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及产品噪声控制与检测指南》

合集下载

船体噪声及其控制详解PPT学习教案

船体噪声及其控制详解PPT学习教案

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低于隔板的基频时,这 种低频的传输(或传输损耗)主要由隔板的刚 度来控制。
当声源频率高于刚度控制范围时,进入板 的一系列固有频率的区域(共振区)。若声波 频率与其中一系列固有频率重合,则板会 发生一系列共振. 这个范围内隔板的传输能 力主要取决于隔板的阻尼,称为阻尼控制。
在隔板的一系列主第要6页/共共57页 振频率以上,声波
二、穿孔板共振吸声机构
在薄板材料上钻一定孔径的孔,并在其后 以一定厚度的空气层作间隔而安于板壁上, 利用声波在孔的摩擦损耗,失去能量来达 到吸声的目的。
班上的孔距较小时,发生声波干涉现象, 板后的空气层由于弹性作用,发生共鸣吸 收。这种多孔板以共鸣频率为中心在较广 的吸声范围内有更第高33页/的共57页吸收率。
第7页/共57页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主要是阻断和屏蔽 声波的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加 大而衰减。因此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可从声 源和接收器位置的选择,增加传播距离, 隔声,吸声,消声等手段入手。
对接收者采取戴耳塞、耳罩、帽盔或隔声 间等防护措施。
第8页/共57页
5.4.1 吸声
能够吸收声能的材料或结构统 称作吸声材料。
第12页/共57页
多孔吸声材料在结构上有一共同特征,就 是在表面和内部都有无数微细的孔隙,经 仔细观察,这些微孔互相贯通,具有良好 的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能。
微孔的孔径多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之间。 这些微孔总体积约占材料总体积的95%以上。
第13页/共57页
二、吸声机理
多孔吸声材料之所以能把入射在其上的声能 吸收掉,是由于吸声材料的多孔性。
频率高于板的频率,故为振动的质量控制
5.4船舶噪声控制原理及方法

有关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及其控制分析

有关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及其控制分析

有关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及其控制分析摘要:对于船艇机舱而言,当其噪声过于强烈时会给船员的正常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围绕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及其控制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和噪声源确定,然后分析了噪声控制,主要包括降噪设备安装、柔性隔声罩设计、吸声饰面设计,最后结合实船测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船艇机舱;噪声测试;控制船艇机舱噪声将会严重影响船员的正常工作,如何更加有效地隔音降噪成了热门学科之一[1]。

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船艇机舱噪声测试及其控制。

1.船艇机舱噪声测试某船艇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2台柴油主机250kW、1700r/min;2)2台辅机24kW、1500r/min。

测点选择:参考《水面船艇机舱噪声测量》(GJB153.2—86)标准[2],于舱内选取3个测点,分别属于舱内点、舱外点以及测量人员站立点,与此同时,要求传声器探头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取1m,且要面向机舱内已经确定的主要噪声源。

测量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做法求得3个测点各自对应的平均声压级值,从而实现对机舱噪声的准确评价,详情如下:1)舱内点108.4dB;2)舱外点108.2dB;3)测量人员所在点106.8dB。

各点噪声级均远远超过军标要求的限值90dB。

由此可见,该船艇的噪声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2.噪声源确定通过分步运转法对船艇机舱中的若干噪音源予以噪声贡献量排序,结果发现2台主柴油机为主要噪声源,需要进行重点控制,而辅机噪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机舱噪声。

通过振速测量以及近场噪声频谱分析法展开相应分析,发现柴油机噪声辐射绝大多数来源于机体上曲轴箱部位的1000~1500HZ噪声,而辅机噪声主要为203Hz的低频噪声。

3.噪声控制分析3.1降噪设备安装对于船艇机舱而言,其噪声主要源自于柴油机,所以可为主柴油机以及副机设置对应的柔性隔声罩;若想有效削弱直达声于机舱内壁重复性反射形成的混响,可于机舱内壁上设置适宜的吸声饰面材料;考虑到地板下是彼此连通的,而柴油机下曲轴箱设置在地板以下,所以下部空间容易受到混响的干扰,所以,活动地板下面也建议设置吸声饰面材料。

