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微机“五防”技术培训工作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浅谈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浅谈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安全性的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220 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能源传输和分配的重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微机五防系统作为变电站的核心控制系统,承担着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任务。

随之而来的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给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实施权限管理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进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应急预案机制等是目前保障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措施。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全面落实和执行,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和可靠。

1.2 问题概述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是为了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设备管理水平而引进的一种先进的微机保护系统。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导致了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挑战。

在现实环境中,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操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缺乏,容易造成误操作;二是权限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容易导致非法操作;三是网络安全防护不足,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四是缺乏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五是缺乏应急预案机制,无法有效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如何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实施权限管理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进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建立应急预案机制等方面出发,提出一系列措施,以保障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正文2.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是确保220 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举办安全意识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系统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其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10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研究与应用

110kV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研究与应用

现在 大部 分 的变 电站采 用 的是 电气 闭锁 ,在操 作 二 次回路 上 设置 电气 闭锁 已成为 防止 人 为误操 作 等 事故 发生 的有 效 而可 行 的手段 。但 电气二 次
防误 闭锁 回 路是 一种 现场 电气联 锁技 术 ,主 要通 过 相关 设备 的辅 助接 点 连 接 来实现 闭锁 。这种 方 式需 要接 入 大量 的二 次 电缆 ,接 线方 式较 为 复杂 , 运 行维 护较 为 困难 ,辅助 接 点 设备 工作 不可 靠 ;再 者 ,其 防误 功 能随二 次
的使 用和 现 场布 线 ,减轻 了工作 量 。机械 编码 锁采 用 锌合 金材 料 制作 ,在 其上 面加 装防雨 帽 ,提高 其防 雨、 防锈 、防尘 、防 腐蚀 能力
③ 手 车 和 网门 。保 留 原先 的 闭锁 方式 ,在 其 基础 上加 闭锁 盒装 置 , 将手 车 与网 门的 闭锁 逻辑 从 手车 开关 在合 位 时 闭锁 ,在分 位 时解 除闭锁 , 转交 为手 车 在实 验或 检修 位 置时解 除 闭锁 ,即在 高压 配 电柜有 明显的 断开 点 时才能 打开后 门盖 ,提 高操 作的 安全性 。
1 电气 二次 防误 闭锁 回路 是一 种 现场 电气联 锁 技术 , 主要 通过 相 关 )
设 备 的辅 助 接 点 连接 来 实 现 闭 锁 。这 是 电气 闭 锁 最基 本 的 形 式 , 闭锁 可 靠 。但这 种 方式 需要 接入 大 量 的二 次 电缆 ,接线 方 式较 为复 杂 ,运行 维 护 较 为困难 ,辅 助接 点设备 工作 不可 靠 。 2 )微 机 防误 闭锁 系 统一 般 不直 接 采用 现 场 设备 的辅 助接 点 ,接 线 简 单 ,通过 防误 闭锁系 统微机 软 件规 则库和 现场 锁 具实现 防误 闭锁 。 3 电气 闭锁 回路 一般 只 能 防止 断 路器 、 隔离 开 关和 接地 开 关 的误 操 )

值班员自主实施安装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必要性探讨

值班员自主实施安装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必要性探讨

值班员自主实施安装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必要性探讨摘要:国家在快速的发展进步,对于科技也在不断的创新,然而微机五防系统已逐步发展成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次值班员在自已动手安装110kV劳动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施工过程中,自行设计、编程、安装、调试、验收,完成了该项目的自主设施,加深了值班员对微机五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着重介绍了110kV劳动站自主实施微机五防系统安装的软件编写、硬件安装、调试、验收过程,安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值班员;自主实施;安装;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电力行业中,电力的发展容易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中,电力行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设备就是变电站。

变电的安全运行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在电力运行中,防止变电运行错误操作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如果出现错误操作,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失,甚至可能会导致电力供应的中断。

因此,为了防止操作错误,要对微机防误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保证其正常运行。

微机防误系统主要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等装置中,主要运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

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具有闭锁功能,操作人员遵循“五防”原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

1微机防误系统的主要构成微机防误系统主要由几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主控单元、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电气编码锁、接地锁、防误逻辑。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主控单元主要由计算机、传输适配器或者防误软件等共同组成。

