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3)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湖北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湖北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湖北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绿色矿山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湖北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一、总则1. 本建设标准旨在促进湖北地区矿山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矿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 绿色矿山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社会参与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为核心,推动矿业活动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建设标准1. 资源利用高效化(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合理,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利用率,降低尾矿废弃物产生量。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采选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 生态环境保护(1)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矿山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3)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治理和修复。
3. 安全生产保障(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评估与监督1. 建立绿色矿山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矿山企业进行评估。
2. 对不符合本建设标准的矿山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处罚。
3.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对举报属实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附则1. 本建设标准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2. 本建设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矿(钼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铜矿、锑矿等)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等。
银矿、锂矿、钒矿等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 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595 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GB 50771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 50782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086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988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评分标准(有色金属行业)

达到或超过指标3分,未达到指标酌情减分,查阅台账资料
11
选矿回收率不低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指标
3分
达到或超过指标3分,未达到指标酌情减分,查阅台账资料
12
废水、废气、固废物、噪声处置
3分
均达标排放为3分,否则酌情减分,看现场查阅资料
13
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完成情况及质量
12分
达到或超过规划指标12分;未达到规划目标酌情减分(规划中涉及多个指标的按指标数量分配分值),看现场查阅资料
矿区环境
(15分)
5
厂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整体环境整洁美观
3分
达到或超过评分内容指标为3分;未达到则酌情减分,查看现场
6
矿区地面配套设施齐全,标识、标牌规范清晰
2分
齐全、清晰2分;否则酌情减分,查看现场
7
矿山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防尘保洁措施
4分
均进行有效防尘处置4分;否则酌情减分,查看现场
管理制度健全、行动计划完善为2分,否则酌情减分,看现场查阅资料
22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情况
2分
已公布为2分,未公布为零分,实地调查
23
党建工作
2分
建立基层党组织,并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为2分,未建立的为零分
24
职工文明建设体系是否健全
2分
职工物资、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为2分,否则酌情减分,实地查看
3
两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5)安全生产与6)环保事故:未被列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7)异常名录(经改正后移除的除外)或严重违法名单:在土地矿产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中,8)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整改已到位
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

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
绿色矿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环保、节能、安全、高效为基本原则建设的矿山。
以下是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
1. 环保要求:矿山建设应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用低碳、节水、节能、减排技术,保障绿色生态环境。
矿山周边生态系统恢复要求高,需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植被保护等措施。
2. 安全要求:矿山建设应遵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矿山生产设备应具备安全、可靠、防爆等特性,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稳定运行。
3. 高效要求:矿山建设应遵循绿色高效的原则,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矿山运营管理水平。
矿山生产过程中应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并且,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经济收益。
以上是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
绿色矿山建设是未来矿业发展的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保障环境、安全、效益都有极大的意义。
- 1 -。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附件4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优美(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含金物料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做好防尘保洁措施,确保矿区环境卫生整洁。
(三)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噪音、粉尘及废气得到有效处置,达标排放。
(四)充分利用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采用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五)金矿开发利用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
(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区生态环境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鼓励采用充填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控制地面塌陷,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
(七)因矿制宜,采用高效的选冶方法,鼓励规模化集中选冶,对难选冶矿石鼓励采用生物氧化、原矿焙烧等预处理技术,禁止采用混汞、小规模独立堆浸等提金方法。
(八)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九)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有专用堆积场所,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采取防扬散、防渗漏或其它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流泻到矿区范围外或造成污染。
氰化尾渣等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
(十)采取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加设除尘器等措施处置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
(十一)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经处理后循环利用,力求实现闭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含氰废水应回收利用氰化物,并经破氰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二)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一、基本条件(一)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例和规章制度,营运正常,拥有有效的《采矿允许证》《安全生产允许证》和《营业执照》,土地和林地有关使用手续齐备。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切合广西和当地矿产资源整体规划,切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家产政策要求,切合采矿权设置及出让管理规定及国家和广西有关家产政策;诚信经营,实时填报并公示矿业权人开采信息,年内未被列入异样名录。
(三)全面执行采矿权人法定义务,依法纳税、依规缴费,严格依据有关规定足额缴纳土地复垦费,成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基金。
(四)编制有审察经过的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环境影响评论报告,矿山安全设备设计方案职业病危害评论报告等。
(五)至评估基准日 3 年内未发生超越同意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等,无因矿山公司原由引起的集体性事件和纠葛,无因矿山开采引起的重要地质灾祸发生,未遇到过领土、环保、安监、林业等部门的行政处分。
二、矿山环境(一)基本要求1.矿区布局合理,不在自然保护区、景色名胜区、丛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古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治区级及以上公益林保护区等保护范围内,与居民区、高速公路、主要航道双侧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保持合理距离。
2.矿区专用道路用地及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同意的建设用地及矿区范围内;新建矿山的道路开挖路基及取弃土工程,均能依据道路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行表土剥离并保存,必需时设置排水渠、挡土墙等相应保护举措。
3.拥有健全完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修、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和保障举措。
4.矿区开发规划和功能区布局合理,全面实现矿区绿化、美化和骨干道硬化,整体环境整齐雅观,矿山生产、运输、储存等管理规范有序。
(完整版)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

