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转220V交流逆变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七款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原理图详解

七款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原理图详解

七款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原理图详解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震荡电路,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变成220V,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用电器即可。

12v转220v逆变器由逆变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滤波电路三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输入接口、电压启动回路、MOS开关管、PWM控制器、直流变换回路、反馈回路、LC振荡及输出回路、负载等部分。

控制电路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逆变电路完成由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功能,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不需要的信号,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就是这样子的了。

其中逆变电路的工作还可以细化为:首先,振荡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次,线圈升压将不规则交流电变为方波交流电;最后,整流使得交流电经由方波变为正弦波交流电。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一)原理图如下图所示,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上图中用的是1W的400欧姆电阻,如果没有1W的也没关系,现在用到的最多的是1/4W的电阻,只要选择四个电阻并联大约是400Ω就可以了。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二)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三)如下图,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需的元件还有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功能上,除了变压器T1用来升压,电源V1用来供电之外,剩下的原件就是产生矩形波的电路。

在电阻选择上R1和R2一般在1.2k-4.7k之间,三极管无特别要求根据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容量大就用功率大点的;变压器可用普通控制变压器,只要有两组12V就行,我们这个原理图中选择器件为变压器0v-12V-12V,三极管用的达林顿管MJ11032,电阻4.7k,输出功率能够达到百瓦左右,也不算小了,不过变压器的功率要选大点了,否则输出功率没有那么大。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四)此逆变器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原理逆变器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一个合适交流电压的过程。

简单地说,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12或24伏或48伏)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

因为我们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

可移动性,主要用于停电应急。

首先直流12V电压通过功率转换升压通过前级IC494产生一个40KHZ的WPM控制信号由控制信号推动功率管(MOS管推挽式逆变)不断开关使高频变压器初级产生低压的高频交流电(此时的交流电虽然电压低,但是频率相当高,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变压器后级产生一个高的电压,前级的频率和后级输出的电压成正比,当然也要在功率管所能承受的频率范围)通过高频变压器输出高频交流电再经过快速恢复二极管全桥整流输出一个380V直流电到后级功率转换电路,然后再由后级IC PIC16F716产生50HZ的SPWM控制信号来控制后级的功率管(IGBT全桥式逆变)工作然后输出纯正弦波220V50HZ的交流电。

逆变器保护功能有过压欠压过热过流。

按输出波形划分,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正弦波逆变器,另一类是方波逆变器。

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是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网一样甚至更好的正弦波交流电,因为它不存在电网中的电磁污染。

方波逆变器输出的则是质量较差的方波交流电,其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几乎在同时产生,这样,对负载和逆变器本身造成剧烈的不稳定影响。

同时,其负载能力差,仅为额定负载的40-60%,不能带感性负载。

如所带的负载过大,方波电流中包含的三次谐波成分将使流入负载中的容性电流增大,严重时会损坏负载的电源滤波电容。

方波逆变器的制作采用简易的多谐振荡器,其技术属于50年代的水平,将逐渐退出市场,方波逆变器的制作采用简易的多谐振荡器,其技术属于50年代的水平,将逐渐退出市场感性负载电器产品,如电风扇、电冰箱、电动机、日光灯等等。

这类产品在启动时需要一个比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电流大得多(大约在3-7倍)的启动电流。

12v变220v最简单方法

12v变220v最简单方法

12v变220v最简单方法摘要:1.了解12v变220v的基本原理2.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3.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及操作步骤4.总结注意事项正文: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合需要将12伏特(V)的电压转换为220伏特(V),如为家用电子产品供电、户外露营灯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最简单的将12v变220v的方法及操作步骤,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一、了解12v变220v的基本原理12v变220v的转换过程实际上是将低压直流电(12v)通过变压器转化为高压直流电(220v),然后通过整流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交流电经过降压器降压后,即可用于供电。

二、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1.利用家用转换器:优点是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转换效率较低,输出功率有限。

2.利用变压器:优点是转换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缺点是设备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3.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优点是绿色环保,可持续供电;缺点是受天气影响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供电需求。

三、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及操作步骤选用家用转换器作为12v变220v的最简单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12v电源(如汽车电池)、家用转换器和负载设备(如灯具、电器等)。

