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4电源网-变压器线圈损耗计算
变压器损耗率计算公式

变压器损耗率计算公式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了解变压器的损耗率对于评估其性能和效率可是相当重要的。
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变压器损耗率的计算公式。
咱先说说变压器的损耗都有啥。
一般来讲,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括铜损和铁损。
铜损呢,就像是电线里的电阻消耗能量一样,电流在变压器的绕组里流动时会产生热量,这部分消耗的能量就是铜损。
铁损呢,则是因为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变化导致的能量损失。
要计算变压器的损耗率,公式是这样的:变压器损耗率 = (变压器总损耗 ÷变压器输入功率)× 100% 。
这里的总损耗就是铜损加上铁损啦。
那怎么算出铜损和铁损呢?铜损一般用公式 Pcu = I²×R 来计算,其中 I 是绕组电流,R 是绕组电阻。
铁损呢,通常由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组成,计算起来相对复杂些,不过一般厂家会提供相关的数据。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工厂里,看到工人们正在为一台新安装的变压器进行调试。
那台变压器个头可大了,工人们围着它忙前忙后。
我好奇地凑过去,跟一位老师傅聊了起来。
老师傅一边查看仪表的数据,一边跟我解释说:“这变压器啊,要是损耗率太高,那可就费电啦,成本也上去了。
所以咱们得把这损耗率算准,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和成本的控制。
” 我看着他认真专注的样子,深深感受到了这看似简单的计算公式背后,其实关系着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损耗是关键。
这就需要用到专业的测量仪器,像功率分析仪之类的。
而且,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变压器,其损耗率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变压器损耗率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要真正准确地计算和应用,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测量和分析相关数据。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变压器的性能,让它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能让您对变压器损耗率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变压器绕组损耗计算公式

变压器绕组损耗计算公式
一、变压器绕组损耗基本概念。
变压器绕组损耗也称为铜损,是由于电流通过绕组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损耗。
1. 对于单相变压器,设绕组电阻为R(单位为Ω),流过绕组的电流为I(单位为A),根据焦耳定律,绕组损耗P_Cu(单位为W)的计算公式为:
- P_Cu=I^2R
- 这里的R可以通过测量或者根据绕组的材料(电阻率ρ)、绕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来计算,R = ρ(l)/(S)。
1. 在三相变压器中,如果是星形(Y)接法。
- 设相电流为I_ph,相电阻为R_ph,则三相绕组总损耗P_Cu为:
- P_Cu=3I_ph^2R_ph
- 若已知线电流I_L,对于星形接法I_ph=I_L,并且相电阻R_ph已知时,可直接代入计算。
2. 如果是三角形(Δ)接法。
- 设相电流为I_ph,相电阻为R_ph,则三相绕组总损耗P_Cu为:
- P_Cu=3I_ph^2R_ph
- 对于三角形接法,线电流I_L与相电流I_ph的关系为
I_ph=frac{I_L}{√(3)}。
当已知线电流I_L和相电阻R_ph时,先根据
I_ph=frac{I_L}{√(3)}求出相电流,再代入P_Cu=3I_ph^2R_ph计算绕组损耗。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变压器损耗是指在变压器中,由于电流通过线圈的电阻和铁芯的磁滞以及涡流引起的损耗。
变压器损耗可分为两部分:铜损和铁损。
铜损是指电流通过变压器线圈电阻产生的热量。
线圈电阻导致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从而损耗了一部分电能。
铜损可分为两部分:载流损耗和空载损耗。
载流损耗是指变压器在负载状态下,电流通过线圈电阻而产生的损耗。
载流损耗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可以根据变压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计算出载流损耗。
载流损耗=I²R其中,I为变压器的负载电流,R为变压器线圈的电阻。
空载损耗是指变压器在无负载状态下,电流通过线圈电阻而产生的损耗。
空载损耗主要是由于磁通变化导致的涡流损耗。
涡流损耗与磁通变化的频率成正比,与铁芯的导磁性能有关。
可以通过实验测得空载损耗,然后由此计算出变压器的额定空载损耗。
总铜损=载流损耗+空载损耗铁损是指在变压器铁芯中由于磁通的变化而引起的损耗。
铁损主要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
磁滞损耗是由于铁芯在磁通的周期性变化中,铁芯磁化和消磁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损耗。
磁滞损耗与磁通的峰值有关,通常通过实验测得。
涡流损耗是由于铁芯磁通变化时,铁芯内产生的涡流而引起的电流损耗。
涡流损耗与变压器铁芯的材料、形状以及磁通变化的频率有关。
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涡流损耗的值。
总铁损=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为了保证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减少损耗和热量,通常会将变压器设计为在额定负载下的总损耗不超过额定功率的一定比例。
这个比例称为变压器的额定效率。
额定效率=额定输出功率/(额定输入功率+铜损+铁损)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测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再结合已知的铜损和铁损的数值,计算出变压器的实际效率。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对于变压器的选型和评估非常重要。
合理计算和控制变压器的损耗,能够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word精品

