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9期总第25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9T o tal N o.259浅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 黄钰新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 571158) 摘 要:根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9—0113—0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办公室就是为教学、科研长期服务的窗口。随着现代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由过去单一的行政事务管理向多元化管理发展,其内容既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又有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从本馆的读者、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出发,服务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主要的公共学习场所,办公室工作上任何的不足最终都直接影响着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目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1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作为图书馆的综合性部门,集行政、业务、后勤、管理于一身,起着沟通内外关系,协调馆内各部门的重要作用。但是,办公室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某些已经影响到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形象。 1.1 工作责任感问题 馆办人员无法充分认识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总认为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没面子,而且办公室的特点是事杂、面广,因此很多馆办人员有着明显的态度不端正、办事拖沓不积极、服务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由于缺乏竞争机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惰性滋生,办事拖拉,能推则推,工作一点不主动。这种现象其他地方也不鲜见,但这不能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学校是个神圣的地方,影响着一代代学子的健康成长,大学更是学生走入社会前的最后试练塔。馆办人员的工作作风将会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与责任感。 1.2 业务素质及操作能力问题 现代化办公室管理工作要求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但要通晓教育行政管理知识,还要懂得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室设施办公,有时甚至要有一定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然而,有些馆办人员仗着自己资格老,硬是拉不下面子向别人学习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习惯自己老一套的办事方式。当他们的旧式办事方式与新的高效方式冲突时,他们会强硬地要求别人依照他们的思路办事,甚至会在公共场合争吵,让正在看书的学生看到这极不和谐的一幕。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的效率和风气,损坏了高校图书馆的形象。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馆办人员有更高的职业技能,这是不可阻挡的需求,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3 整体观念缺乏创新勇气不足 有些馆办人员在工作上过于计较局部的得与失,不能从全馆全局出发,在与馆领导想法不能达成共识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不及时与领导沟通,甚至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工作中,故意拖沓、推诿,损坏图书馆整体形象和效率。还有一部分馆办人员缺乏开拓精神和面对问题的勇气,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做,能让其他人做的就尽量自己不做。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能缓的就缓,不积极处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尽量绕着走,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求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治标不治本,问题一直存在着。2 改进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对策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冲击,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应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员的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设施,使得馆办能够发挥出其服务性和教育性。 2.1 加强团队协作,做好对外沟通 图书馆办公室的管理服务在管理服务模式、观念、重点等方面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图书馆要对外开放,为社会服务,离不开社会有关方面的 ? 113 ? 收稿日期:2012-0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海师图书馆OA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Q N1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钰新(1980—),女,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高校图书馆工作职责

高校图书馆工作职责 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图书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图书管理员要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思想、钻研业务,掌握图书管理业务的基本技能,制定和执行书屋的管理工作。 三、具有完善的出版物进出登记台账,做好读者的图书出借和阅读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图书流通率。 四、有计划、有原则地选购图书,订阅期刊,及时添购新书籍,书柜,保证图书经费的合理使用。 五、按照图书编目的要求,对藏书分类编目,新买的书刊及时分编上架,投入流通,不无故积压。 六、经常宣传新书内容,开展读书活动,做好书刊鉴别工作,严禁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出借和阅览。 七、爱护图书财产,定期查库账物要清,经常保持图书馆、阅鉴室和资料整洁通风,做好防虫、防潮、防灾、防盗等安全保护工作。 八、定期做好报纸、杂志的装订和保管工作,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杂志。 九、对读者做好爱护图书和遵守阅览室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建立培养一支读者管理图书的服务队伍。 十、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虫工作,搞好书库、借书室、阅览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有很多人认为图书管理就是简简单单的借书、还书,近似于简单体力劳动,毫无技术性可言。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培养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以便以后的图书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正视图书管理工作,热爱本职工作资料室的藏书量与日俱增,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不可能管理好的,因为图书管理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也非常高。新旧更替更加频繁,各种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图书管理者面对这样一个浩瀚的、不断变化的书籍的海洋,掌握它、发挥它的作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绝对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每个图管理者必须理解这一点,认识到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正视图书管理事业。称职的图书管理员必须把图书管理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样精心经营。热爱本职工作是空口而谈,要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积极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图书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 从而推动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态度和技能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谢拉说:“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坚持贯彻“两心原则”———细心、耐心。 1.图书管理需要细心

