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合集下载

50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0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0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1-03-17T10:14:11.6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李洁[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能否有效地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进行高质量的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的施工项目而言,我们不但要确保其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还要提高质量监督与控制力度,从而更好地使后续工作项目的全面开展变得顺利。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河东区 300171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能否有效地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进行高质量的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的施工项目而言,我们不但要确保其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还要提高质量监督与控制力度,从而更好地使后续工作项目的全面开展变得顺利。

本文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角度与输电线路管理工作的角度展开了关于技术应用现状的简略探讨,并解释了有关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建设过程中,输电线路在其中担负着枢纽作用,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输送的稳定与安全。

其中500kV输变电线路承担着高压输电的责任,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但由于500kV输变电线路施工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影响其施工的因素也较多。

为了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应高度重视50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效果。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外界因素,包括电磁、温度和雷电等,需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证施工的安全1关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1.1 施工选址选择施工现场的选择和设计好坏决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寿命和质量。

设计师选择输电线的地理位置影响着施工期的难度和长度,而且影响着周围人们的生活质量。

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160区域治理CASE作者简介:陈玉伟,生于1989年,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输变电工程管理。

220kV 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陈玉伟摘要:过雷击电压常发生在220kV变电运行中。

雷击过电压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大多数雷击过电压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以又称外界过电压。

雷击过电压现象的发生不仅给电力设备带来了危害,而且严重影响了人身安全。

文章通过对变压器空载投切、空载投切和主母线空载投切两种典型运行方式的分析,从原理上解释了变压器空载投切过电压和母线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220kV;输变电工程;雷电过电压中图分类号:S7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5-0160-0001随着电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电力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电力资源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机械化领域,一些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了输电系统设备,电力资源的使用也越来越环保,但同时,电力资源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如每年都有雷雨引起的触电事故。

电力对人的危害不同于其他资源,雷暴期间动力传输改造工程的设计问题也会给许多宝贵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一、雷电过电压的分类与危害(一)直接雷击过电压它是指雷雨云直接排放电气至设备或电力设施。

当雷雨云通过设备时,雷雨云流动路径的阻抗将产生一定的冲击电压,从而造成过电压现象。

(二)雷电反击过电压这一现象是指雷云在杆塔顶上放电,或在避雷线上放电,此时雷电通过杆塔进入地下,因此,杆塔顶上出现较高电位。

当电压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击穿事故。

(三)感应雷过电压指电装置附近出现的闪电。

虽然这种雷击不会直接击中线路,但会在线路上引起大量的束缚电荷,形成雷击过电压。

(四)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一种快速移动的电荷,称为闪电波,是在传输线线内直接或诱发的闪电击中产生的。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摘要:为考虑雷击架空输电线路后,雷电流在避雷线、杆塔、接地网和土壤中的动态散流过程,建立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计算冲击接地电阻和反击过电压。

基于全波电磁暂态模型,从冲击接地的概念出发,将土壤电阻率、雷电流波前时间和幅值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直接反映在雷电过电压上,对雷电过电压与冲击接地电阻计算公式进行拟合。

研究表明:波前时间减小和土壤电阻率增大均会使冲击接地电阻值与雷电过电压增大。

不考虑火花效应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与雷电流幅值无关,雷电过电压随雷电流呈正比例增大。

在进行接地网设计时,应考虑能使雷电过电压值下降的接地网射线的有效长度。

关键词:500kV;输变电工程;雷电过电压1前言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500kV输电线路地处旷野,且地形、地势复杂,不少杆塔位于山顶或山脊,加上雷电活动频繁,极易遭到雷击。

当雷电过电压大于绝缘子串雷电冲击耐压时,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也随之下降。

各国学者在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雷电过电压分析方面,利用现场实测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展开了许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于雷击过电压的计算分析,做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技术设计规程》中将杆塔视为一等值电感。

规程法是一种简化的工程计算方法,基本上能满足中国较低电压等级线路的雷电反击设计要求,且应用起来简单方便。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杆塔中的波过程,仅仅是采用电感模型模拟雷电流在杆塔上的传播,考虑的影响因素比较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应用在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计算分析时误差很大。

