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都宝,鲍俊杰,纪学顺,许戈文

合集下载

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黎兵,鲍俊杰,刘都宝,许戈文(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N220、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主要原料制得了环保交联型水性聚氨酯(WPU)压敏胶,讨论了n(-NCO)/n(-OH)比值、交联剂用量以及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该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由N220合成的WPU压敏胶的初粘力优于由N210合成的WPU压敏胶;随着n(-NCO)/n(聚醚中-OH)比值的减小,压敏胶的初粘力提高,持粘力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适度的交联可以提高压敏胶的粘接强度;当n(-NCO)∶n(聚醚中-OH)为2.5∶1、n(TMP中-OH)∶n(聚醚中-OH)为1∶3.0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优异,初粘力达到13号钢球,持粘力达到23.1h,180°剥离强度达到20.14N/(20mm)。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压敏胶;交联中图分类号:TQ433.432:TQ4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008)03-0005-04收稿日期:2007-11-21;修回日期:2007-11-26。

作者简介:黎兵(1985-),安徽池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水基聚氨酯。

E-mail:lbahu421@gmail.com通讯作者:许戈文。

E-mail:xugw@china.com0前言水性聚氨酯(WPU)是指聚氨酯(PU)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稳定乳液,具有无毒、不污染环境、不燃、节能和容易加工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织物整理、涂料、胶粘剂和皮革涂饰等行业[1-2],并且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另外,WPU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磨、耐寒、富有弹性和耐有机溶剂等优点,是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型材料。

压敏胶的用途是制造胶带、不干胶标签等,也可以直接使用,广泛用于办公用品、建筑、家具和车辆等领域。

安徽自然科研系列高级职称专家一览表

安徽自然科研系列高级职称专家一览表
孙嵘黄建坡汪习生石群
董戴刘彦明施小春崔军
王家辉唐懿陈文虎徐鹏
张从玉黄强李敦琦曾松涛
刘向和武菊生顾顺华叶长荫
查晓炎王刚顾新建卞修凡
唐照亮宋小鸽邢江淮杨永持
徐瑞林李录九黄晓澜叮建成
违时迂刘枫李琦王文相
张长青张琳孙庆玲罗芸
水厚地高金香陶立杨素霞
徐朗杨剑波俞曼华姚怀坤
李名非方明如汪兴海王武生
吴海坪孟祥春韩慧李汉东
段露玲于一苏何林宫开林
颜承瞿王勇彪张福林张毅
闻宏山吕咏梅沈钢张发林
吴坚薛才良林华杨兴国
孙世敏陈发扬张少遐倪兆柱
王元敏陈宗阳吴渭娟林朝弼
蔡华胡存鑫黄继元章玉海
高桂珍刘琦李大和王时正
周武庆李爱福赵金兰刘淑娴
汪留全张磊王本超王振荣
杨剑波陈周前朱启升祖国掌
臧桂秋吴跃进胡永年胡宝成
齐业琛陈静娴赵和涛王守海
苏泽胜孙明张伯林李吕木
钱玉梅丁永官胡贤江朱建祥
范久戈沈业寿王淑华徐宏稳
陈泰范文童亚丹疏义才
雷磊刘兴武荣维国周广成
任清文施伏芝夏加发童继平
陆天胜徐少华王文杰于丽丽
李强生
2002
唐弋清关卫和薛胜雄窦万波
王冰陈学东许强金维亚
史敏樊高定赵扬束蓓
李鲲黄明亚谭跃进贾晓枫
钱家祥王世国张志勇桂宁东
章小浒张小飞夏伦志曹承富
汪建来戚少燕聂凡吴敬德
白一松产焰坤范涛黄忠祥
童亚丹杨玲杨建军袁静
何梅生殷凤生周福善童劭瑾
张怡许光升张建华周帅威
刘玲张传海杨前进陈凤祥
贾鸿英周应兵程福如潘泽义
吴德祥周大庚祖朝龙孙敬权
吴李君黄建琴罗颜长王光宇
孔令聪王德正向太和路曦结
罗志祥张东红刘金梅陈章宁

功能性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 敏 胶 ; 用 ; 燃 ; 电 ; 腐 压 医 阳 导 防 中 图 分 类号 :Q 3 .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毫 编 号 :0 4 2 4 (0 8 0 — 00 0 T 4 63 B 10 — 8 9 20 )2 0 6 - 5
0 前

