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易原文
《连山易》解析

连山易与《连山》佚文连山易与《连山》佚文如下:“剥上七曰:‘数穷致剥而终吝。
’”(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日”字、“吝”字,罗泌《路史》引有“而”字。
)“《象》曰:‘致剥而终亦不知变也。
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曰”字及上句,罗泌《路史》引有“亦”字。
)“复初七日:‘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珍,操兮无垠。
’”(罗泌《路史》引无“曰”字,黄佐《六艺流别》引作“釔上七日:‘龙潜于渊,存神无畛《象》曰:‘复以存神,可与致用也。
’”(《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上句,作“《象》:‘可与致用也“垢初八曰:‘龙化于她,或潜于窪,兹孽之牙。
’”(《路史》引作“初六”,无“曰”字,《六艺流别》引作“《妮•初八》曰:‘潜她于窗,兹孽之牙”《象》曰:‘阴滋牙,不可与长也。
”’(《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曰阴滋牙”四字,云“《象》:‘不可与长也《中孚•初八》:‘一人知女,尚可以去。
见黄佐《六艺流別》)“《象》曰:‘女来归孚,不中也。
见黄佐《六艺流别》)《阳豫》、《游徙》(罗苹《路史注》《春秋演孔图》:孔子成《春秋》,卜之得《阳豫》之卦。
《史记》:始皇得镐池,君璧言明年祖龙死,卜之得《游徙》,吉。
《阳豫》、《游徙》,《连山》卦也。
”)“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
”(见郦道元《水经注》。
)“鲧封于崇。
”(见裴驷《史记集解》。
)“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启。
”(见皇甫谧《帝王世纪》,《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
)“有冯羿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娘,娥窃之以奔月。
将往,枚筮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
姮娥遂托身于月。
”(见李淳风《乙已占》。
)“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帝出乎湊,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良。
”(干宝《周礼注》引云此《连山》之‘易’也。
”罗泌《路史发挥》亦云。
)“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春秋左传•闵二年》兽使卜楚丘之父筮之,遇大有之乾。
连山易原文及翻译

连山易原文及翻译连山易原文及翻译如下: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天皇氏所创。
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已成定论。
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
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其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连山》与《归藏》、《周易》并称为“三易”,《连山》属先天易。
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据传《连山》是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
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
《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
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方法。
其先天八卦图,以艮(山)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
《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其《筮人》又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义为山出内气,山连山。
郑玄《周礼注》:“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
”《易赞》、《易论》:“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
连山易高级篇

连山易第四卷(高级理论篇)第一章动变论第二章论合第三章论飞伏第一节何为伏神、飞神第二节论伏神第四章论明暗第五章论年运第一节论长生第二节天时、地利、人和第三节应事第四节行运吉凶第六章断卦诸诀第一节连山易中的无法与有法第二节卦诀第三节六爻、六纲第四节断卦第五节连山易纲法第七章断卦总诀第八章生死诀第九章十干论第十章论三奇第十一章简单论阳宅第十二章象断章连山易第四卷(高级理论篇)第一章动变论1、变爻不可冲课中之爻,冲谁谁凶2、变爻冲之凶大于动爻。
3、动出福爻,福德在后。
4、动出之爻怕入虎墓,凶。
5、伤符临变得生,必有灾。
6、变爻为收元之爻(与去世有关)。
7、变爻只论冲合卦中它爻,不论生克。
8、变爻重于动爻。
9、变爻可冲合卦中任何爻。
10、卦中财动,须知祖上有灾,短命。
11、卦中兄弟动,劫财,别处立家。
12、卦中官带煞动伤财,官灾之多。
13、财动带凶符,伤官。
14、官爻宜旺不宜动。
15、父母发动聪明。
坤:水天需水泽节▅▅妻财子▅▅▅兄弟戌▅▅子孙申世▅▅▅兄弟辰→兄弟丑父母巳▅▅▅官鬼寅▅▅▅妻财子应如上例,乙丑月丙子日,需之节卦,变出丁丑,与日丙子同在一旬,因内互夬卦婚不吉,故不吉在甲戌旬丁丑年。
20、动与变相伴而出,要看相伴者之吉凶。
21、任何一卦之吉凶,都要以动变吉凶去衡量。
(1)动变在不同事项中其意义不同。
(2)冲者有三分吉,七分凶之说。
(3)合者,有对“象”者,故不再与他字发生作用。
(4)如酉不动合之辰,为酉有用,但酉生亥而亥又入辰之墓,不吉。
(5)卦不吉,八字年月日吉,为一连三相,只为富不为贵。
(6)日月盈满以八字为主,卦为八字服务,日月不盈满,以卦为主,八字为卦服务,日月及卦都吉者,二者都看。
如:乾造癸甲亥戊亥子亥午天地否――风地观乾宫:天地否(六合)乾宫:风地观▅▅▅父母壬戌应▅▅▅妻财辛财卯▅▅▅兄弟壬申▅▅▅官鬼辛巳▅▅▅官鬼壬午O▅▅父母辛未▅▅妻财乙卯世▅▅妻财乙卯▅▅官鬼乙巳▅▅官鬼乙巳▅▅父母乙未▅▅父母乙未人生甲寅旬,冬日之亥水生合值符,其卦为乾宫临白虎,因日月不盈,以卦为主。
连山易图--论述