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范文

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学校图书馆工作总结范文 回顾过去的一年,图书馆工作主要围绕图书馆的职能,并根 据学校的工作要点,认真制定工作计划,主动开展各项业务 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文献信息保障 职能以及对读者的教育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对图书馆20xx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根据教学及读者需求,及时补充馆藏。本年度共采购新 书2089册,其中外文原版图书183种。图书经费共支出62989.30元,截止12月31日,图书总册数77705册。采购中坚持把好图书资料的质量关,图书验收确保不出任何差错。平时除了《文汇读书周报》和《全国新书目》订购新书外也 通过网上选书,及时补充馆藏。对于读者推荐图书,不是有 求必应,而是分清良莠,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决不会为需 求而购买。 作为中专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重视数字资源 的共享,今年,我馆继续与教育网络图书馆合作,共享了维 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超星32万电子图书以及数据库个人用户版的使用。本年度购买超星电子图书82675种,主要是XX年后的新书,网上共享的电子图书是XX年以前的版本,这样虚拟资源与实有资源可互为补充。此

外还新建了视频资源库,购买视频235集。这些电子资源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安装,将于下学期投入使用。 2、按规范编目要求分编图书,提高分编质量。根据《图书 分类规则》、《书目数据录入原则》等分类编目规则分编图书,做到了归类、编目、标引准确,严格按著录要求录入数据,为今后书目信息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人手少、工作 量大的情况下,完成新购图书的著录加工工作,全年编目10批图书,共加工著录新书2089册。 3、调整报刊收藏结构,满足读者阅览需求。根据学校教学 科研活动的需要和报刊发行情况,及时调整报刊收藏结构,图书馆注重收集学校重点学科的期刊资料,尽量收集与本专 业学科相关的期刊资料,并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情况,保证新 开设专业的相关期刊订购,尽量满足读者对报刊的阅览需求。今年订购20xx年期刊255种,报纸27种,订阅外文杂志3种,报刊订购较往年有所减少。各科室20xx年上半年报纸23种,报刊经费支出共59617.88元。装订过刊673册,并全部编目加工录入中文期刊库,过刊总册数为8909册,基本满足了读者利用报刊的需求。 4、电子阅览室电脑设备进行了更新,并免费开放,供学生 上网查阅网上资源,同时禁止玩游戏及浏览不健康内容。 二、读者服务工作 1、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优势,做好基本读者服务工作。图书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一些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旨在客观地阐述现状,为之后基于现状开展问题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依据。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具有馆藏资源丰富、服务理念逐渐成型、信息服务开始深入且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现状概述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师、学生最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期待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还相对落后,文献资源建设进度缓慢、周期长,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严重的滞后于师生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职能和文献传输方式也逐步的发生变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馆藏资源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一直以来基本都是主要以纸质

文献信息资源、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文档资源等现实馆藏构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带来了样式多变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含量庞大,形式多样,逐渐的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与现实馆藏一起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目前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理念逐渐成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额日渐成熟,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日益标准化,物质基础极大改善,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仅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开放,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内容仅限于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导致其几乎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没有充分的体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无法充分的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信息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在信息技术变革的不断推动下,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重藏轻用”的传统信息服务管理思想逐渐得到转变。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高校逐渐的把图书馆传统的“以藏为核心”、“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转向“藏用并举”,正日益改变着传统封闭式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逐步的带动了广东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方式的现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分析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分析 作者:刘莎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第7期 文/山东大学图书馆刘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专业图书情报人员来说,需要尽快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型。但由于图书馆馆员的政治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缺陷,导致馆员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较大影响。笔者有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培养馆员的用户意识和问题意识、构建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方法以及完善多元化学术产出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图书情报 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是建设学校信息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服务性机构,直接关系到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水平可以体现出学校的总体水平。高校图书馆主要的职能是信息职能和教育职能,起到创新文化传承、提供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开展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时候,要尽快对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海量的网络资源,为师生提供开放式空间。这也需要高校图书馆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一、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管理人员,图书馆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充满热爱,具备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创新、敬业的工作作风和精神,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下去。 (二)文化素质。作为高校图书馆员,文化素质是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之一,直接关系到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开展图书与文体的高效管理。并且,高校图书馆员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对师生的图书咨询要求快速解答。 (三)业务素质。作为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能力,业务素质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图书情报专业知识。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工作技能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能够对图书馆工作流程有充分的认识,比如分工写作、目录工作、馆藏建设、编目工作、图书分类、采购等。其次,信息技术知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对馆员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数据库、网络技能以及个人数字化等能力,可以实现网络图书馆信息管理,为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 (四)组织管理和科研能力。高校图书馆员想要更好地完成图书馆管理工作,就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与科研能力,这样在面对读者查询的时候,才能高效准确进行处理。并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教育能力,可以准确地讲解各项规章制度,对读者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图书馆资源的网络编制和分类,使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摘要:大数据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其是顺应时代要求而诞生的,具有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将相关管理人员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不仅改善图书馆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大数据的基本特点,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如何体现大数据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最为热门的信息技术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成为承载海量数据处理的新型技术,其主要用于海量信息的综合处理中,而需要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领域图书馆,就切实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尤其是高效图书馆,由于其涉及到数万大学师生的图书借阅,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来说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海量数据的来袭,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进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基于这个背景,本文详细探讨了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作用,为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思路。

