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导论 期末复习题
物联网工程导论22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联网工程导论22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物联网安全涉及的范围有( )。
答案:物与物的交互行为###用户的控制行为###人与物的隐私###数据的更新、传输和转换2.以下哪些是物联网工程的直接参与方?答案:设备商###设计院###施工队###监理公司###建设单位3.在云计算技术中,其最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有哪些?答案:虚拟化技术###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绿色节能技术4.我们将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分为那四个层次?( )答案:物联网应用服务###节点内信息处理###汇聚数据融合管理###语义分析挖掘5.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 )。
答案: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6.智能手表安全门事件中,黑客使用的攻击手段有( )。
答案:SQL注入7.信息处理技术几次变革中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哪一次变革?答案:第二次变革8.物联网的核心是()。
答案:应用9.智能家居可以提供以下哪些功能?答案: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环境监控###防盗报警和信息服务10.物联网系统的本质特征有哪些?答案:物体具有智慧###物物互联###拥有智能应用软件11.下列哪些属于智能物流系统的关键技术?()答案:GIS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12.在整个物联网工程的施工流程中,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答案:施工准备###施工阶段###调试开通###竣工验收13.云计算技术的架构主要包括哪几层?答案:Iaas层###PaaS层###SaaS层14.云计算的特点有以下哪些?答案:超大规模虚拟化###通用性按需服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极其廉价潜在的危险性15.以下关于中间件技术描述哪些正确?答案:一类软件###基于网络16.下面选项中属于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有( )。
答案: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口令###数字证书17.云计算技术架构中的服务管理包括哪些?答案:服务质量保证###安全管理###计费管理###资源监控管理18.以下关于物联网中间件的主要作用哪些描述正确?答案:控制采集系统按要求、相互配合、协调的采集数据###筛选采集的数据,将有用的数据传输给后台的应用系统###保证应用程序能调用到中间件提供的接口19.以下关于中间件作用的描述哪些正确?答案:屏蔽底层平台的复杂性###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标准的接口20.下列哪些是ZigBee适应的应用场合?答案:上述全部21.两台无线网桥建立桥接,( )必须相同。
物联网工程导论(专升本)专业课程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导论(专升本)复习题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导论(专升本)本题1.0分)1.(单选题)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谁提出的是谁提出的( )(本题A.无锡研究院B.温总理C.IBMD.奥巴马答案:C.解析:无.本题1.0分)2.(单选题)以下关于物联网感知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本题A.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是联系物理直接与虚拟信息世界的纽带B.能够自动感知外部环境信息的设备包括:RFID、传感器、GPS、智能测控设备等C.智能物体可以具备感知能力,而不具备控制能力D.智能传感器节点必须同时具备感知、控制能力、同时具备适应周边环境的运动能力答案:C.解析:无.本题1.0分)3.(单选题)以下关于一维条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本题A.一维条形码在垂直方向表示存储的信息B.一维条形码编码规矩简单,识读器造价低C.数据容量较小,一般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D.条形码一旦出现损坏将被据读答案:A.解析:无.本题1.0分)4.(单选题)以下关于一维条形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本题A.二维条形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B.信息译码可靠性强、纠错能力强、制作成本低、保密与防伪性能好C.信息容量与编码规则无关D.条形码某个部分遭到一定程度损坏,可以通过其他位置的纠错码还原出损失的信息答案:C.解析:无.本题1.0分) 5.(单选题)以下不能够在无线自组网中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是( )(本题A.无线广域网B.移动通信网C.无线局域网D.无线个人区域网答案:A.解析:无.6.(单选题)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
(本题1.0分)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答案:B.解析:无.7.(单选题)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
(本题1.0分)A.互联网B.物联网C.智慧地球D.感知中国答案:B.解析:无.8.(单选题)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
物联网工程概论期末考卷+答案

《物联网工程概论》复习一、选择题1、MEMS是指( A)A. 微机电技术B. 电子标签技术C. 传感器技术D. 自动识别技术2、RFID技术是基于( B)A. 雷达原理B. 电磁感应原理C. IC卡原理D. 其它3、中国使用的Zigbee频率为( D)。
A. 13.56MHzB. 868MHzC. 900MHzD. 2.4GHz4.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采用( C)A. CDMAB. CSMAC. TDMAD. FDMA5、传感器通常由(B )、转换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构成。
A. 测量元件B. 敏感元件C. 感知元件D. 探头6、EPC是指(C )A. 电子产品编码B. 工程计划代码C. 产品电子代码D. 高档PC机7. ZigBee具有三级安全模式,其数据加密标准是( C)A. AES 64B. DES 64C. AES 128D. DES 1288. 常见的无线路由器采用( A)技术。
A. WiFiB. APC. UWBD. ZigBee9. 热电偶是用于测量(C )的传感器。
A. 热量B. 电量C. 温度D. 电流10. 单片机与各种外围设备(Flash、RAM、网络控制器、A/D、传感器、MCU等)进行直接串行通信通常采用( D)接口。
