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_以_省略_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_叶东疆

合集下载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胡虹彦【摘要】煤炭开采后形成的采煤塌陷区给地区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增速变缓的双重压力,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工程的制度建设不可欠缺.论文以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为例,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发现其在制度层面主要存在法律体系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强制力欠缺、社会参与度不足、资金不足且管理低效、环评真实性待加强等不足.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修复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监管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中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路径创新.【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1)004【总页数】6页(P48-52,59)【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作者】胡虹彦【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采煤塌陷区是指地下煤炭的开采超出一定规模后,地表因附近岩体层原有的受力平衡被打破而发生变形、移动,稳定后形成一个比实际开采面积大的塌陷区域[1]。

我国采煤塌陷区分布较广,日益加剧的塌陷情况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带来严重社会经济影响。

在我国现已形成的采煤塌陷区中,发生地质灾害的分布面积达6 000万平方千米,波及自然村人口约95万人,每年约有10亿吨水资源被严重破坏。

安徽淮南市缘煤而建,同样深受采煤塌陷之害,据统计,淮南市采煤塌陷面积最终可达682.8万平方千米,抵百个西湖大小。

采煤塌陷会导致江河断流、土地干旱、农业减产,并诱发山体滑坡、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城市发展带来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发展变缓的双重阻力,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因此,开展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保障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成效的根本因素,有必要基于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现状探讨其制度路径创新。

一、文献综述国外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研究塌陷区土地复垦状况居多,如科研群体针对土地复垦情况开展勘察,建立专门土地复垦的企业,恢复土地原有面貌等。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我的小猫英语作文三年级{z}Title: My Little Cat - An English Essay for Grade 3Introduction:Hello everyone, today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about my little cat.Her name is "Mittens" and she is the cutest and most playful cat I have ever seen.In this essay, I will tell you about her appearance, habits, and the fun things we do together.Body:1.Appearance:Mittens has soft, fluffy white fur with little black patches on her ears and tail.She has bright, curious eyes that shine like stars.Her tiny paws are white with black tips, and she has a little black nose that twitches constantly.2.Habits:Mittens is a very active cat.She loves to run around the house, jumping and playing with anything she can find.She especially loves to chase after strings and small balls.Sometimes, she will even climb onto the highest shelves and look down at us with a mischievous grin.3.Playtime:My favorite time with Mittens is when we play together.She will roll around on the ground, batting at my hands and feet.We also play "hide and seek," where she hides behind furniture and I have to find her.Shealways giggles when I do, and it makes me laugh too.Conclusion:I love my little cat Mittens.She brings so much joy and laughter into my life.Even when I"m feeling sad, she knows how to make me feel better with her cute antics.I"m grateful to have her as my friend and companion.。

浅谈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改造

浅谈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改造

浅谈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改造作者:魏言颖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3期魏言颖(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江苏徐州 221611)摘要:针对煤矿塌陷区特定的生态环境,结合华北地区煤矿塌陷区的实际,探讨了再造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区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TQ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8(b)-0138-021 煤矿塌陷区的现状近年来煤炭生产迅猛发展,华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多个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地下矿层采空,矿层上部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发展到地表下沉变形,形成采煤沉陷地表变形,开始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的不断扩大,凹地不断发展成凹陷盆地,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土地荒芜等,导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 煤矿塌陷区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1)大量开采地下煤炭造成大面积的区域塌陷,严重破坏了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

水源地改变以及土地塌陷,造成旱系地转变向湿系地,严重影响了原生地的物种生长、生物链和水系循环。

塌陷土地大多是肥沃的农田,破坏后土壤退化严重。

(2)矿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水利设施由于开采造成的塌陷而被破坏,塌陷积水区的环境也因此而更加恶化,所以不得不重新改造河流堤坝。

不断扩大生活范围的矿区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和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井下水是矿区的主要污水来源。

点多、线长、面广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布局特点,而围绕每个矿井形成的独立社区更加大了治理难度。

(3)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耕地。

开采煤炭产生的煤矸石和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均是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

随意堆放煤矸石和粉煤灰,不仅会使企业运行成本增加还会占用土地、破坏环境,会带给企业严重的影响和巨大负担,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3 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改造的综合治理3.1 采煤塌陷区的治理,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复垦需要和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

