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语文七册说课标说教材 PPT

文
上
册
说建议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阅读和写作构 成教材的主 体 ……
各单元相机安 排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名著导读、古 诗词诵读等内 容,扩大学生 的阅读量。
编 写 体 例
说教材
九
年
说课
级 语
标
文
上
册
说建议
(1)每单元首 页都有单元提示, 以优美的语言概 括本单元课文主 题,明确本单元 的学习目标,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3. 课程资 源的开发 和利用
(2)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
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3. 课程资 源的开发 和利用
(3)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如课本剧表 演、演讲比赛等,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 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说课标 说教材
说教材
说课
标
七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说建议
2、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合理有序的安排学习内容, 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 尽可能多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 力求达到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自然渗透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3)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 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 等
2.评价 建议
(1)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在评价 工作中,听、说、读、写,几方面要 有机联系,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
2.评价 建议
(2)注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优秀PPT

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 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给予一 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 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实译能 力。(七年级)
掌握常用的文言虚、 实词和句式,学习和 掌握阅读、分析、评 价文言文的能力。 (八年级)
了解所选课文的背景,继续深化 学习文言文知识,并归纳一些字、 词、句式,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为高中文言文学习作好准备。 (九年级)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 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 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 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 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 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 态及水平。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 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 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 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 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 生的健康发展。
②、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 使他们通过阅读、观察、体验、 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形成有 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 能力。
③、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 他们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提高知识理解和 知识运用的能力。
2、编写体 例
④、综合性学习
②、课外古诗词诵读
⑤、写 作
①变化着的社会
古诗 文
散文
③大美山川
说明 文
古诗 文
⑤文明的印记
1、消息二则,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飞天”凌空,4、一着惊海天,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0、三峡 ,11、短文二篇 12、与朱元思书,13、唐诗五首
18、中国石拱桥 ,19、苏州园林 20、蝉,21、梦回繁华
掌握常用的文言虚、 实词和句式,学习和 掌握阅读、分析、评 价文言文的能力。 (八年级)
了解所选课文的背景,继续深化 学习文言文知识,并归纳一些字、 词、句式,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为高中文言文学习作好准备。 (九年级)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 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 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 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 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 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 态及水平。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 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 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 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 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 生的健康发展。
②、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 使他们通过阅读、观察、体验、 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形成有 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 能力。
③、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 他们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提高知识理解和 知识运用的能力。
2、编写体 例
④、综合性学习
②、课外古诗词诵读
⑤、写 作
①变化着的社会
古诗 文
散文
③大美山川
说明 文
古诗 文
⑤文明的印记
1、消息二则,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飞天”凌空,4、一着惊海天,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0、三峡 ,11、短文二篇 12、与朱元思书,13、唐诗五首
18、中国石拱桥 ,19、苏州园林 20、蝉,21、梦回繁华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ppt

3、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能具体明确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 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 想像力和创造力。 5、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 汉字;九年级的课外阅读 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 第学 四段 学目 段标 )
-
-
27
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 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 现在花开的繁盛
对比
花的生气 盎然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 人的不幸遭遇
类比
为下文抒发人 生感悟作铺垫
-
28
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 的回忆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 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吕新华
-
1
新课程标准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 教育的特点
服务 学生
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有 活力的语文课程
-
2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 第学 四段 学目 段标 )
-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 普通话。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R·七年级语文下册
-
17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 的生动与优美。 2.学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方法。 3.领悟文中情感与人生哲理,提升自己对人生 的理解与感悟。
-
18
走近作者
【宗璞】1928年生,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曾就职于中国文 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 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3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 第学 四段 学目 段标 )
-
-
27
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 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 现在花开的繁盛
对比
花的生气 盎然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 人的不幸遭遇
类比
为下文抒发人 生感悟作铺垫
-
28
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 的回忆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 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吕新华
-
1
新课程标准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 教育的特点
服务 学生
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有 活力的语文课程
-
2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 第学 四段 学目 段标 )
-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 普通话。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R·七年级语文下册
-
17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 的生动与优美。 2.学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方法。 3.领悟文中情感与人生哲理,提升自己对人生 的理解与感悟。
-
18
走近作者
【宗璞】1928年生,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曾就职于中国文 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 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标说教材(汇总).ppt