主要工作流程是预先编入存储防误规则,然后使用模拟终端的操作程序接受,如果操作程序符合规则,可以将程序传输给电脑钥匙,最后电脑钥匙接受个相关信息,再把信息回传,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关于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究

关于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究

关于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究摘要:变电站的电气误操作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甚至引起电网振荡瓦解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结合电气运行的实践提出在变配电所内安装五防操作系统。

这样不但能保证运行人员误操作率降低,同时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五防系统;问题;措施引言在变电站倒闸操作中,不时出现某一个设备的“五防”逻辑出现问题,或者某一个设备的“五防”锁码无法通过,或是“五防”钥匙无法使用等的特殊情况,导致“五防”系统暂时不能使用。

这时需要按《安规》的规定,履行“五防”解锁钥匙的审批手续,使用解锁钥匙。

这不仅延误了倒闸操作的时间,还给倒闸操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需要找出“五防”系统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保证“五防”系统的可靠使用。

1变电站五防装置的类型五防装置的类型包括机械闭锁、电气闭锁、电磁闭锁装置、微机防误装置。

其中机械闭锁是最基本的防误闭锁方式。

它利用设备的机械传动部位的互锁来实现,所以用于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闭锁,如成套开关柜中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插头)之间、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之间、主电路与柜门之间的闭锁。

当设备之间有机械闭锁时,为简化接线,在它们之间不设电气闭锁回路。

当需要相互闭锁的设备相距较远或不能采用机械闭锁时,一般采用电气闭锁。

电气闭锁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设备的辅助触点接入电气操作电源,通过接通或断开操作(控制)电源来达到闭锁目的。

电磁闭锁装置是将断路、隔离开关等设备的辅助触点接入电磁闭锁电源回路构成的闭锁。

接入回路中的触点应满足的要求与电气闭锁装置一致。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一般由微机模拟盘、电脑钥匙、编码锁构成。

其中模拟盘由盘面和专用微机等组成。

微机防误装置的基本原理是:①在主机中预先形成电脑专家系统。

②预演操作。

③操作人员拿着电脑钥匙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依据电脑钥匙显示屏上显示的设备编号,将钥匙插入相应的编码锁内,由钥匙判断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该开放其闭锁回路或机构。

微机五防

微机五防

1.2 电气闭锁
电气闭锁方式的原理是利用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 接地刀闸等)的位置辅助接点组成电气闭锁逻辑控制回路, 接入需闭锁的电动操作设备的控制回路中,实现对电气设 备的防误闭锁。
特点:对电动操作设备具有强制闭锁功能,不需要机械联锁的锁具, 操作简单;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辅助开关的质量和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可靠性差; 2)跨间隔横向闭锁(如母联、旁路、分段、主变开关和母线地刀等) 的电气闭锁逻辑回路设计复杂,接点过多,电缆使用量大,几乎无法 实施防误闭锁; 3)无法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 4)对手动操作的电气设备、接地线和网门等缺乏有效的闭锁手段, 无法防止带地线合刀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电气闭锁方式其闭锁功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五防”功能要求。因 此电气闭锁不是一种完善的防误闭锁方案。 电气闭锁仅适用于闭锁逻辑较为简单的单元间隔内的电动操作设备和 组合开关柜的防误闭锁,特别是对GIS组合电气设备尤为适用。若要 实现全站的防误闭锁(包括断路器、手动操作的设备和临时接地线), 需和其它防误闭锁装置配套使用。
机械编码锁用于手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 临时接地线、网门等的闭锁。电动隔离开 关、接地刀闸也可用机械编码锁通过锁电 动操作机构箱门的方法进行闭锁。
2、操作 (1).系统启动 接通本系统供电电源,系统进入 启动程序后,首先进行上电自检和开 关对位。 (2).上电自检 系统上电运行时,首先音响短鸣 ‘嘀’一声,显示器显示系统名称和 版本号。
1) 电脑钥匙解锁; 2) 通过遥控闭锁控制单元等直接控制智能锁具 解锁; 3) 通过通讯接口对监控系统执行解锁。运行人 员按照防误主机及电脑钥匙的提示,依次对设备 进行操作。对不符合程序的操作,设备拒绝解锁, 操作无法进行,从而防止误操作的发生。通过跟 踪现场设备的实际状态、接收电脑钥匙的回传信 息,防误主机对当前操作进行确认后,进行下一 步操作,直到操作任务结束。图5为微机防误闭锁 系统操作流程图。