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1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1)有功损耗:AP^PO +KT B2PK ----------------------- (1)(2)无功损耗:AQ = Q O+KT (32QK ——(2)(3)综合功率损耗:△PZnAP + KQ AQ ---- (3)QO〜IO%SN,QK〜UK%SN式中:QO 空载无功损耗(kvar)PO——空载损耗(kW)PK—额疋负载损耗(kW)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1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平均负载系数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QK—额疋负载漏磁功率(kvar)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1)取KT=1 .0 5;(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 O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O.lkW/kvar;(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p=2O% ;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3=75%;(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 8 7 6 O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 55OOh;(5)变压器空载损耗PO、额定负载损耗PK、IO%、UK%, 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PO――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 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
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耗AP = PO + P C变压器的损耗比=P C /PO变压器的效率二PZ / (PZ + A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变压器损耗是指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于铁心和线圈中的电流引起的功率损失。
变压器损耗可以分为铁损和铜损两部分。
铁损是指在变压器铁心中由于交变磁通产生涡流引起的损耗,铜损是指在变压器线圈中由于电流通过导线而产生的电阻功率损耗。
1.铁损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变压器铁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铁损=(V1/V2)^2×P额定其中,P铁损为变压器的铁损功率,V1和V2分别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P额定为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铁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全功率损耗法:将整个变压器接入电源,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差值即为铁损功率。
b.空载损耗法:将变压器的输出端口断开,仅将输入端口接入电源,测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即为铁损功率。
c.空载损耗与短路损耗之和法:先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再测量变压器的短路损耗,最后将两者相加即为铁损功率。
2.铜损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变压器的线圈电阻会产生导线中的功率损耗,也称为铜损。
铜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铜损=I^2×R其中,P铜损为变压器的铜损功率,I为变压器的电流,R为变压器线圈的电阻。
铜损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a.直流电阻法:将变压器的其中一线圈短路,通过流过短路线圈的直流电流来测量线圈的电阻。
然后利用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出铜损功率。
b.双差法:将变压器的两个线圈分别接入两个相反方向的电流源,通过测量两个电流源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出线圈的电阻,并进而计算出铜损功率。
综上所述,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主要包括铁损和铜损的计算。
铁损的计算公式为P铁损=(V1/V2)^2×P额定,方法包括全功率损耗法、空载损耗法和空载损耗与短路损耗之和法。
铜损的计算公式为P铜损=I^2×R,方法包括直流电阻法和双差法。
不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
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高,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小的变压器;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低,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大的变压器。
将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倍数,通常可取1-1.3,作为获得最佳效率的负载系数,然后按βb=(1/R)1/2计算变压器应具备的损耗比。
一、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 -------(1)(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 -------(2)(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3)Q0≈I0%SN,QK≈UK%SN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P0——空载损耗(kW);PK——额定负载损耗(kW);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UK%——短路电压百分比;β——平均负载系数;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1)取KT=1.05;(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二、变压器损耗的特征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
变压器损耗怎么计算?

