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油菜小菜蛾虫害的防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五
总结词
油菜小菜蛾虫害防治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抗药性、环境 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详细描述
油菜小菜蛾虫害防治面临着许多挑战。随着化学农药的 大量使用,小菜蛾逐渐产生了抗药性,使得化学农药的 效果逐渐降低。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严 重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抗药性监 测和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生 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环保措施的应用;最后,我们需要 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油菜小菜蛾的分布和危害
• 油菜小菜蛾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油菜产区,以及日本、朝鲜、欧洲和北美等地。它以幼虫取食油菜叶片为 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造成绝收。此外,它还能取食其他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青菜、小白菜、萝卜 等。
油菜小菜蛾的传播途径
• 油菜小菜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幼虫的迁移和成虫的飞 翔。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可自行爬行或吐丝下垂进行迁移 ,而成虫则可飞行较远距离进行传播。此外,如果将带有 油菜小菜蛾的植物或土壤进行异地转移,也会导致其传播 到新的地区。
案例二:成功的生物防治案例
总结词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油菜小菜蛾虫害防治方法,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小 菜蛾的繁殖和生存,实现虫害的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
利用天敌控制油菜小菜蛾虫害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小菜蛾的天敌有很多种,如寄生蜂、寄生 蝇等,它们可以寄生在小菜蛾的卵或幼虫上,控制其繁殖和生存。此外,利用微生物也是生物防治的 重要措施之一,如使用Bt乳剂等微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繁殖和生存。
油菜生长中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2018 年第 4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58科研◎农业科学油菜生长中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铁 征油菜是榨油的主要原材料,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油菜花还可以观赏,油菜用途较多,所以当前很多地区都加强油菜种植,不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油菜生长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较大,很多地区的油菜都受到病虫害危害,而且油菜的受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各地区也积极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油菜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油菜最容易出现病虫害的季节为春季,此时气温回暖,空气湿度较高,容易出现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
1 油菜菌核病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据统计发现,我国所有的油菜产区都有菌核病发生,发病率不同,有的地区发病率较低,大约10%,有的地区较高,大约80%,菌核病对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会造成油菜产量损失10~30%左右。
菌核病的病原菌寄主广泛,比如大豆、花生等都是菌核病病原菌的寄主,所以菌核病发病严重。
当油菜感染菌核病时,幼苗时期也接近地面的根茎和叶柄上会出现红褐色斑点,随着油菜不断生长,斑点会变成白色。
发病的部位会变软腐烂,产生白色菌丝,严重时还会导致整株油菜死亡。
菌核病在油菜生长期内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感染,如果外界环境比较潮湿,还会加重病情,干燥时病斑会破裂穿孔。
作为油菜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要及时做好菌核病防治。
1.1 农业防治。
在油菜栽培过程中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同时要减少浸染源,比如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旱地的油菜轮作时间应该要控制在两年以上,而且要大面积实施旱作。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要选择无病株留种,将种子中的大菌核筛除,然后用盐水或者硫酸铵水进行浸种,结束之后使用清水清洗种子表面的药物。
油菜收获之后要及时深耕土壤,在油菜抽薹期进行培土。
1.2 药剂防治。
药物防治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菌核病防治过程中,常用药物为菌核净,使用浓度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兑水之后进行均匀喷施,总共喷施1~2次即可;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粉剂或浓度为40%的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兑水之后均匀喷施2~3次;使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兑水之后均匀喷施2~3次。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意见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意见油菜菌核病又称菌核软腐病,是我区油菜上的主要病害,在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染,以开花结果期为发病高峰期,一般年份其茎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可达30%以上,每年因菌核病的发生,油菜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影响菌核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菌源、品种的抗(耐)性、栽培管理以及油菜盛花至收获前一星期的天气情况。
