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林杉)【智慧环保】
温岭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植物保护措施

收 。 期 以 来 , 岭 市 植保 站 严格 按 照 全 国 、 农 作物 病 虫 长 温 省 害预 测预 报办 法进 行 系统 测报 和 一般 测报 , 2 从 0世 纪 的单
一
粮 食病 虫预 测预 报拓 展 到 目前 的水稻 、 果蔗 、 白 、 茭 西瓜 、
蔬 菜等 作物 上 病虫 害 的调 查观 察 , 开展 预测 预报 工 作 , 并 及 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 : 同时 根 据 温岭 市 农作 物 的布 局 , 自 20 0 0年 开始 在特 色 农作 物 主产 区 设 立病 虫观 测 点 ,0 9年 20 除 了温 岭 市植 保站 本级 外 , 设 立了 6个 ( 稻病 虫 观测 点 还 水 3个 、 瓜 1 、 西 个 果蔗 1个 、 白 1 ) 虫 观测 点 , 高和 保 茭 个 病 提 障 了全 市农 作物 重大病 虫 发生 的预 警能 力 。 ( ) 强 技 术 培 训 , 及 植 保 知 识 。 正 常 宣 传 、 训 2加 普 除 培 ( 项 培 训 ) 印 发资 料 外 , 专 、 温岭 市 农林 局 起 草 下发 了 “ 于 关 印发 2 0 0 9年 温 岭 市水 稻 重 大病 虫防 控 方 案 的 通知 ” 温 农 ( 林 发 [0 9 6 2 0  ̄ 4号 )4月 2 日下 发 了 “ 于 下 达 2 0 , 2 关 0 9年 植
发 展 , 业面 源 污染 日益 凸 显 , 农 农业 污 染源 在环 境污 染 中所 占 比重 越 来越 重 , 响也 越 来越 大 【 为 配合 温 岭 市农 业 面 影 l J 。 源 污染 治理 工作 , 植保 方面 采取 主要 的工作 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下 。 在
1 主 要 工 作
() 4 开展水 稻病 虫统 防统 治工 作 。0 9年全 市水 稻病 虫 20 统防 统 治在 2 0 0 8年 O3 .0万 h m 的基础 上 , 一 步扩 大03 进 . 4 万 h ( 稻 01 m 早 . 7万 h , m2晚稻 01 .7万 h ) 参 与 统 防 统 治 m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生态拦截技术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生态拦截技术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田农业活动、养殖业的废弃物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对水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恐吓。
因此,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接受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成为了保卫农村水环境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及影响农村面源污染具有以下特点:分布广泛、污染源复杂、排放量大、时空变异性强。
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较高,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尤其在一些农业生产集中区,农田农业活动导致农药、化肥和农业废弃物等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4R”理论与工程实践“4R”即缩减(Reduce)、重用(Reuse)、再利用(Recycle)和替代(Replace)。
这一理论强调农村污染治理要从源头控制,探究可持续进步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1. 缩减(Reduce)缩减农田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调整农业耕作方式,接受精细化农业管理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缩减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农业废弃物处理也是缩减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
农业废弃物处理包括科学堆肥、生物发酵等技术,能够有效降解废弃物,缩减对水体的污染。
2. 重用(Reuse)重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也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农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农田浇灌以及农业生产中,既能解决农田用水问题,又能缩减污水对水体的排放。
废弃物重用则是指将农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接受生物质发电技术将农村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3. 再利用(Recycle)再利用农村废弃物,即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转化,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例如,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部分进行堆肥处理。
再利用废弃物有助于缩减农村面源污染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024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2024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____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全球性和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质、土壤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制定____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能力;2.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促进农作物与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4.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施;5.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估,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二、主要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主要措施:1.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和示范,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环境意识。
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开展示范工程,推广示范效果显著的技术和经验。
2.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建,提高灌溉效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3. 严格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标准,建立健全农田污染源总量控制制度。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制定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规模养殖和化肥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4. 加强农作物与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推广有机农业和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5. 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培训,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施。
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农民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6.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与评估,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对严重污染地区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活动中,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实现以下目标:1.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2. 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3. 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体质量;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治理措施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1)合理使用化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做到科学施肥;(3)推广缓释肥:减少化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2. 推广高效低毒农药(1)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2)推广高效低毒农药:选用对环境友好、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3)加强农药使用指导:提高农民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加强农膜回收利用(1)推广可降解农膜: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农膜技术,减少农膜对环境的污染;(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膜回收利用的认识,鼓励农民自行回收废旧农膜;(3)建立回收机制:建立农膜回收网点,加强回收利用的监管和管理。
4.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1)推广有机农业模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2)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3)推广水生植物种植: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
5. 加强监管和管理(1)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农业活动的监管和管理;(2)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农民自觉参与治理工作。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年终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年终总结一、总结回顾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策略,致力于降低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来推进。
从种植业到畜牧业,从农田到养殖场,我们全面、有序地进行了污染源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搜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成功识别了主要的污染来源,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对策与方案。
二、取得的成绩1. 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政策制定和法规落实。