1 功能压敏胶材料
11 医用压 敏胶 . 、
带工 业 已逐渐 走 向成 熟 。无论 是产 量 、 品种类 , 产 还 是产 品 的市 场竞 争力 都在 不 断 提高 , 国功 能性 压 我 敏胶 粘带 品种 主要 有 医用 胶 粘带 、阻燃 胶 粘带 、 导
电胶 粘带 、 防腐胶 粘 带 和表 面保 护胶 粘带 等 。按 化
学成 分 来 分 , 敏胶 可 分 为橡 胶 型压 敏 胶 、 塑 性 压 热 弹性 体 压 敏 胶 、 烯 酸 酯 类压 敏 胶 、 乙 烯 基 醚 压 丙 聚 敏胶 和有 机 硅压 敏胶 等 , 中丙 烯 酸酯 类 压敏 胶 是 其 目前 研究 和发 展 的热 点 。从形 态上 可分 为溶 剂 型压 敏胶 、 液 型压 敏 胶 、 乳 热熔 型压 敏 胶 和 辐 射 固 化 型 压敏 胶【 3 J 。随着 生产 和生 活 中对 具有 新 型 功能 的聚
6%, 8 含水 量 为 6 1% , 药量 在 4 %以 内时 , %- 6 含 0 水
性 压 敏胶 的剥 离 强 度 符合 医用 压 敏 胶 的力 学 性 能
要求 ; 合 医用 压敏 胶 要求 的亲水 性共 混 压 敏 胶 的 符
较优 组 成 ( 按质 量 分 数 计 ) 6 .%P PK 0 89 为 25 V 9 , .%
压 敏胶 粘 剂 (s 是 一 种 自胶 粘 物质 , 较 小 P A) 在

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研究水性PU压敏胶配方

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研究水性PU压敏胶配方

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研究水性PU压敏胶配方黎兵;唐邓;纪学顺;鲍俊杰;许戈文【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08(29)3【摘要】为制得环保、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压敏胶,以IPDI、聚醚多元醇、DMPA、TMP为主要原料进行乳液聚合.用红外光谱表征合成材料的结构,测定其初粘性、持粘性、180°剥离强度.运用均匀设计筛选配方,并用正交图表分析较优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压敏胶的最佳配方.当n-NCO/n聚醚-OH=2.5:1,TMP/N220的-OH物质的量比为1:3时,压敏胶综合性能最好,初粘性为13号钢球,持粘性为23.1 h,180°剥离强度为20.14 N/20 mm.【总页数】4页(P19-22)【作者】黎兵;唐邓;纪学顺;鲍俊杰;许戈文【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33.4+32;TQ436+.5【相关文献】1.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在复合蔬菜汁发酵饮料配方优化中的应用 [J], 马红梅2.浓缩加酶洗衣粉配方的均匀设计研究 [J], 熊远钦3.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在微生物最佳培养基配方中的应用 [J], 杨波涛4.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优化聚氨酯配方及研究进展 [J], 黎兵; 纪学顺; 钟达飞; 鲍俊杰; 许戈文5.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优化聚氨酯配方及研究进展 [J], 黎兵; 纪学顺; 钟达飞; 鲍俊杰; 许戈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作 者 简 介 : 俊 杰 (9 4 )安 徽 歙 县 人 .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聚 氯酯 材 料 的 合成 与 改 性 。E ma :j18@13em 鲍 18 一 . 研 研 - i bj94 6 . l o
液粘 度小 、 化程 度控制 方便 、 液储存 稳定性 和外 乳 乳
观重 现性好 等优点 l 。 本 文采 用 异佛 尔 酮二 异 氰 酸酯 (P I 、 己 二 ID ) 聚
酸 丁 二 醇 酯 ( B 、 缩 二 乙 二 醇 ( E 和 乙 二 胺 P A) 一 D G)
基 磺 酸钠 ( 9 ) , 备 了磺 酸盐 型 WP 并 对 其 A一 5 等 制 U, 制 备 工艺进 行 了研 究 ,昕制备 的磺 酸盐 型 WP U乳 液 固含量 高 、 械性能 好 、 机 反应 时间 短且制 备工 艺简
摘要 : 聚 己 二 酸 丁 二 醇 酯 (B ) 异 佛 尔 酮 二 异 氰 酸 酯 ( D) 乙二 胺 基 磺 酸 钠 ( 一 5 为 主 要 原 料 , 以 PA 、 I I和 P A 9) 合 成 了系 列 磺 酸 盐 型 水 性 聚 氨 酯 ( U ; 究 了磺 酸 盐 含 量 和 扩 链 时 间 对 WP WP ) 研 U性 能 的 影 响 , 分析 了磺 酸 盐 型 WP U的 生 产 工 艺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酸 盐 型 和 羧 酸 型 WP 磺 U的 红 外 吸收 差别 不 大 . 酸 盐 含 量 越 高 , 聚 磺 预
就; 而, 然 由于 D A 自身 的特 点 , 该 类 WP MP 故 U在
剂二 月桂 酸 二丁 基锡 ( 一 2 、 酸亚 锡 ( 一 )北 京 T 1 )辛 T9 ,
化工 三厂 ; 上均 为工业 级。 以