对变电站“五防”实现方法的思考

对变电站“五防”实现方法的思考

对变电站“五防”实现方法的思考文/张英明 张玉峰摘要: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装置和相应的防误电气闭锁回路,整个实际操作过程均在“五防”主机、电脑钥匙和编码锁的严格闭锁下,强制操作人员按照所开出的经过校验合格的操作票进行,从而能够达到软、硬件全方位的防误操作闭锁。

关键词:五防 上位机 编码锁 二次闭锁回路 “五防”闭锁规则库一、微机网络电气“五防”系统现场应用表明,尽管各类“五防”闭锁系统在防止误操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截至目前为止,各类“五防”闭锁系统尚存在重大缺陷,未能达到电力系统对“五防”闭锁系统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网络“五防”闭锁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电力系统的需要。

1.系统构成计算机网络“五防”闭锁系统由模拟操作与控制计算机(下文简称上位机)、IC卡及其读写器、现场控制器、地线管理器、各类锁具、状态传感器、地线桩、地线头、网络通讯控制卡等硬件及“五防”闭锁控制软件组成。

2.系统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五防”闭锁系统在网络控制技术支撑下,涵盖了内嵌“五防”闭锁逻辑的计算机模拟操作;IC 卡身份限制;现场设备状态实时传入闭锁系统,保证设备分合位置与闭锁系统一致;多操作任务并行和严格的地线管理与闭锁功能。

现场操作的每一步均依据模拟操作顺序在上位机的控制下完成,从而严格执行了“带负荷拉合刀闸”、“误拉合开关”、“带地刀合闸”、“带电合地刀”。

每一个地线头均进行了惟一编号,在地桩上设置了地线号识别装置与锁具,在地线放置处设置了地线管理器,确保了“防止带电挂地线”和“防止带地线合闸”。

同时将网门作为独立设备设置了程序锁,纳入到防误闭锁控制系统中,有效防止了“误入带电间隔”。

3.计算机防误的操作流程“五防”主机上电后,先要接收厂站自动化系统发送过来的实遥信,然后读取电脑钥匙采集的虚遥信,与主机的屏幕显示图形对位。

上电对位工作正确完成,才可进行模拟预演,否则,“五防”主机将提醒操作人员此时的操作是危险的。

浅谈变电站“五防”系统

浅谈变电站“五防”系统

浅谈变电站“五防”系统作者:高晓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0期[摘要]为了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止人为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提出了变电站的“五防”的要求,阐述了变电站运行的防误闭锁系统的实现方式和特点。

着重介绍了“微机式”五防防误闭锁系统的使用,并针对其常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五防”,防误闭锁系统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065-01引言:“五防”是指: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五防”防误闭锁系统是变电站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止人为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一、“五防”防误闭锁系统实现的方式和特点变电站“五防”防误闭锁系统实现的方式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三类:1、通过机械连杆传动方式达到机械联锁的“机械式”防误闭锁。

机械连杆传动闭锁多用于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以及部分组合式的断路器手车,这种闭锁方式容易出现卡涩现象,造成运行人员操作不便,而且各个不同回路之间的电气连接没有逻辑判断和逻辑关联,仅仅是闭锁本回路或本元件,该缺点在一些涉及多回路的大型操作时显得尤其突出。

“机械式”防误闭锁的维护不便,功能不强,难以满足复杂接线的变电站闭锁要求。

2、通过电气二次回路闭锁、电磁回路闭锁、电气报警装置、带电显示装置等实现开关设备之间的相互闭锁的“电气式”防误闭锁。

“电气式”防误闭锁相比机械防误闭锁而言,实现了不同回路间的电气连接的逻辑判断和联系,它的工作原理是在设备的二次回路上设置电气闭锁,一般是通过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接点的联锁来实现,比较可靠。

