梁和横梁组成,支撑车身
和其他组件。
2. 车轮:车轮是汽车行驶的基础,它由轮辋、轮毂和轮胎组成。
轮胎的气压、花纹和材质都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3.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重要组件,它通过
减震、支撑和调节车身高度等方式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4.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分为盘式和鼓式两种。
制动器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5.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控制车轮的转向,包括转向机构、转向
杆和转向器等。
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精度对车辆的操控性有重要影响。
6.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包括离
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后桥等。
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对车辆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决定性影响。
以上是关于底盘基础知识的介绍,了解底盘的组成和功能可以帮助车主更好地维护和保养汽车,提高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 1 -。
汽车底盘知识点归纳

汽车底盘知识点归纳汽车底盘知识点归纳在报名考驾照的时候,对汽车一些关键部位的了解是考试的内容,下面就由店铺分享汽车底盘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学习!第一问:传动系所谓传动系,即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考点:离合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第二问:转向系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
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第三问:制动系汽车上用以使外界在汽车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
能够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也能够让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或是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第四问:行驶系此系统的作用是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主要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
下载全文。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结构框架和悬挂系统,是汽车的支撑系统,能够承受车身的全部负荷,并且支撑车身。
底盘还能保证车轮有必要的自由度,从而使车辆在行驶时能够平稳、舒适和安全。
因此,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底盘的相关知识对于维修和保养汽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础底盘知识点的总结:1. 底盘结构底盘结构由底盘框架和底盘悬架组成。
底盘框架是汽车整体结构的骨架,为车身提供强度支撑和连接作用。
底盘框架主要由长梁、竖梁和横梁组成。
底盘悬架是指连接车轮和底盘框架的部件,能够使车轮相对于车身有一定的上下、左右位移自由度,使车辆能够平稳、舒适地行驶。
2. 底盘零部件底盘零部件包括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
悬架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能够减少车身的震动和起伏。
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机构和转向机构的动力部分组成,能够控制车轮的方向。
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踏板、主缸、制动泵、刹车盘和刹车片等部件,能够使车辆在行驶中迅速停车。
传动系统主要包括传动轴、万向节、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等部件,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3. 底盘维护底盘的维护主要包括检查和更换底盘零部件、清洗和润滑底盘部件、调整底盘零部件的尺寸、检查和调整底盘零部件的工作状态等。
底盘的维护能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4. 底盘故障常见的底盘故障包括悬架系统异响、转向系统失灵、制动系统失灵、传动系统故障等。
遇到底盘故障时,应及时检修和更换相关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以上是一些基础底盘知识点的总结,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底盘性能对车辆的行驶安全、舒适性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驾驶员和维修工程师来说,掌握底盘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汽车底盘基础知识(ppt 73页)

无级变速器
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速比可连续无级变化
Transmission
22
——传动系统-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AT
液力自动变速器由变矩器、机械式变速器(一般多采用行星齿轮) 和电子-液压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23
——传动系统-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AT
行星齿轮变速器变速原理: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是三个基本元件。
64
制动系统概述
——制动系统
前后分配
左右分配
65
——制动系统
制动器:目前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66
鼓式制动
演示
——制动系统
67
盘式制动
——制动系统
高摩擦制动片 制动钳 制动盘
68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结构图
演示
69
——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定钳盘式
