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一轮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清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清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3、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构成。

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5、生态系统的类型①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②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逆转,且具有单向性。

2、食物网:食物网是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在食物网中,同一生物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以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①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②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③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化学能 热能(如蚯蚓、蜣螂、秃鹰等)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分(必要)④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形式:热能2、流经某营养级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4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教师用书

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项目实例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②食物网1.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中的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

(√)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判断①“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一定是“分解者”,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

(2)牢记特例判断几个典型的错误说法错误说法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以枯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化能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属于消费者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相关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第11单元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第11单元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大。
(×)
(8)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
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返回
2.教材拾遗 (1)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一般不超过 5 个营 养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 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 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 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 过 5 个营养级。
【科学思维——归纳概括 融会贯通】 1.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 (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
①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 ②食物链:乙→丙→甲(图 1)。
(2)根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
返回
①分析依据:根据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 5 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
返回
【对点落实】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包含的所有种群可以构成群落 B.丙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丁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2
返回
解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它们与分解者(丙)一起才能 构成群落;丙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许多真菌、 还有部分动物(如蚯蚓)都是分解者,但它们是真核生物;①代 表捕食,如果图示表示碳循环,则②代表呼吸作用;在碳循环 中丁表示大气中的 CO2。 答案:D
返回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②生物群落
返回
返回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整体,它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是生态学中的重要内容。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一)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等。

分解者则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例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 牧草B 土壤中的矿物质C 野兔D 阳光答案:B、D。

土壤中的矿物质属于无机物,阳光属于能量,它们都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牧草是生产者,野兔是消费者。

(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例如,草→兔→狐就是一条食物链。

食物网则是由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例 2: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草→鼠→蛇→鹰。

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短期内鼠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

蛇数量减少,其对鼠的捕食压力减小,短期内鼠的数量会增加。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的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能量的转化包括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 念 落 实1.能量流动概念剖析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1)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 。

(2)消费者的能量来自 的能量。

3.能量去路分析(以初级消费者为例)(1)摄入量(a )= + ,其中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同化量(b )=+ 。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的能量(f)+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下一营养级(i)。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f)+下一营养级摄入量(i)+的能量(j)。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j)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被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4)合并(2)(3)中等式,总结同化量(b)的去路可用下图表示,即同化量=消耗量+流向的能量+流向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4.能量流动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

一般为。

◉方法规律能量流动过程中相关“最值”计算在食物链(网)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5)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生物资料3

生物资料3

高三生物作业3.1+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单选题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观音湖中的所有鱼③董永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百石绿洲中的全部生物A.②④③B.②③④C.①④③D.①②③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B.a、b、c都有可能是细菌C.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D.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4.如图所示为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 g 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900 g B.500 g C.200 g D.600 g5.如图为一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金字塔能够代表食物链“草→虫→蜘蛛→蛙→蛇→猫头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关系B.该金字塔的一部分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C.该金字塔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D.兔子和鹿均吃草,它们所处的塔层相同6.科研人员对獐子岛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第二、三、四营养级能量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t·km-2·a-1)。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营养级海产品捕捞量呼吸量流向碎屑量同化量二2.06 2910 1508 4777三1.249 178.7 153.8 356.6四0.288 12.47 8.923 22.89A.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利用流向碎屑的能量B.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7.5%C.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第四营养级大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的202能0/3/2量来源。
17
(10)取食对象一般选取低营养级生物的原因:所含的能量 多;不会因有毒物质富集对生物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 (11)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 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地引 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 相互交错
流动 物质循环
2020/3/2
能量
14
升华提高 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1.食物链数、不同的营养级动物的种间关系判断
(1)起点、止点:任何一条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终
止点是不被其他生物所食的生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
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要根据此生物所在的具体食物链来确定。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
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
系,又是竞争关系。
2.其他食物链:(1)寄生链,(2)腐食链。
[重点关注]
高中生物中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指捕食链,它是由生产
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
,一般除导致上一营养级生物减少,下一营养级生物增加
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减少。
2020/3/2
19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 应分析
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 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 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且能量流动 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 :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 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 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总能量来自_绿__藻__和___水__草__(填具体生物名称)所固定的太阳能。
(2)在“绿藻→螺蛳→鲫鱼→黑鱼”食物链中,若黑鱼增加1 kg,
则至少需要绿藻__1_2__5___kg;在这个食物网中,轮虫与鲫鱼的关系
是竞___争__和___捕__食__,黑鱼属于第__三__、__四_____营养级。
2020/3/2
A___生__产__者_____ B___消_费__者______ C___分_解__者______ D__非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和能量
10
课堂练习1.下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 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B 是 ( )
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藻?最多消耗多少千克水藻? 25Kg 105Kg
2020/3/2
36
课堂练习12.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
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
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A.10克
C ( ) B.100克
C.1 000克
D.10 000克
【变式训练】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
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D.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往往一棵树上栖息着好多昆
虫,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则呈倒置状态
2020/3/2
34
3、能量传递效率及最值计算
2
2020/3/2
35
【课堂练习11】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已 知人的体重增加1 kg,求最少消耗多少千克水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2020/3/2
1
知识网络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的结构
生态系统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的成分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决 定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 的功能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过程 传递效率(包括有关计算) 特点
2020/3/2
21
变式训练.(课改区2009·广东·T14)如图为南极某海域
C 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2020/3/2
22
课堂练习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 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 某一时间分别测定这4种生物(甲、 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2020/3/2
20
应用提高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 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 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 稳定性
(3)上图没有表示出来生态系统成分是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分。解者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 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几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体水发中臭缺的少生物__O_成__分2__是_。__分不__解久__,_者_绿_(_微_藻_生_也__大物_。量) 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
动20和20/3物/2 质循环的渠道。
8
2020/3/2
9
[重点关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 判定方法:先根据双向箭头A、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再根据箭头指向:A有三个指 出,应为生产者;D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 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
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2020/3/2
18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
[课堂练习17]有一食物网如图1所示。假如猫头 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老鼠,其余来 自蛇,那么猫头鹰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 植物多少克?
5600g
2020/3/2
41
[课堂练习18]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已知 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 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 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 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
: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
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
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
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
数量基本不变。
(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来因素而大量增加时
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D(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2020/3/2
23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2020/3/2
30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应用
1
2
2020/3/2
31
2020/3/2
一般
32
2020/3/2
33
课堂练习10、下列关于能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
A.该能量金字塔中的a、c分别代表生产者、三级消费者
B.图中所有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B.W1>5W2
C.W1<10W2
D.W1<5W2
[课堂练习15]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
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
C 级的生物( )
A. 25kg
B. 125kg
C. 625kg
D. 3125kg
2020/3/2
39
b. 根据隐含的能量流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16]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kg的鹰
信息传递
2020/3/2
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范围和类型
2020/3/2
3
巩固提高
2020/3/2
4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2020/3/2
5
升华提高——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2020/3/2
6
2020/3/2
(非必需)
7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
梁”,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的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2020/3/2
38
常见题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根据能量流动效率直接计算
[课堂练习14]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
D 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W1>10W2
要吃10kg的小鸟,0.25kg的小鸟要吃2kg的昆
虫,而100kg的昆虫要吃1000kg的绿色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