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论文

合集下载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论文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论文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摘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或多或少有其设计理念的意识存在,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等。

关键词:包豪斯、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工业化、艺术流派正文:引言:米斯说”包豪斯是一种理念”,它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一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并为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和现代设计的美学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主体:一、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建于1919年,它的建立,彻底地变革了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它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建立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结构“这个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

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及设计理念和设计流派主要是指强调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现代派”。

而且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我们往往认为是以俄国在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和德国的包豪斯为核心的。

现代主义运动的诞生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它的核心要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谈到现代设计,就不能不提包豪斯.包豪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为魏玛时期,它为包豪斯今后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强调技术性,理性的思维方式。

就拿版式设计来说,不得不说包豪斯的一位大师——拜耶。

他的版式设计推动包豪斯的版式设计走上了功能主义之路。

他通过将构成主义、风格派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相融合呈现出高度理性化、几伺化的特点版面简洁而富于功能性,由此包豪斯的版式设计走上了功能主义之路。

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奠定基石。

打破纯艺术和工艺技术之间的界限,也是包豪斯的追求之一,在《包豪斯宣言》中,格罗皮鸟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

传统纹饰云纹现代服装设计论文

传统纹饰云纹现代服装设计论文

传统纹饰云纹现代服装设计论文一、现代服饰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设计理念云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着美好的寓意表现,在视觉上能满足欣赏者对美的追求,在心里上能感受到美好和祝福。

传统云纹的对称、流动、和谐特性,散发出古人追求和谐生活,倡导中庸好礼的特点,与做人守德原则相呼应。

在设计图案上,云纹不但可单独成纹样,还可与其他纹饰组合运用,使图案层次、寓意表现更富有变化。

同时,云纹也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主题。

当今世界,艺术已经随着科技发展而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民族意识觉醒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普遍关注,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民族间的共识。

云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象征,其本身所展现出的飘逸灵动、自然简洁之态,蕴含着中华传统的人文底蕴,这种特有的气质和纹理表现,被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同。

在现今服饰设计领域,传统写实风格设计已经不再受到重视,能将传统纹饰以艺术夸张手法进行重新设计,将其意境之美用于服饰图案上,重点突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将这种文化元素植入服装设计中,定能将中华文化传统魅力以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会产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二、云纹在服装中的艺术使用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产生于懂它并发掘它的艺术家。

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将艺术与作品有机结合,将自己对世界的感悟融入其中,创作出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品价值的真正体现。

服装设计者也是艺术家,在普通人看来的云纹之美,在他们眼里会想到更深层次的意境,表达出来更加隐喻,更能体现艺术独特的魅力。

首先,云纹符号本身就具有吉祥寓意,古时候就是服饰上的主要装饰,在现代服装中这种符号已经很少出现。

这也是现代服饰追求多变流行与古代服装设计差异有直接关系。

传统云纹原样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服装中。

但这也给服装设计者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发挥想象的空间。

服装设计者通过重新定位重新设计云纹纹理表现,已达到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作为装饰图案,云纹的寓意已经十分丰富,不仅可单独运用,还可与其他纹饰图案拼合,能够表现更多含义。

世界现代设计史_意大利论文

世界现代设计史_意大利论文

论意大利的现代设计一·意大利现代设计特点综述: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

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关键词:杰出1 设计传统悠久,形成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传统,风格较强,不同于日本长期的学习与模仿。

专心发展自己的体系。

2 涉及面广泛包括大众文化设计和高级文化的设计,看的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

3 战后发展国家经济,设计目标明确为增加产品出口的服务,强烈的区域限制。

集中在北方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

4 战后设计名家很多,明星效应很强。

尊重设计师,设计人社会风气,人才层出不穷,受人追捧。

5 工业设计水平高,但是设计师多为建筑系出身。

没有良好的工业教育体系,但是工业设计依旧出彩。

列如:米兰理工学院( Milan Polytechnic)的建筑系。

6 意大利具有最高水平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风格世界流传,并非建筑的附庸而是自成专业,在意大利很受重视。

7 在经历过“新艺术运动”的洗礼后,风格更加多元化。

体现意大利人特性:任何一个标准化风格都可以衍生出变体,多姿多彩。

8 在风格多元的国际格局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

民族特色与传统并未随着现代发展而丧失反而更加重视。

9 设计理论设计评论很突出,有较为著名的设计杂志《多姆斯》反思:在今后的发展与设计中,都应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与特色,发展民族的特征,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抓住民族特征不是复兴古典不应只抓住某个符号要宏观看问题。

包豪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文

包豪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文

包豪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浅论包豪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分三部分描述:一、包豪斯思想的萌芽和包豪斯的建立。

