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联决议草案范例

合集下载

模联决议草案

模联决议草案

模联决议草案模联决议草案2011-08-22 12:40委员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议题:联合国维和行动新战略++正文的分割线+++起草国:美国中国法国葡萄牙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南非巴西印度回顾以往联合国有关报告,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1992年发表的《和平纲领》,"联合国和平行动问题小组"在2001年发布的《卜拉希米报告》和2005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向联大递交的名为《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与人权》的报告。

考虑到维和经费和人员不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所分担的任务上的不够公平;维和中的"非武力"原则未有过界定和细化;快速反应机制的不够完善;单边主义的蔓延;维和人员人身安全处于威胁中,且有时形象不佳等问题,表示以上问题亟待大量新方案来解决,坚信联合国预防冲突、维持和平和建设和平的作用,强调安理会对于维和部队有绝对指挥权,一旦维和行动开始,各国不得要求本国部队擅自行动,提倡通过派遣特派团和进行预防性部署,呼吁会员国作出更多的努力,来保证和平协定的实施,决定更改升级哈马舍尔德三原则,决定更改升级联合国维和流程和机制,谴责某些国家抛弃多边主义,展开单边主义行动的行为,认可各国在会中对推进世界和平方面所作的贡献,参照《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二条,第四章第十一条,第五章第二十六条,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五十二节采取如下措施:消除维和人员不统一性:第一条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安理会可对维和部队进行强行部署,此类部队应经常进行调换。

安理会任命当地司令。

出兵政府不能对指挥官的行为做出干涉,仅受安理会派遣。

当地司令建议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冲突两方不得涉入安理会的一切行为;第二条建立并加强联合国安理会专属的信息平台,为了保证每次维和行动的高效性,统一性,各维和部队与总部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息通信平台;1).建立各区域与联合国总部之间的联系,并在特殊情况下,可与联合国24小时应急小组取得联系,避免冲突因延迟而加剧;2)各部队与临近部队的联系--行动时相互协调,支援,掩护,情报互享;3)情报公开权属于联合国安理会;4)信息平台应与各国政府取得联系,联合国委员会成员国政府在冲突爆发后应无尝提供相关信息以加快解决冲突的进程;人员问题第三条针对民族冲突的解决方案:1)避免将与冲突国家之间存在民族矛盾的维和人员派往该地区;2)在培训中对维和人员灌输相关思想以便更加妥善地处理涉及的民族问题的事件;第四条改善维和部队内部人员的不统一的问题:1)加强团体意识的培养;2)在分派部队时尽量保证临近的维和部队的融洽;组织一定的军事演习及训练增强部队与部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3)第五条修改挑选维和人员的基准:1)挑选的维和人员必须自愿加入;2)挑选的维和人员不应有犯罪前科;3)挑选的维和人员必须送至联合国安理会指定的训练基地进行素质与战术方面的培训;第六条认为受援国的局势得到缓解之后应当为安理会提供一定的人员以保证维和部队的兵源;第七条明确安理会的新任务及加强与各个部门的交流、通讯、联合:1)安理会有权对军火市场进行监督,各国的军火公司应接受联合国的定期检查;2.联合国安理会在特定情况下有权授权于商业银行对一些资产进行冻结,各银行应当与之合作;3)联合国安理会应与各非政府组织加强交流合作;4)联合国安理会应当加强在反恐方面的作为;第八条完善维和部队的待命机制:1)在冲突发生后,当评级为紧急情况时,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驳回普通待命军队的"一口回绝"权利;2)建立联合国24小时待命小组,一旦有冲突发生,立即响应,并在24小时内拟定解决方案,限48小时内到达冲突地点;维和人员的安全第八条建议国际红十字会,以及非政府人道主义救援组织进入维和部队驻扎的国家以及地区,并建立医疗站,以及疾病控制中心,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心理医生为当地居民及士兵进行疾病治疗以及心理疏导,消除当地居民对维和士兵的误会;第九条考虑到维和人员所面临的危险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一方面维和部队应当配备更多的重武器,另外出于防止误伤的出现,维和部队应配备一些非杀伤性武器;预备役第十条建议一旦矛盾发生,当地的维和部队无法快速的缓解局势时,安理会或当地司令可要求预备役维和人员加入维和行动;第十一条认为预备役人员应当来自特召部队。

