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指导(教学设计)
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2、掌握命题作文的一些主要步骤和审题技法。
【教学过程】一、近十年广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原来这么简单》2017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总会想起那张照片》2016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适合》2015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广州风格》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迟了一分钟》2013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出错》2012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改变一点点》2011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游戏》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奖励自己》2009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其乐融融》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考作文分项(内容)评分表:一等文切合题意:凡在整体上围绕主题行文,十分符合题意的。
二等文符合题意:凡在整体上围绕主题行文的。
三等文基本符合题意:在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上有偏差的。
四等文偏离题意:凡只有只言片语涉及到主题或完全不合主题的。
三、审题立意的步骤:1、确定题目重点词(题眼)2、理解重点词的内涵3、确定写作重点4、确定主题(立意)四、短语式范例2018年中考作文:23.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1、划分词语,确定要素:原来+这么+简单2、分析词义,确定重点:“简单”,指不复杂的,是容易理解、处理或使用等;“原来”表示发现了从前不知道的真实情况,有所醒悟;“这么”指程度,修饰作用。
中心词应该是“简单”。
3、增补信息:学习跳高原来这么简单。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引言•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中考作文立意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课程总结与展望01引言教学目的与意义01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0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中考作文取得高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重点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作文进行审题立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目内涵,提炼出独特、深刻的主题和立意。
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或故事引入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选取几篇典型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
3. 示范分析4. 分组讨论5. 练习反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审题立意的思路和想法。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030201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2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确定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等。
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关键词语,构思作文的立意和中心思想。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揭示了作文的主题和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确定作文的写作范围,即需要讨论或描述的具体内容。
根据写作范围,选择恰当的材料和例子进行论证或描述。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他在著作《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就曾经提出过,写文章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文章当以理致为心旅,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而为冠冕。
理致为心旅,心中要有格局,要有格调,要有思路,要有思想。
气调为筋骨,气调是字词和音韵背后的一个东西。
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气调,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好文章。
事义为皮肤,颜之推要求文章中要有“事义”,要用典合宜,以事实意义为文章的皮肤。
华而为冠冕,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身上的穿戴要美观好看,而对于文章来说,需要讲究行文的华丽优美。
一、中考作文四大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比如:微笑面对生活。
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比如:给自己一些话题作文: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你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
比如: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
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
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比如: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
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中考作文《藏在心底的 》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藏在心底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藏在心底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一、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往事,这些往事有的让人骄傲,有的让人惭愧,有的让人痛苦……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感动,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欣慰,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反思……请以“藏在心底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解题指导这个命题是一个后空式命题作文。
这类文章的一般写作思路是:扣题而问,提出观点,呈现事例,感悟收束。
就本文而言,重要的是“挖”出藏在心底的人和事,在“挖”中自然渗透“我”的感情倾注,在“挖”中自然牵出生活中的细节感人之处。
从写作内容而言,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奇遇,但要写出藏在心底的情缘。
从表达方式上说,要抓住记叙、描写和抒情这些表达方法,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从构思上来说,可以以小见大,可以层层铺垫,可以对比衬托,无论怎样开头,都要为下文的展开作好铺垫。
结尾要写出感悟,要水到渠成。
语言要有文采,要有丰富的内涵。
三、写作指导思路一:寻找几件能体现“藏在心底”的往事或片段,通过这些片段展示人物的风采、人格的魅力。
文章可采用排比式结构,以“藏在心底的——”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用“美文+哲思”的形式打造文章亮点。
思路二:借助日记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把藏在心底的情感展示出来。
文章采用倒叙开头,以回忆的形式展开正文,可以有适当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尾可用议论和抒情结尾。
思路三:以“藏在心底的风景”为线索,以“我”为视角,描述一位“我”难以忘怀的人或事,把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展示出来。
文章可采用镜头组合的形式,使文章重点突出,内容具体,层次清晰。
四、满分作文藏在心底的爱父爱如山——题记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自行车的后轮爱前轮松了的事情。
后轮爱着前轮,但前轮永远不会知道后轮的爱恋。
这是对“暗恋”的比喻。
我看过后轮的故事后无限感慨,觉得这虽不是那么明显,但我也有过自己的小秘密。
年中考作文复习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案

文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立意的一般要求:
准、深、新
三、结合具体案例探究:怎样使作文审题立意准确?