蒙特卡洛法产生随机数来模拟实际雷电流、雷击部位、线电压等,在模拟试验的次数足够多时可以得到非常接近真实值的解答值。

但是,目前条件下雷击中部位的闪络判据不好确定,这就使得对最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行波法在雷电冲击电流到达杆塔后,将波在杆塔中的传播纳入考虑范围,同时还考虑了反射波在线路和杆塔中的传播。

500kV A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计算

500kV A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计算

500kV A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计算邓奇峰;王阳;楚湘飞;王文生;宋明零【摘要】以具体一500kV敞开式变电站为例,根据雷电的产生机理,给出了相应的外过电压计算模型,基于贝杰龙法建立起线路和变电站内各个设备的等值模型.采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对500kV变电站站外输电线路的外过电压进行计算建模,结合FORTRAN自编程序对站内设备中的过电压进行计算,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相比以往的模型,创新提出了利用多波阻抗模型模拟输电线路杆塔,利用新藤先导模型来模拟绝缘子串的闪络.【期刊名称】《电气开关》【年(卷),期】2013(051)006【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雷电侵入波;建模;ATP-EMTP;波阻抗;FORTRAN【作者】邓奇峰;王阳;楚湘飞;王文生;宋明零【作者单位】广东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00;河南新乡供电局,河南新乡453000;河南新乡供电局,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新乡供电局,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新乡供电局,河南新乡 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61 引言随着50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各电力科研、设计单位对500kV变电站的方案论证、试验研究逐渐深入,500kV雷电侵入波保护的计算和分析作为500kV变电站科研和设计的一个重要内,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2]。

往对变电站雷电侵入波保护的计算主要采用国际用的EMTP仿真程序[3]。

本文采用ATP与自编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过电压值的计算。

敞开式500kV的变电站相对气体绝缘变电站(GIS)来说距离较远,其绝缘水平也没GIS高,因此从防雷保护的角度考虑,必须对其进行雷电侵入波下电气设备的过电压值研究,以确保外过电压波侵入时,站内电气设备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其过电压不超过设备的冲击耐压值。

500kV电网中通常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使得其工作电压为相电压,由基础理论可知,变电站外过电压水平高于内部过电压,所以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是根据外过电压来估算站内设备的耐雷性能。

2021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练习题和答案(Part19)

2021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练习题和答案(Part19)

2021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练习题和答案(Part19)共2种题型,共75题一、单选题(共60题)1.在330~500kV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电缆,其额定电压宜选用()。

A:250V;B:450/750V;C:600/1000V;D:800/1200V。

【答案】:C2.单根避雷线的高度为15m,则避雷线在8m水平面上毎侧保护范围的宽度为()。

A:2.95m;B:3.15m;C:3.29m;D:3.48m。

【答案】:C3.某220kV单回线路,导线为LGJ—400/50(d0=27.63mm),三相水平排列,相间距离6.5m,避雷线为双根钢绞线,计算:若该线路不架设避雷线,其零序电抗约为()。

A:1.35;B:1.403,C:1.4525,D:1.55.【答案】:C【解析】:解答过程:同上述(2)题X0=3.5X1=1.4525(Ω/km)4.绝缘配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贮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髙度的()倍。

A:1;B:1.2;C:1.5;D:2。

【答案】:C5.某11OkV变电站,主变压器电压为110/35/10kV,容量为40MVA,无功;用并联电容器装置装设于1OkV侧,假定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0%装设,分成两组,电网主谐波为5次及以上,3次谐波不超标,请分析(或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单组电容器回路的工作电流为()。

A:156A; B135A;B:189A;C:223D:【答案】:A【解析】:6.在负序网络中,负序阻抗与正序阻抗不相同的是()。

A:变压器;B:发电机;C:电抗器;D:架空线路。

【答案】:B7.工程实用的架空电线的曲线为抛物线方程,y=rx2/2σ,在悬挂点等高,档距为1时,最大弧垂fm(ym)出现x=l/2。

LGJ—300/50’档距400m,覆冰10mm,γ3=6.13X10-2N/(m?mm2),σ=107.8N/mm2,其弧垂为()。

高海拔超高压变电站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高海拔超高压变电站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说明:CVT 电压互感器、DS 电流互感器、CB 隔离开关、CT 断路器、VT 变压器。
程序 2:换流站一回进波(无其它线接入) ,不带母线,仅有一台发电机 G1 运行,雷
击#2 杆塔横担,L=400m。 主要电气设备的过电压幅值如表 3 所示:
表 3 一机一线、不带母线雷击#2 塔横担方式下主要电气设备过电压的幅值 主要电气设备 设备过电压幅值(kV) CVT 1312 DS 1240 CB 1205 CT 1238 VT 1220 主变 1525
u50% (t ) 2400 800e