雨的四季
春 济南的冬天
人与动物
寓言四则
皇帝的新装 女娲造人 天上的街市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编写特点
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 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 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
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编 写 特.精品课件. 点
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 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文章 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 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
16
2、重视朗读。课程 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 “阅读教学”都要重 视朗读,以利于学生 积累,体验,培养语 感。因此,我将在课 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 式的读,引导学生深 入课文,理解作品,
体验作品。
1、兴趣是学习最好 的老师,所以无论课 前是导语,还是课堂 的讨论,我尽量激发 他们的兴趣,让学生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 习。
12
教材纵向整合
写人叙事的 一般阅读能力
在写人叙事基础上 增加了说明文
说明文
↑
拓展议论文、戏剧,增加小 说篇目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
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阅读 议论文的能力。
记叙文
第一阶 段七上
下
第二阶 段八上
下
议论文
第三阶段 九上下
戏剧
阅读散文、浅易文言文的 能力,贯穿全书始终
.精品课件.
关系:相互衔接 简—繁 浅—深 易—难
学会表达与交流。
知识与能 力目标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 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养成语文 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 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 文工具书。初步具备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过程与方法
课 程 总 目 标.精品课件.
春 济南的冬天
人与动物
寓言四则
皇帝的新装 女娲造人 天上的街市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编写特点
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 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 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
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编 写 特.精品课件. 点
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 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文章 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 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
16
2、重视朗读。课程 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 “阅读教学”都要重 视朗读,以利于学生 积累,体验,培养语 感。因此,我将在课 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 式的读,引导学生深 入课文,理解作品,
体验作品。
1、兴趣是学习最好 的老师,所以无论课 前是导语,还是课堂 的讨论,我尽量激发 他们的兴趣,让学生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 习。
12
教材纵向整合
写人叙事的 一般阅读能力
在写人叙事基础上 增加了说明文
说明文
↑
拓展议论文、戏剧,增加小 说篇目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
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阅读 议论文的能力。
记叙文
第一阶 段七上
下
第二阶 段八上
下
议论文
第三阶段 九上下
戏剧
阅读散文、浅易文言文的 能力,贯穿全书始终
.精品课件.
关系:相互衔接 简—繁 浅—深 易—难
学会表达与交流。
知识与能 力目标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 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养成语文 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 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 文工具书。初步具备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过程与方法
课 程 总 目 标.精品课件.
初中语文说课标说教材精ppt课件

