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效果观察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糖指标的变化和用药不良反应率。
结果:经过药学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药依从性、血糖指标和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药学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学干预;应用效果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目前无法治愈,治疗过程漫长,随着病情进展,容易产生酮症酸中毒、引发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以及视网膜病变,更甚者危及生命,所以需要谨遵医嘱,合理用药【1】。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往往需要终生用药与终生血糖控制,患者可能会因为心理、经济等各方面原因,降低用药依从性,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学干预是针对患者用药行为改善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用药须知,提高患者依从度,缓解患者病情。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50例,其中2020年12月初-2021年5月底期间我院未采用药学干预的425例患者归为常规组,而2021年6月初-2021年11月底期间采取用药学干预的425例患者纳为研究组,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经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糖耐量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患者对所研究知情同意并配合。
入组样本排除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先天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认知和沟通障碍、其他基础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以及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指标间P >0.05,具备可比性。
药师对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服务

不宜选用长效 、 强力降糖药 , 而应选用 使用方便 、 降糖 效果温和的降糖药,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 。 23 降糖药 的服 药 方 法 降糖 药 的作 用 机 制 不 同 , . 用 法也 各有不 同 , 如果 医生 对 服药 时 间和 方 法 交 代 的 不 够详 细 , 有可 能造 成患 者用药 依 从性 差 , 意减 少 就 随 药量 或间 断服药 。所 以药 师一定 要 指导 患 者掌 握正 确 的服药 方法 , 能 漏 服或 停 药 。磺 脲 类 药 物 一 般 是 餐 不 前 05h服 用 , 样 药 物 的高 峰 期 就会 和餐 后 血 糖 的 . 这 高峰期 同步, 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水平。仅葡萄糖苷 使 酶抑制 药 ( 阿 卡 波 糖 ) 饭 前 即 刻 吞 服 或 与 第 一 口 如 应 主食 一起 咀嚼 服 用 , 以减 少 对 胃肠 道 的刺 激 。缓 控 可 释制 剂要整 片吞 服或从 片 剂 的划 痕 处掰 开 服用 而 不能 咀嚼服 用 , 果服 药方 法不 当 , 但使 制 剂 失去 缓控 释 如 不 功能 , 还可 因体 内药物 浓 度 骤 然 升 高而 出 现低 血 糖 等 不 良反应 。 24 降糖药 的不 良反应 及 注 意事 项 为 糖 尿病 患 者 . 进 行药 学服 务 时 , 师应 根 据 患 者所 服 药 物 及 时告 知 药 用 药后 可能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 患者 心 中有 数 , 时做 让 及 出相应 的预 防措 施 。如 : 口N- 甲双 胍 易 出现 胃部 不 - 适, 但这些症状会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缓解 , 对于个别 不 能忍 受 的患 者 , 以建 议 使 用 特殊 剂 型 或缓 控 释 剂 可 型, 这些 剂 型与 普通 剂 型 相 比 , 胃肠 道 不 良反 应 较 少 ; 酒精能加强二甲双胍对乳酸的代谢 , 提醒 患者使用 应 二 甲双 胍 时避 免 过量摄 入酒 精 。服用 仅葡萄 糖苷 酶抑 制 药后 易 出现 胃肠 道胀 气 、 泻 、 痛 等 不 良反 应 , 腹 腹 这 些不 良反应是 由于未 吸收 的 葡萄糖 苷 酶抑 制药 在小 肠 中发 酵 引起 的 。磺 酰脲 类 的 主要 副 作 用 是 低 血 糖 , 尤其 是 长期 服用 者 , 口服 磺 酰 脲类 药 物 并 饮 酒 易 发 生 戒酒硫反应 , 因此要让患者掌握低血糖反应 的临床表 现 , 嘱患者 随身 携带 糖果 , 叮 一旦 出现低 血 糖 时立 即进 食, 同时服药 期 间避免 饮酒 。 3 药师 对糖 尿病 患者 进行 糖尿 病健 康教 育 3 1 饮食 教 育 正 常人 进 食 后 , 体 内胰 岛素 的作 . 在 用 下血 糖水平 一 般 能 维 持 在 正 常范 围 内 , 由于糖 尿病 患 者体 内胰 岛素 分泌不 足 , 如果 像 正常 人一 样 进食 , 餐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参考模板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多会引起眼、肾、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及其他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糖尿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均不高,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改善和应激事件的增多,DM检测方法的提高,DM 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成为所有国家普遍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问题。
DM目前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估计我国现有DM病人约4,千万,居世界第2位,且还在继续增长。
DM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无法根治,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单纯依赖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需要对DM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要严格地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DM及预防其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这并非单靠药物治疗就可以达到,包括在院教育使患者掌握较多的知识,为患者提供多方位的药学服务,还需通过健康教育调动起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态度,积极的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计划当中,认真、细致地做好自我监护,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这就是DM药学监护的目的和意义。
在对DM患者设计药学监护计划时,首先应该对DM疾病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疾病定义、DM的分型、流行病学概况、疾病症状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用药分类、药物作用机理、药物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DM患者护理、患者教育等知识。
DM患者的药学监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胰岛素的使用指导1 优化胰岛素治疗DM的控制标准是安全达标,即让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且不出现低血糖,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常糖代谢状态。
关键是如何优化胰岛素治疗。
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

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1. 背景介绍在医学领域中,药学监护被认为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药学监护旨在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并减少不良药物反应和治疗失败的风险。
为了实施药学监护,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2. 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2.1 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指标在实施药学监护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治疗目标和要评价的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可以是疾病控制的相关血液指标、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评估、患者的自身感受等。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目标可以包括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等指标。