但缺点是需要预先敷设和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复杂,运行维护较难,并且对于误入带电间隔和接地线的装拆并不可靠。

因此,“电气式”防误闭锁不能完整实现五防闭锁的所有功能。

变电微机“五防”技术培训工作探讨

变电微机“五防”技术培训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 : T M 7 4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l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8 ( a ) 一 0 0 4 3 — 0 1
龙 口市 供 电公 司 所 属 3 5 k V及 以 上 变 较 大 , 新 技 术 接 受 能 力弱 , 微 机 操 控 能 力 一 到 微 机 五 防 锁 操 作 效率 与 机 械 式 防误 闭锁 电站2 3 座, 其 中, 2 0 0 2 年 以后 建 成 的变 电 站 般 。由于 历史 原 因运 行人 员年 龄 偏 大 , 学 历 装 置相 近 , 通 过 强 化训 练 , 提 高 熟练 程度 , l 0 座, 全 部 系 综 合 自动 化 类 型 ; 2 0 0 2 年 之前 普 遍 不 高 , 工作 和 生 活 条 件艰 苦 , 影 响员 工 实 际操 作 时 间要 短 于 机 械 式 防 误 闭 锁 操 作 所建 l 3 座变电站均为 常规类型变电站。 从
持有这样 的观点, 总认 为有了 “ 电脑 ” 可 以 运 行人 员从 改 造初 期 , 安装设备开始, 到后 查 过 程 中, 针 对 微 机 防 误 闭 锁 系 统 存 在 的 管 一切 , 照着 “ 电脑” 程 序走 , 就 不会 出现 期 调 试 设 备 , 全 过 程 参 与 其 中。 其 目的 就 是 培 训问 题 , 听 取 现 场 人员 意 见 , 对 培 训 进行

项 资金, 采 用滚 动递 进 , 全方 位 立体 式 , 对 地 制 宜 , 充分 结 合员 工的 习惯 、 特 点 和 接受 其 编入 现 场 运 行 规 程 , 定 期 开展 培训 。 新 设 悉 的过 程 , 这个 过 程 也 是 事 故 多发 阶 段 。 针 是, 根 据 公 司技 改 进 度 , 操 作人 员驻 对 微 机 保 护压 板 增 多, 投停复杂, 逐 步 完 善 任 务。 其 中 还 重 点对 “ 五防” 装 置 进行 升 级 站 学 习 , 并 制 定 切 实 可行 的 培 训计 划 。 计划 规 程制 度 。 操作人 员对 微机 保 护压 板 投停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微机“五防”技术培训工作探讨
摘要:加强变电微机“五防”培训管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变电站技改系统工程中运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变电微机“五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重视设备投入,缺乏对掌握新设备的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造成误操作事故,该文就变电微机“五防”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改进培训方法及采取应对措施,以供同人参考。

关键词:微机“五防” 培训管理
龙口市供电公司所属35kV及以上变电站23座,其中,2002年以后建成的变电站10座,全部系综合自动化类型;2002年之前所建13座变电站均为常规类型变电站。

从2008年开始,龙口市供电公司安排技改专项资金,采用滚动递进,全方位立体式,对电网进行了比较大的自动化技术改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包括微机化改造、无油化改造、更换节能型主变等多项改造任务。

其中还重点对“五防”装置进行升级改造,采用了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替代原先机械闭锁装置。

新设备、新技术的升级换代,大大提升了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和电网的可靠性。

在大量资金投入到硬件建设时,往往忽视软件方面的建设,即电网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的提升。

以至于一些管理人员认为综合自动化系统提高了,误操作就自然下降了,忽视技术培训工作。

而现场操作
人员也持有这样的观点,总认为有了“电脑”可以管一切,照着“电脑”程序走,就不会出现错误。

这种思维方式的泛滥,离事故只一步之遥,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2009年5月,某35千伏变电站在停电倒电源时,运行人员按电脑钥匙程序操作,因对现场压板投停不熟悉,引起备自投装置误动作,造成全站失压。