t 4
1600e

t 1.5
2000e

t 0.8
1700e

t 0.25
(公式 3)
2.1.3 高海拔地区操作过电压绝缘强度修正计算
对于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来说, 由于空气击穿电压的降低, 输电线路的绝缘强度会降 低,但经查阅相关文献,电力设计院在设计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因 素,调整绝缘距离以保证绝缘强度维持在规程所规定的 2p.u(相电压幅值的 2 倍) 。因此, 在研究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时,采用规程要求的 2p.u。 对于高海拔地区的电气设备来说, 将采用与高海拔地区雷电过电压绝缘强度修正计算一 致的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进行修正计算。
程序 1:换流站一回进波(无其它线接入) ,不带母线,仅有一台发电机 G1 运行,雷
击#0 塔横担,L=400m。 主要电气设备的过电压幅值如表 2 所示:
表 2 一机一线、不带母线雷击#0 塔横担方式下主要电气设备过电压的幅值 主要电气设备 设备过电压幅值(kV) CVT 910 DS 908 CB 906 CT 907 VT 904 主变 898

500kV固贤输变电工程内过电压计算研究

500kV固贤输变电工程内过电压计算研究

500kV固贤输变电工程内过电压计算研究栗向鑫;王征;阴崇智【摘要】由于固贤500 kV变电站处于500 kV山西中部电网末端,运行条件较为苛刻,需要进行过电压研究.计算分析了启动调试方式和运行方式下的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重合闸时间等,并针对运行要求提出推荐意见,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建设、启动调试及运行的参考意见.%Guxian 500 kV substation which is located in terminal part of middle Shanxi power grid requires overvoltage research. Consequently, the related system parameters of Guxian substation under startup commissioning mode and normal operation mode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he recommendation opinions on startup commissioning and normal operation are given, in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same kind of project.【期刊名称】《山西电力》【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工频过电压;潜供电流;操作过电压【作者】栗向鑫;王征;阴崇智【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国家电网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北京 100053;国家电网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北京 10005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64为提高山西吕梁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南铁路电力牵引站提供电源,山西中部电网新建500 kV固贤变电站,该站通过双回500 kV线路接入吕梁变电站,全线采用同塔双回路与常规线路2种架设方式,线路相间电容和相地电容较常规线路有所增加。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探析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探析
电力科技
5 0 0 k V输变电工程设计 中雷电过 电压问题探析
别、 世 允
(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 电公 司8 P N局 。广 西 柳州 5 , 4 5 0 0 6)
【 摘 要】 现行的雷 电过 电压 问题在我 国 5 0 0 k V输变电工程设
2 5 0 0 k V输电线路计算雷击跳 闸率 2 . 1 反 击 2 . 1 _ l 导 线 上 在 雷 击 塔 顶 时 感 应 过 电 压 感应过电压在我国规定的计算公式为:U i = a h c( 卜< h g / h c ) k O ) 其中的 h c即导线对地平均高度 ;h g则是避雷线对地平均高度; k O是 避 雷 线 和 导 线 间 的耦 合 系 数 ; 雷 电限 度 为 a 。 这是前半个世纪研 究出来 的公式,可是现在却不适用 ,尤其在 山区 和 高 杆 塔 线 路 。 日本 、美 国和西 欧根据 自己的感应过 电压公式计算 出来的值总 是 比我们 国家的小得多 ,所 以他们和我们在防雷计算中相差很多 。 由于估计迎面先导 的长度在 雷击 铁塔 时不同,对计算感应过 电 压影响很大。我 国采用 的是 l = r / 3 . 其中的 r为击距 。而武高所采用 的是 l = r / 2 。所 以计 算 的 感 应 过 电压 值 和 我 国 规 程 的 计 算 值 远 远 小 。 因此我们分析得到:首先感应过 电压在 我国的规 程中不适合,应研 究找 出一个适合我国并且 比较合理的感应过 电压的计算公式 。 其次 , 对于杆塔低于 3 0 m平均 导线 高度 ,我们应 该沿用现有的 国家规程 , 直到新 的计算公式或者新 的方法确 定。而武高所研究的计算公式仍 适合导线平均高度大于 3 0米 的杆塔 。 2 . 1 . 2 工 作 电压 的影 响 在反击时 ,由于 占比例 大的绝缘子串 电压的工作 电压在 5 0 0 k V 线路高 ,影响到耐雷水平 ,误差会很大 。 我 国由于没有像 美国、欧洲、 日本考虑工作 电压 ,所 以建议修 改 以减 小 误 差 。 2 . 1 . 3 铁 塔 的波 阻 抗 l 5 O Q的铁塔波 阻抗是 我国规 程里推 荐使用 的, 相应 的杆塔 电感 即0 . 5 H / m ,波速相应 的为 3 0 0 m / u S 。铁塔 的形状不 同,其对应的 波阻抗和波速也 相应 的会 不同 。强烈建议我 国学 习一下 日本 ,波 阻 抗 因铁 塔 的部 位 不 同 而 不 同 。 我 们 要 加 强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和 试 验 , 以 求能赶上或超过 日本 ,准确 的测定波 阻抗 。 2 . 1 . 4绝缘子 串在 5 0 0 k V时雷 电冲击伏秒特性 最基本 的伏秒 特性在我 国却是空 白一片 ,武高所做过 比较粗糙 的伏秒特性试验 ,但 结果不是很理想 。所 以提出一点建议就是重视 伏秒特性试验 。 2 . 2 绕 击 2 . 2 . 1高杆塔绕击 绕击率计算公式 : 1 g P =( a √ / 8 6 )一 3 . 9 一平原线 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武汉 430074 0 前言我国在500 kV输变电工程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足。

