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开花的树评论总结
2023年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及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及赏析整理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及赏析席慕容,女,台湾闻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及赏析,欢迎阅读。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漂亮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希望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忱而当你最终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赏析: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
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漂亮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漂亮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亮动人。
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漂亮”三字把少女追求纯净,神圣,宏大,美妙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希望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牵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将来?假如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
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劝慰。
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地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地宣言,是乐观成就与其意中人“份”地举动。
“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跳远眺爱情地心理活动。
人生匆忙,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地又岂止是爱情呢?胜利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一棵开花的树》是中国诗人席慕蓉1980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这首诗富有真情美,娓娓道来却饱含诚挚;极具画面感的意象美;还极具声韵谐和之美,是一首精致感人的美丽小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棵开花的树台湾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转——《一棵开花的树》是原籍内蒙古的台湾诗人席慕容创作的一首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的一首诗,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写作背景:台湾诗人席慕蓉的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这是一首女孩子写给男孩子的情诗吗? 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创作经过,她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席慕蓉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为了解释自己在生命现场里的触动,席慕蓉讲述了《一棵开花的树》的创作过程。
她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
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
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
”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
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
“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
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这促使她写下了《一棵开花的树》。
一颗开花的树读后感

一颗开花的树读后感《一颗开花的树》读后感。
《一颗开花的树》是由日本作家宫泽贤治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棵开花的树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生命和爱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和一棵开花的树之间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小女孩是一个天真无邪、善良纯真的孩子,她对这棵树充满了感激和爱意。
而这棵树也对小女孩充满了关怀和守护,无论是在小女孩生病时,还是在她需要帮助时,这棵树都默默地为她付出着。
这种无私的爱和奉献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对生命和爱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故事中的这棵树给予了小女孩无私的爱,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守护着她。
这种纯真的爱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意识到了爱的力量。
爱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守护着对方。
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除了爱的力量,故事中还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棵树在小女孩生病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花朵送给了她,希望能够让她早日康复。
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关怀让我深受触动。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也应该用爱心去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通过这本书,我也认识到了生命中的美好。
就像故事中的那棵开花的树一样,我们应该用爱心去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用关怀去呵护生命中的每一份感情。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生命和爱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小女孩和开花的树之间的故事,我也认识到了爱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贵。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从中感受到爱的力量,也从中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用爱心去呵护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一棵开花的树》是一本让人心生感慨的小说。
通过讲述一棵开花的树的故事,作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棵罹患了一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大树。
在大树开始生病的时候,人们曾经试图帮助它,他们给予了它药物、水分还有爱心。
然而尽管他们的努力,大树依然没有恢复健康。
我觉得这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困境,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有些事实我们无法改变。
然而,大树没有放弃,它无论如何不停地坚持生长。
它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它依然努力活着,坚持抵抗病痛。
在大树的努力下,它终于开出了花朵,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美丽的。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也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会找到改变现状的方法。
通过大树勇敢面对病魔的精神,作者告诉我们,即使面对生命的不公与不幸,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放弃。
