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类似药技术法规与研究对策_廖明阳

合集下载

姓 名 廖明阳 民 - 中国毒理学会

姓 名 廖明阳 民 - 中国毒理学会
3、 作为国家 CNCA GLP 认证检查专家;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危 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药品监督 管家,《毒理学杂志》副 主编和《中国新药杂志杂志》等 10 余本杂志的编委,为我国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 评价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软硬件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
姓名 出生年月
廖明阳 1951.12
民族

性别

籍贯
湖南
专 业 药物毒理
职务
职 称 研究员 党 派 中共党员
工作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1975.09-1987.05:,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实研

1987.06-1992.0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助研

1992.02-1998.0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副研,室副主任
2、 负责完成了近 100 项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 然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军队基金课题。 共获得四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编或参编专著 11 部,公开发表论文 180 多 篇。培养研究生 33 名(其中博士 14 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1996.01 1996.10: 美国伯明翰大学药理毒理系
高级访问学者

1998.02-2004.0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室主任
2004.02-现在: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 ,首席专家
对我国毒 理学学科 发展的主
要贡献
1、 从事药物毒理学和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30 多年。较早参加了在国内宣传和 实施 GLP 管理规范;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创新药物全程式安全性评价研究”思路; 最早在国内建立了创新药物早期毒性优化筛选系统,并采用毒理组学技术开展药 物毒作用机理研究;

廖明阳简历

廖明阳简历

廖明阳简历廖明阳,男,1950年12月生,湖南衡山人,医学硕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LP认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1975年8月毕业于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1987年7月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毒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6年赴美国印地安那大学药理毒理系和美国礼来制药公司药物安全评价中心(GLP)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技术委员会委员;毒理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新药杂志等国内多家学术刊物编委。

学科专业:药物毒理学;研究方向: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新药早期毒性优化筛选;药物毒理机制与再评价。

承担了多项国家863 、973和军队基金课题。

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

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近期发表的文章:Wang Q, Jiang Y, Wu C, Zhao J, Yu S, Yuan B, Yan X, Liao M. Study of a novel indolin-2-ketone compound Z24 induced hepatotoxicity by NMR-spectroscopy-based metabonomics of rat urine, blood plasma, and liver extract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06 (215) 71–82 Shichang,wu chunqi liao mingyang.NMR-spectroscopy-based metabonomic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Bay41-4109, a novel anti-HBV compound, 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rats,Toxicology Letters, 2007,173:161-167Ronghui Lei,Chunqi Wu,Baohua Yang,Huazhi Ma, Chang Shi, Quanjun Wang, Qiuxiu Wang,Ye Yuan,Mingyang Liao. Integrated metabolic analysis of nano-sized copper paticle-induced hepa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in rats:A rapid in vivo screening method for nanotoxicity. Toxicl Appl Pharmol. 2008, 232,(2), 292-301。

生物类似药分析相似性评价的相关统计学方法考量

生物类似药分析相似性评价的相关统计学方法考量
【Key words】 Biosimilars;Analytical simi larity;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Sample size
自上世纪 80年代开始 ,生物药陆续上市 ,比如生 长激素 、细胞 因子、重组单克隆抗体等 ,它们在一些代 谢性 疾 病 、肿 瘤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等领域 中显示 出 了明 显 的 临床价值 。近年 来 ,随着 原 研 生 物 药 的专 利 到 期 或 即将 到期 ,越来 越 多 的药 企 加 入 到 生 物 类 似 药 的 研 发行 列 中 ,为患 者提供 与 原研药 在 质量 、安 全性 和有 效 性上 高度 相 似 的生物类 似 药 ,满 足 患者 的用 药需 求 ,降 低 医疗 成 本 ;比如 美 国生 物 制 药 公 司 辉 瑞 (Pfizer) 和韩 国生物 制 品制造 商 Celltrion共 同开 发 的英夫 利 昔 单抗 的生 物 类 似 药 Inf lectra比其 品牌 药 Remicade价 格低 15% ,并有 文献 指 出在一 项 调 查研 究 中 的患 者 使
1ar Studies
Wu Kejian,Zhao Qingbo,Li Chanjuan,et al(Department ofHealth Statistics,Four 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710032), ’an) 【Abstract】 Objecfive For assessment of biosimilarity of biosimilar products,the U.S.Food and Drag Administration
selection of n :n尺∈[nr,1.5n ]in a na lytical similarity assessment.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for various param eter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类似药的选择:选择目标类似药的指定标准,例如相似性和可比性等。