模拟联合国大会决议草案样例

模拟联合国大会决议草案样例

决议草案1.起草国:泰国,菲律宾,老挝附议国:中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安全理事会,回顾其所有相关决议,尤其是2008年4月15日第1808号决议(S/RES/1808),严正关切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铭记不断升级的军事冲突已经造成的无辜平民死难以及财产损失等人道主义危机,强烈谴责任何可能造成人道主义局势继续动荡的行为;重申《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再次重申安理会第1808号决议行动性条款第一条,“重申所有会员国承诺维护格鲁吉亚在国际公认疆界内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注意到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北京举行,因此强调格鲁吉亚和俄罗斯遵守《奥林匹克休战协议》的必要性;强调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双方尽快结束军事冲突的重要性;坚信在联合国格鲁吉亚特派团和独联体维和部队的密切协调将在稳定南奥塞梯区域安全局势中发挥关键作用;充分相信该地区争端的和平妥善解决需要考虑南奥塞梯人民的意愿,格鲁吉亚的国家利益以及更加深刻的国际和平以及安全秩序;欢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对当地和平进程的推进,欣见在安理会各成员国的努力下,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已决定重回谈判桌,新的停火协议达成指日可待;1. 敦促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立即实行停火,具体要求为:i) 停火期间暂时由联派团与独联体维和部队维护争议地区的和平;ii) 共识达成之前不允许双方以任何理由继续交火;iii) 一旦停火期间再次发生武装冲突,将追究上述责任并对责任方进行国际制裁;2. 决定建立战时缓冲区,双方于即日起72小时内撤回8月6日战前位置,并保持足够的缓冲距离,保证双方军事势力的隔离;3. 又决定将南奥塞梯的维和任务暂时交由联格团和独联体维和部队负责,有以下附加条件:i) 如有恶性军事冲突再次发生,允许联合国派遣调查团进入该地区进行调查,ii) 调查结果公布后,由联格团明确责任认定,并以正式书面报告形式公示,iii) 俄方接受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推荐,并由联合国认定的观察员进入安全区;4. 建议迅速恢复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俄罗斯的四方会谈,并将每一次会谈成果及时向安理会报告,允许联合国代表旁听记录四方会谈的重要会议,并且:i) 追求长期和平及高加索地区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四方会谈的一贯目的,这是俄方作为会谈方所作的承诺与保证,ii) 俄方默认欧安组织成员可以与四方会谈中任一方接触,充分了解会议动向;5. 赞同建立健全武器运输检察机制旨在加大监督杀伤性武器进入冲突地区的渠道与数量,提高运输武器透明度,避免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误会,呼吁各国适当削减格鲁吉亚冲突地区的进攻性武器运输;6. 欣见美国同意暂缓与格鲁吉亚现行签订的安全合作协议,并在该协议到期后12个月内不同格鲁吉亚缔结任何军事安全合作协议,但对于已经存在的合作协议,其余国家不应干涉,并且欣见俄罗斯承诺不向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等地区输入和部署进攻性武器;7. 要求严正调查国际间武器运输走私行为并予以严厉的制裁;8. 敦促格鲁吉亚将已获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交联格团,但同时联格团必须登记。

模联决议草案范例

模联决议草案范例

决议草案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题:难民安置起草国:以色列捷克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冰岛意大利西班牙附议国: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蒙古柬埔寨尼日利亚埃及加拿大匈牙利葡萄牙伊拉克阿富汗伊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了解到据联合国难民署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06年底,全球难民总数已超过1400万,重申1951 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1967 年《议定书》是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基础,确认各缔约国必须全面、有效地落实这些文书及其体现的价值,满意地注意到现有一百四十六个国家成为其中一项或两项文书的缔约国,鼓励非缔约国考虑加入这些文书,特别强调必须充分尊重不驱回原则,并确认一些非国际难民文书缔约国慷慨收容难民,注意到1954 年《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现有五十八个缔约国,1961 年《减少无国籍状态公约》有三十个缔约国,并鼓励高级专员继续为无国籍人开展活动,了解到目前难民人数仍在不断增长,意识到难民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巨大不稳定因素,意识到难民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意识到解决难民安置问题对解决难民问题的意义巨大。