变压器损耗怎么计算?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1、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1)(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2)(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3)Q0≈I0%SN,QK≈UK%SN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P0——空载损耗(kW)PK——额定负载损耗(kW)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β——平均负载系数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1)取KT=1.05;(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
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耗ΔP=P0+PC变压器的损耗比=PC /P0变压器的效率=PZ/(PZ+Δ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
变压器损耗计算

变压器损耗计算简介:变压器经济运行与否,是由所带负荷大小、本身能耗的功率以及变压器在磁化过程中引起的空载无功损耗、绕组电抗中的短路无功损耗等因素决定的。
关键字:电力变压器,损耗,经济运行.前言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电压变换的主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输电和配电领域,变压器容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和投资。
对供电部门的公用变压器而言,会使低压网络变大造成过多地消耗有色金属;选择容量过大的变压器会很快满载,甚至过载,将会限制负荷的发展。
变压器经济运行与否,是由所带负荷大小、本身能耗的功率以及变压器在磁化过程中引起的空载无功损耗、绕组电抗中的短路无功损耗等因素决定的。
变压器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将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又与变压器的技术特性有关,同时又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产生非线性的变化。
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通过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变压器的负载与损耗的关系电力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包含变压器空载损耗和变压器负载损耗两部分,在一定的负载下,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可用下式表示:P=Pn+Pl (2-1)P--总的有功功率损耗;Pn--空载有功功率损耗;Pl--在一定负载下的负载有功功率损耗Pn=Pt+KQt=Pt+K(I0%Se/100) (2-2)Pl=Pf+KQf=Pf+K(Ud%Se/100) (2-3)Pt为变压器额定空载有功损耗即变压器铁耗。
Qt为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励磁功率I0%为变压器空载电流Pf为变压器额定负载有功损耗即变压器铜损Ud%为变压器阻抗电压K为无功经济当量,按变压器在电网中的位置取值,一般可取k=0.1kW/kvarSe变压器额定容量空载损耗Pt是只与变压器铁芯相关的常数,它不随变压器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而负载损耗Pf则为变压器绕组中的铜线圈电流损耗,根据P=I2R故Pf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圈的允许温升
∆T = Tmax − Ta
绝缘等级允许的 最高工作温度 非晶合金与磁粉芯采用B级绝缘,居里温 度为250度以上。 铁氧体采用E级绝缘,居里温度在250度以 下。铁芯的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100度。
环境 温度
(2)热阻
磁元件的温升是线圈总损耗 和它表面散热能力决定的
1、内热阻Ri 热源(磁芯和线圈)和变压器表面之间的 热阻,内热阻主要取决于线圈物理结构。 2、外热阻Rth 由变压器表面到外部环境的热阻,外热阻 主要由通过变压器表面气流-自然对流还 是强迫通风决定。
