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一轮复习资料)
2022年人教版生物高考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九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第3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标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4.举例说明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示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素养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命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科学思维)3.使用图示等方式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4.结合生态金字塔理解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科学思维)5.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科学探究)【主干·梳理与辨析】一、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物群落: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加快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特点:(1)食物链:(2)食物网: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5)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营养方式自养型异养型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0“概念图内容”:判断以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①菟丝子②硝化细菌③玉米④噬菌体⑤秃鹫⑥蜣螂⑦蓝细菌⑧结核杆菌⑨蘑菇生产者包括②③⑦;消费包括①④⑧;分解者包括⑤⑥⑨。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1)如图甲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乙为海洋生物的一个场景,两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均有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图甲与图乙中的生物能否相互交换,为什么?提示不能。
每种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都与自己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如图为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4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教师用书

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项目实例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②食物网1.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中的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
(√)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判断①“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一定是“分解者”,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
(2)牢记特例判断几个典型的错误说法错误说法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以枯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化能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属于消费者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相关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三、四、五、六 (4)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 (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回扣教材
1.教材 88 页[问题探讨]培养构建模型的能力。 2.教材 89[思考与讨论]。 3.教材 91 页图 5—5 食物网问题。 4.教材 92 页练习一中 1。
答案:B
考点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知识必备 1.模型图示 草兔狼狐 2.相关说明 ①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 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 1 ,如兔是初级消费 者,第二营养级。
②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③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 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 级,如狼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 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 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讲义
必修部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最新考纲展示 2012 · 浙江· T5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三年考情分析 2012· 海南· T18 2012· 江苏· T26 三年 8 考
2012· 海南· T28 2011· 海南· T22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T31 2010· 海南· T20 2012· 四川· T31 2010· 山东· T6 2010· 广东· T26
分解 者
细菌都是分解 者
跟踪训练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核心概念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含有机污水的湿地----。
3.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上一营养级×100%。
4.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可循环)、(传递效率10%~20%)。
5.生态农业的意义: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大大提高能量的。
6.农田中除杂草、除害虫的目的:。
7.同化量的计算:①同化量= -②同化量= +③同化量= + +二、易错易混思考1.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需要能量的不断输入。
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一只狼抓住一只兔子,能同化其10%~20%的能量。
4.营养级越高,其个体越大,营养级总能量越少。
5.农田中施加有机肥,使其能量流向生产者庄稼。
6.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某些重金属或有害物质含量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浓度增加。
7.一头牛排出粪便10KJ,一只蜣螂摄入并同化7KJ,这只蜣螂从牛身上同化获得7KJ 能量。
8.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9.能量金字塔均为正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多为倒置金字塔。
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决定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1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12.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速物种循环。
1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4.营寄生生活的细菌,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
15.细菌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16.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17.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8.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19.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20.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专题39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及判断题练习

专题39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基础知识必备(一)生态系统1.概念:由_生物群落____与它的__无机环境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3、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4、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__物质和能量_____________。
2.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1)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四种成分的关系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食物____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__生产者_____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__5__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__ _____多种植物____,也可能被__多种肉食性动物______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____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的渠道。
(4)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_营养级_______。
二、通关秘籍1、误区辨析(1)植物≠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
(2)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4___条食物链传
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第__三__、__第__四__营__养__级_;兔与人的 种间关系是___捕__食__、__竞__争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 是__寄__生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 响__小__于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__增__强___(增强、不变、减
__4_._5_×__1_0__7K__j_。
5.Ⅰ.(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理综)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 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 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 间可能存在着__竞__争____、__捕__食____、__寄___生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 、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 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 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Ⅱ.(2011年高考海南卷)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 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 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 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5600g
[课堂练习18]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已知 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 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 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 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
3250千克
d. 根据变化的能量流动效率计算
[例题19]已知在如下图4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 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 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__y_=_1_0_0_a_-_9。0ax
D.10 000克
【变式训练】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
C 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 g B.250 g C.500 g D.1 000 g
应用提高3.(2012年济宁一检)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
D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兔通过摄食获得 的储存在草中的化学能,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
3、能量传递效率及最值计算
2
4.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已知人的体重增
加1 kg,求最少消耗多少千克水藻?最多消耗
多少千克水藻?
25Kg
105Kg
5.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
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
多需要蝉 ( ) A.10克
C B.100克
C.1 000克
6
1.某池塘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
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
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C A.a>b,b=c
C.a>b+c
B.a=b+c D.a<b+c
C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屎壳郎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这样大象体内的能量就流 到屎壳郎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 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分__解__者__(生产
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不__能____(能、
不能)传递给植物。
要吃10kg的小鸟,0.25kg的小鸟要吃2kg的昆
虫,而100kg的昆虫要吃1000kg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
话,那么,这只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应为
C ( )
A. 0.05%
B. 0.5%
C. 0.25%
D. 0.025%
c. 根据规定的能量流动效率计算
[课堂练习17]有一食物网如图1所示。假如猫头 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老鼠,其余来 自蛇,那么猫头鹰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 植物多少克?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的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常见题型
a. 根据能量流动效率直接计算
[课堂练习14]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
D 最有可能t;10W2
B.W1>5W2
3.下列关于能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该能量金字塔中的a、c分别代表生产者、三级消费者 B.图中所有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 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D.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往往一棵树上栖息着好多昆 虫,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则呈倒置状态
[练习20]
1~5
呼吸作用
6~10
稳定的化学能
11
12
1.1×105
15.625%
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
能量流动
e. 根据特定的能量流动要求计算
[练习21]有一食物网如右图所示, 设E种群干物质量为5.8×109kJ,B 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A 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分析
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总是 有能量的耗散,故能量 流动逐级递减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 活在一株大树上时 ,该数量金字塔的 塔形也会发生变化
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 ,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 所以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 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 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6.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
第一营养级能量分析
消费者能量分析
(1)从图解可以得到: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几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被分解者 利用;未被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应用
1
2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每一阶含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
义 量的多少
体的数目
量
象征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 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 在食物链中随营养 级升高而逐步递减
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 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C.W1<10W2
D.W1<5W2
课堂练习15]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
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
C 级的生物[ ( )
A. 25kg
B. 125kg
C. 625kg
D. 3125kg
b. 根据隐含的能量流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16]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kg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