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性油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技术要求及验收条件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技术要求及验收条件
J
ASTM F390-2011用共线四探针法测试金属薄脸的薄膜电阻的试验方法
QB 2930.1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QB 2930.2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珞
HJ/T 371-2007坏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RoHS Duective 2011/65/EU with amendment(EU) 2015/863同可分为两类:纯碳系导电油墨(C)、复合型导电油墨(FH)。3.1标记和示例
□ 一 □一口
油墨方阻:单位G/口,□的厚度为lnub BP 25.4pm
印刷方式:SCP丝印、GR凹印、CP涂布、SP喷涂、RP滚涂、EP刷涂
油墨类型:纯碳系导电油墨(C)、复合型导电油墨(FH)
3.2示例
C-SCP-10,表示方阻为10Q/O,适用于丝网印刷工艺的纯碳系石墨烯导电油墨。
4要求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应符合卜•表的性能要求:
Q/ZWLiNK
深圳市前海展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WL i NK 002A-2019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
技术要求及验收条件
2019-09-01实施
深圳市前海展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本标准由深圳市前海展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前海展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前海展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研发中心。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世闯,高金鸽,张江,张健,曾凡聪。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
技术要求及验收条件
1范围
本规范规定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的技术要求、产品分类、质量保证规定、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等内容。

瓦楞纸箱柔印水性油墨标准(参考文件)

瓦楞纸箱柔印水性油墨标准(参考文件)

制定瓦楞纸箱柔印水性油墨标准的必要性瓦楞纸箱柔印水性油墨由于不含苯类、酯类、酮类等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性溶剂,为无腐蚀、环保型的绿色安全油墨,呈略偏碱性的液体状态。

它具有快干性,可以满足纸质承印材料印刷和高速印刷的需要, 且粘度低、流动性好,传墨性能好、能够采用非常简单的网纹辊传墨系统进行传墨等优点。

因此近10年来在柔版印刷和纸制品印刷中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

尤其在瓦楞纸箱行业的印刷,目前基本上是以柔印水性油墨(以下简称水墨)为主。

但由于国内各生产水墨的企业,在制墨工艺和材料质量选用上的差异,和所用检测仪器的不同,各企业制订出的水墨具体质量参数也各不相同。

从而导致市场上的水墨质量参差不齐,出现质量不稳定,触变性不好,色饱和度不足,干燥不良、耐磨性差等使用上的问题和工艺上的问题。

给使用者在印刷过程中控制印品质量增加了难度。

因此有必要对水墨制订一个国内统一标准,以满足各方面需要。

制订水墨标准,可从水墨的生产、使用、检验、仲裁以及流通保管与仓储等各方面考虑执行标准的可行性。

使标准制订后,能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并对水墨标准化的每一具体方面做出后续相应规定。

(一级)制定水墨标准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就目前水墨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水墨供应商采取对大客户派专业技术人员进厂调墨解决问题,而对小客户很多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工艺问题,都留给了纸箱厂、印刷厂自己去处理。

而如果有了水墨标准,则可使小用户的合法利益得到应有保障,可保证水墨制造质量的稳定性,并杜绝和减少水墨在生产、使用、检验、保管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生产者与使用者在出现纠纷时都有一个判定的依据,相关机构进行检验和仲裁也有依据可查。

国内水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制订标准可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水墨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统一检验方法,提高我国水墨的生产、使用、检验、储运、保管的多项水平。

(一级)水墨标准化的范围、项目和内容至于水墨进行标准化规范的范围、项目与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性能指标。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团体标准起草组2023年7月26日一、立项背景为推动先进引领性标准的市场化供给与实施,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提出以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为基础,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

该制度通过调动第三方评估机构,针对消费品、装备制造和服务三个领域中的不同产品和服务类别,开展企业标准水平评估以及产品或服务质量评价,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确定企业标准“领跑者”,推动形成多方参与、持续提升、闭环反馈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企业标准水平提升,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

为切实发挥企业标准对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支撑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工作的有序推进,中柔凹印技术服务(北京)中心和河南银源聚创水性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牵头制定《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标准。

该标准一方面可用于指导企业编写企业标准和对企业标准的水平进行评价,引导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企业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促进其产业链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标准的发布实施可用于指导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排行榜”和“领跑者”评估方案,并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二、适用范围和拟解决问题本文件规定了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薄膜用水性凹印油墨质量和企业标准水平评价。

相关机构开展质量分级和企业标准水平评估、“领跑者”评价以及相关认证时可参照使用,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本文件。

三、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的制定依据以下原则: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符合,重点考虑可操作性,便于标准的实施。

2,规范性原则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T/CAS700—2023、T/CSTE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标准编制通则》。