A. RS232CB. RS485C. COMD. SPI12、MEMS技术是一种( A)A. 传感器制造技术B. 存储器技术C. 短矩通信技术D. 人机界面技术1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是( C)A. WCDMAB. CDMA2000C. TD-SCDMAD. LTE14、EPCglobal是指( B)A. 电子产品编码B.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C. 产品电子代码D. PC全球在线15. 国际通信联盟保留的公共免费无线电频段是指(A )。
A. ISM频段B. VHF频段C. UHF频段D.VLF频段16. ( D )不是无线单片机。
南开大学22春“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南开大学22春“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当手机关闭时,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中的数据消失。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物联网比互联网增加的层次是()。
A.网络层B.传输层C.应用层D.感知层参考答案:D3.“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属于物联网相关的()。
A.政策规划B.技术标准C.法律法规D.用户培训参考答案:B4.无线自组网的技术特征包括:()。
A.无中心B.单跳路由C.动态拓扑D.有基础设施参考答案:AC5.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与气压传感器配合可实现精准定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6.在移动通信网中,负责接入用户的基础设施称为()。
A.路由器B.基站C.网桥D.网关参考答案:B7.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是()。
A.IEEE 802.3B.IEEE 802.5C.IEEE 802.11D.IEEE 802.15参考答案:C8.可穿戴计算设备的主要特征包括()。
A.智能化B.个性化C.微型化D.中心化参考答案:ABC9.编写网页使用的语言是HTTP语言。
()参考答案:B10.互联网研究报告的发布者是国际电信联盟,其英文缩写是()。
A.IEEEB.ISOC.ITUD.IETF参考答案:C11.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英文缩写是()。
A.PaaSB.SaaSC.NaaSD.IaaS参考答案:D12.M2M通信平台是指()。
A.移动通信网B.个人区域网C.无线局域网D.有线电视网参考答案:A13.ARPANET不断接入新的主机与新的网络,最终形成()。
A.互联网B.城域网C.覆盖网D.ATM网14.云计算的技术类型属于()。
A.路由选择B.感知层安全C.数据加密D.智能信息处理参考答案:D15.普适计算技术的核心是()。
A.面向主机B.针对特定应用C.依赖地址解析D.以人为本参考答案:D16.以下几种技术中属于无线个人区域网的是()。
成人教育高起专《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联网工程导论》高起专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哪几层?( )A.感知识别层和网络构建层B.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C.感知识别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D.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2、下面哪一项属于无线广域网技术?( )A.4GB.WiMAXC.蓝牙D.ZigBee3、被动式标签的通信频率可以是。
( )A.低频(LF)B. 高频(HF)C.超高频(UFHF)D. 高频(HF)或超高频(UFHF)4、一个传感器和一个传感网络节点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植入了一个。
( )A.处理器模块B.通信模块C.电源模块D.感知模块5、TinyOS操作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是。
( )A.CB.C++C.C#D. nesC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选择节点操作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A.应用需求(实时性、网络)B.系统支持(现有代码库、社区支持)C.开发(开发语言、说明文档)D.制造工艺7、使用可再生能量给传感器节点供电时,储存能量的方式包括。
()A.锂电池B.普通电容C.充电电池和超电容D. 锂电池和普通电容8、TDoA是一种基于的测量方法。
()A.距离差B.角度C.时间差D.距离9、GPS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A.宇宙空间部分和地面监控部分B.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C.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D.宇宙空间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10、根据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来区分,一般将无线网络分为类。
()A.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局域网B.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个域网C.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域网D.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域网11、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的低功耗通信芯片包括:。
()A、CC1000和CC2420B、CC1000和8051单片机C、CC2420和ARMD、8051单片机和ARM12、ZigBee协议架构包括。
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

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1.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定义1.2 物联网架构1.3 物联网应用领域1.3.1 智能家居1.3.2 智慧城市1.3.3 工业自动化1.3.4 农业物联网1.3.5 医疗健康1.4 物联网技术基础1.4.1 传感器与执行器1.4.2 通信技术1.4.3 数据存储与处理1.4.4 安全与隐私2.物联网通信技术2.1 网络协议2.1.1 IPv62.1.2 6LoWPAN 2.1.3 CoAP2.1.4 MQTT2.2 网络拓扑2.2.1 网状拓扑 2.2.2 星型拓扑 2.2.3 树状拓扑 2.2.4 混合拓扑 2.3 通信协议2.3.1 ZigBee2.3.2 Z-Wave2.3.3 Bluetooth 2.3.4 LoRaWAN 2.4 传感器网络2.4.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 2.4.2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2.4.3 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2.4.4 传感器网络安全3.物联网数据管理与分析3.1 数据采集与存储3.1.1 传感器数据采集3.1.2 数据传输与存储3.1.3 数据管理与查询3.2 数据分析与挖掘3.2.1 数据预处理3.2.2 数据可视化3.2.3 数据挖掘技术3.2.4 数据分析案例研究4.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威胁4.1.1 隐私泄露4.1.2 数据篡改4.1.3 拒绝服务攻击4.1.4 物理攻击4.2 物联网安全技术4.2.1 认证与加密4.2.2 安全访问控制4.2.3 安全漏洞与风险评估 4.2.4 事件响应与漏洞修复 4.3 隐私保护4.3.1 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4.3.2 隐私保护策略4.3.3 数据匿名化与脱敏 4.3.4 用户隐私权附件:- 物联网架构图- 数据采集与存储流程图- 数据分析工具介绍法律名词及注释:1.隐私泄露:未经授权披露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
