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奶牛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哈必嘎乡简介

哈咇嘎乡简介一、基本情况哈咇嘎乡位于康保县东南50公里处,与沽源九连城镇,张北二台镇、察北牧场,内蒙古太卜寺旗接壤,东西翼紧临207国道(张家口至锡盟)和张康公路(张家口至康保),九邓线二级柏油路公路横贯乡境,交通便利。
乡域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总人口13510人,其中外出5420人,全乡耕地面积7.2万亩,林地面积6.3万亩,草地面积4万亩.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278万元,财政收入230万元,人均纯收入3283元。
二、机构设置全乡村干部共有81名,其中村书记19名(哈必嘎、沙院、三百顷村书记由乡领导干部兼任),村主任13名(义合堂、马鞍架、平乡、三百顷、东三面、大兴德6个村书记,主任一人兼),村会计19名,村妇联19名,其他职务村干部11名;乡政府下辖乡直单位有派出所、供电所、信用社、供销社、教办、兽医站、乡卫生院、法庭8个部门,辖区内有1个中心小学、1个幼儿园和10个村小学(更台、沙院、兰城子、下百井、察汗脑包、包山地、义合堂、邢家沟、平乡、三百顷)。
三、党政建设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转变作风,努力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二十字”方针,包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领会精神,提高政策水平和各方面的服务本领,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为此,板榄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部、基层办举办的各种培训,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学习自治区、市、县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深刻领会党的精神和把握农村政策,虚心向各方面人士请教农村工作方法和经验。
把这次驻村工作,既当做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实践,也当做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大舞台,工作中做到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全面提高。
2、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区、市、县基层办的部署和要求,哈咇嘎乡在对县、乡的基本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深入到驻点村调查,走访了驻点村所有村干和所有村屯,全面地调查了驻点村的土地、人口、民族、文化、卫生、教育、习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群众生活与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指出了驻点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工作建议。
张家口市奶业现状及举措

张家口市奶业现状及举措郭田顺,李林,周燕玲(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075000)近年来,张家口市紧紧围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按照强龙头、夯基础、上标准、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现代奶业产业体系,全市奶业发展迅速。
1发展现状1.1养殖数量大,区域集中2019年全市奶牛存栏27.1万头,奶产量106万t,均位居全省第三。
奶牛养殖在坝上(张北县、沽源县、康保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怀涿(怀来县、涿鹿县)、市郊(宣化区、万全区、怀安县、经开区)三大产业优势区域重点分布。
1.2规模比例大,标准化高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存栏100头以上)达到118家,300 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104家,占全市规模养殖场的88%曰其中存栏千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24家,存栏万头以上奶牛养殖场5家。
已实现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全覆盖、分群养殖管理全覆盖、人工授精技术全覆盖,全株青贮日粮使用全覆盖;全市113个生鲜乳收购站全部达到了“五有一符合”标准要求,78辆生鲜乳运输车辆全部安装了GPS定位系统。
全市26个奶牛场6000头奶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生鲜乳蛋白达到3.2%以上,脂肪达到3.6%以上。
1.3加工能力强,品种齐全全市有乳品加工企业11家(察北管理区5家、塞北管理区3家、张北县2家、万全区1家),其中液态奶加工企业6家,设计年加工鲜奶能力153万t,产品主要有特仑苏、纯牛奶、酸奶、优酸乳、花生奶等;乳粉加工企业5家,设计年加工鲜奶能力77万吨,产品主要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全脂乳粉、奶茶粉等。
全市已形成了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高端液态奶产业集群和以君乐宝旗帜乳业为核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集群遥1.4饲草资源广,品种繁多全市草原面积1595.35万亩,其中天然草原1513.53万亩,人工草地81.82万亩。
赤峰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奶业经济Dairy Economics赤峰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张秀云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 要:近年来,赤峰市为打造现代一体化奶牛产业发展链,紧抓发展机遇,调整产业布局,全力实现农民增收。
但赤峰市目前的奶牛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待解决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饲料供应匮乏、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等。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原则,从赤峰市主要资源优势和奶牛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坚持政策支持、建立畅销品牌、成立产业协会、加强技术研发、引进专业人才等解决对策,以期为赤峰市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文章编号:1671-4393(2023)12-0006-05 DOI:10.12377/1671-4393.23.12.020 引言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原称乌兰哈达、昭乌达盟,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畜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赤峰市农牧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区农牧局长会议精神,以建设农牧业强市为发展目标,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实情,借助科技,依托项目,全面面向经济市场,全力推动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1,2]。
奶牛产业作为赤峰市经济体系支柱性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市奶牛存栏31.36 万头,其中荷斯坦牛存栏9.36 万头,同比增长9.28%。
全市奶类产量26.3 万t,同比增长8.98%。
为进一步推动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突破发展瓶颈,本文从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饲料供应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当下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赤峰市主要资源与优势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城市之一,因独特地理环境,全域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畜牧业发展作者简介:张秀云(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副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畜牧业发展。
河北省奶牛良种补贴成效显著