2.将12v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家用转换器的输入端。

3.将家用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负载设备的电源插头相连。

4.打开负载设备,观察是否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检查连接线和设备是否正常。

四、总结注意事项1.确保电源和负载设备的安全,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

2.避免长时间使用大功率设备,以防过热损坏设备。

3.定期检查连接线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4.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音、气味或温度,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简单地将12v电压转换为220v,满足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目前所有的双端输出驱动IC中可以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的TL494功能最完善、驱动能力最强其两路时序不同的输出总电流为SG3525的两倍达到400mA。

仅此一点使输出功率千瓦级及以上的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逆变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TL494。

虽然TL494设计用于驱动双极型开关管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采用MOSFET开关管的设备利用外设灌流电路也广泛采用TL494。

其内部电路功能、特点及应用方法如下 A.内置RC定时电路设定频率的独立锯齿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fokHz1.2/RkΩ?CμF其最高振荡频率可达300kHz既能驱动双极性开关管增设灌电流通路后还能驱动MOSFET开关管。

B.内部设有比较器组成的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用外加电压控制比较器的输出电平通过其输出电平使触发器翻转控制两路输出之间的死区时间。

当第4脚电平升高时死区时间增大。

C.触发器的两路输出设有控制电路使Q1、Q2既可输出双端时序不同的驱动脉冲驱动推挽开关电路和半桥开关电路同时也可输出同相序的单端驱动脉冲驱动单端开关电路。

D.内部两组完全相同的误差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均被引出芯片外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其基准电压以方便用于稳压取样或利用其中一种作为过压、过流超阈值保护。

E.输出驱动电流单端达到400mA能直接驱动峰值电流达5A 的开关电路。

双端输出脉冲峰值为2×200mA加入驱动级即能驱动近千瓦的推挽式和桥式电路。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站相关文章TL494开关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介绍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 TL494的各脚功能及参数如下第1、16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同相输入端。

最高输入电压不超过VCC0.3V。

第2、15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反相输入端。

可接入误差检出的基准电压。

第3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输出端。

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

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

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12V转220V逆变器是一种电子装置,可将来自12V直流电源的电能转换为220V交流电。

逆变器的原理基于电力电子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压升压、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和电子开关的控制。

首先,为了将12V的低电压升至220V的高电压,逆变器中通常采用变压器。

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绕组之间的磁耦合和功率守恒的原理,将输入端的电压转换成输出端所需的电压。

具体来说,输入端的12V直流电流经过一个直流控制开关变成了交流电流,然后通过变压器的输、出绕组,继而通过输出端加载负载。

变压器的绕组比例决定了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

其次,为了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换,逆变器中一般采用交流电压的三相或单相的形式输出。

具体来说,逆变器中有一个双向的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可以实现对负载电压的正向和反向的调整,从而形成交流电信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断控制的频率决定了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常见的有50Hz和60Hz。

最后,为了实现电子开关的控制,逆变器还需要配备相关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会监测输入端的电压、输出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逆变器本身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时间。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脉宽调制(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FM)。

在PWM方法中,根据输出电压与设定值的差异,控制开关的通断时间比例,从而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而在PFM方法中,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速度,控制开关的通断频率,从而调整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12V转220V逆变器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电路和保护功能,例如电压稳定控制、过载保护、温度保护等,以确保逆变器的稳定工作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12V转220V逆变器通过电压升压、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和电子开关的控制,将低电压的直流电能转换为高电压的交流电,实现了从12V直流电源到220V交流电源的转换。

这种逆变器以其小型化、高效率和灵活性等优点,在各种领域中广泛应用。

电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电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电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电源逆变器可将DC12(24)V转换为220V。

它具有以下功能:
(1)输入高电压、低电压报警和保护。

(2)过载保护。

(3)瞬间冲击2倍的额定功率。

(4)过载、短路保护。

电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由CPU微处理器实现PWM脉冲,通过高频变压器将低电压12(24)V变为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