真情实感
表达有创意
独立写作
写作 (写话、习作)
内容充实 自改互评
文明得体
阅读
内第
口语交际
耐心倾听 自信表达
识字写字
容四 学
综合性学习
段
自主活动
目
实践探究
标
成果展示
与 5
可编辑课件PPT
逐步了解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五
文明得体交流
理解内容,品味 语言,提炼主题
种表达方式 独立写作 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
了解常见修辞 增加阅读量 正确流利有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博大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素养 的提高
3
可编辑课件PPT
总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一学段(1—2年级)
4
可编辑课件PPT
体味语言意义 了解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 浅易文言文 广泛阅读
认识3500汉字 学些规范行楷 书法审美价值 良好书写习惯
15
可编辑课件PPT
以《社戏》为例
1
2
3
人教版: 七下四单元 “感受艺术”
苏教版: 七上三单元 “民俗风情”
北师大版: 九下六单元 “心灵净土”
可编辑课件PPT
16
卜庆振多媒体工作室
《爸爸的花儿落
了》、《最后一
课》、《社戏》
都是小说
教
材
整
合
课文《黄河颂
》与综合性学
习《黄河,母
亲河》相结合
《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和《社戏》 都是鲁迅的作品, 都从少年时代读书 生活中选材,也可 以与鲁迅的另一篇 作品《五猖会》进 行对比。
初中语文说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16
一课一得,课型明确
针对课时 教学
目标明确集 中保证实现
“一课一得”
课型明确
赏析课、探 究课、读写
结合课
学生主体
教
迁移训练
教师主导
学
勤于积累
建
议
17
一课一得,课型明确
18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小组合作
加分制度 小组荣誉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结合时下流 行综艺节目
形式
“一课一得” 教
课型明确
学
建
议
迁移训练 勤于积累
知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
看法 过程与方法
说
情感态度
课
价值观
标
内涵
合作 启示
4
二、说教材。 重新认识熟悉的教材。
5
说教材
编写特点 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
知识整合 说 教 材
6
说教材 ——内容结构
小说13篇 字词 标点
传记7篇 戏剧4篇
童话5篇
整体感知 词句理解
散文22 篇
体裁
知识、能力 写法、
内
语言
容
结
构
7
10
说教材 ——编写体例
11
说教材 ——知识横向整合
能
九下:戏剧知识。
力
提 升
七下:散文、童话、 九年级:小说名
传记、小说。 浏 篇。社会环境
览、速读。
七上:散文、童话、神 话。朗读、感知。
八年级: 散文名篇。
难度增加
12
说教材——知识纵向整合
社会环境
范文
写作平台
自然环境
对比
探究写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说课标 • 说教材 • 说教法与学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教学反思
01
说课标
课程标准的解读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 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 知识结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设计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 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创意写作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他们的 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朗读比赛
组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和语言表达能力。
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
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 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方法的指导
朗读法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 养其语感和阅读理解能
力。
笔记法
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 整理学习重点和难点,
程。
课程设计思路
从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 能力为主线,构建语文知识、语 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三位一体
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立
总目标
通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 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目标,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 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具体 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具 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目录 Contents
• 说课标 • 说教材 • 说教法与学法 • 说教学过程 • 说教学反思
01
说课标
课程标准的解读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 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 知识结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设计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 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创意写作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他们的 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朗读比赛
组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和语言表达能力。
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
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 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方法的指导
朗读法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 养其语感和阅读理解能
力。
笔记法
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 整理学习重点和难点,
程。
课程设计思路
从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 能力为主线,构建语文知识、语 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三位一体
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立
总目标
通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 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目标,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 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具体 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具 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4初中语文说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培养良好的
文言语感
读懂课文
增强语感
积累文言词语
八上 读懂课文大意
七年级
了解文章大意
八下
八年级
熟读背诵课文
加强诵读
九上
理解课文内容
九年级
九下
体会作者思想
难度加大 篇目增多
体会作品的 艺术魅力
对一些常见 文言词语的 意义用法进行
篇幅增长
梳理和区分
文言文
2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 李昕原
鲁教版
河大版
语文版
鄂教版
沪教版
1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 李昕原 卜庆振多媒体工作室
1
2
人教版: 以单元为模块编 写,选文严谨而不 乏活泼。 每个单元包括 “阅读”与“写 作”,部分单元还 有“综合性学习”。
苏教版: 以“栏目”的 形式组织单元, 选文新颖。 每单元后增加 了诵读欣赏的内 容。
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 以上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 能力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沟通交流 学会使用常见的语文工具书
过 程 与 方 法
工具性人文性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
七下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成长足迹 热爱祖国 走近名人 文化艺术 漫步探险 人与动物
八上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人与战争 平民的爱 建筑园林 自然科学 理想追求 山水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一课一得,课型明确
针对课时 教学
目标明确集 中保证实现
“一课一得”
课型明确
赏析课、探 究课、读写
结合课
学生主体
教
迁移训练
教师主导
学
勤于积累
建
议
17
一课一得,课型明确
18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小组合作
加分制度 小组荣誉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结合时下流 行综艺节目
形式
“一课一得” 教
课型明确
学
建
议
迁移训练 勤于积累
资 源
网络阅读
27
说建议——课程资源开发
“新书推介会” 读报
图书馆、图书角
知识竞赛
校本课
校内外阅读资源
挖掘教材
课
网络阅读
程
资
源 28
说建议——教学资源开发
2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分析形象 语言赏析
概括 阅读能力 合 知
朗读、浏览
识 纵
向
整
写作实践 “微笑面对生活”
“青春随想” “岁月如歌”
13
说建议
三、说建议。 在课标指导下发挥个人智慧。
14
说建议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课程资源 说 开发利用 建 议
15
说建议
个性、多角度、 情感体验
主动性、创造性 课 标 建 议
兴趣、方 法、实践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0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1
19
学生主体
20
教师主导,点在学法。
人物精神、作者态度、哲理 句、中心段、写作目的
言行情神貌
主旨探究
修辞、用词
人物+行为 分析形象
教
内容感知
师
主
导
语言赏析 写法分析
对比、环境21
迁移训练,勤于积累。
中考模拟题
不同年级 课文
学习能力,
迁移训练, 巩固能力。
勤于积累
“一课一得” 教
课型明确
学
建
议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22
《最后一课》
《变色龙》
23
评价建议
小组活动计分
基础知识
课堂提问
课后作业
“三多” 《课标》建议
常规评价
评 价 建 议
基本能力 考核
开放评价
24
开放评价
“达人秀”
课本剧
“我爱读课文” 定性评价
开
激励功能
放
评
价
仿写 自评、互评
25Biblioteka 说建议26说建议——课程资源开发
精讲、自读
阅读方法
挖掘教材
课 校内、外阅读资源 程
10
说教材 ——编写体例
11
说教材 ——知识横向整合
能
九下:戏剧知识。
力
提 升
七下:散文、童话、 九年级:小说名
传记、小说。 浏 篇。社会环境
览、速读。
七上:散文、童话、神 话。朗读、感知。
八年级: 散文名篇。
难度增加
12
说教材——知识纵向整合
社会环境
范文
写作平台
自然环境
对比
探究写法
生活题材
“让世界充满爱”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献给母亲的歌”
知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
看法 过程与方法
说
情感态度
课
价值观
标
内涵
合作 启示
4
二、说教材。 重新认识熟悉的教材。
5
说教材
编写特点 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
知识整合 说 教 材
6
说教材 ——内容结构
小说13篇 字词 标点
传记7篇 戏剧4篇
童话5篇
整体感知 词句理解
散文22 篇
体裁
知识、能力 写法、
内
语言
容
结
构
7
天津五中 马德鑫 1
编写
编写
内容 特点
体例 知识
结构
说教材
整合
说课标
说建议
课程 总目标
学段 阅读 目标 目标
教学 建议
评价 建议
课程 资源 开发
2
一、说课标。 让我们知道教学目的何在。
3
说课标
总目标
提高学生
促进
语文素养
作家、作品
修辞 词汇、语法
各种能力
道德、情趣 鉴赏
语感 阅读目标
独立阅读
多种读法
说教材——编写特点 道理 成长
传奇 历史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中国34篇
方法点拨,
注重实践。 编 写 特 点
外国18 中外兼备, 篇 体裁多样。
8
说教材
方法点拨,注重实践。
9
说教材
重叠15篇
题材广泛, 中外兼备。
注重传统
《中原我军解放 南阳》
时代精神
人苏 教教 版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仪式在港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