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摘要: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品种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7镇1乡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位置,是滇中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地之一,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

石林旅游资源具有雄厚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地貌特征、灿烂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景点分布较散、空间布局无序;空间资源利用混乱;文化内涵体现表象化;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

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评价旅游资源,对正确的认识旅游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同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云南石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规划开发正文: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产品,在世界上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国外乡村旅游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国画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为使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的更加健康和完善,本文针对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

云南是中国西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是中国的旅游大省,旅游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宝贵经验。

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

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

2006年底,全县辖7镇1乡,8 8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459个村民小组和49个居民小组,387个自然村,县总面积1725平方千米。

县城距昆明78千米,县城海拔1679.8米。

2006年,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913.9mm。

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云南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云南旅游资源情况
云南以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闻名于海内外。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全省有景区、景点200 多个,国家级A 级以上景区有134 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 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 处。

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14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
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二)云南生态环境状况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 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
报告》表示,2015 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向好。

2015 年,全省各级相关部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良、治理有力、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环境监管,努力推动云南省绿色发展,全省生。

云南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云南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极好
很好
较好
一般


4 5 1 1 1 25 100 景区的开发程度 现实财 政 因素 的 可 能性 与 资金到位情况 包括各项设施用 地 , 场所面 积的大小 , 工程与水文条 件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好
好 好 好 好 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很差 很差 很差 很差 很差
等级 AA A B C 分数 85~ 100 75~ 84 65~ 74 < 65 综合评价 非常优秀 , 为世界级或国家级风景区。 优秀 , 为国家级风景区或极具潜力。 较好 , 省级风景区中资源品位相对高 , 或开发程度较深的。 一般 , 省级风景区中资源品位一般 , 或开发程度较差。
2
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依据上述确立的评价方法、评分标准及评价模型 , 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 对各位专家给
17
9
景观 具 有休 闲、 娱 乐、 康复 非常高 功能的成分和因素 景观或 遗 迹的 科 学 研究 意 非常高 义或历史文化价值 景观要 素 出现 的 多 寡及 同 类型景观的配合程度 景观的 数 量或 长 宽 高面 积 大小 景观在国内外出现的机率 各地景 观 的有 机 组 合及 其 它类型景观的配合程度 非常 丰富

从排序来看 , 综合评价层中旅游资源条件权重最大, 为 65% , 说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用是以资源为基础,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开发价值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是旅游条件 ,
214




22 卷
权重为 25% , 对风景区的开发影响较大, 再好的旅游资源如果没有旅游条件也不会予以开 发。环境条件对风景区开发影响相对小些, 说明再好的组合条件也弥补不了旅游资源本身的 不足。 1 3 各因子评价级别及综合指数计算模型 各评价因子评分级别分为 5 个等级。将目标层下各因子级别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 得出 各因子的最终得分, 把各因子的最终得分相加, 得出各自目标的得分。最后计算各风景区综 合指数的总分。综合指数计算模型为: F = Z+ H+ L 其中 Z、H 、 L=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云南是我国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云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云南的旅游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洱海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云南的民族文化也是其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每年的泼水节、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观。

再次,云南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利度大大提高,酒店、景区等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云南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云南旅游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云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云南旅游业也开始向线上转型,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提供更加便捷的预订服务。

再次,生态旅游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独特的植被、动物和湖泊等,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云南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推动跨区域旅游的发展,提升云南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其次,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再次,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提升云南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云南旅游业的良好形象。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府的支持下,云南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通过创新和合作,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观。

云南境内有丰富的山脉、河流、湖泊和森林等自然景观,其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石林等知名景点。

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和动物品种繁多,吸引着大量的自然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览拍摄。

其次,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境内有25个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民族村寨、传统手工艺品和节日庆典等元素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旅游者前来感受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再次,云南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云南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了交通、住宿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条件。

特别是高速公路和机场的修建,使得云南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

最后,云南的旅游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云南的旅游发展,包括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宣传推广力度等。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为云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然而,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业竞争激烈。

云南周边的一些省份也拥有类似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其次,旅游业的高峰季节较为集中,导致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云南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创新,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并且推动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注重探索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新的业态。

综上所述,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云南旅游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大投资和创新,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

只有不断改进和提升,云南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的地理风景资源评价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的地理风景资源评价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的地理风景资源评价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风景资源而闻名。

这片美丽的土地以三条河流交汇而成,分别是长江、澜沧江和怒江。

在这个地方,壮丽的山脉、宁静的湖泊、翻滚的瀑布和神秘的峡谷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自然画卷。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云南三江并流地区的地理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三江并流地区以其壮丽的山脉而著名。

这里有着许多著名的山脉,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蓝天与白雪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宏伟和崇高的感觉。

烟雨蒙蒙中,山峰隐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里的山脉丰富多样,有高山、悬崖和峡谷,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探险的欲望。