一、大数据的基本特点分析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作为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技术基础,成为研究的热门技术。当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各种应用需要采用数据处理的方式来整合当前信息来进一步模拟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大批量数据乣处理,而采用传统的技术是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因而大数据处理技术成为当前信息处理的新技术。对于大数据来说,其相比传统的数据有很大不同,首先其数据涉及广泛。对于当前数据采集的情况,其设计的数据形式有视频,音频以及字符等形式,而其来源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比如来源于网络,邮件,微博,多媒体等各种需要数据传输和处理的环节,由此可以得知大数据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第二大数据具有变化大的特点。对于图书馆的数据管理来说,其主要涉及档案内容的分类和管理,因此数据形式单一,并且具有稳定性,而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管理,以多媒体管理技术替代了人工,而数据形式则变成了任意定义形式的电子数据,因而导致了数据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变化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具有大移动性。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随着智能携带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具有高移动性的数据交换过程就变得多了起来,如采用智能手机来获取网上图书馆相关数书目信息等,实现了便携式阅览,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活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可获取到的资源纷繁复杂。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以及个人身心修养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息时代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 标签: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一、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业、各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与之前的发展速度产生了较大差距。而图书馆往往由于资金、管理制度等的限制忽视了馆藏资源的扩展,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及时更新图书资源,使图书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第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工作过于被动。图书管理人员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经验丰富,但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限,使得在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工作人员对待借阅者态度生硬,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第三,在当前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图书管理体系,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以及对图书馆资源共享推行不到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为在校师生,相对比较封闭,校外人要想入馆借阅程序非常烦琐,这就致使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措施 1.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媒体平台的使用日益频繁。然而,新媒体阅读已成为过往,数字阅读将成为全民阅读新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应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向着多功能、多角度、多载体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根据用户借阅习惯开发个人数字图书App、QQ群、微信群、微博、建设数字阅读平台以及数字检索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图书资源服务。 2.及时更新图书馆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要不断更新图书资源,使广大读者获得最全、最新的资源。因此,学校要建设信息化图书馆,就要不断加强与其他学校及领域的图书馆合作,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系统阐述 系统名称: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人员:信管 系统用户:图书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操作该项目的计算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 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 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介绍 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传统的人工管理图书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的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的窗口和程序。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四、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资源的方式和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的变化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必须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化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 标签: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 学校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高校圖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关系着全校师生的发展情况,目前来说,学校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率逐渐重视,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所促进,但是,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长期的落后造成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阻碍,并且图书资源也在不断的改善和变化,这就对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现阶段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图书馆馆藏需要不断丰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与以前的发展速度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然而,由于图书馆发展受到资金、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图书资源的扩充空间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急需扩大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扩充图书馆馆藏。 1.2 各地图书馆资源共享推行不利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图书馆主要是纸质图书作为资料信息的传递方式,并且校图书馆与外界图书馆没有什么联系,校图书馆较为封闭,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这就造成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能有效的提高,例如,我国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图书馆,而每地的图书馆资源也仅仅局限在本地的财政承受范围内,而无法进行更多的资源扩充。此外,重复的图书资源购买,既浪费了资金,又造成图书资源使用率极低的情况,无法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网络背景下,应积极推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从而为图书馆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1.3 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工作过于被动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也有影响,这就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无法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较为被动,只是单纯的提供借阅服务和对图书的整理工作,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图书资源的快速增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上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进行转变。 2 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措施及发展 2.1 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载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毋庸置疑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职责及相关工作要点探究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职责及相关工作要点探究作者:解静丁智华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05期 摘要:高校公共圖书馆办公室承担着沟通联系广大师生群体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具体职责,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工作要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职责;工作要点 图书馆办公室是确保图书馆各项服务职能严格落实的重要部门,它承担了与广大读者和师生沟通交流的职能作用。为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图书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 一、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职责 (一)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对内的职责 首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承担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图书馆内部的各个文件传递,意见反馈,资料收集和日常交流沟通活动,都需要依靠高校图书馆进行,其工作职责一般划归到办公室管理的职责范围当中。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学校和党委机关各个科室的相关指示及时的传达到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并将图书馆各个部门所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反馈,以便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决策;其次,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承担着调节矛盾的职责。在高校图书馆日常服务和运行过程中,阅读推广部门,读者服务部门,电子文献建设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图书馆能够顺利运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在各个部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现象,由于某些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加重部门之间的矛盾。最后,后勤保证和综合服务的职能。在高校图书馆内部的各项会议活动举办之前,都需要办公室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材料,准备好设备,联络好人员,协调好会议场所。 (二)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对外的职责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是作为一项综合管理的办事机构,是连接高校与外界媒体、社会其他部门的重要纽带。首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建立与其他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其次,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建立与高校领导之间的联系。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就必须要加强与高校领导之间的有效联系,要让广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发展对教