2.2 收集和评估患者信息药学监护的下一步是收集和评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对药物过敏的风险非常重要。
评估患者信息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因素。
2.3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信息和治疗目标,药学监护师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应当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条件和需求。
例如,针对某个具体的疾病,药学监护师可以建议患者采用特定的药物组合治疗或者调整药物剂量。
2.4 药物治疗监测在药学监护的过程中,药学监护师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监测,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监测的方法包括测定药物的血药浓度、评估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等。
监测的结果将指导药学监护师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5 给予药物治疗建议和药物相关教育除了药物治疗的监测外,药学监护师还需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建议和相关的药物教育。
这包括讲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药学监护师需要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解答其关于药物治疗的疑问,并提供相关的教育材料和信息。
2.6 沟通和协调医疗团队在药学监护的实施过程中,药学监护师需要与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他们可以向医生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的建议,并及时反馈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反应情况。
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及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及用药指导【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并评估用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6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
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糖控制指标、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从7.85±1.20 mmol/L和11.30±2.05 mmol/L 降至6.40±1.10 mmol/L和8.55±1.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20±1.35%降至7.00±1.15%。
药物不良反应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13.33%,肝肾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分别为8.33%和5.00%。
用药依从性良好,75%的患者完全依从医嘱。
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在总体满意度、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结论:研究表明,合理的用药管理和监测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强化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提升用药依从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用药安全性;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的患病率持续攀升。
特别是2型糖尿病,由于其病程漫长、治疗复杂,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糖尿病治疗药物种类的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药物,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大挑战[1]。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
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一步影响治疗的长期效果。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

观察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9-15T02:54:07.3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唐志勇[导读] 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药学干预,对其用药依从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唐志勇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人民医院 153106【摘要】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药学干预,对其用药依从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该院中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参照组,39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用药学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学干预可提高护理专业度,使患者更了解药物作用、毒性等,能严格的按照医嘱用药,并且减少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护理干预力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2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drug complianc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9 case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39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nursing professionalism, make patients better understand drug effects and toxicity, take drug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doctors' orders,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aking drugs. Nursing has strong pre intervention abilit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Type 2 diabetes; Medication compliance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作息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以至于每年院内的内分泌疾病患者越来越多【1】,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会引发尿频、情绪波动等症状,还会损伤内分泌系统和肾脏功能,降低患者的体质。
药学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1 . 1 一般 资料
8 8例 , 其中男 3 8例, 女5 0例 , 年龄 2 3 . 0~ 8 5 . 0 ( 5 2 . 0± 5 . 0 ) 岁。
8 8例糖尿病患 者 , 经专业药学技术人员提供相应 的药学服务 , 1年后对 比干预前后糖 化血红蛋 白水平 , 患 者的服药依
从性 和血糖知 晓率 。结果
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 晓率 均高于干 预前 , 差异 均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结 论 对 于糖尿病患 者 , 药学服务能提高患者对 疾病 的认 知度 , 增强 治疗 的依 从性 , 有效控 制血糖水 平 , 改 善患者 的预后 质 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 关键词】 糖尿病; 药学服务; 依从性; 认知度 【 中图分类号 】 R 5 8 7 . 1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2 A一 0 1 8 3 — 0 2
近年来 , 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 , 生 活方式 的转变 , 年龄趋 于
老龄化 , 糖尿病的发病率也 呈逐年 增高趋 势 , 已成为威 胁人类
表 1 干预前后 患者服药依从性 、 血糖知晓率
比较 [ 例( %) ]
健康 的主要疾病 。糖尿病 的治疗 主要通过 药物 治疗 , 有效控制 血糖水平 , 降低并发症 的发 生率… 。但对 于部分糖 尿病 患者 , 尤其是老年患者 , 缺乏对糖 尿病和 治疗药 物的认 知 , 不 能合理 服药 , 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治疗 的疗 效 。所 以 , 药师 指导 患者合
