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如何选择指引导管与导丝

RCA: 牧羊勾
问题:
同轴性 “简单” 病变, 因此额 外支撑力不必要 积极定位使用 El Gamal, 应该避免使用AL
指引导管: Hockey stick IMA
很扭曲
RCA: 牧羊勾
长牧羊勾
问题: 同轴性 因为扭曲需要额 外支撑力
指引导管:
Hockey stick El Gamal SCR AL
异常 LCX-RAO
通常 RCA起源
通常 RCA 起源, 但开
口向下
异常 LCX-LAO
指引导管:JR4 AR MP
异常 RCA
主动脉-后方 通路的 RCA
RCA 中部
单一冠状动脉起 源于左valsalva窦
(JL4)
通常 RCA 起 源于 RSV
指引导管: JR4 AR
异常 LCA
没有冠状动脉起 源于 LSV
强力指引导管, 最大支撑力
导管 高于或仅仅位于
Valsalva窦
导管深深 位于 身体同侧的
Valsalva窦
最大 支撑力 来自对侧主动脉
壁
JL, JR, LCB, RCB
AL, AR, Hockey stick, Voda, XB, EBU, El Gamal, Champ, MP
指引导管支撑力
JR4
Jo Stent
2.75 - 3.5 mm 3.75 - 5.0 mm
* Total profile + 0.010” clearance
0.068 0.074
指引导管构型
指引导管选择*
主动脉根部直径 (宽, 正常, 狭窄) 冠状动脉开口部位 (高, 低; 前壁, 后壁) 冠状动脉开口方向 (向上, 水平, 向下) 需要后坐力 常规: JLn
EBU导管选择和操作长头指引导管

长头指引导管外形选择应考虑到因素
冠脉开口位置
◆ 包括偏前、偏后、偏高、偏低等 ◆ 偏高或偏低对指引导管外形选择的影响更大
冠脉起始方向( take-off )
◆ 包括起始向上( superior )、起始向下( inferior )、牧羊拐等
冠脉病变部位
血管径路的迂曲部位与程度
Step2 : 若导管未弹 入左冠开口,适当回 撤导管使其进入左冠
为避免 GC 头端过度 上翘,可将普通造影 钢丝送至 GC 头端附 近加强支撑
下位法操作 导管动作分解
指引导管型号过小或过大、冠状动脉开口偏高或偏低、垂位心、冠脉起始向下等时,下位
法操作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所选导管型号一般偏长,在左主干较短或为双开口时,导 管易超选进入回旋支,因此,如遇左主干和前降支病变,导管型号选择不宜过大,以免增 加操作难度甚至风险
适合所选型号偏 小( EBU3.5 或 XB3.0 )、冠 状动脉开口偏高 或起始向上、正 常或垂位心等采 用
在导管型号偏长 、冠状动脉开口 偏低、升主动脉 明显扩张或呈“ 横位”时,选择 上位法不一定合 适
经右桡动脉上位法插入 EBU 指引导管
技术要领
Step 1 : 顺时针旋 转推送导管至左窦主 动脉瓣上 2 ~ 3cm
3.5/XB3.5
3.0/XB3.0
3.75-4.0
EBU 指引导管的型号选择
结合支撑力需要和介入策略
几种支撑模式: 支撑 力由弱到强依次为点 支撑<面支撑<窦底 支撑
需要偏大型号: CTO 病变、复杂分叉病变 (尤其需要对吻扩张 或双支架术者)、钙 化病变、病变近段严 重扭曲、前降支或回 旋支远段病变等
经桡动脉指引导管操作基础
冠脉介入培训讲课-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PPT学习课件

(四)导引导管的选择 导引导管的选择要求造影显示同轴性好、支持力好及冠脉内压力好,基 本选择原则应依据冠脉开口的解剖特点、升主动脉根部大小以及冠脉血 管大小、部位。
1. 前降支 在大多数病例选择JL4.0导引导管。如左主干开口较高或主动脉根部较 小,可用JL3.5导引导管。如果左主干较短,短头的导引导管可以提供 较好同轴性选择。可以在蜘蛛位或后前位得到证实。
对于LAD扭曲、钙化或闭塞病变等使操作导引导管困难的病例,应选 择Amplatz、Voda、XB或EBU等支持强的导引导管,Amplatz导引导管 的第二弯曲可抵在主动脉窦。而Voda、XB、EBU导引导管的第二弯可 抵在主动脉对侧壁上,提供较强的支持。
2. 左回旋支 回旋支血管成形术有时会因其内在的弯曲造成导丝以及球囊通过困难。一 旦进入左主干,轻柔地顺时针旋转JL4导引导管可以获得稳定的同轴向插 入。当主动脉根部扩张或JL4导引导管头部指向前方时,选择JL5是可行的。 对于成锐角或开口位置较靠下的回旋支,可考虑使用AL导管。当近端血 管扭曲、CTO或远端靶血管存在病变时,Amplatz导管也能够为球囊通过 病变提供附加的支持力。
与左冠脉开口对侧的主动脉壁的贴合段更长,能够较JL提供更强的被动支 撑力。对于同一左冠脉,选择XB导引导管时,其型号应比JL 4引导管小 0.5 ,例如XB 4 相当于JL4.5。
(3)Jukins Right(JR):JR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 对于右冠开口起源正常、升主动脉正常(没有增宽/狭窄)的情况,大多数 JR4导引导管能顺利到位,到位后第二弯曲不与主动脉壁接触,因此不能 提供良好的被动支持力,其支持力仅仅来源于导引导管本身的结构。
左冠脉开口起源正常、升主动脉正常(没有增宽/狭窄)的情况,大多数JL 4导引导管能顺利到位,其第二弯曲抵在左冠脉开口的对侧主动脉壁级上, 可以提供“点状”被动支持力。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一)导引导管的结构及性能参数1. 结构分为四段、三层。
(1)四段超软的X线可是头端(安全区)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2)三层外层:特殊的聚乙烯塑料材料。
决定导管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的摩擦力;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而成,使导管腔不会塌陷,抗折断并传送扭力。
内层:尼龙PTEE涂层2. 性能参数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二)导引导管的类型按形态:Judkins、Amplatz、Multipurpose、V oda、Q Wave、XB、EBU和UBS;按大小:5F、6F、7F、8F。