第一条敦促国际资源、技术的补充与援助,确保收容国与国际资源衔接到位;第二条建议发达国家将对收容国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援助,促进收容国的经济发展;第三条希望各个国家能加大对外投资,帮助难民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最终吸引难民回到其原住地;第四条希望各国各取所长,积极派遣科学技术专家,对于有条件的难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各难民安置点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使难民能更好的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减轻对安置国的经济压力;第五条在难民入境前,进行全面、合理的身份登记和安全检查,将恐怖主义分子排除在外;第六条对难民的社会宗教背景进行充分地调查,并以此进行合理的难民安置;第七条解决难民短期内无法融入安置国社会生活的问题,对此应做到:(子)督促收容国提供劳动岗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确保难民的正常生活;(丑)督促收容国立法保障难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应在法律中提及对难民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处理方式;(寅)加强司法检查力度;第八条希望各国共同协商,共同创立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监察机构,对此应做到:(子)通过联合国协调各国利益,组成该机构,并使此机构依附于联合国;(丑)监察各国提供的救援资金,定期公布援助资金的流向和用处;第九条加强宣传工作,应做到:(子)通过媒体,公布各界援助的物资的具体流向;(丑)宣传、号召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组织,进行民间捐助,派遣志愿者,为难民安置出一份力;第十条制定应对难民问题的长期计划,对此应做到:(子)帮助有归国意愿的难民返回原住国;(丑)强调所有国家均有义务接受本国国民返回,吁请各国便利那些经确定不需要国际保护的本国国民回返,并申明有关人员的回返,不论其地位为何,都必须以安全和人道的方式并在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权和尊严的情况下进行;。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1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1

决议草案委员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议题: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促进世界和谐起草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叙利亚刚果伊拉克德国阿根廷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附议国:菲律宾朝鲜经社理事会回顾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46/182号决议,要求加强在人道主义领域内的行动,并为此设立了人道主义事务部,还回顾其历年通过的有关决议,特别是2009年3月31日第64/6号、2008年7月25日第62/322号、2009年7月22日第64/84号决议,强调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是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的,深信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行动对于维护国际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确保国际社会对灾害和紧急情况作出及时、连贯一致和协调的反应,并协助从紧急救济到复原与发展的顺利过渡,同意制订和推行联合国系统及其合作伙伴人道主义问题的共同政策,动员和协调人道主义紧急状况的援助,谴责一切附带政治性条款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措施的行为,认为联合国应发展和调动联合国加快提供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能力,促进减少灾害风险,宣传人道主义问题,提供紧急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及时信息,以促进全球人道主义援助,重申在复杂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局势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所有行为体都应推动和充分遵守人道、中立、公正和独立的人道主义原则,欣见于2008 年6月3日至5日在罗马举行世界粮食保障问题高级别会议,并指出执行其结果,包括关于人道主义援助的内容,认识到紧急情况、恢复和发展之间的明确关系,并重申提供紧急援助的方式应迅速、有执行力并且有助于复兴和长期发展,以保证救济工作平稳地过渡为恢复和发展工作,注意到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及相关的1977年《附加议定书》以及2005年关于新增特殊标志的《第三附加议定书》所组成的“国际人道法”所做的呼吁:“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通过政府或各种组织,我们都可以对遵守国际人道法做出重要贡献。

”承认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冲突不断,全球人道主义形势日益严峻,全球人道主义协调和反应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国际人道主义协调合作,切实帮助受灾国加强能力建设,实现从救灾向发展的顺利过渡,保持人道主义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促进世界和谐发展,是当前国际人道主义领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承认灾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模拟联合国法国决议草案范文

模拟联合国法国决议草案范文

模拟联合国法国决议草案范文起草国:法国。

一、前言。

尊敬的各位代表,我们齐聚于此,就如同在一场盛大的全球派对上,但很可惜,这个派对有一些不太美妙的状况需要我们来处理,那就是[阐述议题背景,如全球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

就像法国人不能忍受没有好红酒的晚餐一样,这个世界也不能忍受这个问题继续恶化。

二、行动纲领。

(一)外交与合作方面。

1. 法国建议建立一个“全球问题多边聊天群”,哦,不,是一个多边外交协商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受到[议题]影响的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就像在法国的小镇里大家不分贵贱一起参加葡萄酒节一样,都能够平等地坐下来聊天,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难。

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视频会议,大家可以一边喝着自己国家特色的饮品,一边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2. 鼓励各国互派“问题解决特使”。