水性油墨环保证书

水性油墨环保证书

水性油墨环保证书尊敬的客户:我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环保型水性油墨,为印刷行业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我们郑重承诺,我司生产的水性油墨符合环保要求,具备以下环保特点:一、绿色原料我司水性油墨采用环保型原材料,其中水性树脂、有机颜料、树脂和助剂等均来源于国内外知名企业,符合环保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确保原料的环保性能。

二、低VOCs排放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替代了传统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实验数据表明,与我司水性油墨相比,传统油墨的VOCs排放量减少了约50%,有效降低了印刷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三、节能减排我司水性油墨具有较高的固含量,可以在较薄的墨膜沉积,减少油墨的使用量。

据实测数据,与我司水性油墨相比,传统油墨的使用量减少了约10%,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四、易清洗水性油墨易于清洗,清洗介质主要是水,降低了清洗过程中对溶剂的依赖。

同时,水性油墨的清洗废液可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减少了废水排放,保护了水资源。

五、安全无毒我司水性油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苯等,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印刷工人造成健康危害,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六、环保认证我司水性油墨已通过国内外权威认证,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ROHS环保认证等,充分证明了我们的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我司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水性油墨的研发和生产,为客户提供更环保、高效、安全的印刷解决方案。

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敬请广大客户放心使用我司水性油墨,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谢谢。

yo印刷工艺油墨质量的新要求aq

yo印刷工艺油墨质量的新要求aq

印刷工艺油墨质量的新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油墨作为印刷材料,当它应用于食品包装时,必须遵守无转移的原则。

食品包装不得使用常规油墨,承印厂商必须确保印刷后油墨中的溶剂全部挥发,油墨则要求固化彻底,并达到应用行业的相应标准。

在当前的食品塑料包装印刷中,苯溶性氯化聚丙烯油墨应用最广。

该类油墨的制造和使用技术都已成熟,主要应用于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材料的里印,而且采用凹印方式。

虽然这种油墨的印刷适性优良,印后加工性能好,干燥快,但由于(1)甲苯的相对毒性较大,印刷品的残留溶剂值偏高;(2)氯化聚丙烯的热稳定性差,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释放出氯而形成氯化氢,使油墨呈较强的酸性,对印刷版辊产生产重的腐蚀;(3)苯溶性油墨能够破坏臭氧层,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并且残留在包装制品中的残留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对包装内的食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种油墨正趋于被淘汰,在欧洲及一些发达国家已相继制定出禁止或控制使用这种油墨的规定。

正是由于苯溶性油墨存在种种问题,环保型油墨应运而生。

采用环保型油墨,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又不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危害,而且还不会对内装食品造成损坏。

已经面市的环保油墨有:1.水性油墨:水性油墨是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柔版包装印刷所采用的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

水溶性树脂是水性墨的连结料,国内常选用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作连结料,其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性、耐污染和光泽度等均具有显着的优势,无论直接分散溶解还是合成高分子乳液,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水性油墨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仅可减少印品残留的毒性,而且能防止因静电与易燃溶剂接触而起火。

水性油墨不仅是一种新型“绿色”印刷油墨,而且是替代苯溶性油墨的最佳产品。

2.紫外(uv)固化油墨紫外固化油墨是指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光线照射下,油墨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从液体转变成固态完成固化的油墨,它在连结料溶解以前,大分子预聚物即牢固地形成墨膜。

水性油墨开发与生产方案(二)

水性油墨开发与生产方案(二)

水性油墨开发与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环保政策的日益加强,印刷行业逐渐朝着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水性油墨作为一种环保、无毒的印刷材料,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然而,目前国内水性油墨开发与生产技术尚不成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开发新型水性油墨及其生产技术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原理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主要由颜料、连接剂、助剂等组成。

其中,颜料提供颜色,连接剂负责粘合颜料与载体,助剂则起到调节印刷性能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将水性油墨通过丝网漏板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像。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市场需求:了解行业对水性油墨的性能要求,为开发提供方向。

2.筛选原料:选择符合环保标准、性能优良的原料。

3.研发配方:根据市场需求及原料特性,研发水性油墨配方。

4.生产制备:按照研发的配方,制备水性油墨。

5.性能检测:对生产的水性油墨进行各项性能检测,确保符合行业标准。

6.推广应用:将合格的水性油墨推向市场,并进行推广宣传。

四、适用范围1.包装印刷: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提高产品安全性。

2.书籍印刷:适用于儿童读物、教材等,降低阅读风险。

3.广告印刷:适用于各类广告制作,提高视觉效果。

4.电子产品印刷:用于电子产品的标记及装饰,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创新要点1.使用环保、无毒的原料,符合当前绿色印刷的潮流。