河北省奶牛良种补贴成效显著
三石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
【年(卷),期】2009(000)022
【摘要】@@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奶牛良种繁育补贴,河北省被纳入首批奶牛良种补贴试点省,试点在正定、徐水、滦南和张北4个项目县开展.为了解这些试点县奶牛良种补贴取得的效果,10月19~20日,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组织调研小组专程赴河北省正定县、徐水县作了专题调研.
【总页数】1页(P9)
【作者】三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南实施奶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成效显著 [J],
2.把握形势扎实工作进一步落实奶牛肉牛良种补贴工作2009年第二次全国奶牛、肉牛良种补贴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J], 栗柱
3.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培训班在呼和浩特举办 [J], 栗柱
4.河北省召开奶牛良种补贴招标会 [J], 无
5.奶牛良种补贴(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徐水县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保牧草种子喜获丰收可提供7万余公斤商品种子

康保牧草种子喜获丰收可提供7万余公斤商品种子
毕宪明;吕贵;刘生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03(000)017
【摘要】康保牧场今年收获冰草、披碱草等品种7万余公斤牧草种子,经脱粒、晾晒、精选后已全部人库。
【总页数】1页(P9)
【作者】毕宪明;吕贵;刘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康保县林业局三楼监理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6
【相关文献】
1.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Ⅱ.牧草种子水分状况 [J], 宁布;包来晓
2.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Ⅳ——牧草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J], 宁布;包来晓;等
3.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Ⅲ——牧草种子的营养成分状况 [J], 宁布;包来晓;等
4.四川省牧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J], 王化春;胡朝华;邱碧飞
5.旱作条件下施肥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Ⅱ-分期施氮及微量元素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J], 贺晓;李青丰;索全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家口农业概况

张家口农业概况发布时间:2003-12-29 00:00:00一、基本情况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邻承德,南接北京、保定,西与山西接壤,北与内蒙交界。
地处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南北最大距离近30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228公里,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
全市辖13县4区和2个管理区,209个乡镇,4193个村。
总人口450.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6.27万人。
总土地面积36873平方公里(折合5531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320万亩,其中退耕面积2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面积36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95万亩。
拥有农机总动力165.2万千瓦,拖拉机36895台,配套农具40693部,农用运输车49322辆,耕、播、收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7%、46.9%和15.5%。
全市海拔600-1600米,西北高、东南低,横贯中部的阴山山脉,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自尚义县套里庄、张北县狼窝沟、赤城县独石口一线以北的沽源县、康保县、张北县、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和尚义县一部为坝上高原区。
该区域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面积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呈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
以南的尚义县一部和万全县、崇礼县、赤城县、怀安县、宣化县、蔚县、阳原县、怀来县、涿鹿县、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为坝下区。
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面积24467平方公里,海拔500-1200米,河川占24.5%,丘陵占18.7%,山区占56.8%。
全市交通条件良好,市区距北京仅180公里,境内公路、铁路交错纵横,京包、丰沙、大秦等铁路干线横贯全市,110、112、109、207国道及众多的省道、县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新建成的京张、宣大高速公路更加缩短了通往市外的路程。
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