演示
1.制动盘 2.活塞 3.摩擦块 4.进油口 5.制动钳体 6.车桥部
自动变速箱AT,小结: ★ 带液力变矩器,起动平稳、柔和、平顺性好; ★ 传动系统振动小,变矩器吸收振动、冲击; ★ 是有级式的无级自动变速,不是纯无级变速; ★ 自动变速换档控制方便、容易(采用制动器、离
合器)。
◆ 系统结构复杂,开发、制造成本较高; ◆ 与纯机械传动相比,燃油经济性稍差一些。
27
降低排放污染。 缺点: ① 结构复杂,造价高,传动效率低。
21
——传动系统-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的类型:
类型
组成
AT
液力自动变速器 Automatic Transmission
液力变矩器 +
底盘考试知识点总结

底盘考试知识点总结底盘是指汽车车辆的底部结构,主要包括底盘总成、底盘附件和车轮及悬挂系统等组成部分。
底盘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能、舒适性能和安全性能。
因此,底盘的考试知识点也非常重要,对汽车维修技师来说,掌握好底盘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将对底盘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底盘总成1.底盘总成的组成部分底盘总成由前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轮轮胎等组成。
其中前悬挂系统和后悬挂系统是车辆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2.前悬挂系统前悬挂系统一般由减震器、弹簧、悬挂臂、转向节、转向销、横拉杆等部件组成。
前悬挂系统主要起到减震、支撑和转向功能,对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3.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一般由减震器、弹簧、悬挂臂、横拉杆等部件组成。
后悬挂系统主要起到减震、支撑和稳定车身功能,对汽车的舒适性能和行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4.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一般由转向齿轮、转向销、转向节、转向拉杆、转向机构等部件组成。
转向系统主要起到转向和操控车辆方向的功能,对汽车的操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5.制动系统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盘、制动钳、制动片、制动总泵、制动管路等部件组成。
制动系统主要起到刹车和停车的功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6.车轮轮胎车轮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抓地力和舒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车轮轮胎的气压、磨损程度、平衡性等都是底盘维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底盘附件1.底盘附件的维修与保养底盘附件包括底盘护板、排气管、缓冲器、防护装置等组成部分。
在日常维修保养过程中,需要对底盘附件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防止出现故障和事故。
2.底盘附件的更换在底盘维修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底盘附件进行更换。
对于常见的底盘附件故障,技师需要掌握好更换的方法和步骤,保证更换后的零件能够正常使用。
3.底盘附件的调校底盘附件的调校是指对底盘各部件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舒适性能和安全性能。
底盘基础知识

底盘基础知识底盘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的基础之一,也是车辆行驶时必不可少的部分。
底盘基础知识对于每一位有车一族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车辆,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车辆,延长车辆的寿命。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底盘基础知识。
第一步:认识底盘结构底盘包括车架、悬挂、轮毂、刹车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组件。
其中,车架是底盘的主体结构,可以抵抗车辆所受到的各种力。
悬挂系统是用来支撑车辆,减轻车辆受到的冲击力。
轮毂是车轮的安装位置,它负责传递车辆所承受的力量。
刹车系统是用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转向系统则是控制车辆的转向。
第二步:了解底盘结构的功能了解底盘结构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车辆的工作状态。
例如,如果悬挂系统出现异响,就可能是遇到路面不平或悬挂系统损坏,需要及时维修。
如果刹车失灵,则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否则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要对底盘结构的每个组件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修理车辆。
第三步:学习底盘维护保养底盘是车辆的基础,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我们必须保持底盘干净,及时更换底盘内润滑剂,检查底盘是否有磨损或损坏,并及时更换零部件。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持车辆的平稳行驶,减少车辆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从而延长底盘的使用寿命。
第四步:掌握底盘维修技能如果底盘发生故障,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维修。
我们可以在专业维修店找到合适的修理工具和零部件,或者自行进行简单的修理。
但是,我们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维修过程中不损坏其他零部件。
总之,了解底盘基础知识对于每一位车主都非常重要。
只有了解了底盘的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修理车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同时,我们也需要定期进行底盘的维护保养,使底盘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底盘的运动件总布置校核
下跳右转极限四个状态下:①轮胎与车身轮包校核;②减震器与车身轮包校核;③弹
簧与车身轮包校核;④弹簧上座与车身轮包校核;⑤摆臂球头销与球碗校核;⑥横向 稳定杆与前横梁在极限位置最短距离校核。