经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程度为中等至偏重发生,望各镇认真做好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趋势1、田间菌源据区测报点田间监测,今年子囊盘于3月12日始见,始见期比常年(3月5~10日)稍晚,晚于去年始见期3月6日,早于2016年始见期3月21日。
至3月21日,播种200粒菌核的子囊盘开盘数累计为14个,低于去年同期累计开盘数30个及2015年同期累计25个,高于2016年同期累计2个。
预计3月底4月初将进入萌发盛期,4月上、中旬将进入子囊孢子释放盛期,与油菜盛花期相吻合。
2、品种抗病性油菜品种沪油15、沪油17及“沪油杂1号”等沪油系品种均为感病品种,抗病性较差,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病害将迅速流行。
3、油菜生育期据近期调查,今年油菜总体长势好于去年,目前,油菜已进入始花期,预计3月底进入盛花期,花期将延续到4月10日左右,花期与子囊盘释放孢子盛期吻合较好。
4、气候条件据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初春(菌核病感病期)雨量和雨日比上年略偏多,温度与上年相当,比常年略高。
油菜谢花以后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就有流行的可能,因此气候条件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较有利。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预计今年我区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一定要立足预防为主,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保护”的防治对策,油菜一旦发病,在茎杆上显现症状后,再采取防治措施,就很难进行治疗。
各镇植保部门应加强宣传,科学指导用药,在病菌侵染茎部前进行防治,确保油菜丰产丰收。
1、农业防治合理施好临花肥,防止盲目多施或施肥过晚;同时做好沟系清理,做到田间雨停不积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增强油菜的抗病能力。
油菜病虫害防治

油菜虫害主要包括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这些害虫会啃食油菜叶片、花 和果实,导致油菜减产和品质下降。
油菜病虫害防治的历史和现状
油菜病虫害防治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化学防治到现 在的绿色防控,人们不断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 法。
当前,油菜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同时推广绿色防 控技术,如使用生物农药、培育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还有利于保 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油菜品质。
05
油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01
保护天敌昆虫
保护和利用油菜田中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虫等,以减少害虫的
繁殖和危害。
02
人工释放天敌
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茧蜂等,以控制油菜病虫害的发生。
03
种植诱集植物
在油菜田周围种植诱集植物,吸引害虫并在上面产卵,减少油菜田中
的虫口密度。
使用生物农药
品种抗性
不同油菜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存在差异,一些抗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和 危害程度。
03
油菜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种子处理
精选良种
选择抗病虫害的油菜品种,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晒种浸种
播种前将油菜种子晾晒一段时间,并用温水或盐水浸种,以杀死种子表面的 病菌和虫卵。
土壤处理
深翻晒土
在播种前深翻土地,曝晒土壤,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细作等农业措施,改善油菜田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06
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不同油菜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有所 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虫 害能力强的品种。
油料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油料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发展趋势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业大伙儿最头疼的事。
每年一到春秋交替,天气变化无常,蚜虫、红蜘蛛什么的,不一会儿就搞得田地里“乌烟瘴气”。
你想不操心都不行。
要是老是用那些化学药品,打药的时候喷得连空气都不敢深呼吸,真的是愁死了!不过,近些年大家开始转向绿色防治技术了,试图让这些小毛病不再影响油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不,咱们聊聊这方面的“新趋势”,看看这条路走得咋样。
绿色防治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尽量少用或者不使用化学农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对环境友好的方法,像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这些。
你看,现在的农民朋友越来越聪明了,不再像过去那样拿起喷雾器就喷一通。
现在都开始用生物制剂啦,什么益生菌、天敌虫种、甚至是利用某些植物的天然驱虫性,来代替化学农药。
这就像是用“自然的武器”来对付害虫,不但能减轻病虫害的压力,还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比如说,蜜蜂和蝴蝶,除了帮忙传粉,还能吸引一些有益的小虫,减少害虫的数量,妙哉!真的是一举两得,得心应手。
然后,再说说物理防治,这也是个很有趣的方向。
别看这是个“传统”的做法,今天的科技可把它玩得花样翻新。
比如用热蒸汽消灭病菌,或者通过设置捕虫灯、诱虫器,来减少害虫的数量,这些方法都能在不伤害农作物的情况下,降低害虫的危害。
听说现在一些地方甚至在油菜田里安装了“害虫消失器”,通过高频震动让害虫无法在作物上栖息,想想都觉得超酷。
就像是给油料作物穿上了一件“隐形衣”,连害虫都无法靠近!再有,绿色防治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虫子,也包括对各种病害的防治。