其次,三江并流地区还拥有许多宁静的湖泊。

在这里,湖泊如镜面般平静,倒映着周围山峰和绿色的植被。

其中最著名的是洱海,被誉为东方的太阳岛。

它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被列为世界级湿地保护区。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其中嬉戏,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三江并流地区还有许多壮丽的瀑布景观。

其中最有名的是南诏飞瀑,这是中国最高的瀑布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观光者。

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奔流而下,水花四溅,仿佛一条银色的龙腾空而起。

这个景点给人一种震撼和壮丽的感觉,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三江并流地区的峡谷也非常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最著名的是虎跳峡,它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狭窄的峡谷与高耸的山峰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崇山峻岭、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这里,游客可以进行漂流、攀岩等刺激的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狂野和美丽。

最后,三江并流地区还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这里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如滇金丝猴、金华玉兰等。

这些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的物种多样性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综上所述,云南三江并流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风景资源而闻名。

从壮丽的山脉到宁静的湖泊,再到翻滚的瀑布和神秘的峡谷,每个景点都给人一种震撼和美丽。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一、云南旅游资源优势云南作为一个山水相依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拥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亚北温带湿润气候区以及高原气候区等多个不同的气候区,物种生态资源丰富,其中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属于全球保护优先级非常高的类型。

此外,云南还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镶嵌了不少名胜古迹,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拥有着丰富的资料、广泛的影响,对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云南拥有着大好的旅游资源。

二、云南旅游开发现状当前的云南旅游开发,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重景轻文,存在文化开发不够的问题;2、由于旅游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不足,导致景区环境恶化,旅游设施建设不够规范;3、旅游市场价格混乱,存在价格不透明,相互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4、旅游商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存在着旅游黑导、黑车、黑店等问题;5、部分景点属于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但实际上,部分景点的开发面积过大、开发方式不尊重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旅游资源也造成了损失。

三、云南旅游的开发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云南在旅游业的开发中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1、高度重视文化价值,推出更多有特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2、坚持绿色旅游理念,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旅游资源的保护;3、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完善景区建设治理方式,打造多元化产品,推广红色旅游、美食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4、依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景点打造旅游品牌,建造一批富有云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云南一号”和“云南版图”;5、以开放思维促进旅游合作,积极谋求与周边省份、甚至各国旅游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的供应链,扩大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

四、云南旅游成功案例云南之美吸引了无数驴友的到来,如何将其中的经验成果转化为实践,使云南旅游市场更加繁荣,这是云南旅游开发的目标。

针对当前的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云南旅游理事会制定了对策,目前云南已成为全国热门的旅游胜地之一。

云南的生态旅游有什么特色

云南的生态旅游有什么特色

云南的生态旅游有什么特色云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边陲。

它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的绝佳目的地。

云南的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领略其生态旅游的特色之处。

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云南的地形复杂多样,涵盖了高山、峡谷、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雪山,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气势磅礴。

登上雪山,你可以欣赏到皑皑白雪、湛蓝天空和澄澈的冰川湖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除了玉龙雪山,梅里雪山也是云南的一大自然奇观。

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被称为“雪山太子”。

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 6740 米,终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每当阳光洒在雪山上,金色的光芒与洁白的雪色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此外,云南还有壮观的虎跳峡。

虎跳峡以“险”而闻名于世,江水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奔腾咆哮,汹涌澎湃。

峡谷两侧峭壁林立,怪石嶙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普达措国家公园则是一片宁静美丽的高原湿地。

这里有清澈的湖泊、广阔的草甸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漫步在公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动植物王国”。

这里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

亚洲象是云南的标志性动物之一。

它们体型庞大,性格温顺。

在西双版纳的野象谷,游客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亚洲象的生活习性,还可以观看大象表演,与这些可爱的动物亲密接触。

滇金丝猴则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它们长着一张可爱的“白脸”,身披黑色的毛发,十分惹人喜爱。

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探寻滇金丝猴的踪迹,了解它们的保护情况。

此外,云南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旅游资源评价0914021002 史乔红0914021045 尤超云南省旅游资源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云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可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的结合,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无不吸引众多的目光。

云南是“驴子·一生之中必定要去的地方之一。

世界级旅游资源三江并流保护区、丽江古城、西双版纳、哀劳山、剑川寺登街、陆良九乡。

国家级森林公园昆明金殿、棋盘山、宜良小白龙、寻甸钟灵山、石林圭山、曲靖富源十八连山、曲靖沾益珠江源、曲靖罗平鲁布革、曲靖陆良五峰山、玉溪新平磨盘山、易门龙泉、昭通威信天星、昭通水富铜锣坝、红河河口花鱼洞、思茅莱阳河、临沧五老山、德宏陇川章凤、保山腾;中来凤山、大理南涧灵宝山、大理弥渡东山、大理祥云清华洞、大理巍宝山《巍山)、楚雄紫金山、迪庆德钦飞来寺。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陆良县九乡、瑞丽江—大盈江、腾;中火山地热。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哀劳山、南滚河、无量山、版纳河流域、澄江冒天山、怒江大峡谷。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