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农业类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环保政策和措施,并积极推动其实施。
政策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促进了绿色种植和环保养殖的发展。
2. 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对农田和养殖场的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了解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为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3.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推广了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的方式,减少了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合理施肥和科学农药管理,我们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养殖场进行规模化养殖和科学管理,减少了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4. 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为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我们加大了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力度。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宣传活动,我们提高了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认知度和理解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科技手段,推广农业环保知识和技术,激发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 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不足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制约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进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作者:库力米娜·达吾列提别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5期摘 ;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坚决贯彻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理念。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重点解决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工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提供良好环境条件。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引言农业面源污染的造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药以及灌溉水、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
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的大范围使用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失衡、地下水质恶化、农田大气质量快速下降等一些列问题发生,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1.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中存在的问题1.1相关责任主体模糊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业的生产主体以单个的农户为主要单元的千家万户,可能产生的污染产业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规定的污染治理落实到直接责任人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在工作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涉及到了环保、农林、国土、水利建设等多个部门,在这其中各个部门职能都有所较差重叠、存在空白,缺乏一定的统筹协调运作,对于防控主体、监管责任方都十分模糊,污染防治工作想要监管到位具有一定的困难系数。
农业部门大多为技术指导职责,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责任不够明确,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责任的直接从属部门,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找不到落脚点,不知该从何开始。
而防控主体以及责任落实不到位,尽管清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难以全面的工作。
1.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大部分农田的多个表层土壤进行分析发现,土壤理化性状变差,土壤板结、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过量和不合理施肥施药,造成大量的肥料养分和农药随水进入到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提升行动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提升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4.04.12•【字号】湖农发〔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提升行动的通知湖农发〔2024〕42号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局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美丽新湖州建设,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排查的通知》和市污染防治攻坚提升推进会部署要求,决定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提升行动。
一、排查内容(一)历轮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农问题整改情况。
包括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农问题、交办信访和举一反三问题整改等情况;2023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农问题和信访件整改情况。
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严格排查整改方案是否全面落实,是否出现反弹,是否落实长效机制,是否经得起检验,确保按期销号、标本兼治,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清单中涉农污染问题整改情况。
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曝光问题以及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涉农问题清单,并对照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及时排除污染隐患。
(三)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除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检查发现的问题外,重点对以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进行排查:1.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
畜禽养殖方面,重点排查粪便污水、臭气排放和病死猪的处理是否存在纰漏,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粪污处理利用台账是否建立,是否存在居民投诉举报情况发生;水产养殖方面,重点排查尾水治理点是否存在“建而不用、建后不管”的现象,是否出现尾水治理设施挪作他用,存在尾水直排的风险。
2.种植业污染防治方面。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王勇1颜莹2彭欢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王勇1 颜莹2 彭欢发布时间:2023-07-04T11:24:41.88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8期作者:王勇1 颜莹2 彭欢[导读] 农业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水箱、粮袋、菜篮子。
农业表面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产生,在雨水和地形共同驱动下,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作为载体,土壤或接收水中过度积累,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牲畜和家禽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是“以粮食换粮食”,对增加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农药的使用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种植效率,但过度使用农药肥料容易导致地板的负面影响,农产品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已经从“增产增收”的双重目标转变为“稳定生产、增加收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湖南中城乡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湖南中地大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农业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水箱、粮袋、菜篮子。
农业表面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产生,在雨水和地形共同驱动下,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作为载体,土壤或接收水中过度积累,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牲畜和家禽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是“以粮食换粮食”,对增加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农药的使用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种植效率,但过度使用农药肥料容易导致地板的负面影响,农产品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已经从“增产增收”的双重目标转变为“稳定生产、增加收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kg N ha-1 period-1)
Field surplus N and plant uptake N
600
Surplus N Y=0.650x-55.5
N fertilization >230 kgN h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闽江水葫芦泛滥成灾
朱秀端
陈超
冲流域氮循环/平衡示意图
林草 (1382)
农产品出 售
(3927)
作物收获物 (7730)
人畜系统
化肥(18151)
人畜排泄物+有机 垃圾(6672)
大气沉降 (1355)
生物固定 (1195)
有机肥 (949)
农田系统
食品饲料输 入(2321)
堆肥氨挥发 (1864)
N goes into ??