《船舶及产品噪声控制与检测指南》

《船舶及产品噪声控制与检测指南》
中国船级社
游艇检验验船师须知
2013.09.01
1

第一章 总则 一 目的 二 检验依据 三 检验报告程序

第二章 一 二
审图注意要点
送审图纸内容的确认 审图项目检查
第三章现场检验要点 一 总则 二 检验要点 1 符合性检验 2 型式检验 3 检验控制要点 3.1 工艺认可 3.2 原材料控制 3.3 生产过程监控要点 3.4 艇体成型模具检查 4 艇体结构检验要点 4.1 玻璃钢艇 4.2 钢质艇 4.3 铝合金艇 5 安全设备及环保要求检验要点 5.1 信号设备
2.2 24m 及以上游艇审图时重点对以下适用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游艇规范与游艇法规的要求。 序 号 一 1 船体 总体 船舶特征(类别、船籍、高低速等) 法规 类别分:I、II、III、IV、 V 类; 对内河游艇设计有意 波高≥1m 为 IV 类, 否则为 V 类。 舱室布置 乘员定额 法规 法规 防撞舱壁的设置 不应大于 12 人,不应超过 按稳性、干舷、座位尺度 及救生设备核定的人数 安全带的设置 脱险通道与出口 驾驶室视线 门、窗、盖结构与布置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规范 门、窗、盖密性应满足法 规要求; 高速艇门、窗玻璃强度及 玻璃安装形式应满足《海 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 范》的要求;非高速艇满 足游艇规范要求。 适用于高速游艇 分 类 审查要点 审查依据 说 明
12
通风筒、空气管及排水口布置
法规
核对甲板下处所的通风 筒、空气管是否需要作为 进水点考虑。
1、不同类别艇有不同的要 求; 2、敞开艇可用灌水试验代 替; 3、可使用计算软件;
初稳性高 自由液面修正
法规 法规
4、可接受 ISO 12217-1、 2 作为等效标准; 5、对小于 6m 的 III、IV、 V 类艇允许以实艇稳性试 验来验证稳性(具体可参 加 ISO 12217-3“小艇- 稳性与浮力的评定与分类 -6m 以下的艇” ) 。

【商品说明书】船舶产品检验指南2013

【商品说明书】船舶产品检验指南2013

船舶产品检验指南20131️⃣ 引言与背景概述在船舶制造业中,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每一艘出厂的船舶都能达到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及各国船级社均制定了严格的检验规范与指南。

其中,2013版船舶产品检验指南作为行业内的权威指导文件,为船舶产品的设计、建造、检验及交付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标准与流程。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该指南,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检验工作。

2️⃣ 检验流程与关键节点2️⃣ .1 设计审查阶段目的:确保船舶设计符合国际公约、规则及标准的要求。

内容:审查设计图纸、计算书、材料规格等,重点关注结构强度、航行性能、消防与救生设备等。

关键节点:设计批准图(Approval of Design Drawings)的提交与审核。

2️⃣ .2 建造过程检验目的:监控建造过程,确保船舶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造,且材料、工艺符合标准。

内容:分段建造、焊接质量、舾装安装、涂装防腐等环节的检验。

关键节点:分段合拢前检验、密性试验、系泊试验与航行试验。

2️⃣ .3 完工检验与交付目的:全面检查船舶性能,确认其满足所有规定要求,准备交付使用。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航行性能、操纵性、消防救生设备功能、机器设备性能等。

关键节点:最终检验报告(Final Survey Report)的编制与审核,以及船舶证书的颁发。

3️⃣ 检验标准与特殊要求通用标准:遵循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

特殊要求:针对不同船型(如油轮、集装箱船、客船等)及特定区域(如极地航行、特定水域)的额外检验要求。

新技术应用:关注并应用最新的检验技术与方法,如无损检测(NDT)、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等,以提高检验效率与准确性。

4️⃣ 检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设计缺陷:通过设计审查阶段的细致工作,提前发现并纠正设计错误。