这些标准应基于药物的相同活性成分、相似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2. 研发过程:确保类似药的研发过程与原创药相似,包括药物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药物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应关注类似药与原创药的差异,例如生物等效性或临床等效性的要求。

3. 相关性评估:进行包括体内和体外评估在内的相关性评估,以确定类似药与原创药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体内评估如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体外评估如药物的化学结构分析和药物动力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4. 临床试验:进行类似药的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的设计应符合药物相关法规的要求,并与原创药的临床试验相似。

同时,应对类似药的适应症、用量和给药途径等进行评估。

5. 药物质量控制:建立适当的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类似药与原创药在质量上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包括对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和监控。

6. 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确保类似药的质量和效果符合要求。

监督与管理包括对类似药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以确保类似药的质量和可比性。

以上是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一般内容,具体指导原则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进行调整。

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目录一、前言 (1)二、临床药理学研究目的 (1)三、研究内容 (2)(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2)1. 研究总体设计 (3)2. 参照药 (4)3. 研究人群 (4)4. 剂量选择 (5)5. 给药途径 (5)6. 采样设计 (6)7. 检测物质 (7)8. 药代动力学评价指标 (7)9. 药效动力学评价指标 (8)10. 统计分析和接受标准 (9)11. 建模与模拟技术的应用 (9)(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考虑 (10)四、申报资料 (11)五、参考文献 (12)一、前言近年来,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申报日益增多。

国内外已有药品按生物类似药获准上市,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用药需求和可及性。

临床药理学研究是生物类似药比对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支持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似性评价十分重要。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评价,本指导原则在《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的框架下,进一步提出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指导性建议,旨在为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本指导原则所述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结构和功能明确的治疗用重组蛋白质制品。

对聚乙二醇等修饰的产品及抗体偶联药物类产品等,按生物类似药研发时应慎重考虑。

二、临床药理学研究目的生物类似药研发是以比对试验研究证明候选药与参照药的相似性为基础,支持其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同样应遵循比对原则,通过证明候选药与参照药不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从而证明其与参照药的相似性,是生物类似药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临床药理学研究主要提供候选药与参照药在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方面的相似性数据,还可通过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PD)研究(包括疗效和毒性两方面)和定量药理学分析,用于评估候选药和参照药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近年来,生物药快速发展并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临床优势。

随着原研生物药专利到期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有助于提高生物药的可及性和降低价格,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为规范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评价,推动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评价应当遵循本指导原则,并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相关规定的要求。

本指导原则所述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生物类似药候选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原则上应与参照药相同。

对研发过程中采用不同于参照药所用的宿主细胞、表达体系等的,需进行充分研究。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结构和功能明确的治疗用重组蛋白质制品。

对聚乙二醇等修饰的产品及抗体偶联药物类产品等,应慎重考虑。

本指导原则所述参照药是指已获批准注册的,在生物类似药研发过程中与之进行比对试验研究用的产品,包括生产用的或由成品中提取的活性成分,通常为原研产品。

研发过程中各阶段所使用的参照药,应尽可能使用相同产地来源的产品。

临床比对试验研究用的参照药,应在我国批准注册。

对比对试验研究需使用活性成分的,可以采用适宜方法分离,但需考虑并分析这些方法对活性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等质量特性的影响。

按生物类似药批准的产品原则上不可用作参照药。

生物类似药研发是以比对试验研究证明其与参照药的相似性为基础,支持其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每一阶段的每一个比对试验研究,均应与参照药同时进行,并设立相似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研发可采用逐步递进的顺序,分阶段证明候选药与参照药的相似性。

根据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设计后续比对试验研究的内容。

对前一阶段比对试验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在后续研究阶段还必须选择敏感的技术和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比对试验进行研究,并评价对产品的影响。

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评价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须知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须知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须知生物类似药是指与已上市生物药(即参比制剂)在生物学相似性、临床效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药物。

相较于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评价更加复杂和严格。

在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评价过程中,质量部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1.制剂工艺开发:包括药品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等。

制剂工艺开发的目标是保证生物类似药与参比制剂在质量特性上的相似性,确保其在产品性能上与参比制剂相一致。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生物类似药是通过细胞培养和发酵等生物技术生产的,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要考虑不同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媒体配方、温度、压力、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等参数的优化,以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

3.生物类似药的结构表征:对生物类似药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表征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表征包括分子量测定、氨基酸序列分析、三维结构分析等。

结构表征可以帮助确定生物类似药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相似性。

4.含量和杂质分析:对生物类似药的活性成分和相关的杂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含量和纯度。

