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不注意安全措施,就
会带来巨大的危险。
本文介绍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
1.机械卡死
机械卡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受到外力或因摩擦力而制动,从而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种现象。
例如电动机无法启动、输送带卡死等。
2.机械碰撞
机械碰撞是指在机械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造成两个物体之间的不正常接触,常常因此引发事故。
3.机械震荡
机械震荡是指机械启动和停止时的震动和冲击等现象,如设备
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和噪音等。
4.机械破碎
机械破碎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受到外界冲击力,导致机械设
备部件破裂、断裂,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5.机器上有电
1。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危险性。
为了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对于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要进行有效的防护。
本文将具体介绍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部位及其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旋转部件:机械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如电机、齿轮等可能会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操作者接触到旋转部件,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安装防护罩,将旋转部件完全罩住,防止直接接触;设置安全开关,当防护罩打开时,机械设备自动停止运转,以避免伤害发生。
2. 切削部件:机械设备中的切削部件如刀具、锯片等也是常见的危险部位。
为了防止操作者接触到切削部件,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安装防护罩或护板,将切削部件完全罩住,防止直接接触;设置安全开关,当防护罩或护板打开时,机械设备自动停止运转,以避免伤害发生。
3. 运动部件:机械设备中的运动部件如传动装置、传送带等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防止操作者接触到运动部件,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安装防护罩,将运动部件完全罩住,防止直接接触;设置安全开关,当防护罩打开时,机械设备自动停止运转,以避免伤害发生。
4. 热能部件:机械设备中的热能部件如砂轮、锅炉等也可能造成烫伤等危险。
为了防止操作者接触到热能部件,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安装防护罩或屏障,防止直接接触;设置温度报警装置,当热能部件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
5. 高处作业部位:机械设备的高处作业部位如平台、脚手架等存在坠落的危险。
为了防止操作者从高处坠落,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设置护栏或安全网,防止操作者不慎坠落;在高处作业前,对操作者进行安全培训,提醒操作者注意防护措施。
总而言之,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主要包括旋转部件、切削部件、运动部件、热能部件以及高处作业部位。
针对这些危险部位,可以通过安装防护罩、设置安全开关、安装报警装置、设置护栏等防护措施来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不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机械设备时,都应该时刻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剪板机械危险和防护措施

剪板机械危险和防护措施一、剪板机械的危险性剪板机是一种用于切割板材、金属板、钢筋等的机械设备,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
然而,剪板机械同样也存在着危险性,如下:1. 刀具伤害剪板机的刀具在高速运转时,非常锋利,切割速度也很快,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被刀具割伤。
2. 扭伤剪板机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松动情况,造成剪板机产生扭矩,如果在这个时候抓不牢,就容易造成手臂扭伤。
3. 意外启动因为剪板机是一种电动机械设备,如果无意中启动机器,易造成严重的伤害。
4. 支架倒塌在操作剪板机的时候,有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如果不注意支架的稳定性,就容易造成支架倒塌,造成伤害。
二、剪板机械的防护措施1. 标准化管理在剪板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化管理规定进行操作,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才能操作剪板机,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等。
2. 设备的维护只有设备经过合理的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高效、稳定工作。
在剪板机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如定期清洗设备,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 采用防护措施剪板机械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防护措施,对于需要保护的部位,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手部防护、眼部防护、耳部防护等。
4. 增加警示标识在剪板机械的周围,需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在设备周围的危险区。
如:警示标识上标注“禁止靠近”等。
5. 加强培训在操作剪板机之前,需要对相关的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在操作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对设备操作中遇到的危险的认识。