建造质量问题:加强建造过程监控,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必要时进行返工。

文件与证书不符:确保所有文件记录准确无误,与实际检验情况一致,及时更新与修正。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研究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研究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

通过对船舶机械设备噪声源、噪声特性的分析,研究不同的噪声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技术应用。

通过评估不同控制方案的效果,总结出适用于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控制策略。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部分将引入读者对船舶机械设备噪声问题的关注。

结论部分将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船舶机械设备噪声控制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有望为船舶行业提供噪声控制方案,提高船舶机械设备的环境友好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船舶、机械设备、噪声分析、噪声控制、控制方案、技术应用案例、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噪声源分析、噪声特性分析、研究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船舶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其机械设备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噪声。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不仅会影响船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还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对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进行分析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船舶技术的日益进步,船舶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性能不断提高,但也带来了噪声问题的加剧。

对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噪声产生的机理,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从而降低船舶噪声对于船员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进行详尽的分析,探讨不同的噪声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评估,旨在为船舶行业提供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案,改善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2 研究意义船舶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问题一直是困扰船员和船舶设计者的重要挑战。

船舶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不仅会影响船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甚至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对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控制,不仅可以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保护海洋生物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和效率。

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检测指引-中国船级社

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检测指引-中国船级社
11目的12适用范围13指南制定主要依据14术语和定义15应用16测量检验人员及机构21一般要求22声学测量系统及校准23距离测量系统24航速测量系统25声速剖面测量设备如使用及校准26数据处理系统31一般要求32测量区域水深33测量区域海底底质34测量区域背景噪声35测量区域环境条件36测量过程中船舶的操纵性及安全性41一般要求42船舶主机运行状态43船舶辅机及其他机械设备运行状态44船舶负载1051一般要求1052声学测量系统布放1053距离测量要求1254声速剖面测量要求1255被测船舶机动方式1256最小会遇距离dcpa的选取1357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测量步骤1461一般要求1462背景噪声修正1463传播损失修正1564水听器的声能平均1565所有航次的算术平均1566低频修正67经低频修正的声压谱源级1771目的1772术语和定义1773认可依据1774批准和认证程序1775发证1976核准的服务操作系统的变更1977取消认可19附录一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测量报告格式20附录二指南引用规范标准总则11目的111为减少由国际航行海船产生的水下辐射噪声对海洋生物特别是海洋哺乳动物产生短期和长期的负面影响防止因国际航行海船产生的水下辐射噪声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特编制船舶水下辐射噪...................................................................................................................................... 1 1.1 目的.........................................................................................................................

船舶噪声检测指南(2013)

船舶噪声检测指南(2013)
GD17-2013
中国船级社
船舶噪声检测指南
2013
2013 年 9 月 1 日生效
北京
编写说明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 91 届海安会(MSC91)通过了第 338 号关于 SOLAS 修正案 的决议,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生效。该修正案新增了 SOLAS II-1/3-12 条,要求船舶构造 应符合 MSC.337(91)决议通过的《船上噪声等级规则》 ,以保护船员免受噪声的伤害。 相比原 IMO A.468(XII)号决议,MSC.337(91)中部分技术要求为强制性标准,且 相对 IMO A.468(XII)中的技术标准而言更为严格。考虑到《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对船舶 建造与检验的影响, 为方便实施 《船上噪声等级规则》 的要求, 中国船级社在 MSC.337 (91) 决议、ISO2923-1996 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对《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中的相关要 求予以细化,并综合纳入了国际船上噪声测量标准以及工业界的实践经验,为船舶建造过 程中执行噪声检测提供指导。 本指南是 CCS 规范的组成部分,规定了申请由 CCS 检验的国际航行船舶在噪声测量 方面应遵循的程序和技术要求。指南中各篇章引用了噪声测量的相关标准,引用部分及其 随后的任何录
第 1 章 总则 ...................................................................................................................................................... 3 1.1 适用范围 ....................................................................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

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案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船舶事业迅猛发展,在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显著进步的过程中,船舶性能大大提高;但是,船舶机械设备却存在着噪声方面的问题,噪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巨大,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下,不利于身体健康。

船舶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设备噪声较大,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一定的噪音污染。