本文着重就500 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雷电过电压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 500 kV变电所雷电侵入波保护 1.1 雷击点我国规程规定只计算离变电所2 km以外的远区雷击[1],不考虑2 km以内的近区雷击。

而实际上对变电所内设备造成威胁的主要是近区雷击。

2 km以外的雷击,雷电波在较长距离传送过程中的衰减和波头变缓,在站内设备上形成的侵入波过电压较低,以它为考察的主要对象不合适。

这可能是沿袭中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作法,认为进线段有避雷线或加强绝缘,不会因反击或绕击而进波。

实际上,进线段和非进线段并无本质差异,完全可能受雷击而形成入侵波。

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以及CIGRE工作组,均以近区雷击作入变电所侵入波的重点考察对象。

我们所进行大量500 kV变电所侵入波的研究,也均是以近区雷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考虑远区雷击。

大量研究表明,近区雷击的侵入波过电压一般均高于远区雷击的侵入波过电压。

有人认为雷击#1塔会在变电所形成最严重的侵入波过电压,以此为近区雷击。

这种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正确的,但在我国,大多数情况下不合适。

大量研究表明,#1塔和变电所的终端门型构架(也称#0塔)距离一般较近,雷击#1塔塔顶时,经地线由#0塔返回的负反射波很快返回#1塔,降低了#1塔顶电位,使侵入波过电压减小。

而#2、#3塔离#0塔较远,受负反射波的影响较小,过电压较高。

所以仅计算雷击#1塔侵入波过电压不全面。

进线段各塔的塔型、高度、绝缘子串放电电压、杆塔接地电阻不同,也造成雷击进线段各塔时的侵入波过电压的差异。

根据经验,一般为雷击#2或#3塔时的过电压较高。

建议我国现有规程对原以考虑2 km 以外的雷击改为主要考虑2 km 以内雷击,或者兼顾近区和远区雷击,以近区雷击为主。

1.2 雷电侵入波计算方法过去受条件限制,主要依靠防雷分析仪来确定侵入波过电压。

模拟在2 km处施加一个幅值等于绝缘子串雷电放电电压U50%的直角波,测量变电所内设备上的过电压,后改用计算机计算。

有人主张沿用防雷分析仪的办法。

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侵入波过电压幅值不能大于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U50%,这个基础可能和只考虑2 km以外的雷击有关。

