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油井井控知识点总结

油井井控知识点总结

油井井控知识点总结一、油井井控概述油井井控是油田开发与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通过调控油井的产能、产量和产液组成,以实现对油井产能的有效管理和优化,以达到提高生产水平、延长油田寿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油井井控包括开井、闭井、调整生产、注水、充裂等操作,通过对油井进行调控,实现最佳的油田开采效率。

二、油井井控的原理1. 油井开采规律油井开采规律主要包括原油产量规律、动态油层压力变化规律、油井产液组成变化规律等。

研究油井开采规律,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井控方案,提高油井开采效率。

2. 油井产能分析油井产能分析是进行油井井控的基础,通过对油井产能、流量、产液组成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和注水方案,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3. 生产流程优化通过对油井开采过程中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进行优化,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油田寿命。

三、油井井控的方法1. 油井开井与闭井油井开井与闭井是油井井控的最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油井的开井和闭井进行合理调控,可以实现对油井产能和产量的管理和优化。

2. 油井注水油井注水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通过对井口注入水进行增压,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延长油田寿命。

3. 油井充裂油井充裂是一种通过注入压裂液进入油层进行压裂作业,以增加油井储层渗透率和裂缝面积,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的方法。

四、油井井控的关键技术1. 油层动态分析技术油层动态分析技术是通过对油井产能、产量、油层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掌握油层动态变化规律,以实现对油井的有效井控。

2. 油井产能预测与优化技术通过对油井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确定最佳生产方案,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3. 油井作业技术油井作业技术是指通过对油井的开采、维护、修井、清井等作业进行合理调控,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4. 油井智能化监控技术油井智能化监控技术是通过对油井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油井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井控技术是指通过对油气井的监测和控制,确保井口和管道的安全运行,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井控技术主要包括井底流体控制、井口监测和管道控制等方面。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井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井口事故和管道泄漏等安全隐患,降低运营成本,延长井的生产寿命。

井控技术的关键是设备的管理,这些设备包括井口监测仪、井底流体控制装置、管道阀门等。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等工作。

首先,设备的安装调试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其次,日常维护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包括对设备的清洁、润滑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最后,定期检修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是油气开采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可以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对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的重视和投入,将有助于油气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在油气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井口和管道安全运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井控技术主要包括井底流体控制、井口监测和管道控制等技术,而设备管理则是井控技术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首先,井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气井开采过程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井口爆炸、管道泄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也会极大地损害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

井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确保油气的安全生产和运输。

另外,通过井控技术监控井口和管道的运行情况,实现对井口流量、压力和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油气的采收率,也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设备管理对于井控技术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围绕井控技术,必须精心管理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井口监测仪、井底流体控制装置、管道阀门等。

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等工作。

井控技术培训教材概述

井控技术培训教材概述

井控技术培训教材概述一、何谓井控:就是实施油气井压力的控制。

英文是Well Control,有的叫做Kick Control,即井涌控制,还有的叫做Pressure Control, 即压力控制。

各种叫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说明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基本上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

井控作业要从钻井的目的和一口井今后整个生产年限来考虑,既要完整地取得地下各种地质资料,又要有利于保护油气层,有利于发现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延长油气井的寿命。

为此,人们要依靠良好的井控技术进行近平衡压力钻井。

目前的井控技术已从单纯的防喷发展成为保护油气层、防止破坏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高速低成本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近平衡压力钻井的重要保证。

二、井控的分级人们根据井涌的规模和采取的控制方法之不同,把井控作业分为三级,即初级井控、二级井控和三级井控。

初级井控(一级井控):是依靠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使得没有地层流体侵入井内的控制。

井涌量为零,自然也无溢流产生。

二级井控:是指发生溢流关井后建立起来的地面回压和井内液柱压力共同平衡地层孔隙压力的控制。

即井内压力失衡,地层流体侵入井内,出现井涌,地面出现溢流,这时要依靠地面设备和适当的井控技术排除气侵钻井液,处理掉井涌,恢复井内压力平衡,使之重新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这是目前培训钻井人员掌握井控技术的重点。

三级井控:是指二级井控失败,井涌量大,失去控制,发生了井喷(地面或地下),这时使用适当的技术与设备重新恢复对井的控制,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这是平常说的井喷抢险,可能需要灭火、打救援井等各种具体技术措施。

一般讲,要力求使一口井经常处于初级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加以处理,恢复正常钻井作业。

三、与井控有关的概念1、井侵(Influx)当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中的流体(油、气、水)将侵入井内,通常称之为井侵。