大学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工作方案

大学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工作方案 为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图书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现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参加2011年新生入馆教育及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 招募工作将于2011年5月30日正式启动(2011年6月3日集中招募结束)。为保证招募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招募机构 三峡大学图书馆 二、工作原则 1、集中招募为主,发挥图书馆优势,通过图书馆影响招募大学生志愿者。 2、严格审核程序。在录用环节上确保严谨性,每一名志愿者在录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3、统一领导,统筹实施。在图书馆的统一领导下,力求做到志愿服务工作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三、服务内容 1.新生入馆教育,包括引导同学正确高效办理借还书手续、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解答同学咨询,解释图书馆规章制度,维护图书馆秩序、协助制作读者利用图书馆教育宣传片等。 2.图书馆宣传月,协助完成图书馆各类宣传活动,如:安全宣传、文明阅读宣传等; 3.协助图书馆老师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如整理图书,纠正错摆图书位置,为读者提供服务等。)

4.校外志愿者服务工作,如给低保户子女义务家教,帮助其他弱势群体。 5. 其他服务:根据志愿者特长和服务队需求提供的其他志愿服务。 四、服务时间: 1.新生入馆教育为每年9月; 2.图书馆宣传月为每年10月—11月; 3. 每周五晚电影放映; 4. 根据个人时间,采取自愿原则服务图书馆日常管理活动; 5. 根据个人时间,周末义务家教; 6. 其余为校外活动。 五、招募条件 1. 热爱图书馆,热爱公益事业,自愿参加图书馆志愿服务; 2. 三峡大学所有在读本专科生,硕士生(包括护理学院,成教学院); 3. 要求普通话标准流利,态度积极,乐于奉献(针对新生入馆教育); 4. 能够参加服务前培训及相关活动; 5. 能够在“新生入馆教育”期间连续服务; 6. 接受图书馆及服务队的领导和管理; 7. 优先条件:富有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优秀,具有一定志愿服务经历的申请人优先;具有计算机应用、文字速记、医疗救护等所需专业特长的申请人优先。 六、工作步骤

大学图书馆工作总结

大学图书馆工作总结 1、一月份圆满完成了“十五”“211工程”的《数字图书馆》子项目验收,取得优秀成绩。六月底又配合学校完成了“十五”“211工程”总项目的整体验收。 2、努力做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工作,完成十月份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评估中图书馆的检查。 3、完成了全年2.5T数据的电子资源更新与建设、延安路多媒体阅览室计算机扩容、汇文系统升级、OPAC检索机及阅览室查询终端安装和调试,延安路图书馆防火墙等具体方案实施,还有效控制了下半年频繁发作的网络病毒,查明及解决了一起交换机故障等。 4、科技情报和教学工作,本学期共完成科研查新81项,博士开题查新155项;研究生及本科生开设的文献检索课374学时计754人;在xxxx校区面向全校师生开设数据库使用培训21次;出版了20万字12期的纺织信息参考和各种类型的收录查引和咨询等工作。今年也是我馆在《xxxx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创下历史最好记录,论文刊登用稿第四。 5、教育部CALIS项目建设 “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新编学位论文数据记录400余条,目前正进行“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的升级及其入库工作,基本完成CALIS“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建设。