1)悬架运动校核:主要是分析悬架在上跳左转极限、上跳右转极限、下跳左转极限、
人身体尺寸作为总布置参考。
6、底盘的设计计算校核
底盘的设计计算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零件性能设计计算:内容较多,在此不再详述。 2)车辆制动性设计计算校核:通过对制动系统的匹配计算,校核所选定的制动器、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及制动系统操纵机构参数的合理性。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绘制理 想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满载制动距离校核、制动主缸排量校核、制动踏板行 程校核、制动踏板力校核、驻车制动校核等内容。
模拟计算的内容有:
1)车轮外倾角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2)主销后倾角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3)主销内倾角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5)轮距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7)前悬架抗加速抬头率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9)前悬架车轮垂直跳动干涉转向系数(指单位车轮 跳动量引起的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在运动上不协 调而产生的转向角)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11)主销横向偏移距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13)侧倾转向系数(单位悬架侧倾角引起的车轮转向 角)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及侧倾转向系数与车身 侧倾的关系曲线;
底盘是构成平台的基础
汽车平台(Platform )——车身主要结构(主要指下部结构)和底盘等
汽车中不变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基础整体。 平台确定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车身外形,不同排量 的发动机,最大程度满足汽车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因为车身结构、底盘等技术是汽车产品的最核心技术,因此,同平台的产 品往往拥有相似的“运动特性”。
5、乘用车转向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1)方向盘必须左置。 2)不得单独以后轮做为转向车轮。
3)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4)汽车转向车轮应有自动回正能力,以保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 5)当汽车前行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转向盘向左向右的回转角和转向力不得有 显著差异。 6)以 10 km/h 的车速度从直线进入转弯半径为12m的弯道上行驶,作用在方 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应大于 150 N 。 左右两个方向都要试验。 7)转向系统中的液压、气压或电气部件部分或全部失效后,转向系统必须有 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能力。
2)转向运动校核:主要分析转向轮在上跳左转极限、上跳右转极限、下跳左转极限
和下跳右转极限四种状态下:①检查转向拉杆与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是否协调;②检 查传动转向零件在转向或悬架变形时是否与周边零件干涉,并保证悬架的变形不会引
起前轮转向。
3)传动轴跳动校核:主要是分析传动轴在上跳左转极限、上跳右转极限、下跳左
☆全轮驱动(nWD): 优点:所有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缺点:全轮驱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燃料消耗大,轮胎和机件的磨损大。
3、传动系主要零件介绍
3.1 变速器
1)变速器作用:
①进行动力输出;
②改变传动比; ③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2)变速器分类
分为四类: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
15)侧倾刚度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及侧倾刚度与 车身侧倾角的关系曲线;
17)左/右侧转向轮转向过程中齿轮齿条位置与转向 轮转角之差的关系曲线。
课程纲要
第一部分:底盘概述
第二部分:传动系统 第三部分:转向系统
第四部分:悬挂系统
第五部分:制动系统
1、 传动系作用
——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
——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志使汽车转向的机构,它将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动作 转变为车轮的偏转动作。汽车转向系由转向传动机构和转向操纵机构两部分组 成。
2、转向系组成及工作原理
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动力转向器工作原理
3、转向系基本知识
3.1车轮转向角与轴距及轮距的关系
汽车转向时,要使各车轮 都只滚动不滑动,各车轮必须 围绕后轴中心线的延长线上的 点O转动,左、右前轮的偏转角 应满足如下关系:
MAZDA品牌 C1平台 VOLVO品牌
FORD品牌
2、底盘组成
底盘由传动系、转向系、悬挂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底盘开发流程
4、底盘的总体设计要求
1)可靠、耐久、灵巧(底盘室设计理念)。 2)底盘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满足整车设计目标的要求。
5、底盘的操作件总布置
海马汽车设计一般采用95%的美国男人身体尺寸和5%的中国女
转极限、下跳右转极限四个状态下:①确定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最大摆角; ②确定空载时万向节传动的夹角;③确定转动轴长度的变化量(伸缩量),应保证传 动轴长度最大时内球笼花键不脱出,长
底盘的悬架系、转向系和传动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车辆性能的各个方面,如车辆的稳态与 动态转向特性、回正性、路感、转向轻便型、制动稳定性、前轮摆振 、轮胎的磨损及滚道阻力 以及车内的振动噪声等。由于实际分析困难,一般借用ADAMS/vechile软件模块来进行计算。
第五部分:制动系统
1、我为什么要了解底盘?