如考虑近区雷击,雷电流在导线上形成的侵入波过电压幅值完全可能超过绝缘子串的临界放电电压U50%。

一是此过电压波头较陡,放电电压较高;二是耐张塔放电电压高。

所以,这个方法的前提条件不成立。

建议采用国际上通过的方法,由雷击时分流进入导线的雷电流幅值和波形,并考虑其它因素,如工频电压、耦合电压等,直接确定导线上侵入波过电压。

1.3 最大雷电流计算值若用防雷分析仪法,勿需确定雷电流的最大值,如前所述,此方法不合适。

若采用国际通用法,则需确定最大雷电流的计算值。

我国规程尚无此规定,此值太高,造成浪费;太低则不安全。

日本统计的雷电流幅值比较低,P(I0)=0.0475e(-I 0/120)+0.001e(-I0/150),在500 kV系统中,最大雷电流计算取150 kA 。

西欧一些国家取250 kA。

此值的选取要结合国情,根据中国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建议取最大雷电流计算值为210~220 kA。

大于或等于它的概率为3.16‰~4.11‰。

1.4 绝缘裕度用惯用法计算时,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作用下,变电所内设备绝缘宜留多大裕度?我国规程没有规定。

各单位对此的要求也不甚相同。

建议参考IEC71—2标准[2],内绝缘裕度取1.15,外绝缘取1.05~1.0。

1.5 变电所的雷电平均无故障时间用惯用法计算最大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时,未考虑变电所不同运行方式的出现概率,也未计及各种雷电流幅值、进线段杆塔绝缘子串闪络和变电所内不同过电压的出现概率。

这是惯用法的缺点。

采用统计法则可以克服此缺点。

但用统计法计算变电所的耐雷指标(或称平均无故障时间)时,我国也无统一规定。

CIGRE工作组认为,当前可接受事故率的典型值为0.1%~0.3%。

设计的故障率应在此范围内。

MTBF应在300~1 000 a之间[3]。

我国500 kV电网结构不很强,运行水平较低,建议MTBF取800~1 000 a,这也是我国一些电力运行部门所希望的。

2 500 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2.1 反击 2.1.1 雷击塔顶时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我国规程规定感应过电压Ui由下式计算: Ui=ahc(1-(hg/hc)k0) 式中,hc为导线对地平均高度;hg为避雷线对地平均高度;k0为导线和避雷线间的耦合系数;a为雷电流陡度。

如果hc=50 m,hg=60 m,k0=0.3,a=57.69 kA/μs,则Ui=1 846 kV,感应过电压已占到绝缘子串临界放电电压86%。

再加上杆塔横担电压,无论杆塔接地电阻有多小,绝缘子串肯定要闪络。

此计算电压>>实际电压。

上述计算公式是前苏联半个世纪以前的研究成果,落后于时代。

尤其不适合高杆塔(如同杆双回和大跨越线路)和山区线路。

欧美、日本承认有感应过电压,也提出计算公式,计算的Ui比我国规程法计算的要小得多。

他们在防雷计算中不考虑感应过电压,和前苏联、中国的做法相差甚远。

对雷击铁塔时迎面先导的长度l的不同估计,严重影响感应过电压的计算值。

我国规程法的计算公式可能源于l=r/3。

r为击距。

而阿姆斯特朗和怀德里德等人认为,l=r/2。

武高所对感应过电压的研究中采用l=r/2。

美国E.R.Whitehead提出Ui=6HgI(10+I0.8)近似计算公式[4]。

武高所得出一组计算曲线[5],通过拟合计算,给出近似计算式: Ui=[(1.771+1.754Hc-0.01088H2c+1.935×10-5H3c)×I(0.1706H0.232c)](1-k0)×1.33 此两式计算的Ui均远小于我国规程计算值,故我们认为: 1)现有规程中的Ui计算式不合适,尤其对于高杆塔,应予以修改,确定一个较合理的 Ui计算方法。

2)在新方法或新计算公式确定之前,建议对导线平均高度Hc≤30 m的杆塔,其Ui计算公式暂时仍采用规程法,对于Hc>30 m,暂时采用武高所的计算式,但其值若低于按前者计算的Hc=30 m的Ui(30),则采用。

2.1.2 工作电压的影响 500 kV线路工作电压较高,反击时,在绝缘子串两端电压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耐雷水平计算中忽视工频电压的影响将造成较大的误差。