6. 着装要求在操作剪板机之前,需要正确穿着服装,穿戴相应的防护物品。
如:要戴固定带,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鞋子等。
三、小结剪板机械在工业生产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备,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可能会给工人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剪板机械之前,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工人遇到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从而保证工人在操作设备期间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范本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范本在机械设备相关的工作场所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危险部位,这些危险部位可能导致员工受伤或造成其他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对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部位及其防护范本。
1. 运动部位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位是造成事故最常见也最危险的部位之一。
常见的运动部位有旋轴、传动带、皮带轮、齿轮、链条等。
防护范本包括:- 安装护罩或护栏:将运动部位与工人隔离,避免危险物体直接接触工人。
护罩或护栏必须稳固牢固,无法被操作工人移动或绕过。
- 使用安全传感器或开关:安装在相关运动部位附近,当人员接近运动部位时,传感器会立即感应到,并启动中断机械运转的措施。
- 维护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清洁、无杂物,以减少运动部位危险的可能性。
2. 旋转设备旋转设备是指机械设备中用于旋转、转动的部件,如风扇、刀具、磨刀盘等。
防护范本包括:- 设备外罩:在旋转设备周围的区域安装坚固的外罩,以防止工人意外接触到旋转部件。
外罩必须固定,且不能容易被打开或取下。
- 警示标识:在旋转设备周围的区域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人不要将手或其他物体靠近设备。
- 培训和教育:对使用旋转设备的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觉。
3. 压力部件机械设备中的压力部件包括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等。
防护范本包括:- 安全阀:在液压或气压系统中安装安全阀,以确保压力不会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
当压力过高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释放压力。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压力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正常工作。
- 培训和教育:对使用压力部件的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4. 电气部件机械设备中的电气部件可能引发电击、电火灾等危险。
防护范本包括:- 牢固的绝缘:确保机械设备的电气部件与操作工人保持良好的绝缘,避免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伤害。
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引言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常见的机械设备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1.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机械挤压、切割和碰撞等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旋转、挤压、切割等运动,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就会导致人员的手、脚或其他身体部位被夹伤、切伤或碰撞。
2.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某些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高温、高压等环境,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工人受到烫伤、烧伤等伤害。
3.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等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期暴露在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下会对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电气危险因素:机械设备中的电气元件和电路可能存在短路、漏电等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维护和操作,就会导致电击伤害。
三、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1.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培训: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 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故障。
3.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根据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门、防护罩、限位器等,防止工人接触到危险区域,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工作场所的通风和隔音处理:对于产生高温、高压、噪音和振动的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通风和隔音措施,减少对工人的不良影响。
5. 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操作规范:对机械设备中的电气元件和电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同时要求工人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电气伤害的发生。