二、包豪斯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及三个阶段分别在平面设计上的成就。

三、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包豪斯思想的萌芽:现代设计史上,公元1919年事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欧洲仍旧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社会动荡,思想巨变,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战败后的德国又掀起了“十一月革命”,国内的知识分子在巴黎、意大利、荷兰、苏联等国传播进来的新思想的鼓舞下,抱着对祖国狂烈的革命理想,积极投身到重建德国的各项工作中,包豪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包豪斯建立于1919年4月1家、现代设计教育先驱---沃尔特.格罗佩斯建立的一所完全以发展设计教育为核心的设计学院。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1883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有声望的艺术世家,很自然的继承了先人的传统作风,养成了强烈的创作精神和艺术气质。

格罗佩斯从1919年建校到1927年离开,基本上包豪斯的思想是把学院从一个子虚乌有的空洞观念变成一个坚实的设计教育基地,并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交流中心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发源地。

包豪斯的兴起和衰亡无不与格罗佩斯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

而包豪斯的发展本身也体现了格罗佩斯个人设计思想的转变和发展历程,同时又通过他,反映那个时代的现代先驱们的思想历程。

因此,包豪斯不仅是格罗佩斯个人的思想结晶,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重要缩影,是全人类共同迈进20世纪文明的鲜明标志。

二、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 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魏玛时期共有三批教员,格罗皮乌斯的校舍在平面史上,1922年的莫霍里纳吉和拜耶在一起重新打造了一种图形设计的新理念。

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摘要: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分离派起源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和霍夫曼等。

瓦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

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1841—1918)、约瑟夫•霍夫曼(1970—1956)、约瑟夫·奥尔布里希(1867—1908)、科罗曼·莫塞(1868—1918)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

人物及代表作瓦格纳是奥地利新艺术的倡导者,他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发展形成自己的学说。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无疑与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以及艺术的蜕变、演进和发展紧密相关。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篇1:《试谈当前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倾向和发展趋势》摘要:文章分析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以及本世纪初以来的室内设计中的不同风格倾向。

最后论述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使室内设计在其内部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风格;发展趋势引言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

在改革开放后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40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4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思想与风格的演变,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本文将对近几十年的室内设计风格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20世纪80、90年代室内设计风格——现代设计思潮的回归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改革开放后,现代设计思潮在被隔绝了近30年以后再次涌入中国。

我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师们开始重拾各种现代的设计思想,希望通过努力探索把民族形式、地域风格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由于长期的对外封闭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彼此分离,我国设计师对于现代主义的理解与同期西方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代与后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作品在我国处于一种流行状态,但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本土化的倾向。

1、民族形式的新探索80年代以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受西方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思想的影响,设计师将更多的现代技术与材料应用到对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之中,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民族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艺术设计史相关论文3000字

艺术设计史相关论文3000字

艺术设计史相关论文3000字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技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设计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设计史论文篇1浅谈艺术设计史教学对于商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在我国的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轻道的现象,设计史的研究与学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的无关紧要,但是优秀的商业设计是建立在深厚渊博的理论素养基础之上的,在面对广大的市场变化的同时,扎实的艺术素养,丰厚的理论积淀,可以让设计师沉着的面对不同设计类型的风云变幻,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这其中,艺术设计史课程的科学教授方式与正确学习态度是根本。

关键词:设计史作用与意义创新教授方法随着商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同类产品中,商家们彼此拼质量,拼服务,拼售后,而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商家之间的设计比拼更成为了保障有力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设计这个职业,带来了一个就业的狂潮。

每年各大高校的设计专业招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设计史作为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设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

但是令很多设计专业学生甚至商业设计师疑窦丛生的是设计史论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商业实践设计的实际意义与作用到底有多大,并且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很多学校的设计专业。

教授理论的老师不懂设计,学习设计的学生不重视理论,设计史的研究与学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的薄弱与微不足道。

艺术设计史是人们对设计历程的总结,是对于各种风格与精华的凝粹。

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或商业设计师,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与时尚风格。

要想做出自己的独具创意的设计,需要“以史为鉴”,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发展史上的事件、人物、作品乃至思想,吸取前人的经验以利未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艺术设计史的重要意义,以至于错过了学习吸收史论知识的最好时机。

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一、导言设计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和技术领域,对世界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论文将探讨世界现代设计史,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文化的重要性。

二、背景现代设计是指从18世纪开始迅猛发展的一种设计风格和思维方式。

它与传统设计相比,注重功能、实用性和简洁性,强调创新、实验和科技的应用。

现代设计改变了人们对于设计的看法,带来了更舒适、高效、美观的产品和环境。

三、欧洲现代设计历史1.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在工业革命之前,设计主要受到宗教和贵族文化的影响。

欧洲的宫殿、教堂和家具设计都强调奢华和繁复的装饰。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设计开始崭露头角。

2. 匠人和艺术家的融合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新的设计运动,如英国的工艺运动和德国的包豪斯学派。

这些运动提倡将工匠的技艺与艺术家的创造力结合起来,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3. 国际风格与功能主义20世纪初,建筑和家具设计中出现了国际风格,强调简洁、白色和对称的特点。

同时,功能主义设计理念也开始兴起,追求产品的实用性和效率。

4.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多样性、反传统和对文化的关注为特点。

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不同文化和艺术风格融入设计中,展示出更加多样化和包容的风貌。