吉林大学2014年下半年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吉林大学2014年下半年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2008221084 2008221083 2011221042 2009221061 2008221082 2011221072 2009221031 2008221034 2009221042 2009221027 2009221025 2008231044 2010231022 2009231016 2010231020 2011111002 2010111042 2011111030 2011111043 2011821020 2007821009 2008821025 2009821023 2010821032 2010821031 2010121044 2009121040 2010121048 2010121056 2009121050 2011121075 2011121061 2009121006 2006121005 2006121016 2009121013 2008121009 2008121074 2009121077 2010121024 2008121055 2008121052 2008121058 2011121063 2010311001 2008311011 2011311004
2007311030 2011311036 2009311030 2011311012 2011311031 2007311010 2008321015 2011931001 2011931021 2010931038 2011931027 2010321014 2010321018 2011321015 2010931025 2011931006 2011931026 2011931005 2011931012 5201098101 2011331063 2011331026 2011331120 2010331127 2011331102 2011331127 2011951022 2011951024 2011951018 2011331023 2011331037 2011951021 2010951030 2009951017 2011951013 2011331099 2011331042 2011331038 2011331054 2010331096 2010331139 2011331011 2009331003 2011611019 2010611004 2011611017 2010611028

MDI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MDI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刘都宝1,纪学顺1,张文荣1,许戈文1,2(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2.安徽安大华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摘要: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n(—NCO)/n(—OH)=3.5,n(TMP)/n(聚酯)=0.1,w(DMPA)=1.8%,并对其乳液和胶膜进行分析与表征,讨论了扩链剂、交联剂和亲水扩链剂对胶膜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水性聚氨酯结晶度高、强度高、耐水性好、粘接强度大.关键词:MDI;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中图分类号:TQ433.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39(2008)10-0025-03MDI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SynthesisandpropertiesofwaterbornepolyurethaneadhesivebasedonMDILIUDu-bao1,JIXue-shun1,ZHANGWen-rong1,XUGe-wen1,2(1.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The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FriendlyPolymerMaterialsofAnhuiProvince,Anhui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2.AnhuiAndaHuataiNewMaterialsCo.,Ltd.,Hefei230088,China)Abstract:Waterbornepolyurethane(WPU)wassynthesizedusing4,4′-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MDI),polyesterglycol,dimethylolpropionicacid(DMPA)andtrimethylolpropane(TMP)asmainrawmaterials,n(—NCO)/n(—OH)=3.5,n(TMP)/n(polyester)=0.1,w(DMPA)=1.8%.Theemulsionandgluefilmaqueouspolyurethanewasanalyzedandcharacterized.Theeffectsofchain-extenders,crosslinkingagentandhydrophilicchain-extenderonwaterbornepolyurethanefilmwerediscuss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waterbornepolyurethanehadhighcrystallinity,highstrength,goodwaterresistanceandhighadhesivestrength.Keywords:MDI;waterbornepolyurethane;adhesive;properties收稿日期:2008-01-14作者简介:刘都宝(1983-),男,安徽泗县人,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基高分子材料.