按结构:短头、带侧孔、大腔。
导引导管用途JL 绝大多数LCAFemoral LeftFL绝大多数LCAV odaLeftBS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XB Cordis 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EBUMedtroni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Amplatz Left AL 多用途,适用于高位开口、偏前壁或成角的RCA、有难度的LCA、SVGJR 绝大多数RCA及SVGFR 绝大多数RCAV oda Right VR RCA开口成角、近段长、扭曲,开口垂直向上的搭向LCA的SVGAmplatz R 开口向下的RCA、SVGMP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Sones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HockeyStick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Left Coronary Bypass 开口向上的搭向LCA的SVG。
RCA开口在左前窦壁Right Coronary Bypass 开口水平的搭向LCA的SVG,不适于开口向下的搭向RCA的SVGEl Gamel 不常用,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的RCA或搭Bypass 向LCA的SVG,可随意成形IMA 专用于内乳动脉Castillo 类似于Amplatz Left,但弯度较大Radial 专用于桡动脉途径,适合左、右冠状动脉(三)不同形态导引导管简介(1)Judkins left (JL) (图4-7)JL4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它适用于左冠脉开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指引导管的选择》课件

目 录
• 指引导管概述 • 指引导管的选择标准 • 指引导管的安装与使用 • 指引导管的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01
指引导管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指引导管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用 于引导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管道 。
作用
指引导管在手术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将手术器械、 药物或造影剂等引入到手术部位 ,从而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指引导管的分类
根据用途分类
根据指引导管在手术中的用途,可以 将其分为引流管、导尿管、气管导管 、食道导管等。
根据材质分类
根据指引导管的材质,可以将其分为 塑料管、金属管、橡胶管等。
指引导管的应用场景
外科手术
在外科手术中,指引导管被广泛应用 于各种手术,如腹腔手术、胸腔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等。
内窥镜检查
导管性能的选择
总结词
导管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医疗操作中的表现和患者的使用体验。
详细描述
需要考虑的导管性能包括顺应性、抗拉伸强度、耐磨性、抗弯曲疲劳等。这些性 能参数直接影响导管的耐用性和可确保其质量 和安全性的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导管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良好 口碑和广泛应用的品牌。这些品牌通 常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善的售后 服务,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导管选择与应用
总结词:合理选择
详细描述:某医院在导管选择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了合适类型 的指引导管。通过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导管能够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同时考 虑到导管的柔韧性、支撑力等因素,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畅操作。
案例一:某医院导管选择与应用
总结词:严格消毒
指引导管的选择精选全文

太短
1. 右冠 - 正常
2. 右冠 – 高位、向前
3. 右冠 – 左冠窦、向
后
4. 左冠 – 正常
5. 左冠 -高位、向前
前
2
1
3
RSV
LSV
LAO 40º
后
5 4水平向下来自向上水平向下
向上
右冠状动脉的常见起始走行
水平
向下
向上
牧羊钩状 (仅见于右冠)
正常主动脉指引导管的选择
主动脉缩窄或增宽的指引导管选择
JL, FLAL
JR,AR,FCR,FR, ART, KB,RCB,VR
JR, FRAR
CLS,HS
EBU,MAC,C hamp,ECR
Guidant
Viking Optima
JL, AL, JCL, GL GR,JCR,SR
HS,DL,LIMI, BPL,MP,CHMP
常用指引导管的外形
Cordis
Multipurpose(MP)
–直形的导管,近头端有2 个侧孔
–预塑形为一个缓和的钝角
–MP导管可用于左冠,右 冠和左室造影
Multipurpose
Internal mammary (IMA)
IM(内乳动脉):
–有一个特有的钩形头端
IM
结构
–易于进入内乳动脉
Sones 2导管