例 1、(命题作文)请以“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一招:抓题眼: “也”这个副词,表明不可写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应 写课堂之外的经历、见闻、社会时事等,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二招:明限制: “一堂”、“语文课”,表明不能写成几堂,更不能写 成与语文毫无关系的内容。
例 2、(半命题作文)请以“__是金”为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 体不限,字数 600 左右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探寻、分析和综 合过程,掌握材料作文的选择与其他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比较过 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 增强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克服材料作文的 畏难情绪,提高写作兴趣。
②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思路缜密,联想恰当。
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2、多追问:如: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可欲扬先抑);让我感到幸运的人 或事是什么?(可用总分总的结构分段列举)
练习 2、请以“其实__就在我身边”为题, 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要求:①将题目 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 1、抓题眼:“其实”,“就”,强调之前没有发现它所蕴含的真情(如:
追问:你是谁?你的笑有何特点?为什么想看见你的笑? 五、演练:看谁的审题立意最准确?
中考指导作文教案设计要求

中考指导作文教案设计要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结尾。
2. 作文的写作技巧:选题、构思、表达、修改。
3. 作文的语言表达:词汇、语法、修辞。
4. 作文的逻辑思维:论点、论据、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通过例文解析,让学生了解引言、、结尾在作文中的作用。
2. 教授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选题、构思、表达和修改作文。
4.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作文的结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作文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进步。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作文指导教材。
2. 课件:PPT课件,包括例文解析、写作技巧讲解、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 练习题:作文题目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方法。
2. 实践法:通过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作文写作的能力。
3. 反馈法:通过学生的作文练习和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八、教学计划1. 第一个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2. 第二个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审题

2024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审题审题立意,作文评分标准的要求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思想健康。
审题方面,要做到准确理解题目或材料意义,全面关注信息点,细致分析提示语,同时也要符合文体、字数、注意事项等命题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素材,以及在符合题目要求的文体中自己更擅长哪种。
立意方面,在切合题意、思想健康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有些题目比较抽象、宏大,我们不妨化虚为实,找准切入点,找到抓手,把抽象的概念写得具体可感;有些题目具体实在,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拓展深度和广度。
下面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一下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命题作文从构成形式上看,命题作文的题目有词语式、短语式和句子式三种情况。
词语式,如“懂得”“声音”;短语式,如“一缕芬芳”“见证美好”;句子式,如“勇敢是最有力的魔法”“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等。
命题作文的审题,看似容易,想写得深入、新颖却并非易事,因为即使是简单的词语或短语也可以蕴含丰富的含义,同样需要认真分析、准确理解。
词语式题目要注意该词可以包含哪些方面,是否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以题目“声音”为例,可以是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也可以是内心的呼唤、振聋发聩的观点等。
声音的作用也很丰富,它可以传递知识,也可以表达情感。
我们可以是发出声音的主体,也可以听到声音,并从中获得心灵的触动、思想的启迪。
这种题目应充分理解词义,尽可能打开思路。
短语式题目及句子式题目应注意明确词语之间的关系,找准重心,明晰逻辑。
如题目“一缕芬芳”,重点在“芬芳”,它既可以是鼻子真实闻到的香气,也可以是亲情的美好、品格的高贵等,应注意把握住“芬芳”的含义,以及带给人的熏陶与美好感受。
题目“见证美好”,审题时应注意把自己与身边的美好结合起来,从而突出“见证”。
“美好”的选材可以是生活中温暖的瞬间,也可以是家乡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等。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教案荔城三中温小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3、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课时安排:1节课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以2012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导入。
题目一: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年广州中考题)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白云区一模题)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
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渐改变自己;也许,不知什么改变了你。
改变,或许是一个过程,改变,或许是一个结果,有人喜欢外在的改变,有人注重内在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改变。
请你以“改变”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师:题目二难度不大,写出“改变”的内容,基本不会离题。
题目一看上去容易,实际难,因为多了限制性词语“一点点”,什么才算一点点,改变不能大,要写细节,审题要仔细才会高分。
作文审题就是揣摩作文命题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文章该写成什么文体(期中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料,该怎样安排详略等等。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
作文前只有全面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全面而准确是作文审题的总体要求,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法则是关键。
二、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那么,如何在作文时做到不偏离题意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建议同学们可以运用“抓文眼,明题旨”、“定范围,知内容”、“辨显隐,拓思路”、“添因素,定角度”等方法和途径来审清题意。
技法1:抓文眼,明题旨所谓“抓文眼”,就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明题旨就是明确命题的题旨所在。
要审清命题的题旨。
所谓题旨,就是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文中应予表达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指导目标:1.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文题信息;
2.仔细审题,学会审题,把握审题尺度,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
指导内容:
直击中考:中考作文经常出现的几种审题问题:(作文是否符合题意?)