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二元胶体体系,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具有无毒、不易燃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水性聚氨酯发展迅速.[1-2]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毒性小、力学性能优异,在溶剂型聚氨酯产品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但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以MDI、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1实验1.1原料与仪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固态,工业级,进口分装;聚酯二元醇(聚酯,羟值=112),烟台万华,工业级;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级,广州市汇采涂料化学品有限公司;丙酮(Ac),上海东懿化学印染助剂TEXTILEAUXILIARIESVol.25No.10Oct.2008第25卷第10期2008年10月印染助剂25卷试剂公司;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DEG),分析纯,上海化工三厂;扩链剂乙二胺(EDA),化学纯,上海信合化工有限公司;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扩链剂乙二醇(EG),化学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催化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化学纯)、三乙胺(TEA),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仪器:KDC-16H型高速离心机,邵尔A橡塑硬度计,XLW-智能电子拉力实验机(济南兰光),Nexus-870型FT-IR全反射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仪器公司),NDJ-T型旋转式粘度计.1.2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1)原料预处理:聚酯二元醇在120℃真空干燥箱中脱水4h;DMPA、TMP、TEA、Ac使用前用4A分子筛浸泡2星期.(2)合成工艺:在干燥氮气的保护下,将真空脱水后的聚酯、MDI按计量加入三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5℃左右反应1h,再加入适量DMPA并加几滴催化剂,85℃左右反应1h,最后加入扩链剂DEG、交联剂TMP和少量Ac,60℃反应至—NCO含量不再变化,降温至45℃出料.将预聚体用TEA中和后加水,进行高速乳化,得白色乳液,减压蒸馏脱去溶剂,即得产品.1.3水性聚氨酯性能测定乳液稳定性:采用高速离心机(3000r/min离心处理20min)测试;成膜硬度:用橡塑硬度计进行测试.膜厚度应大于6mm,并在按下1s时读数;软化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玻璃板上流平成膜,干燥后取下胶膜.将胶膜和其他基材进行热压,能够粘接其他基材所需的最低加热温度即为软化点;耐水性:已热压复合的PVC样条放在水中浸泡24h后测定其剥离强度,剥离强度大幅度下降为耐水性差,无变化为耐水性好;固体质量分数采用质量法测定;剥离强度:在PVC膜上均匀涂布1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涂布量为10 ̄15g/m2,充分干燥后得到带胶膜.带胶膜和PVC膜再进行热压复合,测定2层PVC膜之间的T型剥离强度;红外光谱: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仪测试;拉伸强度:将膜制成长40mm、宽3mm哑铃状,在电子拉力实验机上测试强度,拉伸速度为150mm/min;粘度:采用旋转式粘度计按GB/T2794-1995测定.2结果与讨论2.1胶膜红外光谱图由图1可见,3301cm-1为N—H伸缩振动吸收峰,N—H的游离态吸收峰在3449cm-1左右,氢键化在3295cm-1附近,说明胶膜的N—H键已完全氢键化.2972cm-1、2927cm-1、2871cm-1分别为CH3、CH2、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30cm-1为酯羰基吸收峰.硬段上的羰基,游离态吸收峰在1732cm-1左右,有序化氢键的吸收峰在1701 ̄1703cm-1左右.因此,胶膜中有部分CO氢键化.1598cm-1、1535cm-1、1452cm-1为苯环特征吸收峰,1226cm-1为C—N伸缩振动吸收峰,1100cm-1为C—O—C吸收峰,表明聚合反应形成了水性聚氨酯结构.[5]2.2影响胶粘剂性能的因素2.2.1n(—NCO)/n(—OH)由表1可看出,随着n(—NCO)/n(—OH)的增大,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胶膜变硬,耐水性好.原因是随着n(—NCO)/n(—OH)的增大,分子链中刚性基团(如氨基甲酸酯、苯环)含量增多,而柔性链段(如脂肪链、酯键等)含量降低.