含量分析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而杂质分析则包括DNA、蛋白质的杂质等。

5.稳定性研究:生物类似药的质量稳定性研究旨在评估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解药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脱降解、聚集、变性等反应,并预测其保质期。

6.生物类似药的制剂特性:包括溶解度、离子强度、pH值、抑制剂等的检测和评价。

这些特性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7.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生物类似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建立质量标准,制定符合药典和法规的检测方法,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生物类似药的评价中,质量部分的研发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剂工艺、结构表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确保生物类似药与参比制剂在质量上相似,以使临床效能和安全性得到有效的评估和比较。

FDA发布最新生物类似药政策解读文件

FDA发布最新生物类似药政策解读文件

FDA发布最新生物类似药政策解读文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卷),期】2015(0)6
【摘要】近期,美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已经获批,FDA正在积极促进制药企业上市新产品,主要手段为发布了一个新的针对如何有计划地监管新出现的产品类别的解读文件。

最新的解读文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相关药品研发公司进行生物类似性验证的资料,FDA首次表示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对照品互换是允许的。

不过,
【总页数】1页(P7-7)
【关键词】FDA;药品研发;类似性;对照品;产品类别;抗体药物;冻干粉;偶联物;医疗卫生系统;试验样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7.12
【相关文献】
1.FDA证明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可互换的考虑要点 [J], 胡晓敏;宗英;高晨燕;王海学;夏玉叶;朱江波;袁伯俊;陆国才;王庆利
2.FDA对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生物相似性研究的要求 [J], 萧惠来
3.欧洲生物类似药市场准入政策解读与思考 [J], 徐巍巍;吴晶
4.FDA对生物类似药促销资料的撰写要求 [J], 萧惠来
5.FDA对少于参照药适应症生物类似药许可证申请的建议 [J], 萧惠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 确 了 我 国 药 品 监 管部 门 对 生 物 类似 药
b i o s i m il ar )
的定义

注册 分 类


以 及其 药 学

非 临床
临 床 研 究 与评 价 中 应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指 导 原 则 》 体现 了
前 国 家层 面 对 于 生物 类 似 药 的

国 家 合格 评定 国 家 认可 委员

会和 国 家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GLP
检 查 专家

国 家 卫 生 部 健康 相 关 产 品 评 审 专 家

全 国 实 验 动 物 标 准 化 技 术委 员 会 委 员

中国



理 学 会 常 务委 员
中 国 环 境 诱 变 剂 学 会 致 突变 专 业委 员 会 主 任 委 员
的 比 对 试验 研 究 以 证 明 其 相 似 性


应选 择 敏 感 的 技术 和 方 法

继续 设 计 针 对 性

药学 比对试 验 研 究 显 示 的 差 异 对 产 品 有 影 响 并 在 非 临 床 比 对试验 研 究 结 果 也 被 证 明 的
宜 继 续 按 生 物 类 似 药研 发

有 助 于提 高 生
物 药 的 可 及 性 和 降 低价 格
原 研产 品
许 多 国 家 都 十 分 重视 生物 类似 药 的 研 发 和 管 理 工 作


我 国 颁布 的 指 导 原 则 与 国 际 上 指 导 原 则 都 在 强调 生物类 似 药应 在 质 量

安 全性

有 效性与

总结

提 升 的 艰难 发 展 历 程 后


取得 了 明 显 进 展



5


3

颁布 实施

生物 类似 药研 发 和 评 价 技术指 导 原 则

试行

以下简称

Hale Waihona Puke 《指导 首次

原则 》

对 生 物类 似 药 的 申 报程 序
注 册 类 别和

申 报 资 料 等 相 关 注 册 要 求 进行 了 规 范
G C SG

了 针 对 生 物 类 似 药 的 总 体指 导 原 则
EP O

此后又 陆 续 针 对 不 同 类 别


胰岛素
生 长激 素


I FN L MMH


单 抗等

颁布 了 具 体 的 指 导 原 则

我 国 的 生 物类 似 药 在 经 历 探 索
并于
2 0
1
认识
基 本 认识 与 监 管 思 路

初 步 勾 勒 出 我 国 生物 类似 药 开 发 的 基 本路径

我 国 的 生物 类 似 药 是 指 在 质量
治 疗用 生 物制 品

安全 性和 有 效 性 方面 与 己 获 准 注 册 的 参 照 药 具有 相 似 性 的

由 于 生 物 类似 药 可 以 更 好 地 满 足 公 众 对 生 物 治 疗 产 品 的 需 求


而 存 在 的 质 量差 异 不 具 有 临 床 意义

我 国 生物类 似 药 指 导 原 则 中 明 确 提 出 了 生物 类似 药 评 价 与 研 究 的 比 对 原 则 逐 步 递进 原 则



致性 原 则 和 相 似 性 评 价 原 则


特 别 强 调 相 似性 评 价 原 则
“ ”