整车由底盘、动力、电气、附件和车身五部分组成,底盘是整车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整车性能的重要支撑,是构成平台的基础。底盘性能决定了
整车操控性能。
作用: ●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和车身等相关部件; ●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 ●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 ●保证汽车正常驾驶。
3)离合系统:
a)离合踏板力80~150N,离合踏板行程80~150mm(最大不超过180mm); b)离合踏板离地高度150~180mm; c)离合踏板与制动踏板边缘之间距离≥60mm;
课程纲要
第一部分:底盘概述
第二部分:传动系统 第三部分:转向系统
第四部分:悬挂系统
第五部分:制动系统
1、转向系作用
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传动系示例
2、传动系的布置型式
与发动机的位置及驱动型式有关,分为五类(FF、FR、MR、RR、nWD): ☆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车内空间相对大。 缺点:易转向不足,前轮磨损严重,方向重,不易爬坡。
☆前置后驱(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优点:动力性强,操控稳定性较好。 缺点:易转向过度,传动部件多,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舱内空间 。
☆中置后驱(MR):发动机中置(前后轴之间)、后轮驱动。 优点: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缺点: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
☆后置后驱(R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优点: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 缺点: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转向过度倾向。
5、蛇行试验
VOLVO操纵稳定性测试结果
凯美瑞操纵稳定性测试结果
4、 转向系总布置(乘用车)
1)方向盘直径300~420mm; 2)方向盘与水平面(xy平面)的夹角55 °~70°,与纵向平面(xz平面)的夹角90±5 ° ; 3)方向盘中心相对座椅中心的偏移量≤40mm; 4)转向拉杆球销最大摆角不应大于25° ; 5)转向管柱两端的轴夹角一般情况下相差不大于10°,以小于6°为宜; 6)转向管柱与周边件间隙大于8mm。
3.5.3 驱动半轴 1)作用:在差速器与驱动桥之间传递扭矩。 2)结构:实心轴。 3)材料:40Cr、40CrMo、40MnB高频淬火。
4)半轴易出现的问题:
a.半轴异响;
b.汽车跑偏;
4、 传动系总布置(乘用车)
1)轴杆与整车XY面空载小于6°,满载小于4°,与YZ面的夹角小于5°, 且空载状态轴杆与移动端球笼的空间夹角小于7°。 2)后驱或四驱车中间传动轴与车身间隙为10~15mm;
3)轴荷分配计算与最小转弯直径计算校核:轴荷分配是车辆重要的基本参数,它
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性和稳定性、牵引性、通过性等主要使用性 能和轮胎的选用及其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是车辆机动性的 主要指标之一,数值也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使用性能。
4)质心高度计算校核:质心高度是车辆重要的基本参数,它对车辆的制动性、操纵
无级变速器(CVT)。
3.2 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用螺钉固定在飞轮的平面上。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有: ①保证汽车平稳起步;②便于换档;③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示例
3.3 离合操纵机构
离合操纵机构由离合踏板、离合主缸、离合油管、离合分泵等零件组成。
3.4 分动器
1)作用: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 2)结构:由齿轮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3)分动器操纵机构操作原则:非先挂上前桥,不得挂入低速档; 非先退出低速档,不得摘下前桥。
4)前束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6)前悬架抗制动点头率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8)轮心处悬架垂直刚度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10)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及 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与车身侧倾角的关系曲线; 12)主销纵倾移距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 14)侧倾外倾系数(单位车身侧倾角引起的车轮外倾 角的变化)与车轮跳动量的关系曲线及侧倾外倾系数 与车身侧倾的关系曲线; 16)齿轮齿条位置与转向轮转角的关系曲线;
底盘基础知识
搬运工:老吴
课程目标
目的:
使学员简要了解底盘各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总布置、评价调教及典型零
件的工作原理等相关内容。
目标:
增加认识、激发思维。
培训内容: 1、底盘概述
2、传动系统
3、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