6.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对机械设备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剪板机械危险和防护措施

剪板机械危险和防护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剪板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军工等工业领域。
然而,剪板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危险性,并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剪板机的危险性剪板机在操作时,由于涉及到深加工的金属材料,较高的质量和高速旋转的工作机件,因此存在以下的危险性:1. 机械碾压伤在操作剪板机时,由于其较高的工作速度和机件的尖锐性,操作人员可能会因工件卡死、抓住或手指触碰机械设备等原因而引发机械碾压伤。
2. 噪音危害剪板机在操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超过85分贝会对人体造成噪音危害,长期噪音刺激会导致听觉损害、产生心理负担等问题。
3. 电击伤、火花伤由于剪板机通常和高压电缆相连,因此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电击伤和火花伤的风险。
4. 非机械伤害操作者在使用剪板机时,可能会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其他安全隐患,如玻璃突然破裂、气体泄漏等问题。
剪板机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我们需要在使用剪板机时采取以下的防护措施:1. 机械防护机械防护主要是针对机械碾压伤的防护。
操作者需要戴好工作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到剪板机的机件。
同时,在操作机器时,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以及头盔,以防止剪板机机件在操作时弹起来时误伤操作人员。
在机械防护中还需要注意剪板机的本体安装,确保机器的稳定性,以防止机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倾斜等问题。
2. 噪音防护由于剪板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请在使用剪板机时要减少现场的噪音以保护操作者的听力。
操作人员在使用剪板机时需戴好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音对于听力的危害。
3. 需要注意静电和电击伤由于剪板机的本身连接了电缆,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以及其他必要的防静电装置,防止出现因静电释放产生的电击伤或火花伤害的问题。
4. 危险区域标识将剪板机的操作区域标识出来,提醒其他工作人员不要靠近剪板机的操作区域。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一、引言机械设备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生产工具,但是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
人们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2.1 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机械设备通常都有运动部件,这些部件不仅转速高,而且非常精密,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给工人的手、头部等部位带来伤害。
比如,机床上的切割刀具,压力机上的压力装置,机器人的运动臂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2.2 机械设备的噪声和振动机械设备运转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和振动,这些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长时间的噪声和振动会对人的听力、心脏、血管、神经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心理问题。
2.3 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机械设备中还涉及到电气部分,电气安全问题是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电击、电火灾等危险。
三、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3.1 防护装置机械设备必须配备防护装置来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
可采用机械结构设计、在危险区设置安全门或栅栏等装置。
3.2 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与危险设备的接触,避免工人受到机器设备的伤害。
这对于需要在危险环境下操作的行业尤为重要。
3.3 变频器驱动应用采用变频器驱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机械设备的振动。
在驱动过程中,变频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电压电流来实现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转。
3.4 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保养能够发现设备中的问题,提前预防设备的故障,从而减少人员的安全风险。
四、防护措施实践案例工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如切割机、钻床、挖掘机、压力机等。
工人在使用这些机械设备时,需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以某厂家使用切割机为例,首先厂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
其次,厂家在使用设备前还专门进行培训,让工人了解设备的各种情况,例如设备机头、刀具质量、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常见的机械伤害事故及防护措施

常见的机械伤害事故及防护措施
一、压伤
多发生在冲压加工过程中,主要的机械设备有冲床、注塑机、平面压痕机、成型机、剪板机等。
防护措施:要设置防护装置(如双手按钮、防护网、罩、机械保护装置、红外线感光装置、隔栏等);要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辅助工具,不冒险作业等;避免加班时间过长、疲劳过度等。
二、切断伤
主要发生在旋转切割加工过程中。