这些特使就像是友好的信使,要像法国的浪漫使者一样,带着本国的诚意和解决方案前往其他国家。

特使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达本国的政策,还要像交朋友一样去了解对方国家的实际需求,然后回来向本国汇报,以便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合作方案。

(二)经济与资源方面。

1. 设立一个全球[议题相关]基金。

这个基金就像是一个大家共同的存钱罐,富国多存点,穷国根据自己的能力也贡献一点。

然后,这个基金将专门用于帮助那些受到[议题]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比如那些因为[具体影响,如战争而基础设施毁坏]的地方。

这些钱可以用来重建学校、医院,就像法国重建被战火破坏的古迹一样精心。

2. 对于在解决[议题]过程中积极创新和做出贡献的企业,无论是高科技的大公司还是小的环保初创企业,都给予特殊的经济奖励。

这个奖励可以是税收减免,就像法国给那些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企业减税一样。

也可以是直接的奖金,让这些企业像得到了法国美食勋章一样自豪,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伍中来。

(三)教育与文化方面。

1.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议题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

各国要把这个活动融入到本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开始,就像法国的孩子从小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化一样。

决议草案(模联)

决议草案(模联)

决议草案(模联)第一篇:决议草案 (模联)决议草案1.2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议题:应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起草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中国、玻利维亚、乌克兰、叙利亚、苏丹、巴西、秘鲁、印度尼西亚、印度、海地、柬埔寨、阿富汗、洪都拉斯、古巴、肯尼亚、科特迪瓦、老挝、也门、塞尔维亚、伊朗、格鲁吉亚、爱尔兰、文莱、阿尔巴尼亚、约旦、索马里、冈比亚、塞内加尔、安哥拉、黎巴嫩、沙特、巴基斯坦、刚果布、尼泊尔、阿联酋、黑山、阿尔及利亚、东帝汶、朝鲜、刚果金、尼加拉瓜、科特迪瓦、马里、摩尔多瓦、罗马尼亚附议国:吉尔吉斯斯坦、希腊、马尔代夫、塞拉利昂、莫桑比克、利比亚、南非联合国大会,回顾近些年在伊拉克、阿富汗、达尔富尔地区、卢旺达等地出现的战争混乱状态及其调节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深信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对人类和对文明的存续造成威胁,因此规范应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已迫在眉睫,回顾《日内瓦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及共同第三条、《罗马规约》第八条、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三)(四)(五)款、《世界人权宣言》、《防止种族灭绝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的一切歧视公约》以及《儿童权利公约》和有关规定,承认目前国际社会对上述文书的具体落实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切实加强有关机构的作用效力,以便更好地落实,还承认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发生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家的援助没有很好的规范,认识到对此进行合理合法的规范是当务之急,注意到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提出的有关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界定和解决的新思,充分肯定这些方案并要进行进一步创新以便使其方法得到更广泛推广,认为在应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方面,国际社会必须制定有效的界定、预防、应对、善后机制,以确保国际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有更高的效率并将损失降低,殷切希望各国团结一致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全球合作体制,呼吁要加强联合国与区域性组织的协调与合作,以便更好地应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根据《联合国宪章》、《日内瓦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采取措施,第一条完善对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界定:(一)依据武装对抗双方中非政府武装团体的身份进行界定;(子)申明若其中非政府武装团体为恐怖组织,则该冲突不应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丑)申明若其中非政府武装团体为宗教组织;(甲)若该国为定有国教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且该冲突的影响仅限于本国之内,则应属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乙)若该国家未定有国教但宗教信仰自由,则该冲突仅视其是否影响到他国同宗教教徒,界定其所属;(丙)若该宗教武装团体为国际极端宗教组织支持下发生武装冲突的,则该冲突应为国际性武装冲突;(寅)申明若其中非政府武装团体为雇佣兵团,则该冲突不应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卯)申明若其中非政府武装团体处于外国势力的实际控制之下,并以之达成其国际性目的,则该冲突不应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二)依据冲突影响程度进行界定;(子)申明若该冲突涉及到他国主权,则该冲突不应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

决议草案委员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议题:能源危机下的粮食短缺起草国:喀麦隆、印度、肯尼亚、中国附议国: 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美国、几内亚、巴西、索马里、韩国、伊拉克、刚果民主共和国回顾历年通过的有关决议《关于世界粮食安全的国际约定》以及2005年7月25日通过的A/60/154号决议;意识到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遗憾地看到目前很多极端贫穷的国家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十分严重,导致了政治和经济不稳定;强调经济发达的大国对经济落后国家帮助的重要性;深信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贫弱人口的粮食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感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欢迎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对发展中的地区提供帮助。