600 400
Field surplus N N uptake NH3 volatilization N2O emission
200
Field surplus N
river・groundwater・lake and sea
N (kgN ha-1 period-1)
0
-200 0
非生态沟
5
4
3 2
1
0 总N
总磷
垄间沟渠拦截技术
( 胡正义)
报告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 其它技术
农田生态沟渠
生态沟渠氮磷去除率的变化
去除率(%)
60
TN
50
40
报告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 其它技术
生态拦截草带对菜地土壤氮磷径流输出拦截效率(%)
( 李国栋等)
水中氮磷浓度(mg/L)
蔬菜地垄间沟中径流水氮磷浓度
7
6
生态沟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 其它技术
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途径
径流与排水 渗漏 侧渗 氨挥发与沉降
氮循环
磷循环
我国化肥使用现状
肥料消耗量(Mt,折纯)
30
NPK
25
20
15
10
5
0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N applied (kgN ha-1)
Emission Eutrophication
过量或不合理的施肥 动物粪便乱排
报告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 其它技术
面源污染较严重区域
我国氮磷高风险 农区分布
(据文献整理)
中国东南地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Lakes
Boyang Dongting
Tai Hongzhe
Chaoo
Area (km2) 3960 2740 2338 1851 753
Volume (109 m3) 259.0 178.0
44.4 24.4 18.0
Uptake N
R2=0.878
400
(surplus N>94 kgN ha-1)
200
94
0 0
220300 400
Y=0.117x+67.1 R2=0.206
600 800 1000
Surplus N>uptake N
-200
N applied (kg N ha-1 period-1)
Data from about 130 research sites in Asia
紫云英-水稻 2402.1 545.4 872.7 355.0
冬闲-水稻
503.7 805.9 355.0
681.5 537.7 450.9
29.9 16.6 13.8
0 44.5 53.9
(kg/亩、元/亩、kg/hm2)
( 曹兵,2007)
减量施肥对春甘蓝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何传龙,2011)
30
Depth (m) 6.6 6.5 1.9 1.3 2.4
Ncontent Pcontent (mgL-1) (mg L-1)
0.3-0.65 0.01-0.03
0.2-0.4 0.01-0.05
0.5-1.5 0.03-0.1
0.5-1.5 0.03-0.1
>1.5
>0.1
太湖蓝藻爆发
李荣刚
郭红岩
中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40%
(冯明磊等,2008)
( 段亮、段增强,2006)
土地格局对水环境的影响
浙江省安吉县高家堂村
( 陈利顶和傅伯杰)
农业废弃物处置对水环境的影响
多数农村畜禽养殖场均没有适当的粪便处理设施,畜离粪 便既污染农村环境,也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的富营养化。
农村污水横流的情况严重 卫生状况恶劣
报告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确定面源污染区 其它技术
不同种植制度环境效应分析
种植制度 冬作产 水稻产 产值 物耗成 净收入 氮磷径 减排率
量
量
本
流排放 (%)
小麦-水稻 325.0 491.6 1241.5 560.0
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技术
南极海域出现大面积海藻爆发
海藻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二、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 农田生态拦截 生态沟渠控制农田氮磷迁移 地统计学方法 其它技术
农村面源污染定义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分散的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 点源以外的污染源 主要包括: 农田过量使用化肥引起的氮、磷流失; 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降雨时产生的径流污染; 农村养殖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排放的氮 (3581)
农田盈余氮 (9132) 农田氨挥发 (1933) 反硝化损失 (2899)
➢化肥的过度施用 和人畜排泄物的 不当处理所造成 农田盈余氮和生 活排放氮分别占 氮污染负荷的 72%和28%,说明 农田是主要的氮 污染源,而生活 排放氮也不可忽 视。
报告提纲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