正如故事中的大树一样,它虽然只是一棵树,但它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另外,故事中的人们对大树的关爱和帮助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即使大树已经不可救药,人们依然没有放弃。
他们不仅给予了大树庇护的地方,还为它提供了水分和药物。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温暖了大树的心灵。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们常常会为了别人付出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向往的。
在阅读《一棵开花的树》之后,我被故事中大树的精神所打动。
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并对生活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够找到改变现状的方法。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我们就能够将爱和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人。
通过这本书,我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乐观、正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一棵开花的树 读后感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一棵开花的树》是杨红樱创作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棵树经历了困苦与坎坷后最终开花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棵树,它的童年是悲惨的。
它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没有水源和阳光,每天都过着凋零的日子。
它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像别的花树一样开花、结果。
于是它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开始尝试吸收大自然的水分和阳光,通过努力,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出了鲜花。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正如树一样,它身处恶劣的环境,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这也让我明白了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树不只是一个植物,更是一个人的化身。
它象征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只要我们努力去追求,就一定可以实现。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故事中的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不懈地去追求,就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正如树一样,它身处贫瘠的土地,没有水源和阳光,但它依然努力吸水、吸阳光,最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心里有梦想,就要坚定地向前迈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退缩。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去追求,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
正如树一样,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
总之,《一棵开花的树》是一本美丽的童话故事,通过树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自己努力去追求梦想,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颗开花的树读后感

一颗开花的树读后感《一颗开花的树》是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父母亲非常辛苦地劳作,但收入却很微薄。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并不如意,他们常常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然而,尽管生活的压力很大,他们依然努力向上,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说中的描写充满了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作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勤劳和善良。
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依然乐观向上,不断努力奋斗,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描写得非常细腻,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在困难时期,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种亲情和温暖,让人深受感动。
小说的主题是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以及对农村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的展现。
通过对农村人生活的描绘,作者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人的朴实、勤劳和善良。
同时,也让人们对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一颗开花的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人的朴实、勤劳和善良。
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依然乐观向上,不断努力奋斗,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种精神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描写,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在困难时期,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种亲情和温暖,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一颗开花的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勤劳和善良。
同时,也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农村的现状和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阅读这部小说,让我对农村人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棵开花的树》全文及赏析

《一棵开花的树》全文及赏析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蓉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关于等待与错过的爱情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诗的开篇,“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直接表达了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望。
这种渴望并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精心的准备。
为了能在对的时间与心爱之人相遇,诗人甚至说“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五百年的祈求,足见其心意之坚定,情感之深沉。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珍贵和不易。
接下来,“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诗人将自己想象成一棵树,扎根在爱人必经的道路旁。
这棵树不是普通的树,而是凝聚了诗人全部期待和热情的生命象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这里的花,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花朵,更是诗人心中绽放的爱情之花,每一朵都承载着前世的期盼。
诗人用“慎重”一词,描绘出了开花时的小心翼翼和满心期待,仿佛这花开的瞬间,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当心爱的人走近时,“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树叶的颤抖,实则是诗人内心激动与紧张的体现。
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倾诉爱意,却又害怕被拒绝的复杂心情。
然而,命运却总是爱捉弄人,“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爱人的无视和冷漠,让诗人所有的期待瞬间破碎,那满地的花瓣,其实是诗人破碎的心。
