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概论习题12--13
毛邓三试卷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B.大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C.和平与发展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4.邓小平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献是()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三大上C.党的十四大上D.1992年南方谈话中8.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9.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10.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政策1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是从()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从完善我国生产关系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12.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将是()A.可持续发展阶段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C.科教兴国的阶段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1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四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速度B.结构C.效益D.质量15.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1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A.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B.尊重和保障人权C.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D.无产阶级专政1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度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的一党制度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思想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2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问题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A.制度建设B.法制建设C.文化建设D.领导干部队伍建设24.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A.《中英联合声明》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5.中国在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是()A.促进世界和平B.独立自主C.不称霸D.不结盟2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27.2009年6月1日,纽约股市开盘之前美国汽车业的百年老店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它是()A.通用汽车公司B.福特汽车公司C.克莱斯勒汽车公司D.美国本田汽车公司28.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A.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D.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29.2009年10月16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在()A.广东省广州市隆重开幕B.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开幕C.北京市隆重开幕D.上海市隆重开幕30.2009年11月5日,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全线贯通,它是()A.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B.普陀沈家门海底隧道C.厦门翔安海底隧道D.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毛邓三综合复习题

毛邓三综合复习题第一篇:毛邓三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2.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 )A.对军队的领导 B.对农民的领导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4.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7.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
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9.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D.职工工资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毛邓13章原版带答案

14.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 A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倡导不结盟运动 D 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是:D ?
15. 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二、多项选择题部分 (共 11 题 每题 1 分 共 11 分)
正确答案是:D ?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 想有()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两个中间地带 C 三个世界的划分 D 世界走向多极化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17.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 A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的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的两大战略问题 C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 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12. 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A 一极化 B 三极化 C 五极化 D 多极化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13.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A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B 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C 导致各强国矛盾的加深 D 可能重新恢复冷战局面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是:B ?
3.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 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是:A ?
4.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李大钊B、恽代英C、毛泽东D、刘少奇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4、邓小平理论是在以什么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A、战争和革命B、知识经济C、冷战与地区冲突D、和平与发展5、通过决议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十二大B、十五大C、十四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6、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A、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B、邓小平是伟大的理论家和政治家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7、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A、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81年所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C、1982所召开的十二大上D、1987年所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8、始终做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两个文明建设”B、“三个文明建设”C、以经济建设为中D、“三个代表”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与时俱进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党的先进性D、理论创新1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促进社会全面进步D、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历史相结合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文化相结合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的基本方面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E、解放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毛邓三各章练习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1—15)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怎样的?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8、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哪些新贡献?五、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论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5、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四、简答题:1、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因此,马克思主义要结合着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实现民族化、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虽然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适用的,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因为,对旧中国的特殊国情,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为不同,因此,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答: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和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邓三习题集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B )。
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石出是(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 D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 B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D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C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 B.全面 C.协调 D.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C )。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邓三复习题12级上学本

毛邓三复习题(2012级上学本、特教)1.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1 )首先应明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其中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
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党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范畴。
(2 )毛泽东长期以来是作为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事革命活动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因此,党把这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3 )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和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所以,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地等同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
应当说,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大厦。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邓三必考十三题

邓三必考十三题连载(根据2006年7月21日肖秀荣教授暑期班沉郁林海整理)一.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二.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区域发展新格局五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六.创新型国家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八.两个毫不动摇九.分配格局十.宏观调控十一. 完善市场体系十二 . 尊重和保障人权十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 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85年来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党的先进性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一劳永逸、靠吃老本能够长期保持的。
党的先进性既要靠奋斗去赢得,也要靠奋斗去保持。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十二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2、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3、下列权利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拥有的是哪一项()
A、行政管理权
B、外交权
C、立法权
D、司法权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港澳问题
D、台湾问题
5、“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6、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
A、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由香港人民选举产生的
C、由香港人民协商产生的
D、由香港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协商解决
答案:C D B D A D B
二、判断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出发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
因而,解决台湾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用非和平的方式。
( )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自治权包括外事权和内政的某些权利。
( )
3、香港、澳门回归后,内地的居民即可自由地进出这两个地区。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都是一种地方性的法律。
( )
5、“一国两制”的核心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 )
6、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香港原来就有的。
( )
答案:××××××
三、简答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略
2、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案:
第一,它符合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二,“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保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既能保持双方经济发展的稳定,又能为各自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
第三,“一国两制”充分照顾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香港被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英国在香港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香港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美国、日本、西欧等在那里有大量的投资。
澳门的问题也与香港类似。
实行“一国两制”,台、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也就保证了这些国家、地区的利益。
第四,“一国两制”不仅考虑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更考虑了大陆地区的现实。
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
不考虑这个主体,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谁能够制定这样的政策?没有哪个人有这个胆识,哪一个党派都不行。
综上所述,以“一国两制”方案统一中国,即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照顾了有关国家在港、澳、台的利益,充分尊重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人民习惯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这一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
习题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A.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革命 D.和平与发展
5.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单极化 B.多极化 C.两极化 D.三级化
6.维护世界和平,首先要反对()
A.霸权主义 B.强权政治 C.大国政治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中国政府处理同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不举旗、不当头、不称霸的原则
答案:AAADBDA
二、判断题
1.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同时经济民族主义兴起形成反全球化潮流。
( )
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的前奏。
( )
3.综合国力是力量中心评价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军事、文化、地缘潜力。
( )
答案:√√√
三、分析题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有史以来,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
据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时间里,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其间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
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足可环绕地球8圈的黄金带。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给人类造成空前的劫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有33个,战争中伤亡三千余万人,经济损失达二千七百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7个国家卷入战火,死亡五千一百多万人,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达四万亿美元。
答案:略
四、论述题
2010年中国GDP总量成为世界“老二”。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现在出现了两种倾向:国内有人认为中国外交软弱,而外界不少人却常指责中国外交变得更加强硬。
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是软弱,还是强硬,抑或是其它?
答案要点:
1、中国外交并不软弱
第一,我们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中国每一届政府,在制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总会给予一系列新的观点或新的补充,但是有一个总原则始终没有改变过,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举例说明)。
2、中国外交也不是强硬
第一,中国没有对别的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相反,我们的外交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我们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中国现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第三、我们在处理国家国之间关系的时候,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的。
第四,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外界一件事、一句话就按捺不住,乱了方寸,那样做可能正是敌人所希望看到的。
3、中国的外交不是软弱也不是强硬,而是占“理”
这个“理”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已任。
凡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寸土不让,这不是强硬,而是在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