《井控技术》说课课件

《井控技术》说课课件

03
井控技术应用范围
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中涉及油气井的作业。
井控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作业安全
井控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 控制油气井压力,预防井 喷、井喷失控等事故的发 生,保障作业安全。
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通过井控技术,可以更好 地控制油气井的生产,提 高勘探开发的效率。
保护环境
井控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进行。
井控技术在石油生产中的应用
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井控技术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井控 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油气井的生产过程,提高油气井的生产效 率。
在生产过程中,井控技术还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如油气 的泄漏、管道的堵塞等,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井控技术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潜在的井控问题,如 地层压力变化、油气井的稳定性等,避免事故发生和资源浪费。
钻井液体系与性能优化 。
井控设备与工具的选用 和维护。
02 井控技术概述
井控技术的定义
01 02
井控技术定义
井控技术是指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通过一系 列工艺措施,确保油气井压力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勘探开发作业的安全 顺利进行。
井控技术涉及领域
钻井工程、采油工程、修井工程、试井工程等。
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井控事故的原因 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未来课程的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引入
实践环节的加强
随着井控技术的发展,未来课程将引入更 先进的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课程的实用 性和前瞻性。
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更多的实际操 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应对能力。

1第一章~第四章井控技术

1第一章~第四章井控技术

井喷的危害 井喷的原因
前翻
后翻
退出
打乱正常生产 生活秩序
•2004年12月2日,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第二钻探公司32660钻井 队承钻的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公司的天然气开采井曲2井井喷, 4600名周边群众紧急疏散。
前翻
后翻Biblioteka 退出造成人员伤亡2003年12月23日,川东钻探公司12队,罗家16H井井喷失控,导致 硫化氢大量外泄,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1998年3月24日,川东钻探6020队,温泉4井放喷期间天然气(含硫) 串到附近煤窑内,致使11名民工死亡,1人烧伤,6人严重中毒。 1992年9月28日,华北石油井下作业公司20队,赵48井进行试油 时,地层中大量含有硫化氢的气体喷出井口,造成周围居民死亡6 人,中毒24人。
前翻
后翻
退出
前翻
后翻
退出
使油气资源受 到严重破坏
四川长原大气田长1井井喷日喷 气量超过1千万方,累计损失天然 气达4.6亿方致使该井所在气田 几乎失去开采价值。 1983年2月,伊朗海岸外的瑙鲁滋油 田发生井喷,每天7000桶(111.7万 升)原油 白白地流入海里;
前翻
后翻
退出
返回
前翻
后翻
退出
前翻
后翻
退出
井喷井喷失控及危害
性质严重,损失巨 大的灾难性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 (1985-2004),国内陆地 发生井喷失控事故56起,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23561万元, 直接时间损失41854小时, 死亡266人,受伤4047人。
前翻 后翻 退出
起钻抽吸
井 控 基 础 知 识
起钻不罐压井液 井口无人座岗,不能及时发现溢流 工程方面人为因素 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 空井时间过长 压井液混油 井喷的原因 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井口不安装防喷器或封井器 井口防喷设备试压不合格 井身结构不合理 地质或其它方面因素 对浅气层缺乏认识 地层压力掌握不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1. 什么是井控技术?井控技术(Well Control Technology)是石油钻井作业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维持井口的气、水或油压平衡,以防止井漏失控、井喷或井口失效等潜在的安全问题。

井控技术涉及到井口压力控制、井筒流体工程、防漏缓钻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管理等方面,是石油钻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井控技术的重要性井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井漏失控、井喷等意外事故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还会给石油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有效的井控技术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3. 井控技术的关键要点3.1 井口压力控制井口压力控制是井控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调节井口压力,使其与井底压力保持平衡,可以防止井口周围的地层发生破裂,从而防止井漏失控或井喷。

常用的井口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使用防喷器、顶驱系统、口头控制阀等设备,以及调整钻井液的密度等措施。

3.2 井筒流体工程井筒流体工程是指通过调节钻井液的组成和性质,控制井筒内的流体力学行为,以保持井筒的稳定。

井筒流体工程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控制钻井液的循环速度和压力梯度,确保井筒内的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并避免井漏失控的风险。

3.3 防漏缓钻技术防漏缓钻技术是指在钻井作业中采用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地层流体从井壁渗漏进入钻井井筒,导致井漏失控或井喷。

常用的防漏缓钻技术包括井壁强化、环空注浆、井衬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井壁的强度和密封性,减少漏失的风险。

4. 井控设备管理井控设备管理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各种井控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1 设备选型和采购设备选型和采购是井控设备管理的起始阶段,关乎井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选型和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井控设备的可靠性、技术指标、供应商信誉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投资与成本控制。

4.2 设备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和调试是确保井控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井控技术