2.数据篡改:对数据进行非法修改或伪造的行为。
物联网工程导论试卷

物联网工程导论试卷一、简答题1. 物联网的定义是什么?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将各类物理设备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通信和交互,实现信息共享、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管理的新型信息技术应用。
2.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有哪些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支撑层。
感知层用于采集传感器数据;网络层负责传输和转发数据;应用层实现具体的功能和服务;支撑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技术能够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实现资源优化和智能化管理。
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连接性、大数据、云计算和安全保障。
未来物联网将更加智能化,设备间连接性更加紧密,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云计算将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同时物联网的安全性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论述题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领域,它通过将家庭中各类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和数据共享,实现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首先,智能家居的核心是连接性。
通过将灯光、空调、电视、门锁等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中,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调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庭中的各类设备,方便灵活地调节家居环境。
其次,智能家居的特点是可编程性。
用户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或者自定义的设置,实现定时开关、温度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在晚上10点自动关闭电视和灯光,以节省能源。
又如,用户可以设置温度在达到一定数值时自动启动空调,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智能家居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例如,通过安装智能门锁和监控摄像头,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家中的情况,并远程控制进出门锁,提高家庭的安全性。
又如,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改善。
物联网工程导论试卷

一、填空题(共40分,共20空,每空2分)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 )、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2、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支持下,物联网( )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支撑平台。
3、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系统,包括指纹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比较等模块。
4、RFID标签由耦合元件、芯片和微型( )组成,芯片内存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5、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 )的部分,转换元件指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6、设计无线传感节点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 )、灵活性与扩展性、鲁棒性等需求。
7、GPS系统由宇宙空间部分的24颗卫星、( )部分的主控中心和6个监控站、用户设备部分的GPS接收机组成。
8、在室内环境使用信号强度进行定位时,并不直接利用它进行位置计算,而是布置一系列位置已知的参考节点,计算出它们的“特征”,同时也将待测节点的“特征” 计算出来并与之( ),找出所在的位置。
9、互联网内部用来定位Web服务器的是IP地址,使用浏览器时通常输入域名,由DNS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实现域名到( )的映射。
10、IPv6与IPv4相比,地址长度从( ) bit增大到128bit。
11、无线局域网WiFi目前一般符合IEEE( )协议。
12、无线传感网ZigBee的MAC层和物理层符合IEEE( )协议。
13、WCDMA包括FDD和TDD两种工作方式,前者工作在覆盖面积较大的范围内,后者侧重于业务繁重的( )内。
14、W AP将互联网内容和数据服务带入( )终端。
15、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分为直接附加存储、( )和存储区域网络三种。
16、BigTable是一种用来在( )规模下管理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17、数据挖掘阶段由确定数据挖掘目标、( )和数据挖掘三项操作构成。
18、数据挖掘的基本类型包括关联分析、聚类分析、( )、分类与预测、演化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物联网概论简答题1.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技术特征,需要注意那三个基本的问题P14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它不是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的简单扩展。
2)互联网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而物联网更加强调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与深入地应用。