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

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

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采煤塌陷区是煤矿开采后形成的一种地质灾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采煤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许多研究人员和环保机构致力于寻找解决方案,目前,园林生态景观修复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对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恢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的贫瘠和地势变化。

在采煤过程中,地下矿藏被采空,导致地表塌陷,形成凹陷区域,土壤层受到破坏,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园林生态景观修复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两个方面。

针对土壤的贫瘠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方法。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促进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沉积,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适合采煤塌陷区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以提升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美化景观。

还可以利用物理修复技术,如土壤固化、覆盖等手段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从而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

对于植被的恢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通过引入当地适应性强、生长快、耐盐碱和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来改善采煤塌陷区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功能。

还可以采用人工造林和草原恢复等措施,来加快植被的恢复速度,改善景观环境。

对植被种植位置和种植密度进行科学规划,也是植被恢复的重要工作。

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为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解决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园林生态景观修复技术与理论,为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采煤塌陷地生态改造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平顶山市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采煤塌陷地生态改造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平顶山市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采煤塌陷地生态改造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平顶山市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柴佳佳;郭志永【摘要】煤炭资源在人类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煤炭经大规模开采后,出现的采煤塌陷地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给环境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随着人们对采煤塌陷地生态改造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生态改造后的塌陷地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平顶山市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将湿地公园分为六个功能分区,对其进行改造现状评价.依据人居环境理论等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其他存在相似问题的湿地公园提供优化参考意见.【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采煤塌陷地;生态改造;综合评价【作者】柴佳佳;郭志永【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1 研究背景随着煤炭资源不断被开采,包括地表沉陷、矸石排放等在内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煤炭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基于此,因地制宜地治理采煤塌陷地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采煤塌陷地环境整治的研究是从土地复垦研究和应用开始的。

19世纪20年代,美国和德国开始土地复垦的研究和应用,到70年代复垦技术逐步成熟。

19世纪中叶,“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设计理念,主张对原有的自然状态进行最低限度的改造。

196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在该书中提出了景观生态设计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景观设计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景观设计领域[1]。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关于采煤塌陷地的研究起步较晚。

改革开放以前,采煤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未得到关注。

改革开放以后,将采煤塌陷地的改造逐渐转向环境建设和生态恢复[2]。

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

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

第11卷第9期中国水运V ol.11N o.92011年9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Sept em ber 2011收稿日期:2011-06-23作者简介:叶东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占幸梅,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叶东疆1,占幸梅2(1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2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文中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对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湿地公园;潘安湖;塌陷地;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TU 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9-0242-02一、潘安湖湿地的建设现状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

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地表发生的严重的塌陷这些塌陷地一直都是政府的久治不愈的“心病”,长期以来政府陆续尝试了各种整治方案,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塌陷地环境,效果都不显著。

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让人们不得不对如此大面积的塌陷地感到惋惜。

潘安湖位于徐州贾汪区西南部青山泉镇和大吴镇境内,为权台矿和旗山矿采煤塌陷区域,因塌陷天然形成大面积坑塘,规划总用地约为52.87km 2,分为核心区、控制区两个层次。

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15.98km 2,其外围控制区面积约为36.89km 2。

它是贾汪区内塌陷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塌陷程度最深的采煤塌陷地。

往日的“鱼跃谷香”情景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潘安湖早已颗粒无收,环境日益恶化。

2008年开始,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徐州政府为治愈潘安湖塌陷地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利用废弃采煤塌陷地兴建生态湿地公园,计划总投资2.23亿建设潘安湖湿地公园,将该地区建成集湖泊、湿地、乡村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