(一)线圈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1)梯形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2)断续三角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3)连续三角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1)梯形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开关电源中最常见的电流波形是梯形波 推挽变压器的初级电流 正激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电流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单端反激变压器初级电流
表达式 直流分量
∆I ∆I i = Ia − + t (0 < t < Ton ) 2 Ton
【例题】
E55型磁芯,材料为3F3,工作频率为 200kHz、磁感应B为0.08T。铜损耗为3W。 散热表面为106.5cm2,求线圈温升。
【解】由磁芯材料3F3在100度时单位损耗 与磁感应关系中查得0.08T时单位体积损 耗为85mW/cm3。从E55规格表中查的有效 体积为42.5cm3,因此磁芯损耗为:
根据“热路欧姆定律”,温升和损耗的关系为:
∆ T = R th P
热阻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
Rth = 295 A
−0.7
P
−0.15
P-磁元件总的损耗功率(W); A-磁元件的计算表面积(cm2)。
可见,热阻不仅与辐射表面有关,而且 还与磁元件的耗散功率有关。有些磁芯 生产厂列出不同规格磁芯的热阻Rth。
Q = 1.375
FR ≈ 2.3
交错绕可以减 少交流电阻。
p=2
(d)采用利兹线 选用面积为0.18mm2的利兹线,100股,相当于 10×10层,可以计算出
0.83 × d d / d ' 0.83 × 0.18 × 0.18 / 0.22 Q= = = 0.51 ∆ 0.255
p=10查dowell曲线
ρtl 2 PW = RI = I = jρ t Il Acu
2
低频时,A级绝缘,选择电流密度为 2.5-3A/mm2(250-00A/cm2)。 E级电流密度为4.50A/mm2
开关电源中,磁性元件一般体积较小,表 面体积比大,散热容易,在自然冷却条件 下,一般选取电流密度在 4-6.5A/mm2。 而模块电源中,磁器件有良好的散热条 件,一般电流密度达到8A/mm2,甚至达到 10A/mm2。 电流密度选择高,导线截面积小,相同 窗口绕更多的导线。但导线电阻大,铜 损耗大,当自然冷却温升超过绝缘等级 最高允许值时,应当考虑强迫通风冷却。
每层宽度
40×0.51mm=20.4mm
20.4mm
0.83 × d d / d ' 0.83× 0.45× 0.45 / 0.51 Q= = = 1.375 ∆ 0.255
FR ≈ 7
p=4
选择多股导线并不 能减少交流电阻
(c)多股线交错绕 将多股导线夹在两个 一半次级中,以2层 计算查DOWELL曲线。
FR = 1.6
非常满意
(f)采用铜箔
铜箔宽度 w = 20mm
铜箔厚度 δ = ACu / w = 2.5 / 20 = 0.125mm
Q = δ / ∆ = 0.125 / 0.253 = 0.49
即使最大p=10层时
F R = 1 .6
非常满意
(二)绝缘、热阻和电流密度 (1)绝缘 绝缘材料作用避免导线之间短路和电气隔离 磁性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绝缘系 统,绝缘系统的损坏主要是由高温热老化所 引起的。它的损坏总是发生在绕组的内部, 因此绕组内部的绝缘更显得特别重要。
i = 0(Ton < t < T )
1 Ton 1 Ton ⎛ ∆I ∆I ⎞ I dc = ∫ idt = ∫ ⎜ Ia − + t⎟ dt = DI a ⎜ ⎟ 2 Ton ⎠ T 0 T 0 ⎝
交流分量的有效值
I ac = I a D(1 − D)
总有效值
⎛ 2 (∆I )2 ⎞ ⎟ I = D⎜ I + a ⎜ ⎟ 12 ⎝ ⎠
高频电流流过线圈时的电流分布
线圈导体层中的邻近效应及电流分布
2、线圈损耗计算
(一)线圈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二)绝缘、热阻和电流密度选取 (三)变压器的损耗变化曲线
(一)线圈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线圈发热是功率损耗引起的。在高频情况 下,交流分量电流产生交流电阻损耗,直 流分量产生直流电阻损耗。总损耗是两者 之和。因此计算线圈损耗前应当计算线圈 电流的有效值。 在开关电源中,有几种可能的电流波形, 其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关系计算如下:
一、线圈损耗 1、线圈的高频损耗分析
给定损耗下线圈的散热性能决定线圈的温 升,而绝缘等级决定了温升的限制,即最大 允许温升,如果超过绝缘温升限制,导致绝 缘材料加速老化,会缩短绝缘材料的寿命。
定性分析线圈的高频交流损耗
低频时单根导 体的磁场强度
高频电流引 起的集肤效应
导体内的集肤效应引起电流密度改变
Pc = 0.085 × 42.5 = 3.61(W)
(W ) 总损耗 P = Pc + Pw = 3.61 + 3 = 6.61
温升∆T = 295 A−0 Nhomakorabea7P
0.85
= 295 ×106.5
−0.7
× 6.61
0.85
= 56 C
�
热阻的计算可用经 验公式粗略计算
800 � ( C /W ) Rth = 2 AS (cm )
热是绝缘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在热 作用下能工作的时间称为寿命。从寿命角 度规定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国际电工协 会IEC规定绝缘材料7 个耐温等级。
8度率
温度每增加8度,寿命减半。(A、E、B) H级温度每增加12度,寿命减半。
热寿命
t = Ne
b T
绝对温度
N,b为材料性质的常数与 材料的绝缘等级有关。
p=1
Q = 5.8
FR = Rac / Rdc ≈ 5.7
(b)选择多股绞绕圆导线 选择导线直径小于两倍集肤深度
d < 2∆ = 2 × 0.253 = 0.51mm
查表选择
d = 0.45mm d = 0.51mm
'
ACun = 0.159mm
2
需要的导线股数 N = ACu / ACun = 2.5 / 0.159 = 15.7 ≈ 16 16股导线相当于4×4矩形
问题1:低电压高频变压器损耗的特点? 这类变压器的磁芯损耗要比线圈损耗大, 主要是涡流损耗大。 问题2:低频小功率变压器,直流滤波电 感的特点? 这类磁元件的线圈损耗比磁芯损耗大
(三)变压器的损耗变化曲线
理 想 区 域
可以看到当线圈损耗等于磁芯损耗时,总 损耗最小,特殊情况未必遵守这个原则。
变压器损耗设计归纳如下 (1)对于给定磁芯,如果磁芯损耗远小于 线圈损耗,应当减少线圈匝数;这将增加 磁通密度,磁芯损耗增加,而铜损耗减少。 使得总损耗减少。 (2)如果磁芯损耗远大于铜损耗,应当增 加匝数,使得磁通密度减少,损耗也随之 减少,而铜耗增加,总损耗减少。
需要的导线截面积
ACu = I ac / j = 10 / 4 = 2.5mm
2
变压器导线的选择及其绕法 有多种,下面进行介绍。
(a)选择圆导线 根据表格10匝导线的宽度为19.2mm<24mm,两端 留2mm的爬电距离,能够绕下。也即绕 1层p=1。 已知磁芯窗口宽度
w = 24mm
90kHz集肤深度,线圈发热以工作温度 100°C
(2)断续三角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电流平均值 交流分量有效值
I ac = I p D D2 − 3 4 I = Ip D 3 I dc = DI p
2
电流总有效值
(3)连续三角波电流有效值计算 电流平均值
I dc = I a
交流分量有效值
∆I I ac = 2 3
电流总有效值
2 ( ∆ I ) 2 I = Ia + ≈ Ia 12
As磁芯的总外表面积,计算比 较麻烦,可以查阅公司手册。 36 o Rth = ( C/W) 2 AW (cm )
Aw窗口面积
对于PQ或罐型,窗口比较小。 则
AS = 25 − 50 AW
Rth = (16 ∼ 32) / AW
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或电阻法检测
(3)电流密度 线圈的功率损耗与线圈的电流密度成正比
7.6 7.6 ∆= = = 0.025cm = 0.25mm f 90 × 103
铜层系数
F l = d / d =1.8/1.92 = 0.94
层厚度与集肤深度的比
0.83× d Fl 0.83×1.8× 1.8/1.92 Q= = = 5.8 0.25 ∆
'
查DOWELL曲线 F R = R a c / R d c ≈ 5 .7
(3)初级和次级分配相同的窗口面积。 如果次级匝数多,相同的电流密度,次 级导线必然比较细。如果有几个次级, 按输出功率分配窗口面积,即输出功率 大,所占的窗口也大,所以每个次级绕 组的损耗相同。
2012年7月14日上海电源网学术交流
专题报告 变压器线圈损耗及计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洁敏 Jieminzh@
变压器损耗
一、线圈损耗 1、线圈的高频损耗分析 2、线圈损耗计算 二、磁芯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