Sones导管可用于左冠和 右冠,适合于不同大小的 主动脉。操作相对复杂, 现不常用
病变解剖更复杂,靶病变更具挑战性 导管外腔缩小,更需要有足够的被动支撑力 越来越多的病变使用直接支架,要求有更强的支撑力
比常用的JL 小半号,即 JL 4=XB 3.5 支持力比JL 大67% 有5F, 6F, 7F, & 8F不同的型 号 2个弯曲,尤其适用于支架 术能用于LAD和LCX 支架 术
TRI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主动支撑力
Deep seating使其与主动脉夹角更趋于90度
JL4.0
深插方法(避免开口部损伤)
内径大小
Terumo
Medtronic
Launcher
大腔导管
Full Wall技术
扭控力、抗折力
指导管在体内被旋转、操控的能力。
决定于钢丝编织方式和polymer特性。
KIMNY® Curve
适合右侧桡动脉入路,可用于左右冠和静脉桥,较Judkins 导管同轴性和主、被动支撑力好,易于操控,但较long-tip导 管支撑力差。
Radial Brachial (Cordis)
3个弯度设计;适于水平或开口向下病变可以 深插;左右桡动脉入路均可。
Radial Runway
Good back-up support LCA: EBU, BL, XB, Voda, Q-curve, Ikari L
RCA: AL-0.75/1,AR-1/2,JR, JL3.5, XBRCA
Radial artery diameter
5F sheath external diameter = 2.29mm
After balloon
Skirt MB stenting + SB balloon MB stenting + kissing SB SB crush minicrush
2 stents
Skirt + DM Skirt + SB Elective Internal T stenting crush Culotte TAP V stenting SKS Syst. T Stenting Minicrush Crush
al指引导管操作技巧

al指引导管操作技巧摘要:一、引言二、AL指引导管的操作技巧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引导管的放置方法3.引导管的操作要点4.引导管的维护与保养三、AL指引导管的应用范围四、引导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AL指引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作为一种新型引导管,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AL指引导管的操作技巧,本文将对AL指引导管的操作方法、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AL指引导管的操作技巧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AL指引导管操作前,务必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报告,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2)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AL指引导管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材,如AL指引导管、穿刺针、导丝等。
2.引导管的放置方法(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引导管。
(2)在X光或B超等成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引导管插入至目标部位。
(3)在插入过程中,密切观察成像设备,确保引导管的位置准确。
3.引导管的操作要点(1)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根据手术需求,适时调整引导管的位置。
(3)保持引导管的清洁和无菌,防止感染。
4.引导管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引导管的完整性,如有破损、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更换。
(2)术后对引导管进行消毒清洗,妥善保存。
三、AL指引导管的应用范围AL指引导管广泛应用于各类介入手术,如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等。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四、引导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避免暴力操作,以免损伤周围组织。
4.术后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五、结论AL指引导管作为一种新型引导设备,在临床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1 — Hales conducts the firs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of a horse using brass pipes, a glass tube and the trachea of a goose.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Werner Forssmann将一根 导尿管插入自己心脏,这是插入人体心脏的第 一根导管。
2、中层钢丝编织方式。
一圆一扁钢丝编织成的相对较硬、支持力强; 扁平钢丝编织成的导管柔软、支持力弱。
Cordis Vista
Medtronic Launcher
Boston Mach 1
Boston Runway
2 X 2编织:
4 X 2编织:
2根圆钢丝在另2根圆钢丝之上 抗折性、扭控性更好
Nobel Prize,1956 For his pioneering efforts.