因此,本文从船舶机械设备的噪声来源和危害出发,提出了噪声控制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船舶机械设备;噪声分析;控制措施全球环境污染不仅仅体现在空气、水、土壤污染方面,更包含噪声污染,社会生产生活的很多工作都会产生噪声污染。

从船舶行业来说,船舶产生的噪声来源多,污染严重,这些噪声虽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经由恰当的方式得到一定的控制,为有效减小船舶噪声污染,相关人员不仅需从船舶设计优化的角度来进行,更需要从噪声来源出发,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在保障船舶可靠运转的同时将噪声对人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1.船舶噪声来源船舶噪声来自于多个方面,有各种机械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如柴油机、压缩机、泵组等;有液压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声,如液压锚机、液压舵机等;有推进装置运行时发出的空化噪声和旋转噪声,如螺旋桨;有压缩空气和通风装置发出啸叫声和气流声等等。

依据噪声产生地点的差异,船舶噪声主要为动力装置噪声[1]、结构激振噪声、螺旋桨噪声。

首先,在动力装置噪声上,这类噪声的声级最高,噪声级别是由柴油机噪声强弱来决定的,如柴油机进气流动噪音、柴油机爆炸做功时发出的噪音、增压器气流的噪音、排气噪音、金属撞击等噪声。

这些噪声此起彼伏或者互相混合在一起,构成了船舶噪音的最主要来源。

其次,螺旋桨噪声,主要为空化噪声和旋转噪声,这类噪声的声级要比主辅机噪声低一些,在出现这种噪声时,尾部舱室的相关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2]。