图1徐州市在江苏省的区位图2潘安湖湿地公园二、兴建城市湿地公园的思考1.资源城市产业转型的战略方向贾汪是一个“百年煤城”,是因煤建矿、因矿建城的资源型地区,煤矿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 ——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发布时间:2023-05-28T06:11:44.06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张玉琦[导读] 宿州市朱仙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区域,位于宿州市“东进”轴线上,宿州主城区与高铁新城片区之间,朱仙庄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深刻影响宿州城市格局,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扮靓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基于项目的复杂性、可操作性,我们吸收国内外经验,综合运用“科学治理、精准定位、统筹运作,分层实施”等手法,力求达到“蓝色牵手城市,绿色筑梦未来”的理想目标,打造“宿州湖区、东部绿芯”,让沉陷区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新地标。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72摘要:宿州市朱仙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区域,位于宿州市“东进”轴线上,宿州主城区与高铁新城片区之间,朱仙庄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深刻影响宿州城市格局,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扮靓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基于项目的复杂性、可操作性,我们吸收国内外经验,综合运用“科学治理、精准定位、统筹运作,分层实施”等手法,力求达到“蓝色牵手城市,绿色筑梦未来”的理想目标,打造“宿州湖区、东部绿芯”,让沉陷区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新地标。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1.时代背景研判1.1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转变发展导向,矿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指引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强化“生态优先 ”意识,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

1.2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建设模式,不是在城市中建设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设城市。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探讨及展望——以唐山市南湖公园为例

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探讨及展望——以唐山市南湖公园为例
2 e e P lt h i U vri , a gh n0 30 ,C ia ,H b i o e nc n e t T n sa 6 0 9 hn ) y c i s y
Ab t a t T e S u c ,h z r n e a r g tc n l g fh a y me as i o lc l p e ae a e r u sr c : h O r e a a d a d r p i n e h o o o e v t l n c a o l s r a w t r wee s mmaie i y a s rz d
成6 O多平 方公 里 的 采 空 区 , 市 因煤 矿 开 采造 成 全
塌 陷地 累计 面积 达 2 3 6公 顷 , 2 1 17 到 0 0年 , 市 可 全
累计 有塌 陷 地 2 22公 顷 川 。几 十 年 的沉 降 过 程 34
使 采沉 区 内杂草 丛生 、 坟墓 遍 地 、 污水 满 沟 , 了人 成
Ke r s: o l p e a e ;h a y me a s y wo d c l s r a e v t l ;wae e ar r s e t a tr r p i ;p o p c s
人 工造 湖 3 顷 , 8公 填坑 造 田 2 3亩 , 完成 绿 化 80多 0
刖 舌
公 顷 , 东 部 沉 降 区也 先 后 完 成 绿 化 10公 顷 , 在 3 经 过 9年 多 的建 设 , 唐 山 市南 部 采 煤 沉 降 区 , 经 在 已 形 成 了具有 自然 森 林 风 貌 , 游 憩 、 赏 和水 上 活 集 观 动 为一 体 的休 闲园 。 南 湖公 园先 后 获 得 河 北 省 第 一 届 “ 居 环 境 人
采 煤 塌 陷 区重 金 属 污 染 水 体 修 复 技 术 探 讨 及 展 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9 2011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11
收稿日期:2011-06-23
作者简介:叶东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占幸梅,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
——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
叶东疆1
,占幸梅2
(1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2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文中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为例,对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湿地公园;潘安湖;塌陷地;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9-0242-02
一、潘安湖湿地的建设现状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

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地表发生的严重的塌陷 这些塌陷地一直都是政府的久治不愈的“心病”,长期以来政府陆续尝试了各种整治方案,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塌陷地环境,效果都不显著。

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让人们不得不对如此大面积的塌陷地感到惋惜。

潘安湖位于徐州贾汪区西南部青山泉镇和大吴镇境内,为权台矿和旗山矿采煤塌陷区域,因塌陷天然形成大面积坑塘,规划总用地约为52.87km 2,分为核心区、控制区两个层次。

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15.98km 2,其外围控制区面积约为36.89km 2。

它是贾汪区内塌陷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塌陷程度最深的采煤塌陷地。

往日的“鱼跃谷香”情景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潘安湖早已颗粒无收,环境日益恶化。

2008年开始,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徐州政府为治愈潘安湖塌陷地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利用废弃采煤塌陷地兴建生态湿地公园,计划总投资2.23亿建设潘安湖湿地公园,将该地区建成集湖泊、湿地、乡村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


1 徐州市在江苏省的区位
图2 潘安湖湿地公园
二、兴建城市湿地公园的思考 1.资源城市产业转型的战略方向
贾汪是一个“百年煤城”,是因煤建矿、因矿建城的资源型地区,煤矿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