粘接试验时发现,剥离强度随着n(—NCO)/n(—OH)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分子链中极性基团的增加使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氢键增加,粘接强度更大.选择n(—NCO)/n(—OH)=3.5.2.2.2交联剂由表2可见,随着TMP用量的增加,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增加,耐水性提高.原因是TMP比例增加,硬段比例增大,极性基团增多,胶膜表现出来的性能是拉—表1n(—NCO)/n(—OH)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n(—NCO)/n(—OH)乳液外观2.0乳白2.5半透明偏白3.0半透明3.5半透明有蓝光4.0半透明有蓝光耐水性差一般较好好好邵A硬度2835415258拉伸强度/MPa12.516.221.224.430.1剥离强度/(N・cm-1)5.26.77.58.29.1注:胶粘剂的固体质量分数为40%.2610期伸强度增大,胶膜变硬,耐水性变好.粘接试验时发现,随着TMP用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明显提高.原因是交联剂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发生了交联反应,使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质量明显增加,体系的内聚力和界面作用力增加,剥离强度明显增加.选择n(TMP)/n(聚酯)=0.10.2.2.3扩链剂由表3可见,一缩二乙二醇胶膜的软化点最低,结晶速率中等,成膜时间较长(成膜速度较慢).原因是一缩二乙二醇含有1个可以自由旋转的醚键,胶膜结晶度相应降低,但极性醚键又相应增加了其粘接强度;乙二胺合成的WPU乳液,硬段及脲键含量增加,硬段氢键程度提高,硬段微区形成更高程度的氢键网络,其结构更规整,但其合成的整个分子链中存在氨基甲酸酯和脲键,所以其结晶性较一缩二乙二缩差,成膜速度较乙二醇差;乙二醇胶膜与一缩二乙二醇胶膜相比,软化点高、剥离强度大.以软化点和剥离强度为主要考察因素,本文选择一缩二乙二醇作为扩链剂.2.2.4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由表4可以看出,在w(DMPA)=1.2% ̄2.1%时,随着DMPA用量的增大,乳液逐渐由乳白变成半透明,乳液稳定性及剥离强度增加,但粘度也相应增加,耐水性下降.原因是DMPA用量增加,使羧基含量增加,双电层厚度增加,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增大,所以,乳液稳定.同时,羧基含量增加时,极性基团增多,羧基侧基主链中供氢基团的氢键作用也增加,内聚力和粘接力增强.当w(DMPA)=2.4%时,羧基含量过多,双电层厚度增加,使粒子缔合作用明显,乳液变稠,硬段含量过高,分子链运动困难,不利于粘接强度的提高.[6]因此,选取w(DMPA)=1.8%为宜.3结论(1)n(—NCO)/n(—OH)=3.5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外观好,胶膜的力学性能优良,耐水性佳,且剥离强度大.(2)随着TMP用量的增加,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增加,耐水性提高,粘接性能明显提高,选择n(TMP)/n(聚酯)=0.10.(3)综合考虑结晶速率、结晶性、软化点和粘接性能,选择DEG作为扩链剂,其合成的胶粘剂软化点低,粘接强度大,结晶速率中等、结晶性相对较好.(4)随着DMPA用量的增大,乳液外观好,稳定性相对提高,但DMPA用量过大,会造成乳液变稠,粘度变大,稳定性变差,w(DMPA)=1.8%时较好.参考文献:[1]左海丽,吴晓青,崔璐娟.含有磺酸和羧酸基团的水性聚氨酯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7,16(1):11-15.[2]赵雨花,亢茂青,王心葵.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9):73-75.[3]刘凉冰,刘红梅,贾林才.PCL/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07,28(1):10-13.[4]李让.MDI系列品种及其应用[J].聚氨酯工业,1995(4):24-27.[5]鲍俊杰,钟达飞,谢伟,等.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J].粘接2006,27(3):1-3.[6]潘亚文,梁嘉君,项尚林,等.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7,28(2):10-13.表4DMPA用量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影响w(DMPA)/%乳液外观1.2乳白2.4半透明乳液稳定性不稳定不稳定表观粘度/mPa・s22131剥离强度/(N・cm-1)6.87.7耐水性好差2.1半透明稳定748.0差1.5乳白不稳定357.3好1.8乳白有蓝光稳定547.9较好注:中和度100%.表2n(TMP)/n(聚酯)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n(TMP)/n(聚酯)乳液外观0.00半透明蓝光明显0.05半透明有蓝光0.10半透明0.15乳白0.20乳白耐水性一般较好好好好邵A硬度4144475052拉伸强度/MPa18.520.323.124.625.2剥离强度/(N・cm-1)6.87.07.47.77.9注:胶粘剂的固体质量分数为35%.表3不同扩链剂对WPU性能的影响扩链剂软化点/℃乙二醇90 ̄94一缩二乙二醇80 ̄86乙二胺101 ̄105结晶性膜很白膜发白膜微黄很不透明剥离强度/(N・cm-1)7.27.47.8成膜时间/h121613注:25℃成膜,倒入成模板乳液厚度1mm.欢迎投稿、订阅惠登广告刘都宝等:MDI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27。