还有液压系统噪声和通风系统的气流声,对船舶来说,这些噪声声级相对较小,但是也不容忽视。

2.船舶机械噪声的危害船舶机械噪声有着多方面的危害,短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船上的乘客、船员就会有不适感,如耳鸣、头晕等,如果在长时间遭受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人就会变得心情急躁,容易发怒,甚至可能会出现幻听或者会诱发心脑血管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入中剖面模数的构件在中部 0.4LWL 区域 的连续性 构件的连续性、过渡与布置的合理性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 艇底局部加强 支柱、非水密舱壁、水密舱壁 主机座结构 总纵强度计算 连接桥结构总横强度、扭转强度 舵、锚泊与系泊设备 3 性能 干舷计算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适用于需计算总纵强度的 玻璃钢艇
1、不同类别艇有不同的要 求; 2、敞开艇可用灌水试验代 替; 3、可使用计算软件;
初稳性高 自由液面修正
法规 法规
4、可接受 ISO 12217-1、 2 作为等效标准; 5、对小于 6m 的 III、IV、 V 类艇允许以实艇稳性试 验来验证稳性(具体可参 加 ISO 12217-3“小艇- 稳性与浮力的评定与分类 -6m 以下的艇” ) 。
10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24 米以上游艇应确认机舱 横倾 5 度的最低点位置
法规、规范
法规、规范
发电机、蓄电池组、配备板等的安装位置
法规、规范
法规、规范
法规、规范 法规、规范 法规 适用非金属桅游艇
布置图 8 无线电通 信设备系 统图和布 置图 9 无线电备 用电源容 量估算书 (适用时) 10 航行设备 系统图和 布置图 四 1 消防 防火 机舱 舱壁材料阻燃 舱壁防火结构的完整 机舱通风口的关闭 机舱风机的遥控关停 厨房 厨房位置及开口 LPG 炉灶周围的材料 炉灶烟道的布置及分隔 2 灭火 水消防 消防泵的配备及起动 消火栓的布置 固定式灭 火系统 系统的容量 释放装置的位置 受保护处所开口的关闭 手提式灭 火器的配 灭火器类型、容量、位置及数量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系统的配备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航行设备的数量和技术要求。 法规 无线电设备的供电,以及两套供电要求 (游艇电源和专用备用电源) 。 法规 无线电设备的数量和技术要求,以及两套 供电要求(游艇电源和专用备用电源) 。 法规
2.1 24m 以下游艇审图时重点对以下适用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游艇规范与游艇法规的要求。 序 号 一 1 船体 总体 船舶特征(类别、船籍、高低速等) 法规 类别分:I、II、III、IV、 V 类; 对内河游艇设计有意 波高≥1m 为 IV 类, 否则为 V 类。 乘员舱室位置 乘员定额 法规 法规 不应布置在距艇首 5%LH 的 范围内 不应大于 12 人,不应超过 按稳性、干舷、座位尺度 及救生设备核定的数 安全带的设置 脱险通道与出口 驾驶室视线 法规 法规 法规 适用于航速>25kn 的游艇、 acg>1.5g 的敞开艇 脱险通道以总长 15m 为界 可接受 ISO11591-“发动 机驱动小艇—-操舵部位 的视野” 门、窗、盖结构与布置 法规、规范 门、窗、盖密性应满足法 规要求; 门、窗玻璃强度及玻璃安 装形式应满足《沿海小船 建造规范》的要求。 通风筒、空气管及排水口布置 法规 核对甲板下处所的通风 筒、空气管是否需要作为 进水点考虑。 栏杆与扶手的布置 2 结构
二 1
轮机 机器处所 布置 机舱出入口 机舱通风 游艇的操控和监视 汽油机和 / 或汽油柜 舱室的附 加要求 机器处所 通风 通风开口的位置 通风开口的关闭 通风机的遥控关停 汽油机和 / 或汽油柜 舱室通风 的附加要 求 通风管的布置 规范 法规 法规 规范 舱室及油柜的布置要求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11
备 五 1 安全设备 信号 信号设备的配备,包括号灯、号型、号旗、 号笛、黄色闪光灯 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包括灯的水平位置和 垂直位置,以及船体上以高度 控制和供电 2 救生 救生筏配备 救生圈配备 救生衣配备 烟火信号配备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分类别 I、 II 及 III 类游艇应配救 生筏 以 12m 为界 法规 法规 法规 以 12m 为界,并确认信号 灯的可见距离,黄色闪光 灯管及排水口布置
法规
核对甲板下处所的通风 筒、空气管是否需要作为 进水点考虑。
2
通风管的截面积 通风量的计算 通风机的无火花要求 通风机的故障报警要求 3 推进装置 布置 发动机 发动机的调速、安全保护及报警 发动机的冷却、润滑及其报警 发动机的起动 发动机的安装 舷外挂机 安装
8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的特殊要 求 操纵 安全保护绳 Z 型推进装 置 螺旋桨强度和安装 回转装置动力设备的备用动力 舵角指示 喷水推进 器 油润滑轴的密封 喷水泵转速指示 喷水推进器倒车头位置指示 4 轴系及螺 旋桨 轴 轴的材料 轴的直径 轴套(如设有) 尾轴承长度 尾轴承密封 联轴器 键材料 键受剪切的有效截面积 连接螺栓的直径 螺旋桨 桨叶厚度 桨与轴的安装(按 CCS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 建造规范》相关要求) 5 燃油系统 燃 油箱柜 油柜的布置 油柜透气管 油柜测量管 汽
2
5.2 无线电通讯设备 5.3 航行设备 5.4 救生设备 5.5 环保要求 6 消防
7、载重线 8、稳性 9 轮机 9.1 机械设备安装检查和试验要点 9.2 汽油机和(或)汽油柜的舱室检验要点 9.3 轴系和推进器检查要点 9.4 燃油系统 9.5 排气系统 9.6 舱底水设施 9.8 操舵装置 10.电气设备检验 10.1 电源与配电 10.2 照明 10.3 系统保护 10.4 电缆 11 12 液化石油气(LPG)动力游艇的附加检验要求 舾装
9
规范 规范 规范
轴的直径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泵轴的直径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油柜材料及壁厚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规范
油柜布置 附加要求 燃油管路 管路材料 软管的使用 油柜进出油管上截止阀及遥控关闭 管路的布置 6 排气系统 高温表面绝热包裹 排气口防水倒灌 7 舱底水设 施 舱底水泵的自吸 舱底水泵数量及排量 泵的可操作性 吸口的布置及管路的止回 舱底水高位声光报警 机舱舱底水防污染要求 8 操舵装置 动力操纵操舵装置动力源 操舵的位置 三 1 电气 电力负荷 计算书 2 电力系统 包括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容量计算、确认 设有两套电源 包括电机、变压器、蓄电池组和电子设备 的主要额定参数、电缆选型及容量、断路 器容量和整定值 3 设备的布 置 4 照明及布 置 5 6 7 接地 避雷 信号设备 系统图和 包括灯点布置,特别主照明供电不是蓄电 池组,还应设 2h 的蓄电池供电的照明 包括非金属船体的接地板 避雷 信号设备的数量、技术要求、安装位置及 供电。
适用于 LWL15m,且 LWL/D12 的玻璃钢艇 适用双体游艇 锚泊设备仅适用于设计需 求的艇
法规
不要求勘划载重线,但设 计水线在两舷都应标识, 该水线标识允许以不同艇 体颜色的界限以及艇体折 角线等类似措施来替代。
稳性
装载情况 纵倾与稳性 许用重心高度 受风面积及风压力臂
7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
5
第二章
一 送审图纸内容的确认
审图注意要点
1.1 确认新建游艇/首制艇/原型艇送审图纸的目录是否已包括我社《游艇入级与建造规范》2012(以下简 称游艇规范)第 1 篇 1.2.3、第 2 篇 1.3. 2,以及我国主管机关《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13(以下简 称游艇法规)第 1 篇 1.2.4、第 2 篇 1. 2.4 中要求的送审内容。 1.2 对 LPG 动力艇(24m 以下) ,送审图纸目录还应包括游艇规范第 1 篇 6.1.3.1 中要求的送审内容。 1.3 上述送审的图纸目录名称可不尽相同,但至少应包括上述规范与法规的内容。 二 审图项目检查
2.2 24m 及以上游艇审图时重点对以下适用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游艇规范与游艇法规的要求。 序 号 一 1 船体 总体 船舶特征(类别、船籍、高低速等) 法规 类别分:I、II、III、IV、 V 类; 对内河游艇设计有意 波高≥1m 为 IV 类, 否则为 V 类。 舱室布置 乘员定额 法规 法规 防撞舱壁的设置 不应大于 12 人,不应超过 按稳性、干舷、座位尺度 及救生设备核定的人数 安全带的设置 脱险通道与出口 驾驶室视线 门、窗、盖结构与布置 法规 法规 法规 法规、规范 门、窗、盖密性应满足法 规要求; 高速艇门、窗玻璃强度及 玻璃安装形式应满足《海 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 范》的要求;非高速艇满 足游艇规范要求。 适用于高速游艇 分 类 审查要点 审查依据 说 明
6
分 类
审查要点
审查依据