3)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有哪些p14-171.物联网中的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1)“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2)对智能物体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理解3)对物联网标识符的理解4)智能物体与嵌入式技术的关系2.物联网可以提供所有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3.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3.什么中间件软件P29(我国学术界一般认可的定义是)中间件是指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易移植性第2章RFID与物联网应用简答题1.RFID标签读写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P641)标签身份识别与标签数据传输加密/解密问题2)标签数据传输错误问题3)多标签读取过程中的“碰撞”问题4)有源标签电源状态管理问题5)标签与天线位置对读写效果的影响2.EPC编码体系与UID编码体系有何不同。
P73日本的UID标准与ECP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编码位数、网络运行环境与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UID标准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为与,EPC标准使用UHF频段。
2)UID的U-code采用的基本长度是128位,EPC标准则采用96位长度。
U-code可以兼容各种标识编码体系,如条形码的JAN码、UPC码、EAN码,书籍的ISBN、ISSN码,IPv4或IPv6地址,电话号码等。
3)UID标准主要用于产品追溯与移动支援、旅游指南,EPC标准主要是针对供应链的流通环节。
3.读写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621)读写器与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
2)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3)能够实现在有效区域内实现对多个RFID标签同时读写的能力。
4)能够对固定或移动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读写。
5)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错误信息。
6)能够识别有源RFID标签与电池相关的电量信息。
第3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1.传感器静态性能技术指标包括哪些(每个指标作简单介绍)P881)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2)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定义为输出量的增量Δy 与引起该增量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之比。
3)分辨率:传感器能检测到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称为分辨率4)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
5)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6)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
7)测量范围: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8)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测量中各类误差的综合反映,测量误差越小,传感器的精度越高。
2.无线传感器网络涉及哪些关键技术P99-1031)网络拓扑控制与路由协议2)介质控制访问协议3)节点定位技术4)时钟同步技术5)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6)嵌入式操作系统7)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3.ZigBee技术特点有哪些P1081)ZigBee网络节点工作周期短、收发数据量小,不传输数据时处于“睡眠状态”。
传输数据时由担任“协调器”的节点唤醒。
采取这种工作模式的优点是节省电能,从而延长网络工作时间。
2)ZigBee采用碰撞避免机制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专用时间片,以避免发送数据的冲突。
由于在MAC层采用确认机制,保证了节点之间通信的可靠性。
3)ZigBee协议结构简单,实现协议的专用芯片价格低廉,系统软件结构力求简单,从而降低系统的造价。
4)ZigBee标准与蓝牙标准的延时参数相比,ZigBee节点的休眠/工作状态转换需要15ms,入网时间需要30ms,而蓝牙节点的入网时间要3~10s。
5)1个ZigBee网络最多容纳1个主节点和254个从节点,一个区域中可以有100个ZigBee网络。
6)ZigBee提供了数据完整性检查与加密算法,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第4章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式技术简答题1.嵌入式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P1241)微型机应用和微处理器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嵌入式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适应了智能控制的需求3)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促进了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编程语言与体系结构研究的发展4)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2.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应用软件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P1161)面向应用2)适应性3)能量优化4)模块化5)可管理3.可穿戴计算机有哪些特点P1401)非限制性2)非独占性3)可觉察性4)可控性5)环境感知性6)交流性第5章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1. 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技术在工作时具有哪些特征P158(1)网络中没有一个中心控制节点,联网计算机独立地完成数据接收、转发、接收的功能。
(2)发送数据的主机预先将待发送的数据封装成多个短的、有固定格式的分组(3)如果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通信线路,那么分组就需要通过中间节点“存储转发”。
这中间节点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4)每个路由器可以根据链路状态与分组源地址、目的地址,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每个分组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
(5)当目的主机接收到属于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之后,再将分组中多个短的数据字段组合起来,还原成发送主机原本的报文。