随着煤矿的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城市面临转型。

潘安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方向,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经济形式,摆脱煤炭城市的 “黑色印象”走向“绿色印象”。

2.废弃地再利用 降低建设成本
城市兴建城市公园都必然需要征用农田,林地,既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破坏的地域原始的生态环境。

土地的紧缺和公园的高额建设成本,都不利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潘安湖今后仍有塌陷的可能性,通过技术分析得出,大部用地分均不适宜建设,仅有少量用地为基本适宜建设。

通过对塌陷废弃地进行整治和再利用,兴建湿地公园,不但减少了对农田的征用面积,征地费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塌陷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减少了土地的翻、挖和再整理,极大的将降低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本。

3.偿还历史旧债 促进生态修复
贾汪区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主要表现为大气质量减低、水污染程度较重,从城市长远
第9期 叶东疆等:采煤塌陷区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探 243
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考虑,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是人们对历史旧债的偿还,也是人们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途径。

湿地是水体系统和陆地系统的过度,在水分、养分、有机物、沉淀物、污染物的运移中出于重要地位。

同时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蓄洪防旱、净化环境等特征与作用,通过科学地资源保护,可以充分发挥湿地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在促进了采煤塌陷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同时,为城市排污解毒。

三、潘安湖湿地公园建设模式与方向 1.资源共享 “双赢”策略
邻近潘安湖的马庄是具有苏北乡村建筑、文化、民俗的村落。

因农村的西洋乐队而闻名,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的管弦农民乐队的村庄而享誉全国。

规划者通过将马庄与潘安湖两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共谋“双赢”的发展方式。

一方面,马庄依托湿地公园旅游资源,是未来旅游区的旅游者的主要消费基地,是旅游区开发最直接受益村,餐饮、娱乐类的重点旅游项目将安排在马庄,提高马庄村民经济生活水平,促使马庄品牌升值,马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湿地公园需要具有地方特色,塑造自身文化内涵,具有湿地独特自然性同时拥有丰富文化性,而马庄的 “乡村民俗”正是潘安湖湿地公园
的文化卖点,将更加突出潘安湖的“乡村湿地”特质。


3 现状景观分析图
图4 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规划总平面图 2.限制性开放 控制开发强度
潘安湖湿地公园本着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整个湿地公园进局部开放并进行有效的管制。

避免影响和破坏公园内的生态保护区域。

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通过对建筑高度限高、容量分布、密度控制等方式来控制湿地公园的开发强度。

(1)建筑限高:核心区域新建建筑不宜露出绿化林冠线,建筑高度控制为低层建筑高度,建筑限高12m。

(2)容量分布:总体上从控制区到核心区,建筑容量依 次降低。

核心区大部分区域容量控制在0~0.5之间,局部容 量控制在0.5~1.5之间。

外围控制区最高容量不超过2。

(3)密度控制:总体上从控制区到核心区,建筑密度依次降低。

3.打造生态经济区 旅游带动产业共振
公园的投入费用高产出低,必须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才能维持下去。

潘安湖湿地公园作为一个景区仅仅通过门票收益、开发旅游项目等,不仅城市经济的推动来说效果并不显著,而且不利于湿地公园自身的长远发展。

2010年8月贾汪政府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生态经济区”思想,充分发挥了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中建设中的生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旅游区带动产业的共振发展,打造潘安湖的态经济区。

这一重大举措将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开发,为湿地公园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潘安湖湿地公园概念规划目标定位 1.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
根据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潘安湖湿地特色为核心,以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品牌依托,建成集湿地生态、农业观光、水上娱乐、科普教育、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


5 湿地生态保护区透视图
图6 潘安文化艺术园总体鸟瞰图
2.潘安湖生态经济区
以潘安湖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创业、商业服务及生态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区。

五、结语
在我们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潘安湖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宣传、支持和关怀下,潘安湖湿地公园的主体水面已经初步形成。

徐州市、贾汪区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计划在三年过程中让湿地公园核心景区初步形成。

潘安湖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湿地公园,它代表着一种探索精神,探索着许多同类弃置地废物利用的新模式。

衷心的祝愿潘安湖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浩,汪晖,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
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2] 王湘勇,李秀云.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有效途径—湿地型
运动绿地建设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09,(4):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