1958 — The diagnostic coronary angiogram – the key to selective imaging of the heart is discovered by Mason Sones.
Cardiovascular Resvacularization Medicine, 2011
6F EBU
1.5 mm bur
5F EBU
Deep seating
深插方法(避免开口部损伤)
内径大小
Terumo 大腔导管
Medtronic Launcher
Full Wall技术
扭控力、抗折力
支撑力较JL增加67%
XB 3.5
JL基础上改进 头端直线形,更好同轴
第二弯曲与左冠开口对 侧主动脉壁贴合更长
选择XB应比JL小0.5
XB LAD
XB C
支撑力较JL增加50%
形状介于XB 和XBLAD之间
操作方便
Medtronic EBU
弧度较大的第二弯曲紧靠 对侧主动脉壁。
Boston left specialty curves
LAD 通常选Q curve 4
通常选Voda 3.5 支撑力更好
XBRCA
ART
对侧壁提供后座力 支持力介于JR和
Amplatz之间 与BSC的ART或MDT
的MAC相似
MAC (Multi Aortic Curve)
XBR ECR
头端直线形,通过对 侧壁提供额外后座力 同时可深插 适合开口向下RCA 与BSC的Voda Right 或MDT的ECR相似。
导引导管选择要求
创伤小 同轴性好 支撑力好 足够管腔直径
导引导管节段
柔软的可视头端(安全区) 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或传送区) 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 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或推送区)
导引导管构造
外 层 — 聚乙烯塑料 决定导管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间的摩擦力
中 层 — 12-16根钢丝编织成,使导管具备抗折断、抗扭曲、 顺应性和弹性(不同厂家编织方式不同)
3、导管与主动脉内壁接触面积越大,支持力越强。
JL4.0
SL4.0
EBU3.75
4、导管与主动脉夹角 越接近90度,支持力越强,夹角越小,越差。
主动支撑力
Deep seating使其与主动脉夹角更趋于90度
JL4.0
Deep seating
Downsizing from (6F) to (5F) after rotational atherectomy via tranradial approach with safe deep cannulation may be a solution to compass lacks of support and to lead to cross the calcified lesions and deployment of the stent.
指导管在体内被旋转、操控的能力。 决定于钢丝编织方式和polymer特性。
导引导管类型
常用导引导管
Judkins导管(操作简单,适用于简单、中等难度病变)
点状被动支撑
不与动脉壁接触 源于导管本身结构
Judkins导管型号
正常 短头导管
正常 短头导管
Extra Backup类导引导管
Cordis Vista Brite Tip
on awake patient in Zurich; starting with this case, all PTCA data is entered into a worldwide registry
导引导管功能
输送各种介入器械 支持作用 注射造影剂及各种相关治疗、抢救药物 血流动力学监测
人类使用导管的历史
3000 B.C. — Egyptians perform bladder catheterizations using metal pipes.
400 B.C. — Catheters fashioned from hollow reeds and pipes are used in cadavers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cardiac valves.
1964 —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the concept of remodeling the artery, is introduced by Charles T. Dotter.
1967年,Melvin P. Judkins设计冠脉造影专用导管
1977 — Gruentzig, performs first cath lab PTCA
Medtronic RBU (Right back up)
MAC
对侧壁支撑 适合开口平行或
向下RCA 通常插入10-12mm 介于MAC和
内 层 — 尼龙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减少导丝、球囊、 支架与导管内腔间摩擦力,抗血栓
导引导管性能参数
支撑力 内径大小 顺应性 扭控性 抗折性
钙化
闭塞 迂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导引导管支撑力
被动支撑 (通过导管结构和外形获得支持) 主动支撑(术者操作获得)
被动支撑力
取决于直径、结构、导管与主动脉壁接触面积和夹角。 1、直径越大、支持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