连山易图--论述
连山易图论述
古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
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郑玄曰:“《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然因时代传续,至后世易道之中,《连山》、《归藏》尽失。
诚学术界之不幸,后世于黔东南之地有水族而传《连山易》者。
后世学贤据连山易以艮为首,故创图如下:
此图乃1986年于北美易经大会学术交流上公开的连山易图,三行幻方之合数为九而配。
左宇与陈公于易针此图极力用功。
以是数配其数,针应其穴。
据吾所知,此图乃后人造设,非神农连山之易矣。
注:学贤于此可尽相参析,可述论于后。
连山易归藏易原文

连山易归藏易原文最早出现连山、归藏的古籍是周礼大卜中,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而学术界早已证明这部古籍周礼是西汉刘歆所伪造,但也确实参考许多古经典所作,并推论连山、归藏两词根本是刘歆研究山海经时所假想的。
刘歆是西汉王朝皇室贵族,是位天文学家、古经文学家、目录学家,能够进出皇家收藏图书馆,直接继承上个朝代秦一统天下所囊括来各国的经典,其库藏庞大杂乱许多使用词语又艰涩难懂,他与父亲刘向都是不得权势的皇族旁亲,偏偏父子兴趣相同沈溺于众多失传古经典中如获至宝,那个纷乱求生的西汉末年哪来时间编撰新作,材料多到惊人,拼凑节录整理出周礼等书怎能说是捏造,没多久王莽窜汉时期将刘歆谋杀。
山海经说是五藏山经与海经两本书合称,其实由多部古经典合集而成,由夏朝开始由历代巫师、方士等开始记载至秦朝末年,避开了秦始皇的焚书,其内容精彩众多从古史古民族、古神话、宗教民俗、地理、物产、巫术医药到山川鸟兽无所不有,历代均有名家为此书集成或作注,而第一个开始集成作注的便是刘向父子。
早期的书籍收藏不易,不像如今印刷制品快速简单容量大,到了东汉桓谭在新论正经(一部古籍目录简介)中说,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八万字的书籍在当时可摆满如今的一个房间,到了北魏写下奇书水经注(感于山海经内容杂乱不成系统,再搜古籍与考察编写成全国地理水脉的书籍)的郦道元(本身也是官宦贵族)还曾看到过,然后又再失传。
此后每逢失传,便又出现王公贵族甚至是帝王本身出来再编撰连山,然后原文本义越来越少(归藏则更早失传),又要被历朝学者攻击是伪造要抵制,时至今日可窥探一二的古籍相当贫乏,目前仍可由流传至今的两种学问来证明连山确实存在并影响甚巨。
一个是中医,其中对人体筋脉的穴位名称如三里、商丘、承山、昆仑、涌泉、内关、风池、丘墟、鹤顶、地机、陷谷、天柱、灵台、玉田、支沟、风岩、岩池、地仓、石门等都来自连山易中的形势,而脉像中的浮、沉、迟、虚、实、滑、涩、洪、细、紧、促、结、等也都是连山易中的现象。
《连山易》《归藏易》 八

《连山易》《归藏易》八连山易近年来出版和发表的一些易学研究的专著和文章,论及《连山》与《归藏》,对这两种古易书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但似乎诸家对这二易不甚重视,多用前人旧说轻轻带过,并不深入。
因古人之说多有讹误,未足据信,故今作此文,就《连山易》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名称的由来《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其《筮人》又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再以前的书里,就没有关于这两种古易书的名目了。
但很不幸,《周礼》这部书早已为学界所证实乃汉代刘歆的伪造,是他杂取故书并参以己意作成的,里面虽用的确实是一些原始的古材料,而其虚造的成分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许多内容靠不住。
其中《连山》、《归藏》这两个名目便是他虚造出来的,他伪造的依据便是《山海经》。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一文中已明辨之[1],这里不妨再简述一下我的看法。
《易》本是古人卜筮时用来参考占断吉凶的底本,在古代不止一种,这看看《左传》即可明白。
秦火不焚卜筮之书,故到了汉代,自然还会流传下来不少,《周易》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但不甚显著。
刘歆曾领校中秘图书,他肯定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编写《周礼》时,除了写上《周易》外,又决定再写上两种古易,以凑足“三易”之数。
同时他又发现这其中的一些古易书的内容和《山海经》的内容很有联系,这看看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多引用《归藏》(此书乃战国时代的一种古易,晋代出自汲冢,原名并非《归藏》)即可明白。
所以,刘歆便根据《山海经》和易理虚拟了两个古易名。
《山海经》是由《五藏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组成,《五藏山经》为一部分,简称《山经》;《海经》则是《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并称,其中《海外四经》又称为《大荒经》。
《连山易秘传》(入门 初级 高级 实战篇)苏文