以酸胜甘、苦生甘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

以酸胜甘、苦生甘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内经》[1]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戮。
五味学说是《内经》理论的组成部分。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
然而作为药物性能的五味,它必然受着中医基本理论的支配。
因此,要掌握中药的五味,必须先了解它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然后才能更好地指导用药。
五味与阴阳:药味分阴阳,肇始于<内经》。
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内经》把药味按阴阳属性分为两大类,执简驭繁,为临证正确选用药物,纠正疾病阴阳盛衰,启开了方便之门。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内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五味与五行相配,即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并以五行学说为依据阐明了五味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酸生苦,胜甘;苦生甘,胜辛;甘生辛,胜咸;辛生咸,胜酸;咸生酸,胜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将五味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经络、藏象、病因病机、治法等理论相结合,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临床治疗等诸多问题,故五味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其重要的位置。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五味理论对指导糖尿病临床治疗有特殊意义,现从病因病理及治法用药方面加以论述。
1、甘浊内滞,病之症结对于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内经》中更有精深的认识。
《素问·奇病论》谓:“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里指出患糖尿病的人,大都喜欢吃甜的和油腻的食物,长期偏食会酿成内热,致胸腹满闷,脾运失常而发病。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人增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7-09T16:28:18.3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作者:聂群才
[导读]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复杂的特点,例如:生活环境因素、家族遗传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山西中条山集团总医院山西运城 043700)
【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120)与参照组(n=120),予以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药学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服药依从性。
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利于患者接受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药学指导;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397-01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复杂的特点,例如:生活环境因素、家族遗传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服用或注射药物来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治疗,平衡机体葡萄糖代谢,但有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会逐渐降低,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并发症[1-2]。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120)与参照组
(n=120),实验组患者中,女性52例,男性68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53±4.31)岁;参照组患者中,女性53例,男性67例,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53±4.07)岁,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我院常规治疗,即口服二甲双胍、注射胰岛素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药学指导。
即:由我院临床药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药与胰岛素的方法、用量。
同时,由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专家定期组织开展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讲座,召集糖尿病患者与患者家属参加,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对于药物使用的依从性。
待患者出院后,由我院专职人员每天致电患者指导用药,定期上门走访,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药学指导方案,仅予以常规治疗,服药依从性调查时间为90天。
1.3 评定指标
核实患者每天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将我院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内容作为依据,制定糖尿病相关知识考核问卷,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患者未掌握相关疾病知识,60分以上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基本掌握。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240例糖尿病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服药依从率,所得结果用率(%)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00%,参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8.33%,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药学指导的落实是立足于对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合理分析基础上的,用药依从性则指的是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方案的接受情况与执行程度。
药物指导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因自身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停止服药、希望短期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增量服药现象的发生,其通过向患者讲解治疗药物的功效、服药的最佳时间、药物的剂量的使用范围、服药后药效持续时间以及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更加了解按时服药的必要性,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另外,药物指导中还包含了不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不按时测量血糖的弊端,使患者了解到按时按量用药对于自身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我院专职人员通过随访方式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一方面可以确切核实患者的服药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间接促进患者服药,且可以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药物服用过程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解决,进而从多方面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3-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
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利于患者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郑君良.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9):107-107.
[2]叶伟杰,邓伟进.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7):24-25.
[3]陈洁.药学指导对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探析[J].北方药学,2017(10):191.
[4]杨润花.糖尿病患者行药学指导下的用药依从性研究[J].家庭医药,2017(11):180.
[5]张秀娟.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