国家独龙野牛种源保护基地怒江贡山。

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岩溶峰林、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云南腾冲火山地热。

云南省火山、土林腾中火山群、屏边火山、元谋土林。

云南省主要峰林、石林个旧峰林、路南大小石林、路南乃古石林、邱北普者黑峰林峰丛、广南八宝峰林峰丛。

云南主要冰川明永冰川、乃诺戈汝、森林堡、玉龙雪山冰川、哈巴雪山冰川。

云南省主要峡谷、河湾怒江大峡谷、虎跳峡江峡谷、裴脚深谷,长江第一湾、怒江第一湾。

云南省自然旅游资源:云南山川秀美,其自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

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化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云南省人文旅游资源:云南省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旅游资源是主要特色。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包括:白族独龙族怒族傣族布朗族佤族彝族藏族苗族基诺族回族水族拉祜族满族哈尼族傈僳族蒙古族瑶族德昂族纳西族壮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景颇族分属于古代氐羌族系、百越族系、百濮族系和苗瑶族系后裔的25个少数民族与地处西南边陲的汉族人民世代交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得这片红土地上骄傲持久地绽放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之花,而云南所特有的15个民族更为这里“民族文化王国”地位的确立奠定了不容置疑的基础。

在这里,海拔的高差变化与纬度的南北分异相复合叠加,成就了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

晴好的冬日,从山高谷深的滇西北藏区向地势低缓的南部傣家村寨行进,沿途将能深切体会寒、温、热带气候的差别所在,而这一温差渐变的态势,也已大致微缩了自海南岛到东北长春之间年均温差的情形。

此外,奇妙的地壳运动也导演了小区域内趣味盎然的景观、气候垂直立体分布格局。

从谷底到山巅,气候随海拔的增高而依次更迭,令得山顶白雪皑皑、山腰绿树葱茏、山下繁花点点、谷底水流潺潺,让人不禁感惑于自然造物的奇异多姿。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在孕育了如诗如幻的“香格里拉”圣境、神秘莫测的怒江峡谷、雷霆万钧的虎跳峡、林深树密的野象谷……的同时,也为云南打造出了“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天然花园”、“物种基因库”等眩目的桂冠。

更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世居民族的人们,世世代代在河谷耕耘、在山坡开田、在原野放牧、在丛林狩猎,在辛勤的劳作中书写民族的光荣,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交流对话中生息繁衍、创制文化。

地处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交汇点的云南,不但是亚洲各民族文化系统网络最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类文化遗产最珍贵的共生宝库,各族文化的乡土性、边缘性、包容性,终催生出了今日洋洋大观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这里有过辉煌的青铜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大小爨碑对汉字书法法度作了大胆突破,拾级而上的层层哈尼梯田更是将水田稻作移植到山坡的伟大创举;这里孕育出了蜚声海内外、成果骄人的南诏文化、贝叶文化、东巴文化;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含珠蕴玉,神话及史诗弥补了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哪怕是民族传统的服饰、歌舞、建筑等等,也都各具特色、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浓重而有力一笔亮彩。

这样的山川地貌,这样的人文特质,注定了这片历经千年沧桑的土地总会以她卓然特出的自然环境、浓郁神秘的民俗风情而散发出弥久愈盛的诱人气息……云南省旅游景点:主要景区:石林丽江古城泸沽湖苍山洱海三江并流香格里拉玉龙雪山西双版纳腾冲地热火山昭通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景区龙云故居世界遗产(3个):丽江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三江并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石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8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路南石林、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建水、西双版纳、泸西阿庐古洞。

云南著名旅游景点:昆明大理中甸腾冲德宏西双版纳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滇池西山森林公园翠湖公园黑龙潭大观楼公园石林风景名胜区云南民族村金殿名胜区安宁温泉阿庐古洞昆明曹溪寺筇竹寺五百罗汉九乡风景区昙华寺圆通山聂耳墓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金马碧鸡坊多依河鲁布革三峡观音山九龙瀑布群东寺塔和西寺塔小白龙森林公园官渡金刚塔海埂公园郑和公园轿子山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大理三塔民族风情园宾川鸡足山蝴蝶泉丽江长江第一湾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木府玉峰寺虎跳峡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橄榄坝归化寺白芒雪山碧塔海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白水台老君山腾冲火山群腾冲热海和顺乡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槟榔江风光大树杜鹃王景洪曼飞龙佛塔古茶王景真八角亭建水古城燕子洞普者黑怒江大峡谷苍山洱海重要景点介绍: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

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

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

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

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

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

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

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玉龙雪山玉龙雪山耸立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的金沙江畔,主峰海拔5596米,山顶终年积雪,12峰岭并排耸立,连绵35公里,宛如玉龙横卧。

山中植物种类繁多,依高差和气候呈垂直分布,有“植物宝库”的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