连山易秘传连山易第一卷(入门篇)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二章天干地支第三章八卦连山易第二卷(基础篇)第一章先天卦概论第一节三元甲子属性第二节卦象运用第二章命卦与世身第一节命卦成卦法第二节如何找世身第三章论十二飞符第一节十二飞符的属性第二节十二飞符的应用第四章论卦第一节吉利卦第二节十二消息卦第三节卦之盛衰第四节卦之旺弱第五节卦之吉凶连山易第三卷(初级理论篇)第一章日月论第一节日月第二节卦爻与日月第二章空孤论第三章墓绝煞论第一节论墓第二节论绝第三节卦墓煞第四章身爻论第五章论世应第六章论六亲第一节六亲第二节父母在卦中的作用第三节论子孙第四节论官鬼第七章论爻位第八章地支论卦第九章破碎专论第十章卦变与相变第十一章相应、相并、相生合第十二章三宗三堂第十三章端方卜第十四章神煞论第十五章天罡诀连山易第四卷(高级理论篇)第一章动变论第二章论合第三章论飞伏第一节何为伏神、飞神第二节论伏神第四章论明暗第五章论年运第一节论长生第二节天时、地利、人和第三节应事第四节行运吉凶第六章断卦诸诀第一节连山易中的无法与有法第二节卦诀第三节六爻、六纲第四节断卦第五节连山易纲法第七章断卦总诀第八章生死诀第九章十干论第十章论三奇第十一章简单论阳宅第十二章象断章连山易第五卷(实战篇)连山易序第一章论少年之吉凶第二章论父母盛衰第三章论父母总诀第四章论本人运程第五章论残卦和短命卦第六章论夫妻卦第七章论伤儿女卦第八章天网章第九章白虎章第十章天贼论第十一章前程论第一节占问学业第二节占问升迁第三节论调动第十二章求财论第十三章物之贵贱第十四章婚姻论第一节婚姻分论第二节婚姻专论第十五章人生富贵贫贱第十六章论在家、在外吉凶连山易第六卷(卦例篇)序言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
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
三易的解释

三易的解释三易名称的区分根据史籍,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出书之名称与年代虽不相同,但其内容皆以八卦为基础,再由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且其卦象之次序亦各不相同,兹略举如下:(一)连山易孔颖达云:连山起于神农。
邵雍曰:夏易曰连山,按伏羲王朝传十九帝而至神农。
神农氏姓姜,起于烈山,即今之桐柏山区湖北随县,故又称烈山氏或炎帝。
当时,人类活动已由渔猎转换为农耕,神农氏乃发明揉木为耒,教民种植生产;又尝百草以为医药,开市场以利贸易,造福人民,使民丰衣足食。
继先哲之启示,阐扬易学,其所用卦象,以艮卦楁为首,盖取象于山脉之绵亘起伏,云气内出于山,故云为连山易。
(二)归藏易杜子春云:归藏黄帝。
黄帝之名由于黄土而起,生于轩辕之野,即今河南新郑。
黄帝又称轩辕氏或有熊氏,以土德王。
黄帝利用八卦原理,发明衣裳、舟车、弓矢、杵臼、指南针,并创造甲子、律吕、算数、文字、书契。
中华文化因而归藏于土,以坤象为地、为土、为用,亦即万物之本体,故曰归藏易。
(三)周易周易之名称,有二说:一、郑玄谓“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有周遍、周匝、周而复始、周流六虚之含义”,其理亦通。
二、孔颖达谓“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更迭,日月往来,莫不基于变易的作用。
文王系卦辞,周公作爻辞,时在周代,故曰:周易”,后之学者,多采此说。
按周易以乾椸、坤椺两卦为首,取乾坤开阖、阴阳和合,有天德生生、变化不息之义。
文王所演之易,乃穷变化之趋势、研吉凶之几微,欲以顺天应人,创造发明,以安生民者也。
义理的解释郑康成氏作易赞及易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崔觐、刘贞简等并用其义云:“易者,谓生生之德。
有易简之义。
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
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
”周简子云:“不易者,常体之名。
变易者,相变之名。
”今用郑氏说,分述如下:(一)易简《朱子正义》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