第一条呼吁世界关注贫困国家,关注贫困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第二条强调亚非拉组织对粮食炼能计划持反对态度;第三条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组织,通过合作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1)建议采取的措施:i. 完善各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各国农业;ii.化解内部的骚乱,缓和中东地区国家内部的政治纷争,调节各国的矛盾;iii.加强组织成员国间技术的交流,建立技术共享平台,以实现共赢;iiii.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晚婚晚育政策,限制人口增长,降低对谷物等紧张资源的消费;iiiii.共同商定成员加入或退出。

2)确认采取以下互利的措施:i.迫切希望世界上任何主权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组织,经成员国协商同意后即可加入;ii.建议组织内粮食较富余的国家对粮食短缺国家进行援助;iii.建议对外宣传组织的友好和公平形象,内部各国要加强合作,公平对待每一方,从而建立良好的声誉;iiii.确信组织的各个国家间经过协商可以实现内部石油关税的降低,但在外部贸易中组织不希望降低石油关税。

3)遵守以下原则:i. 强调一切利益交换与贸易往来都应建立在互不侵犯、平等互利的前提条件下;ii. 进一步强调组织内部各成员国对外态度应一致,反对组织内国家单独与组织外国家进行违背组织原则的协商与交易。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格式及范文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格式及范文

模拟联合国决议草案格式及范文委员会:校园生活委员会。

议题:改善校园午餐质量。

起草国:吃货联盟国(虚构,用于示例)序言。

意识到校园午餐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学习精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学习嘛)。

当前校园午餐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口味单一,就像每天都在和同一个味道的食物打交道,毫无惊喜可言;营养不均衡,有时候感觉不是在补充营养,而是在完成吃的任务;分量不足,对于那些正在长身体或者胃口比较大的同学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解决方案。

一、成立校园午餐监督小组。

1. 这个小组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老师代表共同组成。

学生代表嘛,那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毕竟是天天吃的人;家长代表也很重要,他们最关心孩子们吃的好不好;老师代表可以起到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2. 监督小组的任务就是定期检查食堂的食材采购情况,要像侦探一样,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多样。

可不能让那些不新鲜的食材混进我们的餐盘。

二、丰富菜品。

1. 每周制定不同的菜单,要有中国的八大菜系轮着来(今天川菜的麻婆豆腐,明天鲁菜的糖醋鲤鱼,多棒啊),也要有西餐的一些经典菜品,像意大利面、汉堡包之类的(当然是健康版的啦)。

这样就像每天都在进行一场美食之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嚼蜡。

2.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菜品。

春天多来点新鲜的蔬菜沙拉,夏天有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和凉拌菜,秋天有香甜的南瓜粥,冬天则是热乎乎的炖菜,让同学们感受到四季在舌尖上的变化。

三、增加分量。

1. 重新评估同学们的食量,尤其是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差异。

男生可能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能量,而女生可能更注重菜品的精致和适量。

但总体上,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吃饱,而不是吃完饭还像没吃一样,肚子还在咕咕叫。

2. 提供加餐选项,比如水果、酸奶或者小点心。

如果午饭没吃饱,这些加餐就能救急,而且还能补充额外的营养。

四、提升厨师水平。

1. 定期组织厨师参加厨艺培训,学习新的烹饪技巧和菜品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议草案
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是在一份或多份工作文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对于所讨论议题的实质性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的书面提案。

在会议中,决议草案的赞成票如果达到或超过全部有效票数的三分之二,即意味着决议草案得到通过而成为了正式的决议。

在真正的联合国中,一些决议草案如果得到通过而成为了联合国决议,则意味着它有了法律效力和实际的约束力。

因此,决议是一次联合国会议的最终成果,是各国对议题基本达成一致的体现。

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中,决议草案在会议指导审核通过后印发全场。

在接下来的进程中,代表们要对决议草案进行深入地讨论。

当有修改的必要时各国代表可以提出修正案予以修改。

当有代表提出动议结束辩论并对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时,如果此动议得到通过,即结束辩论程序而对决议草案进行唱名表决。

