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 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 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观之上古,验之当今,参以人世,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过秦论(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 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 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 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
《伶官传序》同步授课课件(30张PPT)语文优质公开课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 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 的歌。他小名叫亚子。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 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 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 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年,在 一场伶人的叛乱中庄宗被乱箭射死,释以及补充的重点字词,翻译过程 中完成下列题目。 重点字词: (1)、故方其壮也:正当 (2)、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 1、为天下笑 被动句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作名,微小的事 2、智勇多困于所溺 有智有勇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 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在夜晚 在四面 向东名词作动词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探究第二、第三段: 1、按时间找出庄宗作为 •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
•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 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在夜晚 在四面 向东名词作动词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探究第二、第三段: 1、按时间找出庄宗作为 •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
•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课件

王朝至此完。
代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 顺 乱悠悠,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 口
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 溜
宋元明清帝王休。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本段大意
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论 点,并提出庄宗得失天下 这一立论依据。
分析第二段
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
灭国(3 年)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布置作业
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体、个 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忧劳可以 使集体不断壮大,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 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请同学们在现实生 活中举例说明。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 诉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 为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 尔
而
判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
一定,应该
补充材料
与尔三矢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 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 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 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 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 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 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
分析第一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难道 人力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26张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做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 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
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 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 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 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 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清代唐文治:以“盛”“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 段“盛”,一段“衰”,末段以“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作 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 能化板为活。
——文脉
文本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伶官。
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 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细微的地方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 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 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 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 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清代唐文治:以“盛”“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 段“盛”,一段“衰”,末段以“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作 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 能化板为活。
——文脉
文本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伶官。
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 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细微的地方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伶官传序》ppt

背叛价值观
文章也暗示了背叛的危害。伶官虽然才华横溢,但因为背叛行为而失去了人生和事业的机会。这表明背叛行为会 给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历史变迁对个人命运影响思考
历史背景的影响
伶官的命运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使得他的命运 充满了曲折和变化。
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关系
伶官的命运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紧密联系。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会受 到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历史背景的变化也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THANKS
背景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
本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 繁的时期。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本文所讲述的主要历史人物之一,他曾经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和政治家,但后来沉溺于文艺和伶官之中,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和灭亡。
02
《伶官传序》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分析
01
02
03
总结词
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是《伶官传序》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们代表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 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04
艺术手法鉴赏
叙事技巧运用
倒叙手法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回溯事情 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使得叙事更加引人入胜。
对比手法
文章通过对比庄宗的盛衰史,突出了庄宗的成败得失 ,使得叙事更加鲜明。
伏笔手法
文章在叙事中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 ,使得叙事更加严谨。
人物塑造手法分析
细节描写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庄宗的英明神武、英勇善战的形象,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侧面描写
文章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庄宗的英勇善战、威武霸气,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立体。
文章也暗示了背叛的危害。伶官虽然才华横溢,但因为背叛行为而失去了人生和事业的机会。这表明背叛行为会 给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历史变迁对个人命运影响思考
历史背景的影响
伶官的命运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使得他的命运 充满了曲折和变化。
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关系
伶官的命运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紧密联系。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会受 到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历史背景的变化也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THANKS
背景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
本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 繁的时期。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本文所讲述的主要历史人物之一,他曾经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和政治家,但后来沉溺于文艺和伶官之中,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和灭亡。
02
《伶官传序》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分析
01
02
03
总结词
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是《伶官传序》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们代表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 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04
艺术手法鉴赏
叙事技巧运用
倒叙手法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回溯事情 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使得叙事更加引人入胜。
对比手法
文章通过对比庄宗的盛衰史,突出了庄宗的成败得失 ,使得叙事更加鲜明。
伏笔手法
文章在叙事中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 ,使得叙事更加严谨。
人物塑造手法分析
细节描写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庄宗的英明神武、英勇善战的形象,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侧面描写
文章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庄宗的英勇善战、威武霸气,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立体。
【最终版】《伶官传序》教学课件(38张PPT)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
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 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 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
之难而失之易欤?
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自然之理也。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 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 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 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 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 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 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 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
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 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 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 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 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 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 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 爱伶人才如此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例证法
得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伶事
官
失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传
序
盛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理
衰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对比法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知识归纳
1. 古今异义词: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2024版课件《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9张