咱们都知道,油料作物最怕的就是那些“隐形杀手”,一不小心,叶子就变黄了,花就枯萎了,产量直接掉。
过去如果想要防治这些病害,那肯定得靠大剂量的化学药物一顿猛喷。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代农业用的是生态学的方法,先了解害病的生态规律,再通过调节环境、优化管理,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比如说通过轮作、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健康等措施,病菌的滋生就能被有效遏制。
油菜霜霉病防治技术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 力。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农药, 对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 境友好。
VS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田间种植一些对霜霉病有抗性的其他作 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害发生的 风险。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如甲霜灵、乙磷铝等,注意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避免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农业防治
采取轮作、深耕、清除 病残体等农业措施,可 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和蔓 延。
06
CATALOGUE
油菜霜霉病的未来研究趋势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深入研究病原菌与寄主之 间的互作机制
了解病原菌如何侵染油菜,以及油菜如何抵 抗病原菌的入侵。
探讨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 的影响
研究气候、土壤和季节等因素对油菜霜霉病 发生和传播的影响,为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
叶片发病率
观察分 布范围,计算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
评估油菜籽的产量和质量 损失。
防治效果实例分析
化学农药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如甲霜灵 、代森锰锌等,可有效 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如芽孢杆 菌、木霉菌等,可有效 降低病害发生程度,防 治效果可达60%以上。
油菜霜霉病防治 技术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油菜霜霉病概述 • 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 防治方法 • 防治技术措施 • 防治效果评估 • 油菜霜霉病的未来研究趋势
01
CATALOGUE
油菜霜霉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油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油菜等十字花科植 物。
病害油菜黑斑病

油菜黑斑病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病菌侵染叶片后,会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导致植株生长 不良,产量下降。同时,病菌还会影响油菜种子的质量,使种子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因此,油菜黑斑病 对油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病害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油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借风 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分生孢子萌发迅速,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组 织。
案例二
某油菜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忽略了病虫害的防治,导致油菜黑斑病严重发生。不 仅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认 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的必要性。
05
油菜黑斑病的抗药性与治 理策略
抗药性现状与问题
抗药性普遍
油菜黑斑病菌对多种杀菌 剂产生了抗药性,这种抗 药性在病原菌群体中普遍 存在。
增强油菜免疫力
通过喷施植物免疫诱抗剂 ,如海藻酸、壳聚糖等, 能够增强油菜的免疫力, 减少病害的发生。
生态调控
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通过合理布局作物 种植,达到抑制病原菌生 长和传播的目的。
04
油菜黑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诊断方法与技巧
症状识别
油菜黑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 病斑,病斑边缘呈黄色或黄褐色,后期病斑逐渐扩大并转 为黑色,有时病斑上会产生灰白色的霉层。
抗药性水平高
一些油菜黑斑病菌株对常 规杀菌剂的抗药性水平已 经很高,给病害防治带来 了很大困难。
抗药性遗传多样
油菜黑斑病菌的抗药性遗 传多样性高,一些菌株可 能同时具有多种抗药性机 制。
治理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
油菜种植情况汇报材料

油菜种植情况汇报材料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油菜作为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缓解食品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油菜种植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种植建议,本报告将详尽分析油菜种植情况,希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油菜产量及种植面积变化趋势油菜产量和种植面积是评估油菜种植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油菜产量和种植面积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预计今年全国油菜种植面积将超过2500万亩,而油菜产量也有望超过1200万吨。
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以及种植规模的扩大。