1.理想作文:作文内容切合题意(审题准)
2.不理想作文:作文与题意有一定的联系;作文与题意范围大小问题(作文范围大于题意和作文范围小于题意)(审题不准)
3.零分作文:作文与题意偏离,毫无关系。
(没有审题或不会审题,即跑题)
一、为什么要审题?(明确)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
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
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
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
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二、什么是审题?
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文题信息,仔细审题,它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
三、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
四、怎样审题?(重点,也是难点)
“审题”的五种能力和五种方法:
(一)审题需要五种能力:
A.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和生活实际命题。
例如:(2013荆州)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和(2014湖北荆州)放学路上看到这个题目,它跟我们的生活实际十分贴近,很多考生在写作中,常常喜欢写别人的事,自己再去谈看法,而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感情真挚。
B.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1.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
“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
2.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①.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
②.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点,都是不难辨认的;
③.要求介绍、解说客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题目,写说明文。
④.有些命题较为含蓄,要通过分析加以辨识。
如《火车头》这一题目,不加分析,就难以把握它的文体。
不过,在这里.显然它是一种比喻,比喻现实生活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自然是要求写记叙文。
练习1.辨析下列文题应写的体裁。
A.《钢笔的故事》
B.《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C.《成长的脚印》
D.《讲究与将就》
E.《足球迷》
F.《背诵的窍门》
上面文题应写记叙文的有();应写议论文的有();应写说明文的有()。
C.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
限制选材的范围.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
D.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捕捉表层含义、挖掘内在含义。
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关键。
出现修饰语,那么修饰语就是关键,如果是并列关系的两个短语,要考虑两者的关系,不可偏其一。
如《爷爷的帽子》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确帽子是爷爷的,再来挖掘深层的含义,很明显这样的文章不能简单地理解在写“帽子”这个实物,而是要理解“帽子”对爷爷来说的特殊含义和意义,可以想象这个帽子是爷爷早出晚归辛劳的见证等。
E.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
这些“要求”有时
除了涉及立意选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
有些“要求”富有“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
如《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
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二)五种审题方法
比较异同法: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
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
《我和老师》相比较。
第一题重点写“我”对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
补足因素法: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
又如《我的梦》,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
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
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
实题虚做法:“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
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
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扣准题眼法:抓关键字,抓核心意义的字(即上述中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练习2.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
A.《快乐是一粒种子》
B.《父爱如山》
C.《美好的瞬间》
D.《人生有你更精彩》
E.《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F.《带上自信上路》
审题练习:
示范1:半命题作文《的心事》
审题:《的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示范2:命题作文《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审题: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
“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也”,是针对那年阅读文章《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而言,是以读引写;“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练习一:激励我成长(2014湖北十堰)
审题:
练习二:《因为有你》(2012湖北十堰)
审题:
中考寄语: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以积极之态面对中考,相信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