6
02
五代历史背景
2024/1/26
7
五代十国时期概述
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个中原政权更迭。
2024/1/26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 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 南平(荆南或南楚荆南)、北汉, 十个割据政权并立。
时代特征
政治动荡,经济重心南移,文化多 元。
8
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10
03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解读
2024/1/26
11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先总述伶官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再分 述伶官的才艺和遭遇,最后总结全文, 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写作特点上,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 渲染,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将伶官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 致。
01
02
03
0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背景和历史 意义
伶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
伶官在五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 人物
课件中涉及的文学、艺术和历 史知识
2024/1/26
24
相关研究动态与成果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伶官传序与相关历史、 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2024/1/26
国内外学者在伶官传 序研究方面的主要成 果和贡献
目的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全面 了解五代史伶官文化的背景、内涵和价 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 力。
2024/1/26
4
《五代史伶官传序》简介
作者
价值
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 学家。
该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一篇优 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02
五代历史背景
2024/1/26
7
五代十国时期概述
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个中原政权更迭。
2024/1/26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 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 南平(荆南或南楚荆南)、北汉, 十个割据政权并立。
时代特征
政治动荡,经济重心南移,文化多 元。
8
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10
03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解读
2024/1/26
11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先总述伶官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再分 述伶官的才艺和遭遇,最后总结全文, 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写作特点上,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 渲染,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将伶官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 致。
01
02
03
0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背景和历史 意义
伶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
伶官在五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 人物
课件中涉及的文学、艺术和历 史知识
2024/1/26
24
相关研究动态与成果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伶官传序与相关历史、 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2024/1/26
国内外学者在伶官传 序研究方面的主要成 果和贡献
目的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全面 了解五代史伶官文化的背景、内涵和价 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 力。
2024/1/26
4
《五代史伶官传序》简介
作者
价值
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 学家。
该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一篇优 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伶官传序》课件(22张PPT)

自主预学
• 1、上面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 【提示】主要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为父报仇成功,而后亡国亡身的事情。表
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 • 【追问】依据是什么? • 【提示】对晋王临终前赐矢的语言描写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晋王将终,临终遗言,忧愤满怀,寄望于子。】 •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绘声绘色,很急促,很斩截,追溯以往的恨事,激
评测诊学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吾遗恨也 • (3)苍皇东出 •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5)何其衰也 • (6)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1)推究(2)遗憾(3)急急忙忙的样子 • (4)你的(5)多么(6)抑,或者;本,推究
评测诊学
文史知识
• 1.《新五代史》 •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
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 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 《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 2.伶人 •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 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 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 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 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 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 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 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 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世(一):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
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
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
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
(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
18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 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之曰:“梁,吾仇也;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 燕王,吾所立;契丹, 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 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 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 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 矢,盛以锦囊,负而 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 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着它向前走,等到胜利归来时 再把箭收藏(在祖庙)。
2021/2/20
10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仇雠( chóu ) 勖( xù ) 汴州( biàn )
伶官( línɡ ) 遗恨( yí )
仓皇(huánɡ ) 沾襟( jīn )
合作探究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呜呼!盛衰之 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 矣。
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
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
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
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2021/2/20
6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 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 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 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 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 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 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 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13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 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本段大意
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论 点,并提出庄宗得失天下 这一立论依据。
原:
本义:本源,源泉
动词:1推究 例如:原察(推究考察 )
2宽恕 例如:原赦(宽恕赦免)
2021/2/20
一词多义
与 (1)动词 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家。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 养后进,如“三苏”父子、王安石等都是出其 门下,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 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 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 《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又与宋祁等 合修《新唐书》。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 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 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 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 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 刻苦自学,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 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 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
理:道理;规律 岂:难道 人事:人力,人为原 因,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推究 其:他 与:连词,和 与其:和他 所以:…的原因
12
呜呼!盛衰之 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 矣。
唉!国家兴盛与 衰亡的道理,虽 然说是天命,难 道不是由于人事 吗?推究庄宗得 天下和他失天下 的原因,就可以 知道了。
失其所与,不知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④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⑤蹇叔之子与师 ⑥吾与点也
给 亲附,亲近。
交往 等待 参加 赞许
一词多义
与
(2)介词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和,跟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
(3)连词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和
②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终:死 以: 拿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告诉 约:订立盟约 曰:“梁,吾仇也; 背:背叛 归:归顺 燕王,吾所立;契丹 与:给 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其:一定(表祈使、) 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乃:你的 其:那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从事:属官(古今异义) 尔 无忘乃父之志!” 随从人员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以:用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少牢:猪、羊各一头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 告:祭告 以:用 矢,盛以锦囊,负而 前驱:走在前面 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而:表修饰 及:等到 纳:收藏
9
题解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 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 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 所作的序。其他如《滕王阁序》、《兰亭集 序》、《送东阳马生序》、《琵琶行(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2021/2/20
8
论世(二):作者所处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 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 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 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 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 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 行讽谏。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2021/2/20
1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 的文言知识。
2、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掌握本文举/20
2
知人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致仕、乞骸骨)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 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