三、油菜种植区域分布及特点油菜的适应性强,适合在全国不同地区种植。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东北三省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油菜种植还具有很强的农田生态效益,通过增加植物覆盖度、保护水土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农田可持续发展。
四、油菜种植技术现状1. 品种选择:目前我国有多个油菜品种供农民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油菜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具有高产、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需求的种植要求。
2. 施肥技术: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油菜良好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油菜生长期需求,合理配比主要营养元素,同时注意施用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环境污染。
3. 病虫害防治:油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主要的生产障碍之一。
因此,加强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是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措施。
农民应通过合理轮作、害虫监测、精确施药等手段,科学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4. 水分管理:油菜的生长期对水分需求较大。
农民应根据当地降水情况和土壤储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水分适宜,避免干旱或过湿对油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5. 推广现代农机:现代农机的普及和应用可以提高油菜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油菜开花结荚期是菌核病、蚜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也是控害保产的关键时期,全市大面积油菜3月中下旬由南向北将陆续进入抽苔开花阶段。
据各县(市、区)植保站调查分析,今年油菜菌核病将呈大发生趋势,各地要密切关注油菜生育进程,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防治,打好以菌核病为主的防治总体战。
一、发生趋势
(一)、油菜菌核病
1、菌源充足。
近年来油菜菌核病连续重发,并且油菜田重茬种植比例高,土壤中残留的菌核多,菌源充足。
由于2月下旬前田间湿度一直偏低,田间菌核萌发迟、数量偏少,如盐都于3月7日首次查见,始见期比去年迟10天,与常年相近,3月7-8日调查20块油菜田,每平方米有子囊盘0-15个,平均3.5个,低于去年2月26-27日的24.5个(5-138个)。
东台3月5日普查平均每平米有子囊盘0.9个,子囊盘抽生少于去年同期。
田间已查见油菜菌核病病株,如亭湖、东台3月5-8日调查,叶病株率平均分别为1.67%、0.1%。
随着降雨的增多以及气温的回升,加上田间郁蔽程度加大,菌核还将大量萌发,田间萌发的子囊盘数量将明显增多。
2、品种感病。
目前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沣油737、秦优系列、秦研系列、核杂等油菜品种,均为高度感病品种,满足了油菜菌核病暴发流行的寄主条件。
3、气候条件适宜发病。
一是冬前两次强寒潮天气导致大面积油菜冻害严重,油菜田普遍重施氮肥。
二是重新发棵的油菜2月中旬、3月初遭遇低温、霜冻天气,抗逆能力明显减弱,出现裂秆田块较多,有利于病菌侵入。
三是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报,3月中下旬油菜盛花期间降雨过程偏多,将进一步增加田间湿度,十分有利于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释放和侵入,病害大发生风险大。
(二)、油菜蚜虫。
3上旬降雨较多,油菜蚜虫的发生总体较轻,如东台、阜宁、响水3月5-8日调查,有蚜田率均为30.2%,有蚜株率平均为4.8%,平均百株蚜量为24.16头。
但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蚜虫将进入快速繁殖阶段,田间蚜量将进一步上升,预计油菜开花结荚期蚜虫仍可达偏轻-中等发生。
二、防治意见
油菜菌核病和蚜虫的防治是夺取油菜生产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坚持“主动出击、积极预防”的防治策略,广泛宣传发动,准确把握油菜生育进程,抓住
适期,积极组织农民全面喷药预防,努力控制油菜菌核病和蚜虫的发生危害,夺取油菜丰收。
主要措施如下: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埋墒、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渍害,清除老叶、病叶和带虫叶,减少病虫基数和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病菌扩展蔓延。
2、适期喷药、防病治虫。
具体掌握以下几点:
(1)抓住适期,全面施药。
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到第一分枝开花株率95%以上是花瓣带菌率最高的时段,也是病菌最易侵入茎杆的生育阶段。
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段,全面用好二次药,即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95%以上时用第一次药,隔7天再用第二次药。
(2)选准药剂,用足药量。
防治油菜菌核病: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WP或50%多菌灵WP或40%菌核净WP或50%啶酰菌胺WDG或50%腐霉利WP等,并可示范性加入40%戊唑咪鲜胺SE适宜剂量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对裂秆严重田块可示范应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生。
挑治霜霉病:可示范应用50%甲霜乙膦铝WP或40%噁酮霜脲氰SC或30%烯酰氰霜唑SC。
防治蚜虫、跳甲:可选用22.5%氯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适宜剂量。
(3)正确施药,确保效果。
电动或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30-45公斤,采用盖顶向下喷雾法均匀喷洒,使药液迅速展布到植株中、下部。
施药时每桶水加入有机硅助剂(丝润等)5克或加一点(调酸助剂,可增加多菌灵溶解性)10毫升,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3、药肥混喷,缓解冻害、提高产量。
施药时每亩加入智丽多硼等硼肥适宜剂量混喷,既可缓解油菜冻害,又能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4、保护农田环境。
施药后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送交农药经营门店,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