事故发生后,引起公司高度重视,查找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普遍存在问题,操作票微机自动生产,代替手写,现场人员查看站内运行方式,变得不认真了;微机“五防”系统储存的操作票,是已审核的典型票,现场操作与审核,不自觉的就放松要求;操作中电脑钥匙全程语音逻辑提示,操作人员过分依赖,造成监护核对不到位。

事实上微机“五防”只能闭锁一次设备,对二次设备只有提示功能,不具备逻辑闭锁条件。

再先进的装置,也必须是有人来操作。

操作人员素质不提高,事故隐患就无法杜绝。

通过这次事故,在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抓好电网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的培训工作。

我公司变电运维现状:电网运行采用变电站无人值班模式。

人员构成按年龄分:40岁以上占92%,其中45岁以上占11%;按学历分:大专以上3%,中技97%;按微机操控能力分:熟练掌握占20%,一般掌握占40%左右。

从统计数据看电网运行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新技术接受能力弱,微机操控能力一般。

由于历史原因运行人员年龄偏大,学历普遍不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影响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对新技术、新设备学习缺乏主动性。

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我们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员工的习惯、特点和接受能力,以现场培训为
主,以集中培训为辅,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根据公司技改进度,操作人员驻站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抽调人员,到已完成改造类型变电站驻站实习,这样做的好处是跟班实习人员能迅速进入角色,对现场实践操作有感性认识,对以后进入同一类型变电站操作,有一个很好的过渡过程。

这项措施从改造初期,我们一直坚持实施,效果明显。

从中也发现一批技术能手,也带动一批员工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是,在变电站技改过程中,要求现场运行人员从改造初期,安装设备开始,到后期调试设备,全过程参与其中。

其目的就是让现场运行人员变被动为主动,摈弃以往“等、靠、要”的作风,就是到了最后送电时刻,不熟悉设备性能要等着厂家现培训、现讲解;不熟悉操作过程,要靠着安装调试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不能独立填写送电票必须要个现成操作票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设备送完电后,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出成效,公司还专门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变电微机“五防”领导小组,设立一名专职变电微机“五防”专工,具体组织进入一线现场指导和督促运行人员做好这项工作。

三是,结合更换微机“五防”闭锁装置,优化、完善典型操作票,加强现场操作培训。

微机五防锁取代机械式防误闭锁装置,一方面科技含量高了,降低误操作率;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的操作模式,必须有一套新典型操作票与之相对应和新的培训模式。

在这方面一开始我们也走了些弯路,就是套用以前的典型票输入微机“五防”闭锁系
统,忽视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本身特点,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操作时间延长原先近一倍时间,操作效率大大降低。

在总结前几个站的基础上,我们成立攻关小组,并与厂家联合,对微机“五防”软件系统进行改进,同时对典型操作票程序进行优化,基本达到微机五防锁操作效率与机械式防误闭锁装置相近,通过强化训练,提高熟练程度,实际操作时间要短于机械式防误闭锁操作时间。

四是,编写微机保护压板投停说明,将其编入现场运行规程,定期开展培训。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伴随着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事故多发阶段。

针对微机保护压板增多,投停复杂,逐步完善规程制度。

操作人员对微机保护压板投停不熟悉,以及其他改造后出现的安全隐患,查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将这些疏漏编制到规程和操作票中,并定期开展培训。

五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运行维护,检查培训效果。

每季度开展一次微机“五防”闭锁装置专项检查,专项检查由公司微机“五防”小组成员带队,组织人员对每所变电站的微机“五防”装置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从中筛查存在的隐患。

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存在的培训问题,听取现场人员意见,对培训进行了改进。

检查还对变电站防误闭锁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和培训管理,进行评价,对运行维护和培训管理不到位现象,提出整改和考核意见。

六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模式,全面提运行人员技术素质。

在现场培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运行人员理论水平。

根据操作人员现
有的业务情况,从点滴做起,从基础抓起,使操作人员能够尽快的掌握和使用新的操作技能,着重加强了对新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构造原理知识的培训,我们充分利用春、冬时节,开展定期微机化变电设备专题培训班,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举办多期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益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与相对滞后的人员技术素质之间的矛盾,制约电网发展的步伐。

技术培训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文波.探讨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J].电源技术应用,2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