法规
结构材料的使用
规范
层板力学性能指标不应低 于《材料与焊接规范》的 有关要求
构件尺寸的校对
规范
1、对高速游艇还需按游艇 规范第 1 篇 2.1.2.1 的公 式推算出艇重心处设计垂 向加速度下的一组有义波 高与航速的对应值,以确 认该对应值不低于艇主手 册中的规定值。如该值低 于艇主手册的规定值,则 应提出对艇主手册的该值 进行修改; 2、使用玻璃钢材料时,其 设计所用材料力学性能应 符合《材料与焊接规范》 的要求; 2、 对艇长 LH 小于 6m, 允许 通过投入试验验证结构。
中国船级社
游艇检验验船师须知
2013.09.01
1

第一章 总则 一 目的 二 检验依据 三 检验报告程序

第二章 一 二
审图注意要点
送审图纸内容的确认 审图项目检查
第三章现场检验要点 一 总则 二 检验要点 1 符合性检验 2 型式检验 3 检验控制要点 3.1 工艺认可 3.2 原材料控制 3.3 生产过程监控要点 3.4 艇体成型模具检查 4 艇体结构检验要点 4.1 玻璃钢艇 4.2 钢质艇 4.3 铝合金艇 5 安全设备及环保要求检验要点 5.1 信号设备
13 船体外部检查要点 14. 航行试验
第四章 证书、报告及检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