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文学概论第五章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答案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等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再到文学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作品价值生成再到文学消费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

4(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分析、比较、评价,最后达到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

5(文学史: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总结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状况、经验和规律。

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第二章:比喻、借代、对偶、反复、倒装、反讽。

第三章:虚境与实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象征、荒诞。

)(第三章:生命律动。

第四章21,真实读者)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1、文学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美国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艺术家、世界、读者3、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4、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5、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6、实用说: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

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寓教于乐”(贺拉斯〈诗艺〉)7、独立说: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艺术形式的创造。

代表作家王尔德和波德莱尔8、客观说: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既与读者不相干,也与作家不相干。

代表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英美新批评派、捷克和法国的文学结构主义、德国的文本主义批评9、体验说:强调作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孟子“以意逆志”、德国姚斯10、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

包含了文化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一种语言艺术。

11、符号论文学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卡西尔12、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文学概论》第五章

《文学概论》第五章

PPT课件
25
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就应更 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 艺术珍品,塑造出各种各样的更真实、更生 动、更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我 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新的精神风貌。
PPT课件
26
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感 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 人形象。
PPT课件
13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 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 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 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PPT课件
14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 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 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 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 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 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 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
歌德 Goethe
PPT课件
36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世界文学的提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 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 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 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 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 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导方 面,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PPT课件
8
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层次性
➢ 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 从政治思想性质看 ➢ 从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看

文学概论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买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中国特色:(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

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

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

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

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

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

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

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提出“期待视野”概念的是B
A、伊瑟尔
B、姚斯
C、黑格尔
D、康德
2、提出“召唤结构”概念的是B
A、姚斯
B、伊瑟尔
C、歌德
D、席勒
3、提出“隐含读者”概念的是B
A、姚斯
B、伊瑟尔
C、歌德
D、席勒
4、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探讨文学经验中神话原型的批评方法是D
A、社会历史批评
B、印象式批评
C、心理学批评
D、原型批评
5、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批评方法是A
A、社会历史批评
B、印象式批评
C、心理学批评
D、形式主义批评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形成“隐含读者”的原因主要有BCD
A、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性
B、创作动机
C、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
D、作家的题材选择与文体选择
2、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特点是ABC
A、考察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社会根源
B、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C、考察作家与生活的关系
D、考察作家的无意识心理
3、心理学批评方法的批评角度是ABCD
A、研究作家个人心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B、挖掘作品中蕴涵的作家的潜意识
C、用心理学来分析虚构的人物
D、分析读者的心理
E、分析艺术起源的社会动因
4、“召唤结构”概念包含以下观点BCD
A、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极强的感发意志的功能
B、文学作品中有一定的空白
C、文学作品的结构能够对读者有一定的暗示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