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康保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华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养殖业。
康保县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奶牛养殖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发展潜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康保县奶牛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奶牛产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调研对象为康保县奶牛养殖场主、农户和相关部门。
三、奶牛养殖现状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具有以下特点:1. 养殖规模小:康保县奶牛养殖主要以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户为主,养殖规模较小,平均每户养殖20~30头奶牛,只有少数大型养殖场规模较大。
2. 养殖水平较低: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导致饲料搭配不合理、疾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
同时,缺乏规模化养殖的经验和思路,无法实现规模经营。
3. 品种和品质有待改进:康保县奶牛品种主要以黑白花胎奶牛为主,生产性能一般,对高产种奶牛缺乏认识和应用。
牛奶品质方面,市场对奶源质量要求提高,但部分养殖户对饲料和环境安排不够重视,导致牛奶品质不稳定。
4. 销售渠道有限:康保县奶牛养殖企业缺乏稳定而广泛的销售渠道,大部分以人工直销为主,销售范围受限。
四、问题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存在以下问题:1. 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养殖户缺乏养殖知识和技术,对于饲料搭配、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困扰;同时,缺乏规模经营的经验和方法,影响养殖效益。
2. 品种和品质有待提升:康保县奶牛品种选择和改良有限,需要引入高产优质种源,并加强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提升,提高牛奶品质。
3. 销售渠道不畅:康保县奶牛养殖企业缺乏稳定而广泛的销售渠道,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合作等。
五、发展建议针对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对康保县奶牛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引进技术,改善饲料配方,严格疾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
奶源地调研报告