这种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的巨大落差,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
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深打动人心。
诗人通过对树、花、叶等自然意象的巧妙运用,将抽象的爱情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苦涩。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的赏析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的赏析《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容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一棵开花的树》原文: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开花的树》赏析:作者自述这首诗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在替它发声。
”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
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道理。
一般认为,席慕蓉的这首诗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就刻画了这位少女曲微深婉的内心,表达出她对爱情的美好期昐。
“为这”几句,诗人借用佛家前世今生的说法,将少女渴慕生命中绝对爱情的赤诚之心表露得神圣空灵而又淋滴尽致。
诗的第二节紧承上节诗意,将少女痴痴等待意中人的心境幻化为“一棵开花的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少女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
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这位少女一片痴心空自凋零的失落之情。
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凄凉之状,催人泪下。
这首诗富有真情美,娓娓道来却饱含诚挚。
诗中将“我”这个抒情主人公幻化成一棵树。
这棵树为热烈、减挚、执着的爱所浸染。
它的意象单纯而又新颖。
读完全诗,仿佛看到了一棵为情守望终身的树,它生长在诗人精神的原野,是诗人情绪的流动与飞扬,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而作者的感情就像繁复的花瓣一样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苦莲的感觉正交织在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种解读:
开花的树,凋零的心
----赏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使我很有那种知音的感觉,曾几时起,我作了许多小诗,第一首小诗就是为我所爱慕的人而写,今天虽然早已没有了那种感觉,但读这首诗又使我想起那忍受煎熬的经历,也使我更加了解诗的意境。
诗的开头写“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这一句说明“我”对他是一见倾心。
为此,“我”幻想这是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的结果。
可以想象“我”是多么地虔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那颗跳动的心又是多么地不安啊!第一段读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个怀春少女的期盼、渴求的心情。
第二段,由于我的虔诚感动了佛,佛于是把我化作一颗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这说明“我”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他,甘愿化作一棵树,一棵不能动的树,默默地等着、等着。
为了吸引“我”喜欢的人,特意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希望引起他的注意。
那美丽的花啊!朵朵都是主人公前世的盼望,这时的“我”虽然承受着暗恋的痛苦,但却是饱含希望的,希望有那一天,你能走近“我”,靠近“我”。
第三段一开始便写他走近“我”了,他终于走近“我”了,啊!“我”的心一定在颤抖,不信,你看那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主人公此刻一定是紧张吧!读到此,我们也捏了一把汗,默默祝福她,希望她能如愿以偿。
但是接下来的一个“而”字将“我”的希望击得粉碎,你终于无视地走了,原来你的走近只是因为“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你终于无视地走了。
也许你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在意“我”,而此刻的“我”一定是失落之极吧!犹如从天上掉到地上一般,心如死灰,那朵朵盼望的花都已凋零。
最后一句作者将花瓣比作凋零的心,真是恰到好处,是诗的收尾,亦是一段单相思恋情的结局。
那凋零的心,一定还在滴血吧!
全诗虽短,却将“我”从对他一见倾心,然后期盼,最后希望幻灭的过程写了出来。
相爱是美丽的,但单相思却要受到精神的折磨,那种滋味非单恋者不知。
作者幻想将“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他必经的路旁,这样就可以将单恋者的心情表达出来,那种抽象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绪通过一棵树的等待表达了出来,真是作者的美妙之笔。
从全诗看,这棵开花的树没有等到自己心爱的人,朵朵热情的花朵化作了凋零的心。
这一段恋情在祈祷中开始,在期盼中结束。
一棵开花的树已不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颗受伤的,滴血的,凋零的心。
第二种解读: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这是一首女孩子写给男孩子的情诗吗?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创作经过,她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席慕蓉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为了解释自己在生命现场里的触动,席慕蓉讲述了《一棵开花的树》的创作过程。
她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
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
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
“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
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
”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
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这促使她写下了《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
”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
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第三种:“罂粟花”一样的爱情——评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的爱情观选段:
在此诗中,男女两性关系是不对等的,“我”是爱情王国中一个万般谦卑地企求爱情的“奴臣”,“我”对待爱情是千万分的诚惶诚恐,千万分的小心翼翼,而“你”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几乎对“我”熟视无睹的爱情的“君王”。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形象地表现在诗歌中。
这首诗歌在青少年读者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知名度很高,得到他们的普遍喜欢,亦成为他们笔记本中最常抄录的一首纯情诗,但他们对此诗的接受往往是从正面来理解,欣赏、痴爱并歌颂诗歌所体现的爱情,但却很少识别其爱情模式背后隐藏的负面意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诗所体现的爱情观正如“罂粟花”一样,表面上看起来美丽绝伦,充满诱惑力,倍受人们喜爱而让人们不由得“采摘”它,然而其内在本质上却是有毒的,多少少男少女就在这“罂粟花”般美丽外表的爱情观下悄然“中毒”却浑然不知,无怨无悔地相信、坚守和践
履这样的爱情观,自以为自己的类似爱情追求行为是为伟大的爱情“献身”,自我感动着并自觉地将之自我崇高化,却不知这一切是以抽空剥夺自己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为代价,以牺牲自身的个体自由和真正幸福为代价,这种行为其实是不值得歌颂和提倡的。
席慕蓉、舒婷爱情观比较探微——以《一棵开花的树》和《神女峰》为例
《一棵开花的树》表现的是一种被动、依附式的爱情,《神女峰》表现的是诗人对传统节烈观的批判,对永恒无望的等待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