四、美国现代设计历史1. 工艺美术运动和现代主义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席卷美国,推崇手工艺术和自然材料的运用。

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美国设计师开始关注工业化和科技的应用,注重实用性和创新。

2. 包豪斯在美国的影响包豪斯学派在美国设计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技术、功能和实用性,并注重对材料和结构的研究。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随着美国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繁荣,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成为美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

设计师开始倡导个性化、多样化和奢华的设计风格,满足人们对于精致生活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设计史论文
我们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艺术的,没有艺术的世界就是一片漆黑!是艺术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美丽,让人们活的如此的潇洒,这一切的美可以总结为艺术的发现和艺术的创造,也就是艺术的存在性。

有精神的存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人们的生活。

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离不开艺术家们的设计,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很熟悉设计,但猛的听起来好像也很迷茫,感觉设计好像是一门很时尚的专业,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其实不然,设计是一个很复杂而且又大众的艺术形式,它的一切本质是源至于生活的,但你要想真正了解设计的性质和种类,就必须要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

设计的美在于创造,更在于创新。

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设计的美在于欣赏和发现,就是审美和艺术思维的再创造。

设计的本身就是艺术的综合体,首先,设计是视觉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文字、平面的图画、立体的实物等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画面效果,作用与人们的眼球和大脑,以达到刺激感官与传达艺术家想要表现的某种信息或情感,或体现突出艺术家的某种思想和意识,而且表现的形式很是多样化的。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设计是对生活中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

美的起源是有着很多种说法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的话,我们会发现美是人们表达感受的一种方式,至于设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罢了。

谈设计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装饰,想到装饰我们就是指“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一切器具之中的附加观赏功能。

”其实装饰设计的原则并不仅仅是观赏:要掌握适用、经济、美观三个原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且三个原则也不是个个孤立着的,而必须是有机统一的,注意了经济实用而忽略了美观,不行,这样做,无疑是美术。

只注意了美观而忽略了经济、使用,也不行,这样就会变成“纸上谈兵”。

中国人自古注重实践不注重理论,很少有人把实践总结一下记载成书,方法技巧都是家传或者师传留给后代。

设计这一过程自古就存在,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的。

在人类一步步从野蛮迈入文明的过程中,设计也随之改变,其水平也不断地提高。

设计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文化,它的核心也是展现文化特色,既然是文化必然有自己的本质属性、民族的属性。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设计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接受过几次外来的设计思想,但没有产生大的变化。

但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设计出现了段痕,一些西方设计思想也渐渐渗透进来,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现代艺术中有所表现。

从旧石器时代先民们遗留下来的石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器物并没有经过加工,很粗糙,但还是比较实用。

他们当时可能不会想到器物有装饰作用。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器物进行打磨、加工,使之更实用。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实用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形式进行改变,对其进行加工美化,有些精雕细琢的可作为祭品或神灵的象征物。

随着社会和人类思想的进步,人们对装饰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装饰的领域也在扩大,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装饰艺术。

中国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吸收过西方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风格,而且采纳了更加激进的“包豪斯”现代设计风格,并在设计教育上取其所长,充分显示了海派文化的兼容性。

装饰画是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是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装饰纹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朝文化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高峰。

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始终都是和科学,和艺术相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设计正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18世纪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以后就传播到到全国各地。

工业革命市的机械生产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

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今天所谓的工业设计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

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设计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美术”的学科,逐渐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的学科。

因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使得设计必须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只有艺术,没有科学是不现实的。

然而,只有科学,没有艺术,也是不现实的。

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产生了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起源于欧洲,其中德国、荷兰和俄国的设计家、建筑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统观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再次见证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的现代设计.
设计师在思考,每一位设计师都在为现代设计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

虽然他们的表现手法各自不同,然而,科学与艺术在他们的设计中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设计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敢于面对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敢于将曾经只在少数人口中谈论的空中阁楼般的艺术和大众生活,和功能相联系在一起。

在对现代设计的无数探索中,有一所学校是我们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包豪斯。

因为它对现代设计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直到现在,它的影响还在持续。

现代设计在工业革命中孕育而生,在经过设计师不断的努力后,它成为了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可以这样说,设计必定会走上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这条道路上。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进步,原始的手工工艺设计是根本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的,也必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设计,才能存在在世界这个巨大的舞台上。

现代设计正是因为拥有了艺术和科学的翅膀,才能一直如此具有生命力的翱翔在世界的天空中。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设计是对生活中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

而也正是因为现代设计既拥有艺术的优点,又具有科学的长处,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设计已经是我们生活里的必需,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看到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时,就会高兴愉悦,就会情绪高涨,有时,也会在内心与作品产生共鸣,这就是与设计师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通常,这种碰撞和交流,会给观赏的每一个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无论何时,作为一个有着高素养的精英人士,是不可能对设计美不重视的,反而会有更加的挑剔和更高的要求,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只是每个人的生活和审美需要不同而已,当然,这样对设计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设计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的,我们不能想象没有设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不能想象设计离开了生活而独自存在的尴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