常见的机械设备有圆锯机、平刨机、碎料机、落地风扇、搅拌机等。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装置,注意风扇的网罩间隙及碎料机开口到刀具的距离;接受岗前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操作章程;避免加班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三、割伤
主要是塑料成品修整过程中,因刀片锋利,用力不当,或操作不慎,割伤手指。
防护措施:改进加工刀具,改进模具使产品一次成型。
四、触电
由于机械设备维护不当,线路老化,没有漏电保护装置等,导致设备外壳带
电,造成操作者触电。
防护措施:加强设备维修,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一)压力机械的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1)误操作。
工序单一,操作频繁,容易引起人的精神紧张和疲劳。
如果是手工上下料,特别是在采用脚踏开关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误动作,从而造成轧手事故,或设备受到损坏。
(2)动作失调。
速度快,生产率高,在手工上下料的情况下,体力消耗大,容易产生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压力机械发生轧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是在送进和取出加工件过程中,手足失去平衡。
在找材料位置以及取出压模中被卡住的材料时也容易发生轧手事故。
(3)多人配合不好。
对多人操作的压力机,如果配合不好,也容易发生事故。
(4)设备故障。
压力机械本身的一些故障,如离合器失灵,调整模具时滑块下滑,脚踏开关失控等.都会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人们往往认为安全装置能够保障安全,因此对安全装置出现故障在精神上毫无准备,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更换模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伤手事故事故经过: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冲压工杨某操作100t开式双柱压力机,加工缸盖螺栓。
生产一段时间后,因模具拉毛需要更换(此机为单人单机生产),杨某在未关掉电源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单人站在设备操作工位处卸上模具。
上模具滑块突然下落,杨某右手被突然下行的压头压住,造成右手食指第一节中指、无名指各两节离断。
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冲压工杨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关闭电源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模具更换并误操作,由此而导致事故。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和车间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到位,特别是对从事特殊工作的职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不够,要求不严。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冲压作业属于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稍有不慎容易发生断指断手事故,每年因冲压作业而发生的事故为数不少,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进行维护修理时必须关闭电源,对上下模具锁紧并进行支护,然后才能工作。
这起事故的发生,很显然属于严重违章事故。
在防范措施上,需要加强对冲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严格考核。
企业要吸取事故教训,严格安全管理,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从而杜绝严重违章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1)开始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和安全可靠。
应把工作台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净,以防工作时震落到脚踏开关上,造成冲床突然启动而发生事故。
(2)冲小工件时,不得用手,应该有专用工具,最好安装自动送料装置。
(3)操作者对脚踏开关的控制必须小心谨慎,装卸工件时,脚应离开开关,严禁无关人员在脚踏开关的周围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应用专用工具取出,不准用手拿,并应将脚从脚踏板上移开。
(5)多人操作时,必须互相协调配合好,并确定专人负责指挥。
(二)剪板机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剪板机是将金属板料按生产需要剪切成不同规格的机械。
剪板机有上下刀口,一般将下刀口装在工作台上,上刀口作往复运动以剪切。
某一特定剪板机所能剪切坯料的最大厚度和宽度以及坯料的强度极限值均有限制,超过限定值使用便可能毁坏机器。
剪板机的刀口非常锋利,是个危险的“虎口”,而工作中操作的手指又经常接近刀口,所以操作不当,就会发生剪切手指等严重事故。
剪板机伤手事故事故经过:1971年铆焊车间,当时四名铆工在同一台剪板机上进行作业,由于是晚上,光线较暗,加上他们又急着赶车,便产生了麻痹大意思想。
当大家一齐喊“好”的时候,这时其中一名女工的料歪了一点,她又将手返回剪板机内,想在调整一下,可是这时剪板机已经落下来,瞬间就把这名女工的手指压住,只见齐刷刷的切下了4个手指,鲜血淌满了剪板机的机台上。
事故分析: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章现象,一台剪板机上,不能同时多人作业,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发生这样的事故都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再加她们着急赶车回家,才酿成了这样的大祸。
2010年11月,某厂热塑班班长李某带领本班另外三名班员在剪板机上剪切钢板。
李某将全班分为两组,在同一剪床上同时作业,由李某负责控制脚踏开关。
作业进行到3点10分左右,李某在送钢板时,右手伸进了剪板机的剪切面,并在此时误动了脚踏开关,剪板机瞬间动作,将李某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剪断。
事故原因:1)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在设备运转时或未停电时,禁止将手伸入剪板机压脚内取放工件”、“严禁两人在同一剪床上同时剪切两件材料”。
李甲无视安全规程,在送钢板时竟将手伸入了剪切面,属于违章操作。
此外,将本班四人分为两组同机操作,也造成工作环境拥挤,注意力分散。
2)应引起重视的是,发生事故的剪板机是六十年代的产品,设计上有一定缺陷,其脚踏开关容易被误动。