然后由CPU输出50赫兹交流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工作。

通过功率管的先后导通转换,实现输出方波形式的平均有效值220V的交流电压。

电源逆变器制造中有SMT贴片工艺,什么是SMT贴片工艺?
“SMT”称为“自动编程贴片机”,“贴片”实际上是阻容元件的一种封装形式。

它精度高、体积小、自动化加工程度高,元件焊接可靠性好,电源逆变器就是通过SMT来实现产品的加工生产。

什么是单片机?
凡是通过CPU微处理器来实现具有高低压报警、保护及其它参数和功能的电源逆变器机型称为单片机型。

什么是模拟机?
通过分离元件来实现电源逆变器各种参数的功能的机型,称为模拟机。

DC12-AC220

DC12-AC220

DC12V→AC220V逆变电路这里介绍的逆变器(见图)主要由MOS 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 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工作原理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器(见图3)图3这里采用六反相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3.3×103×2.2×10-6=62.6Hz;最小频率f min=1/2.2×4.3×103×2.2×10-6=48.0Hz。

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图4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4所示。

MOS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这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图5MOS 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既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

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为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5。

它可分为NPN型PNP型。

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也叫P沟道型。

由图可看出,对于N 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

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

车载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

车载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

车载12v转220v逆变器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车载12V转220V逆变器这个超酷的小玩意儿的原理呀。

咱先说说这个12V是啥。

在咱的汽车里呀,有个12V的电源系统,这个就像是汽车的小能量库。

这个12V的电呢,能让咱车上的好多小电器工作,像收音机啦,小灯啦之类的。

但是呢,咱们生活里好多电器是用220V的电的呀,比如说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器,要是直接插在12V上,那可不行,就像给小仓鼠喂大象的食物量,完全不匹配嘛。

这时候,逆变器就闪亮登场啦。

逆变器就像是一个超级翻译官,把12V这种汽车能给的“语言”,翻译成220V那种家里电器能听懂的“语言”。

那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面有好多奇妙的电学小魔法呢。

逆变器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叫振荡器。

这个振荡器呀,就像一个小鼓手,不停地打着节奏。

它能把12V的直流电变成一种有规律变化的电,这种电就有点像交流电啦,不过还不是真正的220V交流电哦。

这个振荡器就像是在给12V的电做一个大变身的前奏。

然后呢,还有一个叫变压器的家伙。

这个变压器可太有趣啦,它就像一个魔法变压盒子。

它能把经过振荡器初步处理的电,进行电压的升高。

就好比把一个小矮人,一下子变成一个大巨人的高度。

不过这个过程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变的。

通过变压器的精心操作,电压就开始朝着220V的目标靠近啦。

在这个过程中呀,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零件在帮忙呢。

比如说滤波电路。

这个滤波电路就像是一个超级清洁工,把那些在变身过程中产生的杂波、乱码一样的东西都清理掉。

如果没有它呀,变出来的220V电就像一碗有沙子的粥,不纯净,会影响电器的使用呢。

它把电变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这样就更接近咱们家里那种标准的220V 交流电啦。

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呀,原本汽车里12V的电,就成功地变成了220V的电啦。

这样咱们就可以在车里使用那些需要220V电压的电器啦。

就像在汽车里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家庭用电环境。

咱可以在长途旅行的时候,在车里给笔记本电脑充电,让它陪着我们一起看电影、工作;或者用个小的电热水壶,在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杯暖暖的茶,是不是超级棒呢?不过呀,宝子们也要注意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V转220V交流逆变器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款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电路图(1)
工作原理: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一、方波的产生
这里采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震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震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
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x103x2.2x10—6=62.6Hz,最小频率为fmin=1/2.2x4.3x103x2.2x10—6=48.0Hz。

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发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图2
二、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3所示。

图3
三、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MOS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

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是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4。

它可分为NPN型和PNP型。

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通常称P沟道型。

由图可看出,对于N沟道型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

我们知道
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

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场电压)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图4
为解释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先了解一下仅含一个P—N结的二极管的工作过程。

如图5所示,我们知道在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P端接正极,N端接负极)时,二极管导通,其PN结有电流通过。