美、日、欧诸国均已考虑工作电压的影响,但我国规程却没有,建议予以修改。

至于工作电压以峰值Um计,或是以√3Um/2计,则可以讨论。

日本采用和雷电流相反极性的工频电压峰值[6]。

2.1.3 铁塔的波阻抗我国规程推荐的铁塔波阻抗为150 Ω,杆塔电感为0.5μH/m,相应的波速为300 m/μs。

国内外实测的波阻抗和波速一般<该值。

不同形状铁塔的波阻抗和波速不相同,日本对一个铁塔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波阻抗。

建议我国在此方面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以确定较精确的铁塔波阻抗和波速。

2.1.4 500 kV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认为可用下式确定伏秒特性: U(t)=U50%√1+T/t 式中,U50%为绝缘子串的50%冲击放电电压;U(t)为预放电时间很短(t= 1~2μs)时冲击放电电压;T为常数。

此式误差较大,需先依靠冲击放电电压的试验数据来确定T。

武高所曾做过绝缘子悬垂串的伏秒特性试验,但绝缘子的型式很少,不能复盖目前所用主要类型的绝缘子。

建议对典型绝缘子串进行伏秒特性试验。

2.2 绕击 2.2.1 高杆塔绕击我国规程推荐的绕击率计算式为:对平原线路:lgP=(α√ht/86)-3.9 对山区线路:lgP=(α√ht /86)-3.35 式中,α为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

此式和前苏联的计算公式lgP=(α√ht /75)-3.95相类似[7]。

但前苏联认为:此式仅适用于15°<α<40°和 ht<50 m的条件。

在范围外的用电气几何理论予以确定。

我国规程对绕击率计算式未加条件限制,这对高杆塔更显得不合理。

运行经验表明,高杆塔线路绕击率明显增加。

但这些运行经验来源于较低电压等级、较低塔高和较大保护角的线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它能延伸到较高电压等级,较高塔杆和小保护角的线路。

2.2.2 山区线路绕击对山区线路的绕击率,认为其绕击率约为平地线路的3倍,或相当于保护角增大8°的情况。

山区地形影响绕击率主要是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地面倾斜角θ。

θ角过大,地线的屏蔽效果大为减弱,所以有的国家的地线保护角是随着地面倾斜角增大而修正变小。

我国规程笼统地提山区,范围太广。

2.2.3 绕击时导线上的电压我国规程认为:雷绕击地线时导线上的电压U=100I。

它来自U=I/2×Zc/2, Zc=400 Ω。

其中I/2是因雷击于波阻Zc/2近似等于雷电通道波阻(Z0)时的雷电流比雷击零欧时的雷电流减半的缘故,其前提为Z0=Zc/2=200Ω。

这个观念已过时,导线上的绕击电流均为20 kA左右或以下的雷电流。

雷电流通道的波阻抗Z0和雷电流幅值在300~3 000Ω之间,小幅值雷电流其波阻抗Z0>>200 Ω。

Whitehead E.R 认为U=IZk/2.2,倒推可知,绕击电流雷电波阻抗取5Zc ,文[8]认为U=IZc/2,即Z0>>Zc。

前苏联科学家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出:I=5~30 kA,Z0为600~900 Ω,从严考虑:Z0=900 Ω,Zc=300 Ω,Z0=3Zc,则U=IZc/2.33。

通过上式计算绕击导线上的电压明显高于规程的计算值。

2.2.4 绕击率计算方法目前,美、欧、日均采用电气几何模型(EGM)来分析和计算绕击率。

它可以将雷电的放电特性和线路的结构尺寸联系起来分析。

EGM 法比规程法先进,准确。

我国规程法没有考虑雷电流大小等诸多因素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为此,建议: 1)采用EGM 来计算绕击率。

对于和EGM计算有关的参数,如雷击角度的分布概率,对大地击距的修正系数等应进行研究和确定。

2)以U=IZc/2.2计算绕击时导线上的雷电过电压U。

3)山区地面倾斜角过大的杆塔,如θ>25°或30°,其α应减小为α=θ-θ0。

θ0可为25°或30°。

4)明确规定现行规程法计算式的适用范围。

它不适用于高杆塔及地面倾斜角过大的地段和保护角较小的线路。

3 同杆双回线路的防雷设计同杆双回线路可增大单位走廊宽度的输电容量,减小走廊宽度,节省造价。

日本的500 kV线路几乎全是同杆双回线路,在美欧也很普遍,我国也愈来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