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的研制

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的研制
辛烷 , 国药 集 团化学 试 剂有 限公 司 ; 月桂 酸二 丁基 二 锡, 化学纯 , 国医药集 团上 海化 学试 剂公 司 ; 中 丙酮 , 上 海 东懿化 学 试剂公 司。
收 稿 日期 :0 6 2 1 。 20 —1— 9
喃 ( H ) 再 加 入 1 . gl 溴代 辛 烷 , 热 至 6 TF, 78 一 加 5℃
却 到室 温 。将 预 聚体用 三 乙胺 中和后 加水 进行 高速 乳化 , 到半 透 明乳 液 , 得 减压 蒸馏 脱去 溶剂 即得水 性
聚氨 酯 。
为主要 原料 , 成水 性 聚氨酯 , 用脂 肪胺 聚氧 乙烯 合 再
醚的 季铵盐 衍 生物 改性 成一 种新 型 的水 性 聚氨 酯抗 静 电剂 , 通过 对 此抗 静 电剂 的性 能 检测 , 探讨 了对 抗 静 电性 能影 响 的因素 。 果表 明 , 结 此抗 静 电水 性 聚氨 酯具 有 良好 的抗 静 电性 能 和物 理机 械性 能 。
维普资讯
中 国胶 粘 剂

20 07年 3月 第 1 6卷第 3期
Vo. 6 No3. r 2 0 1 . Ma . 0 7 1
3 一 4
C NA ADHE I HI SV ES
水 性 聚 氨 酯 抗 静 电 剂 的 研 制
鲍 俊 杰 , 汪 乐 春 , 刘 都 宝 , 纪 学 顺 , 许 戈 文
1 . 脂 肪胺 聚氧 乙烯 醚 的季铵 盐衍 生物 的制备 .2 2
在装 有搅 拌器 、 度计 、 温 回流装置 的烧 瓶 中加入 3 脂 肪 胺 聚氧 乙烯 醚 (8烷 ) 10mL的 四氢 呋 0g 1 和 0
醚 ( 8烷 ) 邢 台市 蓝 天 精 细化 工 有 限公 司 ;一 代 1 , 1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都宝,鲍俊杰,纪学顺,许戈文(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摘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和环氧改性苯丙乳液以及聚氨酯改性苯丙乳液、纳米 SiO 2 改性苯丙乳液等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地对苯丙乳液改性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苯丙乳液;改性;进展0 前言苯丙共聚乳液是苯乙烯与丙烯酸酯或官能团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产物 ,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纸张黏合剂、胶黏剂、皮革涂饰及油墨等方面,其用量与日俱增。

苯丙乳液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爆、污染小、与颜料粘结强度高等优点 ; 且通用性和适用性强,作为主要成膜物所配制的乳胶涂料有粘结强度高、施工简便快捷等优点。

但在耐水性、耐磨性、抗老化性、耐候性等方面由于其自身化学性质所致,限制了其应用 [1 ~2] 。

近年来随着聚合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苯丙乳液的改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苯丙乳液的改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引入一些功能型的单体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得到高性能的共聚乳液;二是采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来改善苯丙乳液的性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提高苯丙乳液的性能。

1 有机硅改性的苯丙乳液1.1 改性原理有机硅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是指将有机硅通过化学反应和苯丙乳液技术结合起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硅苯丙乳液,其乳液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改性、塑料改性、橡胶补强等领域。

特别是由其配制的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作为一种高性能建筑涂料倍受关注。

聚硅氧烷分子主链结构 Si-O 键能很高,分子体积大,内聚能密度低,使得它具有特殊的耐温、耐候性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及表面张力等,其乳液在织物整理、皮革涂饰、涂料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强度又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因而将有机硅氧烷、羟基硅油和苯丙乳液这两类极性相差很大的聚合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兼具二者优异性能的新型乳液材料,这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3 ~ 4] 。

可以提高苯丙乳液及涂料的性能;提高涂膜的硬度,拉伸强度、透气性、耐磨性、粘附力、耐水性及耐紫外光照射性等 [5 ~ 8] ,从而为制造高档外墙乳胶涂料提供优良的乳液原料。