6、xxxx校区图书馆建设 *完成了电子检索室、电子书阅览室和教学参考文献阅览室的建设,进行了管理软件的调试,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每周六天全天候对读者开放服务; *延安路校区的外刊合订本的数据回溯和补充、重新典藏并搬迁至xxxx校区图书馆。完成xxxx校区过刊库建设; *完成了xxxx校区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 *完成了期刊阅览室的外文报刊区的建设,对中文报刊区进行了调整; *根据学院搬迁即时组织调拨研究生论文、外文期刊、工具类图书到xxxx校区; *完成了xxxx校区馆两个储备书库的整理工作; *信息技术部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xxxx校区图书馆导读系统安装和调试; *为满足xxxx校区读者特别是研究生读者的需求,11月再次组织研究生从延安路抽调9000多册图书经重新加工典藏后运往xxxx校区。 7、读者服务工作 *与团委、学生会协同,成立了大学生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某高校图书馆工作计划

某高校图书馆工作计划 高校图书馆工作【一】20XX年是实施十五发展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水平评诂最关键的一年。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开了个好头,为今年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年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要以200*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继续以迎评工作为重点,认真;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开拓创新;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强化教育。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为明确任务,齐抓共管,高质量完成200*年图书馆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图书馆党政工作计划。 一、加强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理论,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政治素质、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党章,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工作;二是加强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 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DU Liang ,ZHAO Fei ,WANG Fang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tive service manner of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library ’s various resources by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for adapting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personalized readers ’dema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the service resources ,service modes ,servic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etc .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novative strategy ;innovative mode [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4]王建涛.RSS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 [5]朱明.数据挖掘[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 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J ].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 ──────────────── 第一作者简介:杜 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 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 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 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 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38

2018年高校图书馆工作计划

高校书馆工作计划 高校书馆工作计划【一】 20XX年是实施“十五”发展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教学水平评诂最关键的一年。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开了个好头,为今年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年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要以200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书馆工作实际,继续以迎评工作为重点,认真整改;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开拓创新;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强化教育。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为明确任务,齐抓共管,高质量完成200年书馆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书馆党政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党章”,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

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书馆工作水平,推进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书馆信息网络化

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图苑论坛 办公室业务?office opertions 77 办公室业务2012?12 文/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祁艳琴 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 柱,承担着信息搜集、加工、存储、传播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知识宝库,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研和教育。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依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下面,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践出发,就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浅要的探讨。 一、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转变观念 图书馆起源于藏书楼,这一渊源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馆藏数量来对图书馆进行评价,时至今日,很多图书馆都还在以馆藏数量作为自身的资本。实际上,以馆藏数量来评价图书馆,是由于传统图书出版受到纸张和印刷技术制约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刷品已经不再只是唯一的信息载体,高新技术促使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载体类型也更为丰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主要是基于印刷品馆藏资料的管理,是一种“以藏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而今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经不再仅是印刷品,还包括影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资源,再用传统的“以藏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已经完全不附合图书馆管理的需要。 新时期,评价图书馆的标准,已经不再是“藏书量”,还包括“数字资源”,包括图书馆自身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能力。读者希望通过图书馆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必须树立起“以读者 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紧密围绕读者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料的使用价值,而不是馆藏价值。当前,高校图书馆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明确高校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藏书存在的,紧密围绕读者如教师、学生等,应当认真分析读者需求,主动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改变管理手段 由于传统图书馆以“馆藏”为主的管理理念,从馆藏资源的采编、整理、查验、流通等都管理都由人工进行,这种管理手段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整体管理手段还倾向于传统的人工管理,真正数字化管理水平还较低。要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对管理设备进行革新,并进行实质性的应用尽最大可能的取代人工管理,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网络管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从硬件和软件上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手段。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储备、流通和服务能力。除了根据高校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等建立特色化数字化资源馆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目录检索、文献检索、主题检索等机制,建立更为强大的文献搜索引擎,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面向校外提供信息服务,使校内校外读者都可以利用网络获得信息服务需求,实现无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 三、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优化管理 方法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是一种“藏书—借书—还书”的管理方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新时期很多管理方法都已经完全落后,当前高校图书 馆急需现代管理方法,除了收集储存流通信息资源外,高校图书馆还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这种管理方法实质上已经不再只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对内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作为核心,对外以读者作为核心。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尤其是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少,拥有现代图书管理管理技术,拥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馆员极为紧缺,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前应当积极改革高校体制,明确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并非是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而是开发和传递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通过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来解决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高学历人员不足的问题,打造复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新时期,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知 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从传统的“藏书”向新时期的“用书”发展,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还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管理工具陈旧、管理方法缺失等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将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职能的转变造成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当从转变观念入手,建立起基于新时期现状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观念,改进管理工具和服务模式,建立起面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媛媛.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J ].才智,2011 (29).[2]林回清.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竞争策略[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