井控技术
静液压力示意图
H
钻井液柱压力的大小,与钻井液的密度和垂直井深成正比
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
三、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地层孔隙内流体上的压力。 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pp = 9.8ρH ρ-地层水的密度(g/cm3) H -地层深度 (m) 正常情况下,地下某一深度的地层压力等于地层 流体作用于该处的静液压力,这个压力就是由某深度 以上地层流体静液压力所形成的。
不能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因此井内压力失衡,地层流
体侵入井内,出现井涌,地面出现溢流,这时要依靠地
面设备和适当的井控技术排除气侵钻井液,处理掉井涌
,恢复井内压力平衡,使之重新达到初级井控状态。这 是目前培训钻井人员掌握井控技术的重点。
第一章:绪论
(3)、三级井控是指二级井控失败,井涌量大,失去
控制,发生了井喷(地面或地下),这时使用适当的技术
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 六、压差
压差是指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 △P= Pb -Pp Pb-井底压力 Pp-地层压力 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P>0,称为正压差, 通常称为超平衡。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P <0,称为负压差,通常称为欠平衡。
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 七、压力损失
钻井液经地面管汇,沿钻柱向下,通过钻头喷嘴 沿环形空间上返,当钻井液返至地面进入钻井液罐时, 处于大气压的情况下,表压为零。数十兆帕的压力损 失到循环系统中。这个压力损失是由钻井液循环及其 与所碰到的物体发生摩擦所引起的。这些压力损失的 大小取决于钻井液密度、粘度、切力、排量和流通面 积。大部分的压力损失在钻柱内和通过钻头喷嘴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绪 论 井下各种压力 井涌的主要原因、预防与检测
第四章

2024年井控技术培训教程

2024年井控技术培训教程

井控技术培训教程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井控技术在油气钻井作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井控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油气井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本教程旨在为从事油气钻井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系统的井控技术培训,提高井控技术水平,保障油气钻井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井控技术基础知识1.井控技术概述井控技术是指在油气钻井作业过程中,通过控制井口装置、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能等参数,实现对井底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有效控制,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2.井控技术分类根据控制参数的不同,井控技术可分为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温度控制等类型。

在实际钻井作业中,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井控技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3.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井口装置、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能等参数,改变井底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实现对油气井的有效控制。

具体包括:(1)井口装置:通过调节井口装置(如防喷器、节流阀等)的开度,控制井口压力、流量等参数。

(2)井身结构:通过调整井身结构(如套管、筛管等)的尺寸、位置等,改变井底压力、流量等参数。

(3)钻井液性能:通过调节钻井液的密度、粘度、切力等性能参数,影响井底压力、流量等参数。

三、井控技术操作要点1.井口装置操作要点(1)防喷器操作: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根据井口压力的变化,及时调整防喷器的开度,防止井涌、井喷等事故的发生。

(2)节流阀操作: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控制井口压力、流量等参数,保持井底压力稳定。

2.井身结构操作要点(1)套管操作: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地层压力、井深等参数,合理选择套管尺寸、壁厚等,确保井身结构的稳定性。

(2)筛管操作:在完井作业中,要根据油气层特性、井深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筛管类型、尺寸等,提高油气井产能。