如果决议草案的赞成票如果达到或超过全部有效票数的三分之二,即意味着决议草案得到通过而成为了正式的决议。

反之,则意味着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决议草案是模拟联合国会议中最重要的文件,决议草案的写作在语言、结构和内容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模拟联合国中的各位代表在撰写决议草案是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规范。

决议草案的条款分为序言性条款
(Perambulatory Clauses)和行动性条款(Operative Clauses)两类:
在序言性条款中,每一条款要以动名词形式开头,动名次下加下划线,同时每一条款以逗号结束;在行动性条款中,每一条款要以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开头,同时该动词应以斜体显示,每一条款以分号结束,最后一个条款以句号结束。

行动性条款是决议草案最重要的部分,决议草案行动性条款的语言也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每一条款都表达一个单独且完整的意思;其次,每一条款以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开头,条款的主语是该委员会,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UNSC);再次,决议草案行动性条款的句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另一种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国家+to do(动词不定式)”。

决议草案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国家起草,并需要经过一定数量其他国家的签字认可,才可提交大会进行讨论。

针对同一个议题,可以有由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提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的多份决议草案,最终采用全体投票的方式决定哪份决议草案最终成为决议,一份决议草案须在得到大会全体成员国2/3多数同意后方可通过。

以下为一篇决议草案范例:
决议草案1.1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朝鲜核问题
起草国:英国、美国`
附议国:中国、法国、俄罗斯
安全理事会,
回顾其以往各项相关决议,包括第825(1993)号决议、第1540(2004)号决议、尤其是第1695(2006)号决议,以及2006年10月6日的主席声明
(S/PRST/2006/41),
重申核、生物和化学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严重关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声称已于2006年10月9日进行一次核武器试验,这一试验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旨在加强防止核武器扩散全球机制的国际努力构成的挑战,以及对该区域内外的和平与稳定造成的危险,
表示坚信应该维护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国际机制,并回顾,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不能具有核武器国家的地位,
痛惜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谋求发展核武器,
还痛惜朝鲜已拒绝无条件地重返六方会谈,
认可中国、朝鲜、日本、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和美国于2005年9月19日发表的《共同声明》,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并根据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
第一条谴责朝鲜声称于2006年10月9日进行的核试验,公然无视安理会各项相关决议,尤其是第1695(2006)号决议和2006年10月6日的主席声明(S/PRST/2006/41),其中包括这一试验将招致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并将明显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二条要求朝鲜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或发射弹道导弹;
第三条要求朝鲜立即收回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宣告;
第四条还要求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并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有缔约国都需要继续履行其条约义务;
第五条决定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严格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缔约方适用的义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的条款和条件(IAEA INFCIRC/403)行事,并向原子能机构提供超出这些规定范围的透明措施,包括让原子能机构接触它要求和认为需要接触的人员、文件、设备和设施;
第六条又决定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现有的其他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
第七条决定所有会员国应防止经由本国领土或本国国民,或使用悬挂本国国旗的船只或飞机,直接或间接向朝鲜提供、销售或转让下列物项,不论它们是否源于本国领土;
第八条吁请所有会员国自本决议通过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安全理事会报告为有效执行上文规定而采取的步骤;
第九条吁请朝鲜立即无条件地重返六方会谈,努力迅速落实中国、朝鲜、日本、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和美国于2005年9月19日发表的《共同声明》;第十条决定继续积极处理此案。

DRAFT RESOLUTION 1.1
General Assembly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Relations with the Host Country Sponsors: Argentina, Germany, Japan, South Afric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ignatories: Azerbaijan, Brazil, Bangladesh, Barbados, Croatia, Denmark, Greece, Hungary, Italy, Jamaica, Zimbabwe, etc.
The General Assembly,
Having considere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Relations with the Host Country,
Recalling article 105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garding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host country,
Recalling also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7 of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819 (XXVI) of 15 December 1971, the Committee should consider, and advise the host country on, issues arising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garding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cognizing that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continue to be taken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the host country, in particular to prevent any acts violating the security of missions and the safety of their personnel,
1.Endorses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Relations with the Host Country contained in paragraph 86 of
its report;
2.Requests the host country to consider removing the remaining
travel restrictions, notes that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some
travel restrictions previously imposed by the host country on staff of certain missions and staff members of the Secretariat of certain nationalities were removed, and, in this regard, notes the positions of affected;
3.States as reflected in th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and of the host coun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