近年来,有关有机硅 / 苯丙乳液共聚的研究逐渐增多,而且随着乳液聚合技术的不断创新,许多新的乳液聚合方法也运用到有机硅苯丙共聚乳液中来。

1.2 改性方法及应用目前,有机硅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改性法有:一是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和偶联剂直接加入到苯丙乳液中进行改性;二是先将有机硅氧烷制成有机硅乳液,再将它与苯丙乳液冷拼共混进行改性。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硅和苯丙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

化学改性明显提高两相之间的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有机硅分子链表面迁移和有机硅的微观形态,从而比简单物理共混的乳液性能优越,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9] 。

石秀凤等对苯丙乳液分别进行有机硅 A (硅氧烷单体)和有机硅 B (大分子的聚硅氧烷)改性的研究表明 [10] 硅氧烷单体改性的苯丙涂料与苯丙涂料相比,其耐紫外光和耐沾污性有所提高,而且效果很明显。

漆膜的这两个性能随有机硅 A 用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而用大分子的聚硅氧烷改性的苯丙涂料与苯丙涂料相比,有机硅 B 的引入,提高了硅丙乳液的耐热性和耐紫外光老化性,但是这两个性能并不是随有机硅 B 用量的增大而大步提高。

王秀霞等对苯丙乳液进行机硅改性的研究表明 [11] 以含乙烯基质量分数为 13% 的羟基硅油与苯丙乳液共聚所得的乳液带蓝色荧光 , 乳胶粒径为70 ~ 100 nm , 粒径分布窄 , 乳液具有良好的钙离子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耐温性 , 涂膜耐水性较好。

李忠铭等用不同的有机硅( D 4 , D 4V )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的研究表明 [12] ,有机硅改性的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沾污性和耐老化性。

上海同济大学的汪旭等 [13] 用不同的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76MT)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176ET) 和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 176PT ) 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的研究表明 [14] 有机硅改性的苯丙乳液极大地提高了苯丙乳胶膜的耐水性和附着力;还表明,烷氧基基团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硅改性后的苯丙乳液主链呈梳状结构,越有利于聚硅氧烷链伸展到基材的表面,更利于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

刘德峥用羟基硅油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的研究表明 [15]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的核壳结构的羟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配制的乳胶涂料不仅耐水性好,而且耐擦洗性、耐碱性和耐候性也显著提高,是一种较高档次的外墙涂料。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在纸和纸加工方面的应用,聚醋酸乙烯酯中引入有机硅基团,使其抗水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16] 。

1.3 有机氟改性由于含氟碳化合物,其碳氟键的键能较大,氟原子不但与碳原子结合牢固,而且在碳骨架外层排列十分紧密,可有效地防止碳原子和碳链的暴露,故碳氟化合物表现出卓越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含氟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而有机硅兼具有机和无机物的性能,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耐紫外线和红外辐射、耐氧化降解等性能。

故使用有机硅、有机氟改性协同改性苯丙乳液,可使乳液的耐候性得到改善,增加改性单体的加入量,可使改性效果得到加强。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忠铭等用有机硅/氟预处理对改性苯丙乳液研究表明 [17 ~ 18] 改性后的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腐蚀性,而且强度也增大等。

华南师范大学张凯等 [19] 用氧烷改性环氧—苯丙树脂水分散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表明,用氨基硅氧烷改性环氧—苯丙树脂,形成自交联体系,提高了水分散液的贮存稳定性,显著改善了耐水耐化学溶剂性,解决了水分散体常见的贮存稳定性和耐水耐溶剂性之间的矛盾。

2 环氧改性的苯丙乳液2.1 改性原理近年来的许多环氧改性苯丙乳液的研究越来越热,而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应用又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含有环氧基、醚基、苯环,有的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含有双键的高分子化合物。

环氧基有好的粘接性,醚键有耐腐蚀性,羟基具有粘接性,苯环有好的耐热性和刚性。

这样环氧树脂可以和苯丙乳液发生共聚,从而可以把环氧树脂的优点接到苯丙乳液中,提高他们的强度、粘接性乳液的成膜性能、涂膜硬度和耐沾污性等 [20] 。

2.2 改性方法及应用目前,环氧树脂苯丙乳液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方法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机械共混,二是乳液共混。

最常用的是乳液共混。

化学改性将环氧树脂和苯丙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制成的苯丙乳液比简单物理共混的乳液性能优越。