3.钻井液性能操作要点(1)密度控制:通过调整钻井液的密度,控制井底压力,防止井涌、井喷等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石油钻采工程和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文化。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华东石油技师学院、华东石油高级技能培 训中心,任石油工程系主任、培训处主任,是中国石 油协会会员、石油钻井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副教 授 。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井控技术、石油安全 技术、钻井司钻、专业高级技工和技师等培训项目 的科研、开发和实施工作。先后服务为国内15个油 田的有关单位提供过培训服务。
❖苏 门 答 腊 的 一 口 失 控 井 , 用 了 三 个 月 重 新 控 制 , 每 天 储 量 损 失 已 超 过
4.5×109立方英尺/日。 •新851井压井费用上千万元 •罗16井的赔付费用上亿元
2、井喷失控事故损失情况概述:
“一五”到“八五”期间,全国共钻井 160398口,累计发生井喷失控271口,占所钻 井数1.6%,井喷后又着火的井81口,占井喷失 控井的30%,着火后,烧毁钻机和由于井喷造成 地层塌陷埋掉钻机61部。
着火 井次
烧毁 钻机 (台)
伤亡 人数 (人)
33口 放空 天然气
报废井 (口)
16口井 的抢险费 用(万元)
喷空泥浆 (万元)
损失158 48.96
14
1051 998.4
平均 损失
1.92 1.24 次/年 次/年
0.72 台/年
6
1.48
0.6
65.7
40
人/年 亿m3/年 口/年 万元/年 万元/年
3Min后,二层台起火,虽强关防喷器将火扑灭, 但由于压力过大,将放喷管线内闸门芯憋断,造成1人 死亡,9人受伤。2天后防喷器被刺坏,喷出大量的气 流和泥砂,喷高50-70M。
经过40天的抢险,利用间歇停喷时抢注水泥封堵 成功,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机毁人亡,全井报废)
案例二
案例一
1986年中原油田卫146井井喷,失控,发生大火,先 后动用油田和地方30多辆消防车,800多人抢险。当 场烧死一人,重伤一人(后抢救无效死亡),13人烧 伤,污染3000亩良田。
1989年1月青海油田台南2井取心起钻中途,发生溢 流,失控导致井喷(因岩心筒为7”,而防喷器芯子为 51/2”)。使得井口转盘、岩心筒、61/2”钻铤一起顶 出12M高,并将转盘挂在井架大腿横梁上。
Pb<Pp
三次井控: 地层流体失去
控制,发生井喷后,需要 通过抢险,重新恢复井口 的控制,达到制服井喷的 目的,称为三次井控。
现象:大规模溢流,继
而井涌并喷出(地面或地 下),失去失控、着火。
措施:抢险、灭火、重 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
井喷失控是灾难性事故, 造成人员、装备、地下资源, 环境污染等方面损失。
量多,停泵时井外溢的现象。 3、井涌: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 4、井喷:井内钻井液从井口向外喷出转盘面以上的现象。 5、井喷失控:井喷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井口丧失
控制能力,无节制向外喷出,导致敞喷现象。 (此时遇火源将导致井喷失火) 6、地下井喷:地层流体侵入到井内后,从高压层流入到其它 低压地层的现象。(无法控制、危害极大)
井喷失控的危害
1、井喷失控的危害: (1)油气资源受到破坏,并污染环境。 (2)油气井报废、设备损坏、造成极大的 经济损失。 (3)危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国际政治影 响。
•1992年9月28日,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井下作业209队,在位于河北赵县各子 乡宋城北700米处的赵48井进行试油时发生井喷,大量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喷 出井口,造成周围居民6人死亡,24人抢救的重大事故。 •1998年3月22日,四川局温泉4井钻到1869米,发生溢流,关井后在准备压 井泥浆和堵漏过程中,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通过煤层裂隙窜入四川开江县江翰田 坝煤矿及乡镇小煤矿,导致在煤矿内作业的矿工死亡11人,中毒13人,烧伤1 人有特大事故(地下井喷)。
3、井控作业分级:(井涌规模与控制方法分级)
一次井控:在油气井作业过程中,
利用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孔隙 压力,使油、气、水不进入井筒 或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如欠平衡 钻井)我们称之为一次井控。
现象:无地层流体侵入井内, 井涌量为零。
措施:利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维持井底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
PPb
b
PP
处理井喷失控是一项十 分复杂的工程。
井喷失控造成机毁人亡 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是深 刻的。
井喷失控可能发生在高压油、气井; 也可能发生在常压、低压的油、气井; 稍有疏忽,可能转变成难以控制的灾难局面。
井控的有关概念
1、井侵:地层流体侵入到井内的现象。(任何时候均有) 2、溢流: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的钻井液
1978年-1995年,累计发生井喷失控井171 口,导致死亡5人,伤47人,工程报废井43口。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1994-2003)我国 陆上共发生15口井钻井严重井喷失控(着火)事 故。其中井喷失控后着火的有7口井,占47%;
四川石油管理局对1957~1981年间的井喷失控统计表
项目
失控 次数

井控技术是钻井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 术,井控工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钻井技术 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定义:井控技术是指油气井压力控制 技术。 2、井控作业的目的:
(1)保护油气层,防止资源破坏、污 染环境。
(2)减少钻井风险、提高钻井效率。 (3)保证准确地获取各种地质资料。

UBD地面设备流程图
陈 旭 0514-7506971(办公室)
13064880700(江苏)
井控技术培训教程目录
钻井 技术 概况
井控技 井控设计
术概论
井控设备
井下各种压力 溢流原因 及其相互关系 及关井程序
关井后气体 运移与立管 压力的确定
其它井 控技术
地层压力 检测技术 压井方法
防火防硫 井喷案例 与井喷失控 后的处理
Pb >PP
二次井控:当钻遇油、气、水层时,
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筒液柱压力,产 生连续的溢流或井涌,通过地面井控 装置、油气分离系统、加重系统向井 筒注入重泥浆(压井液),排除溢流, 重新建立液柱压力使油、气、水不再 进入井筒,我们称为二次井控。
现象: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井涌 量大,地面有溢流发生。
措施:关井、压井,恢复井内压力 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