2. ARPANET对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161(1)开展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2)提出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二级结构概念;(3)研究了分组交换协议与实现技术;(4)研究了层次型网络结构体系的模型与协议体系;(5)开展了TCP/IP协议与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3. 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主要特征(要展开解释)P165(1)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与数据资源。
网络用户不但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远程计算机资源,可以调用网中多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项任务。
(2)互联网计算机的系统是自治系统互联网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地工作。
(3)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守共同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联的主机组成的,主机之间要做到有条不紊的交换数据,每个主机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规定的通信规则。
4.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征有哪些P170(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校园、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联网的需求;(2)局域网能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决定局域网性能的三个因素是: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5)局域网可以用于办公室、家庭个人计算机的接入,园区、企业与学校的主干网络,以及大型服务器集群、存储区域网络、云计算服务器集群的后端网络。
5. 宽带城域网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168(1)完善的光纤传输网是宽带城域网的基础;(2)传统电信、有线电视和IP业务的融合成为宽带城域网的核心业务;(3)高端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4)扩大宽带接入的规模和服务质量是宽带城域网的关键应用。
第8章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1. 物联网数据的特点有哪些(必须展开)P240-241(1)海量:当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建立起来之后,物联网节点的数量将是非常多的,他们所产生的数据量也一定是海量。
(2)多态:我们需要使用多种传感器去观测不同的数据。
而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数值范围、不同的表示格式、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精度。
(3)动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传感器测量的数值都可能有变化。
而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数值范围、不同的表示格式、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精度。
(4)关联:物联网中的数据之间不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一定存在着关联性。
物联网中的数据之间在空间、时间维度上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
2. 物联网数据两种存储方式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P242(1)分布式存储:优点:通常用户只会对某一部分数据感兴趣,因此数据查询过程限制在汇聚节点与存储节点范围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大范围查询的通信量,以节约能量。
缺点:一旦存储的数据量超过存储节点的能力,就会造成数据丢失;同时,存储节点本身能量消耗大,一旦存储节点能量耗尽,就会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2)集中式存储结构:优点: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存储在计算和存储资源配置较高的汇聚节点,计算工作量较大的查询任务由汇聚节点承担,不需要分散到整个网络中的中继节点。
缺点: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必须通过多跳的传感节点多次转发,因此中继节点不能保证转发数据不被丢失,不能够解决数据的重复和冗余,因此数据转发过程的能量优化问题。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系统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464.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系统结构主要有哪几种(每种类型必须展开讲)P247(1)集中式结构:在集中式结构中,数据查询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的感知数据传输是分开的。
在这种结构中,节点首先将感知数据按事先指定的方式,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中心服务器,数据统一由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
(2)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是建立在所有传感器节点都具有很强的通信、存储与处理能力,每个节点都具有独立处理数据查询命令的能力的基础上。
(3)半分布式结构:由于传感器节点具有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节点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因此采用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将数据发送到多个中间处理器的思路,设计出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半分布式结构数据管理系统。
(4)层次结构:分为两个层次:无线传感器网络层和代理网络层。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完成接收命令、本地计算、数据传送等工作。
代理网络层的节点具有更强的存储、计算和通信能力。
5. 什么是云计算P254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的访问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有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