华南理工大学的张洁等用环氧改性苯丙乳液[21] 结果表明 ( 见表 1) ,用 3 %的环氧树脂改性的苯丙乳液,提高了苯丙乳液的涂膜硬度和附着力,降低了涂膜的吸水率,并使得乳液和涂膜的其他性能保持良好。

济南大学的林璜等 [22] 以环氧树脂为交联树脂改性含羧基丙烯酸苯丙乳液,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改性苯丙乳液既具有环氧树脂高强度、耐腐蚀、附着力强的优点,又具有苯丙乳液耐候性、光泽好等特点,其涂膜有良好的硬度、耐污染性及耐水性。

青岛科技大学的张克杰等 [23] 用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涂料,研究结果表明用环氧改性苯丙制成水乳型常温自交联乳液,可提高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磨性,降低吸水率,提高涂料的综合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表1 环氧改性苯丙乳液检测结果3 苯丙乳液的其它改性3.1 聚氨酯改性苯丙乳液聚氨酯水分散体系黏结力强,具有优越的弹性、耐磨性和耐低温性,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等,但是它的缺点是明显的耐水、耐碱性差,一般价格较贵、易黄变等。

将两者共聚得到的聚氨酯-苯丙复合乳液能克服各自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交联剂和涂料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崔月芝等 [24]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官能单体,向苯丙树脂中引入酮羰基,又向聚氨酯分子中引入肼基团,利用两种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使两种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发生交联,得到聚氨酯化学交联改性苯丙乳液。

聚氨酯化学交联改性苯丙乳液涂布纸黏合剂与单纯的苯丙乳液黏合剂相比,印刷表面强度、平滑度和油墨吸收性提高明显,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涂布纸涂料黏合剂。

3.2 纳米 SiO 2 改性苯丙乳液由于许多无机纳米粒子具有硬度大、耐擦洗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好的优点,如果将无机纳米粒子稳定分散到苯丙乳液中制得纳米乳液,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通过分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或靠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使二者性能互补,必将大幅度提高苯丙乳液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

马利等 [25] 用纳米 SiO 2 粒子分散到苯丙乳液中,合成了纳米 SiO 2 /苯丙核-壳结构乳液,以其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得了乳胶涂料,其耐老化性、耐水性、耐洗刷性等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孙宏图 [26] 用改性苯丙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涂料中添加 SiO X ( 其中 x 在 1.2 ~ 1.6) 可以明显地改善涂料的开罐效果,涂料不易分层,触变性好,尤其是抗沾污性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自洁功能,耐擦洗次数也大为提高,对提高涂料硬度和附着力也有很大帮助。

3.3 N 一羟甲基丙烯酰胺对苯丙乳液改性重庆大学的甘孟瑜等 [27] 用 N -羟甲基丙烯酰胺改性剂对苯丙乳液改性,结果表明在苯丙乳液中加入适量 N- 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和三聚氰胺作交联单体进行改性 , 对乳液耐水性、成膜性、粘结性等性能均有明显改善 , 其在建筑涂料、食品包装等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4 环保型苯丙复合乳液研究开发具有抗菌防霉、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降解室内有害气体( 甲醛 ) 等特殊功能的涂料,可以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需要。

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碧君等 [28] 采用一种具有抗菌防霉、释放负离子、分解有害气体等多功能粉体与苯丙乳液进行复合,制得健康环保型苯丙复合乳液,结果表明:多功能粉体经过表面改性后在乳液中达到均匀分散,制得环保型苯丙复合乳液。

此外,无皂苯丙乳液采用自身具有引发能力的表面活性剂或自身具有聚合能力的表面活性单体作为乳化剂,消除了低分子乳化剂带来的弊病,提高了苯丙乳液涂膜的附着力、耐水性、降低起泡性等 [29] 。

种子乳液聚合的应用和微乳液聚占技术的应用,从粒子的结构和形态方面来进行粒子设计的研究,也成功地改善了苯丙乳液的性能。

4 结语尽管苯丙乳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苯丙乳液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因此苯丙乳液未来改性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乳液的功能化,按性能需要设计核壳结构或者是互穿聚合物网络( LIPN )结构的乳胶粒,注意与新的乳液聚合技术的结合应用,开发高性能的苯丙乳液产品,开拓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