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为了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规范矿山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绿色矿业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实现《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确定的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目标,特制定绿色矿山基本条件。
一、依法办矿(一)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证照齐全,遵纪守法。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等。
(四)三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二、规范管理(一)积极加入并自觉遵守《绿色矿业公约》,制订有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位,成效显著。
(二)具有健全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
(三)推行企业健康、安全、环保认证和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综合利用(一)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技术经济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行列。
(二)资源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技术创新(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矿山企业总产值的1%。
(二)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三)重视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矿山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五、节能减排(一)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达国家规定指标。
(二)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成果突出。
“三废”排放达标。
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实现零排放,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绿色矿山内容及重点标准

绿色矿山内容及原则“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行科学有序旳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旳扰动控制在可控制旳范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运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旳矿山。
对于必须破坏扰动旳部分,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先进合理旳有效措施,保证矿山旳存在、发展直至终结,始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融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轨道中旳一种崭新旳矿业形象。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旳系统工程。
它代表了一种地区矿业开发运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旳能力。
它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旳开发运用矿山资源旳过程中,对其必然产生旳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旳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
1、绿色矿山建设原则(1)矿山应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产业政策,依法办矿。
(2)矿山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旳发展理念。
遵循因矿制宜旳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旳资源运用、节能减排、环保、土地复垦、公司文化和公司和谐等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
(3)矿山应以人为本,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避免、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4)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原则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原则进行升级改造。
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设计、建设、生产、毕坑全过程。
“国家级绿色矿山”旳规定涉及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运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保、土地复垦、社区和谐、公司文化等九大方面。
这些规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矿山公司旳技术力为主导旳,涉及资源旳综合运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另一类是以矿山公司旳责任心为主导旳,涉及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环保、土地复垦、社区和谐。
“绿色矿山”对公司旳综合实力有着“严苛”旳规定,具体内容涉及如下几种方面:(1)在资源旳综合运用方面,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毕了资源开发与综合运用指标,技术经济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行列;资源运用率达到矿产资源规划规定,矿山开发运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省与综合运用鼓励、限制、裁减技术目录旳规定,“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原则;节省资源,保护资源,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运用,资源运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矿山~(3)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优美
(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做好防尘保洁措施,确保矿区环境卫生整洁。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废石、尾矿产生的粉尘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置,实现达标排放。
(四)充分利用当地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新建矿山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采用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
(五)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采方式。
(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采选方法,地下矿山鼓励优先采用充填采矿方法,露天矿山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选矿多碎少磨,选
择选矿方法多种组合,提高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
(七)涉及多种资源共伴生的有色金属矿,应坚持主金属开采的同时,回收共伴生金属和非金属资源,暂时不能回收的,应提出处置措施。
开发不得对共伴生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
(八)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九)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有专用、规范的堆积场所,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采取防扬散、防渗漏或其它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流泻到划定矿区范围外或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
每年要自行对矿区范围的土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十)采取喷雾、洒水、湿式凿岩、设置除尘器等措施处置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对凿岩、碎磨、运输等生产中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阻隔等措施降低噪声。
(十一)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 应有固定废水处理站和相关设施,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各类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满足处理后水质要求。
(十二)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
案、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三、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及共伴生资源
(十三)应综合评价有色金属及共伴生资源,采用合理的利用和处置工艺,确保有色金属及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十四)应采取合理的采矿方式,优化采矿设计,露天开采设计合理剥采比,地下开采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及开拓方式,优化采场结构、凿岩、爆破等参数,采用大型先进设备,有效控制并降低开采贫化率、损失率,提高回采率。
(十五)应选择合理的选矿方法,优化选矿工艺,改善碎磨流程,合理使用浮选药剂,提高选矿回收率。
最大限度提高主金属、共伴生金属和以硫为代表非金属成分的回收率,减少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降低用量,提高精矿质量。
(十六)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实现合理利用,固废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
鼓励大中型矿山废石不出坑,尾矿井下充填,或固废其他方式利用。
(十七)充分利用矿井涌水,选矿浓密溢流、精矿脱水等厂前回水,尾矿回水、渗流等各类生产废水、生活污
水等污废水经处置后分质循环利用,提高回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四、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
(十八)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现代化。
应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十九)鼓励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
(二十)生产管理信息化。
应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
(二十一)对尾矿库、排土场(废石场)、废渣场等堆场、边坡建设安全监测系统平台,废气、废水污染控制系统在线监测平台;鼓励建设公辅设施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风机站、空压机房、皮带运输巷等场所固定设施无人值守自动化系统。
(二十二)鼓励结合矿山核心主业,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矿山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
五、树立良好矿山企业形象
(二十三)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有色金属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建立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和行动计划,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二十四)构建企业诚信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应在公司网站等易于用户访问的位置至少披露:企业组建及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绩效表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顺畅。
(二十五)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绿色发展的办矿理念,加大对矿区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支持力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矿区和谐、社会稳定,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
加强利益相关者交流互动,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应主动接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并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项目建设或公司运营所在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有关部门对违反环保、健康、安全等法律
法规,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的矿山企业,应依法严格追责。
(二十六)加强对职工和群众人文关怀,建立健全职工技术培训体系、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企业职工满意度和矿区群众满意度不得低于70%,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不得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来源:自然资源部官网绿色矿山~(1)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3)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4)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5)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6)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7)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8)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