奶源地调研报告奶源地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奶源地是指乳制品的原材料奶的生产区域,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和口感。
因此,对奶源地进行调研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就某一奶源地进行调研,并对其生产情况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研结果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奶源地位于某省的西南部,地域较为偏远。
其地处高山区,气温较低,冬季较长,夏季较短,并且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这种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于牧民的奶牛养殖有一定的限制。
2. 奶牛养殖情况奶源地农牧民主要以牛养殖为主,其中主要以方便养殖、适应能力强的本土牛种为主要饲养品种。
牛只数量较多,但规模较小。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放牧式饲养方式较为普遍,而集约化饲养方式较少。
3. 饲养方式和饲养管理奶源地的牛只多为放牧式饲养,牛只能够自由放养、吃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养成本。
但与此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饲养管理问题,比如过于依赖天气条件、饲料不平衡等。
此外,由于饲养方式的限制,奶源地农牧民对于养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
4. 奶源质量经过调研,奶源地的奶质量总体上较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农民对于饲养管理的不够严格,导致奶牛的饲料不均衡、品种纯度存在问题等,这些都对奶源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由于奶源地地理位置的偏远,运输环节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当等。
三、问题分析和建议1. 饲养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奶源地农牧民对于养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建议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其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
2. 奶源地地理位置的问题奶源地位于高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导致运输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提供更好的运输条件和设施,以降低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并加强温度控制,以保证奶源质量。
3. 饲料问题奶源地农民对于饲料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加强对饲料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饲料的合理搭配和供应。
四、总结奶源地作为乳制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管理对于乳制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奶牛养殖总量比2008年前有所下降。
三是养殖利润与周边县区相比明显较低。
四是资金投入瓶颈十分突出。
二、奶业发展优势条件及前景
一是自然环境优良
县境常年受东亚大陆性季风 气候、内蒙古高压控制,光照充 足、气候干燥冷凉、雨热同季、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饲草饲料作 物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积累和干 物质形成,是奶牛养殖的优势区 域。境内无污染企业,农民对旱 作农田和牧草从无使用农药的习 惯,水清、草茂、地绿、天蓝, 空气、土壤和水源无污染、无公 害、洁净度高,且多种野生中药 材与牧草共生,食药同源,具备 了生产有机奶的环境条件。
坚持以最优惠的政策、最
宽松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欢 迎来康保投资。
一、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立草为业
品种改良
舍饲精养
全县目前存栏奶牛3万头,其中泌乳奶牛占比65%,发展综合性规模 养殖场(区)30个,规模养殖率100%,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年产鲜 奶10万吨左右,常年销售额4个多亿,奶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1%。
制约因素
一是奶牛养殖区域分布窄、规模小。
和“集散地”的重要作用。
六是后发优势强劲
全县畜牧业建设用地储备充足,荒滩荒坡面积大,20000亩以 上5块,主要分布在康保牧场、张纪、闫油坊、李家地、二号卜等
乡镇;10000~20000亩11块,主要分布在张纪、土城子、邓油坊、
李家地、闫油坊、哈必嘎、屯垦、照阳河等乡镇;5000~10000亩 的22块;3000~5000亩的41块。 从国家、省、市来讲,不断 加大支农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
竣工投产后5年内,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税收情况,县政府以奖励形 式,全部返还企业所交土地征用费或土地出让金。
财税政策
对经营期6年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 享受国家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自获利年度起,对企业缴纳的企
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5年分别按100%、80%、60%、40%、20%
二是饲草资源丰富
从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 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已累计 完成生态工程300多万亩,2012年 又启动实施了环首都百万亩新型生 态屏障建设,目前拥有改良天然草 场99.55万亩,人工种草面积42.13 万亩,主要有苜蓿、沙打旺、草木 栖、冰草、披碱草等;每年种植青 玉米、青莜麦、青谷子等当年生牧 草40万亩,莜麦、小麦等粮食秸杆 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饲草产量大、 品质高,为发展规模养殖业提供了 保障。
五是交通条件良好
境内路网完整,交通便利,
207国道纵贯南北,在建的二秦 高速横贯东西,县城南距北京、 北距二连浩特均350公里,距省 会石家庄垂直距离420公里,距 张石高速公路90公里,距呼海 大通道和集通铁路白旗二级货
运站均40公里,是冀北蒙南通
衢,商贸物流节点,在沟通京 津冀蒙大市场中起着“桥头堡”
的比例奖励企业。
审批政策
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联合办 理、集中办理,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对国务院、省、市政 府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减免政策
实行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对有上下限额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标 准执行。
同时
在我县投资的属于国家、省、市重点扶持项目,国家鼓励的科技项目, 延伸产业的重大项目,国内500强企业项目,进驻县经济开发区项目,实 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制度,在规划建设、项目立项、土地占用、水电供 应、金融信贷、相关审批手续办理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大优惠。Biblioteka 下一步,重点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奶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二是奶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三是奶业发展与科、工、贸相结合。
三、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条件
我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产业兴 县、文化亮县”工作主题,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突出
位置,加快借势发展进程。
土地政策
对来我县投资的国家鼓励类项目,所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在项目
设,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
一退双还、草原生态奖补等生态 项目,为我县扩大林草资源储量,
发展规模化养殖,实现绿富双赢,
提供了历史机遇。
省长张庆伟来康调研生态建设
总思路: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 总目标:农业升级,绿色崛起
到2015年,全县奶牛发展到5万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发
展到50个,努力打造20万吨优质奶源基地,至少引建1-2家大型 乳品加工企业,推动奶业产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
三是技术力量雄厚
全县拥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20名,其中大专、大学本科学 历4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5 名,中级技术职称38 名,农技人员素质 高,业务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畜牧技术工作。同时,全县设兽医防检站 10个、乡镇兽医站15个,动物防检、良繁体系健全。
四是劳力资源充足
全县农业人口中,18—50周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到一半以上,民风 纯朴、人民勤劳,劳动力成本低,而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半农半牧 区,马背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相融汇,农民素有养畜习惯,生产经验较 为丰富,对奶牛养殖的认识程度和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