2.提高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及印刷适性,提高印刷效果。

3.开发新型干燥技术,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结合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六、预期效果1.提高印刷效果:使用新型水性油墨,可获得更清晰、鲜艳的印刷效果。

2.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新型干燥技术,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满足市场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4.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增强公司在水性油墨市场的竞争力。

5.推动行业发展:新型水性油墨及其生产技术的开发,有助于推动国内环保印刷行业的发展。

水性油墨检验标准

水性油墨检验标准

1、专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要求了本企业所采购水墨、色浆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及质量问题处理。

适适用于供方生产及本企业检验。

技术部负责文件制订、解释、修订;配墨房负责实施本文件,对多种水墨实施检验及处理。

2、质量、技术要求
2.1水性油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2.2.1颜色鲜艳,着色力高,渗透凝固及干燥速度快。

2.2.2耐磨擦,耐晒温高。

2.2.3墨质稳定,印刷效果清楚。

2.2.4符合环境保护、食品要求。

3、检验方法
3.1粘度检测
3.1.1用秒/涂3#杯作为检测工具测量。

3.2着色力检测
3.2.1检测前提前条件必需符合粘度检测要求。

3.2.2检验计算公式
着色力=10份白色料和一份某色料混合÷10份白色料和多个色料混合×100%
3.3PH值检测
3.3.1水性油墨酸碱度为PH8.5~9.2。

用试纸作为检测工具。

4、使用及贮存说明
4.1使用前必需充足搅拌。

4.2贮存时要加盖密封好,以防挥发和尘土掉落。

4.3常温(250C)下保质期一年,贮存应避免高温或烈日照射。

4.4水性油墨可依据使用情况,适量加水稀释。

油墨vocs含量标准

油墨vocs含量标准

油墨vocs含量标准
一、溶剂型油墨
溶剂型油墨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溶剂型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70%。

但是,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的溶剂型油墨,如水性油墨、UV固化油墨等。

二、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是一种以水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极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10%。

由于其环保性能好,水性油墨已经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流选择。

在使用水性油墨时,需要注意其稀释比例和印刷适性,以确保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UV固化油墨
UV固化油墨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固化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UV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印刷适性好等特点,UV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UV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紫外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四、能量固化油墨
能量固化油墨是一种以能量为引发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能量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等特点,能量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能量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能量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印刷适性和储存稳定性,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水性油墨企业标准
柔性版印刷新型水性油墨
Q/LSD12-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印刷新型水性油墨的品种、技术要求,试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溶性树脂为主原料,再添加颜料、填料及助剂等经复合研磨加工而得的水性油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儿童玩具等印刷包装柔印和凹印领域。

2、引用标准
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AB 17005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5-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标准方法初干性检验
GB/T 14624.1-1993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2-1993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QB 559-198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QB 568-1983 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方法
QB 567-1983 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
QB 573-1987 油墨光泽检验方法
3、产品分类
按产品颜色可根据要求专色调制,其型号符合ZBA17005的要求。

4、技术要求
本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指标
颜色近似标样
细度(um)≤20
着色力(%)90~110
粘度(涂料4号杯、秒/25℃)50±30
初干性(cm)30~50
耐碱、耐水良好
贮存稳定性(5~30℃)良好
光泽(反射光泽仪60℃)﹥40%
5、检验方法
5.1 颜色按GB/T 14624.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2 着色力按GB/T 14624.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3 细度按QB 559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4 粘度按GB/T 172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5初干性按GB/T 13217.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6 油墨耐碱、耐水按QB 568进行检验。

具体检验方法为:取实干后印样分别浸泡于1%的氢氧化钠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与色样对比变化。

5.7 贮存稳定性按QB56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8 光泽按QB/T 57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检验规则
6.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6.2 出厂检验项目为颜色、细度、粘度。

6.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6.4 型式检验项目为着色力、光泽、耐碱、耐水和贮存稳定性。

6.5 同一颜色,同期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每批取样不少于50克。

并注意样品的清洁和密封。

6.6 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项目,应从同批产品中重新取双倍样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7 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无法协商解决时,可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水性油墨用塑料桶或铁盒密封包装,铁盒再装入外包装箱内。

7.2 塑料桶外应贴或印有商标、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号、重量、批号及出厂日期。

7.3 外包装表面也应有商标、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号、数量、重量、批号、出厂日期及不得倒置的标志。

7.4 产品在符合7.1的包装要求下,可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

7.5 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油墨溢出。

7.6 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应在5~53℃温度的范围内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

7.7 产品在符合7.6的存放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一年,期满后应重新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