而某厂始终没有针对剪板机设计上的缺陷组织人员对脚踏开关进行整改,没有重新设计更安全的手动按钮开关。
安全防护措施:(1)工作前要认真检查剪板机各部分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润滑系统是否畅通,然后加润滑油,试车。
试切完好,方可使用。
两人以上协同操作时,必须确定一个人统一指挥,检查台面及周围无障碍时,方可开动机床切料。
(2)剪板机不准同时剪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板料。
禁止无料剪切,剪切的板面要求表面平整,不准剪切无法压紧的较窄板料(3)操作剪板机时要精神集中,送料时手指应离开刀口200 mm外,并且要离开压紧装置。
送料、取料要防止钢板划伤,防止剪落钢板伤人。
脚踏开关应装坚固的防护盖板,防止重物掉下落在脚踏开关上或误踏。
开车时不准加油或调整机床。
(4)各种剪板机要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适当调整刀口间隙,防止使用不当而发生事故。
(5)剪板机的制动器应经常检查,保证可靠,防止因制动器松动,导致上刀口突然落下伤人。
(6)板料和剪切后的条料边缘锋利,有时还有毛刺,应防止刮伤。
(7)在操作过程中,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完成送料、定位、取件及清理边角料等操作,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三)车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车削加工危险(1)车削加工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是切屑的飞溅,以及车床的附带工件造成的伤害。
(2)切削过程中形成的切屑卷曲、边缘锋利,特别是连续而且成螺旋状的切屑,易缠绕操作者的手或身体造成伤害。
(3)崩碎屑飞向操作者。
(4)车削加工时暴露在外的旋转部分,钩住操作者的衣服或将手卷入转动部分造成伤害事故。
长棒料工件和异形加工物的突出部分更容易伤人。
(5)车床运转中用手清除切屑、测量工件或用砂布打磨工件毛刺,易造成手与运动部件相撞。
(6)工件及装夹附件没有夹紧,就开机工作,易使工件等飞出伤人。
工件、半成品及手用工具、夹具、量具放置不当,如卡盘扳手插在卡盘孔内,易造成扳手飞落、工件弹落的伤人事故。
(7)机床局部照明不足或灯光刺眼,不利操作者观察切削过程,而产生错误操作,导致伤害事故。
(8)车床周围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不好、切屑堆放不当,也易造成事故。
(9)车床技术状态不好、缺乏定期检修、保险装置失灵等,也会造成机床事故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某机械厂车工孙某正在加工一批轴类零件,因为零件比较脏,孙某戴着帆布手套进行操作。
这批零件光洁度要求较高,为达到要求,孙某每加工完一件就要用砂布包轴用手握住并左右推行的方法在转机中对轴进行打磨。
一次打磨中,只听孙某“哇!”的大叫一声,左手套被卡盘缠绞,孙某本能地把手往回抽,但两指被绞伤。
事故分析:因为怕脏孙某戴手套操作转动设备形成习惯性违章行为,在转机中,又采用较危险的手握砂布包轴打磨法,因长时间打磨零件多次,反复熟练操作中渐渐掉以轻心,一不留神,戴手套握砂布的手过于靠近转动的卡盘,造成伤害事故。
防范措施:1、严禁戴手套操作转动设备。
2、严禁转机中用手拿砂布包轴打磨零件。
3、职工在工作中要自觉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
某企业的车工车间里,车工们都在车床上仔细的工作着。
这时工友们都听到一声惨叫!寻声望去,但见一名女车工倒在车床上,血肉模糊,简直是惨不忍睹!事后经分析:这名女车工,没有按规定戴女工帽。
因为自己刚刚烫的头发!戴帽子多难看呀!自己一头漂亮的发丝被遮住,那是太遗憾了!而正是因为没有戴帽子,低头工作时,致使长长的头发卷进车床内,才酿成此次惨剧啊!生命本无美丑,唯有安全才灿烂!安全防护措施:(1)采取断屑措施,如用断屑器或在车刀上磨出断屑槽等,以减少切屑对人体的伤害。
(2)在车床上安装活动式透明防护挡板。
也可用气流或乳化液对切屑进行冲洗,改变切屑的射出方向。
(3)使用防护罩式安全装置将危险部位罩住。
如采用安全鸡心夹、安全拨盘等。
(4)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进行清除,切勿用手拉。
(5)除车床上装有自动测量的量具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6)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要把刀具移到安全位置,并注意不要让手和衣服接触到工件表面。
(7)磨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车速不宜过快。
(8)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在车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四)铣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铣削加工危险高速旋转的铣刀及铣削中产生的振动和飞屑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2.安全防护措施(1)为防止铣刀伤手事故,可在旋转的铣刀上安装防护罩。
(2)铣床要有减振措施。
(3)在切屑飞出的方向安装合适的防护网或防护板。
操作者工作时要戴防护眼镜,铣铸铁零件时要戴口罩。
(4)在开始切削时,铣刀必须缓慢地向工件进给,切不可有冲击现象,以免影响机床精度或损坏刀具刃口。
(5)加工工件要垫平、卡牢,以免工作过程中发生松脱造成事故。
(6)调整速度和方向以及校正工件、工具时均需停车后进行。
(7)工作时不应戴手套。
(8)随时用毛刷清除床面上的切屑,清除铣刀上的切屑时要停车进行。
(9)铣刀用钝后,应停车磨刀或换刀。
停车前先退刀,当刀具未全部离开工件时,切勿停车。
事故教训:这起事故告诉我们在进行机械加工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护用品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尤其是对于铣削、车削等带有旋转运动的设备的操作,一定不能戴手套进行操作,潜在的危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工伤事故。
对于员工违章行为,要制定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在各个作业岗位进行全面的危险辨识。
(五)钻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钻削加工危险(1)在钻床上加工工件时,主要危险来自旋转的主轴、钻头、钻夹和随钻头一起旋转的长螺旋形切屑。
(2)旋转的钻头、钻夹及切屑易卷住操作者的衣服、手套和长发。
(3)工件装夹不牢或根本没有夹具而用手握住进行钻削,在切削力作用下,工件松动歪斜,甚至随钻头一起旋转而伤人。
(4)切削中用手清除切屑,用手制动钻头、主轴而造成伤害事故。
(5)使用修磨不当的钻头、钻削量过大等易使钻头折断而造成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