这是因在P型半导体端为正电压时,N型半导体内的负电子被吸引而涌向加有正电压的P型半导体端,而P型半导体端内的正电子则朝N型半导体端运动,从而形成导通电流。

同理,当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P端接负极,N端接正极时,这时在P
型半导体端为负电压,正电子被聚集在P型半导体端,负电子则聚集在N型半导体端,电子不移动,其PN结没有电流流过,二极管截止。

图 5
对于场效应管(图6),在栅极没有电压时,有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源极与漏极之间不会有电流流过,此时场效应管处于截止状态(图6a)。

当有一个正电压加在N沟道的MOS场效应管栅极上时,由于电场的作用,此时N型半导体的源极和漏极的负电子被吸引出来而涌向栅极,但由于氧化膜的阻挡,使得电子聚集在两个N沟道之间的P型半导体中(见图6b),从而形成电流,使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

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两个N型半导体之间为一条沟,栅极电压的建立相当于为他们之间搭了一座桥梁,该桥梁的大小由栅压决定。

图8给出了P 沟道场效应管的工作过程,其工作原理类似这里就不再重复。

图 6
下面简述一下用C—MOS场效应管(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应用电路的工作过程(见图8)。

电路将一个增强型P沟道MOS场校官和一个增强型N沟道MOS 场效应管组合在一起使用。

当输入端为底电平时,P沟道MOS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正极接通。

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N沟道MOS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地接通。

在该电路中,P沟道MOS场效应管和N沟道场效应管总是在相反的状态下工作,其相位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反。

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我们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流输出。

同时由于漏电流的影响,使得栅压在还没有到0V,通常在栅极电压小于1V到2V时,MOS场效应管即被关断。

不同场效应管关断电压略有不同。

也以为如此,使得该电路不会因为两管同时导通而造成电源短路。

图 8
图 9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画出原理图中MOS场效应管部分的工作过程(见图9)。

工作原理同前所述,这种低电压、大电流、频率为50Hz的交变信号通过变压器的低压绕组时,会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感应出高压交流电压,完成直流到交流的转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振荡部分停止工作时,变压器的低压侧有时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所以该电路的保险丝不能省略或短接。

电路板见图11。

所用元件可参考图12。

逆变器的变压器采用次级为12V、电流为10A、初级电压为220V的成品电源变压器。

P沟道MOS场效应管(2SJ471)最大漏极电流为30A,在场效应管导通时,漏—源极间电阻为25毫欧。

此时如果通过10A电流时会有2.5W的功率消耗。

N沟道MOS场效应管(2SK2956)最大漏极电流为50A,场效应管导通时,漏—源极间电阻为7毫欧,此时如果通过10A电流时消耗的功率为0.7W。

由此我们也可知在同样的工作电流情况下,2SJ471的发热量约为2SK2956的4倍。

所以在考虑散热器时应注意这点。

图13展示本文介绍的逆变器场效应管在散热器(100mm×100mm×17mm)上的位置分布和接法。

尽管场效应管工作于开关状态时发热量不会很大,出于安全考虑这里选用的散热器稍偏大。

图11
图12
图 13
图14
四、逆变器的性能测试
测试电路见图15。

这里测试用的输入电源采用内阻低、放电电流大(一般大于100A)的12V汽车电瓶,可为电路提供充足的输入功率。

测试用负载为普通的电灯泡。

测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负载大小,并测量此时的输入电流、电压以及输出电压。

其测试结果见电压、电流曲线关系图(图15a)。

可以看出,输出电压随负荷的增大而下降,灯泡的消耗功率随电压变化而改变。

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找出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但实际上由于电灯泡的电阻会随受加在两端电压变化而改变,并且输出电压、电流也不是正弦波,所以这种的计算只能看作是估算。

以负载为60W的电灯泡为例:
图 15
图 16、17
假设灯泡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而改变。

因为R灯=V2/W=2102/60=735Ω,所以在电压为208V时,W=V2/R=2082/735=58.9W。

由此可折算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
当输出功率约为100W时,输入电流为10A。

此时输出电压为200V。

逆变器电源效率特性见图15b。

图16为逆变器连续100W负载时,场效应管的温升曲线图。

图17为不同负载时输出波形图,供大家制作是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