的 创 新 药物 也 大 多 被 生物技术 药物 所 占 据
随着

批 生 物技术 药 物 的 专 利 已 经 或 即 将 到 期


为 仿制 生 物技 术 药 物 的 生物类 似 药研 发 已 成 为 全 球 关 注 的 热 点 并 在 国 际 上
2 0
多 个 国 家或 地 区
相 继制 定 了 生 物 类似 药 研 发 指 导 原 则




国 际 上 已 有 二 十 多 个 国 家 相 继 发布 了 关 于 生 物类

似 药的 指导 原 则

这 其 中 生 物类似 药 监 管 体 系 最 为 健全 的 当 属 欧 盟

欧 盟早 在

2 0 0 5
年便 出 台
多 个 各 类 新 药 临 床 前 安 全性 评 价 研究

享 受 国 务 院特 殊津 贴 待 遇
现 兼 任 中 国 毒 理 学 会 副 理 事 长 中 国 毒 理 学 会 药 物 毒 理 与 安 全 性 评 价 专 业 委 员 会 主 任 委员
国 家 药 品 监督 管 理局 新药 审 评专 家


我 国 生 物类似 药技 术 法 规 与 研 究 对 策
廖 明阳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院 毒 物 药 物 研 究所 国 家 北 京 药物 安全 评 价 研 究 中 心

北京
1
0 0 8 5 0

摘要

近十 余 年 来

生物 技术 药 物 的 发 展 异 常 迅 猛


市 场 销 售 额 名 列 前茅 的 重 磅 炸 弹 级

毒 理学 杂志 副主 编




畸变

突变 杂 志


中 国 新 药 杂志

中 华 临床 医 药杂志

药物 不 良 杂 志 等 十 余 本 杂 志 编 委
9

平 价研 究

长 期从 事 药物 毒 理 学 与 安 全 性 评 价 研 究
安 全 性 评 价研 究概 念 建 立



率 先 在 国 内 提 出 全程序药 物
系 列 候 选 药物 早 期 毒 性 筛 选 技 术 与 方 法 和 采

腦 理 基 因 组 学 技术 开 展 药 物 毒 理 机 制 研 究


内 外 现行

总 结 我 国 现 行 生 物技 术 药 物 安 全 保 障 措 施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采用
分析 法 对 我 国 生 物 技术 药物 安 全面 临 的 优势

弱点

机会

威 胁 等 进 行 分析 提 出 适合

我 国 国 情 的 生 物 技 术 药物 研 发策 略建 议 为 解 决 我 国 生 物 技 术 药 物 研 发 提 供有 益 的 参考

1
0
赓明 阳
- —


廖 明 阳 博 士


研究员


博士 生 导师
主任


首席科学 家

曾 任 国 家 北京 新
药安 全评价研究 中 心 主 任

QA
曾 在 美 国 伯 明 翰 大 学 药 理 毒 理系 和
方 句学 #


f 制 胃 么 胃



对 按 生物 类 似 药 研 发 的 应 慎 重 考 虑


对 临 床 比 对试验研 究 结 果 判 定 为 相 似 的
生物技 术 药 物 安 全 保 障 措 施
S WO T

可 按 本 指 导 原 则 进 行评 价


本 文 介 绍 了 国 内 外 生 物 技术 药 物 发 展 现 状 与 趋 势 面 临 的 安 全 问 题 及 影 响 因 素 国


对全 面 的 药 学 比 对试 验 研 究 显 示候
可 按 生物 类 似 药 开 展 后 续 的 临 床 比
选药 与 参 照 药相 似
并 在 非 临 床 阶 段进
步证 明 其相 似 的

对试验研 究 与 评 价

对 不 能判 定 相 似 性 且 仍 按 生 物 类似 药 研 发 的
_
先 后承姻 家

1

〇 3 5
工程

五项
1



国家
1


8 6 3



9 7 3
研 究 课题

共 获得 军 队 和 省 市 级 科 技进步 奖
1
主 编 和 参编 写专着
1
部和 在 国
内 外杂志 上公 开 发表论 文

9 0
多篇


负 责 或参 加 完 成 了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