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海淀简介

海淀简介

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这片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

21世纪的海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田园式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中国最富魅力、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地区之一。

基本概况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海淀作为首都的重要功能区域,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市的18 个区县之一,区域面积430.8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北部新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2.5%。

海淀区占地面积430.77 平方公里,人民生活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11.7元,同比增长1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8.0元,同比增长14.1%,增速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1.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2007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1.5万、100.2万、77.3万、81.4万和36.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1%、12.6%、13.5%、41.1%和9.9%。

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了分年龄段定额定比例补贴的办法。

全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0869人,同比下降0.7%。

“十一五”(2006年-2010年)时期,是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的关键时期,海淀将不断巩固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一方阵的地位,全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2%以上。

海淀园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落户,打造世界级研发和创新中心。

园区总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7%,到2010年超过6000亿元。

若干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产业技术要实现国际领先。

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介绍

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介绍

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介绍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是北京大学红楼校区的一部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作为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处融合了教育、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性场所。

下面我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北大红楼教育基地。

一、历史沿革北京大学红楼校区原为清朝乾隆年间的西式花园,后被改建为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即为北京大学前身)。

在校园内的红楼建筑最初是一座西式楼房,后来被命名为“红楼”,成为了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内外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楼内外均为红色悬挂墙面,因此得名“红楼”。

二、教育基地介绍1. 建筑风格北大红楼教育基地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又保留了西式建筑的风貌,令人叹为观止。

红楼内有中西式花园、华丽的大礼堂和宏伟的教学楼,每一处建筑都体现出了古老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2. 文化内涵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校园内的文物展览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让人们对京师大学堂、北大红楼和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地内还有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文学讲座等,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北大红楼的文化底蕴。

3. 教育功能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承载了丰富的教育功能。

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基地举办各类教育培训课程、学术讲座、展览等活动,为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基地还定期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增进对北京大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 旅游景点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基地内的建筑、花园和文物展览都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基地还经常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庙会、清明游园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

三、影响与意义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教育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街道、地名的演变与典故

北京街道、地名的演变与典故

北京地名的演变多方文化撞击产物2010年11月23日15:16 新浪旅游陶然亭湖北京地名与水文地形自古以来,在北京湾小平原上,河道众多,湖沼广布。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道变迁,河流掩埋,湖沼也日渐消失。

但是地名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上的水文特征。

这些通名反映的水文环境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造成的。

沟、渠、洼、坑多是由于历代修建城墙、宫殿、官府、庙宇等掘地取土、烧窑制瓦,形成连绵洼坑。

一些洼坑因雨季积水进而形成湖沼。

如“陶然亭湖”是修建南城墙取土所致,“孙家坑”是修筑隆福寺取土的洼坑,“太平湖、泡子河”是积水洼地。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水质清洁的被保留,成为游览场所。

排水不通,水有臭味的被掩埋或改为地下排水暗沟。

这些河、湖、沟、坑改变或消失以后,它们的名称还留在地名里。

现代“海”作通名的几个湖仍然名副其实,如“北海、中海、南海、西海、什刹海、前海、后海”。

但是,以“淀”为名的“海淀”,宣武白纸坊的“大小川淀”都干涸了。

以“河”为名的“泡子河(建国门)、南河泡子(宣武广外)、南河沿(东城东直门)、河沿(现名东不压桥胡同在东城交道口)”等现在已没有河的一丝踪影了。

以“水”命名的若干“水关胡同、水道子”也见不到水的影子了。

“南北池子”也该是与“河”有关的地名,因为“北池子”有“骑河楼街”。

地名里的“×滨河路、×滨海路、×河漕”也是有关水文环境的,如“滨河巷、滨河里、滨海胡同”。

以“冰窖”命名的地名集中在东城、西城,是旧时储存冬季冰块的地方。

“×斜街”地名都是河道经过之处。

北京街巷的规划历代都是东西南北纵横方向,非常规整,斜街是因河道而成的。

以“桥”命名的有一百四十多个,大多数是河道干涸后留下的桥梁名称,如“马市桥、象坊桥、虎坊桥、太平桥”现在都是宽广的大街。

下面以带“坑”和“洼”的地名作为典型例子,对这种地名的分布情况做详细分析。

“坑”字地名主要分布在东西城区、宣武区、朝阳区,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4-2。

介绍海淀区的ppt

介绍海淀区的ppt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 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 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60-70%;海 拔300-800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 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 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 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 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 榆等树木。
谢谢观看

海淀区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是著名的风景旅 游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 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区内有各类文物点 7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25处。西山山秀林密,古木参天。 凤凰岭、阳台山、鹫峰、百望山并列其间;南沙 河、京密引水渠、昆明湖、玉渊潭等水域点缀其 中。海淀区还开发建设了阳台山、凤凰岭自然风 景区和翠湖水乡风景区。2004年海淀区获得“全 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地势 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占 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 拔1278米;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35米左右。西部山区 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60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 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 西走向,把海淀区分为两部分,习惯上以此山为界,山之南称为山 前,山之北称为山后。 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 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 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 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 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 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1,冬季寒冷干 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 年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极端最 低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最 高气温为41.6℃。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于夏季的 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1%。 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 该区的气候特点。

平西纪念馆的简介

平西纪念馆的简介

平西纪念馆简介平西纪念馆简介一、历史沿革平西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为了纪念平西抗日战争历史而建立的纪念馆。

平西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平西纪念馆的建立,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二、建筑特色平西纪念馆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馆舍为四合院式布局,中央为纪念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抗日英雄雕塑,形象生动。

四合院内设有展览区、办公区、观众服务区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纪念馆的建筑特色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彰显了平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精神。

三、展览内容平西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实物展览和多媒体展示。

实物展览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战利品、生活用品、文献资料等,通过这些实物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生活状况。

多媒体展示则通过影视资料、音效等手段,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人物故事等,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四、教育活动平西纪念馆一直致力于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活动包括主题展览、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

主题展览以抗日战争历史为主题,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专题讲座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为观众解读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互动体验则通过模拟战斗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抗战时期的生活和战斗场景,加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认识。

五、未来展望平西纪念馆将继续发挥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我们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展览内容,提高展览水平;同时还将开展更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如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举办主题夏令营等;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扩大纪念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六、参观信息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收藏北京市,1980-2022,四十年的行政区划变迁史

收藏北京市,1980-2022,四十年的行政区划变迁史

收藏北京市,1980-2022,四十年的行政区划变迁史110000北京市1980年:110101东城区,2010年与崇文区合并,沿用东城区地名和原行政代码。

1980年:110102西城区,2010年与宣武区合并,沿用西城区地名和原行政代码。

1980年:110103崇文区,2010年撤销,原区划与东城区合并,使用东城区行政代码。

崇文区进入历史舞台。

1980年:110104宣武区,2010年撤销,原区划与西城区合并,使用西城区行政代码。

宣武区进入历史舞台。

1980年:110105朝阳区(未有变动)。

1980年:110106丰台区(未有变动)。

1980年:110107石景山区(未有变动)。

1980年:110108海淀区(未有变动)。

1980年:110109门头沟区(未有变动)。

1980年:110110燕山区,1986年撤销,原区划与房山县合并,改名为房山区。

燕山区进入历史舞台。

1980年:110111房山区,1986年由燕山区、房山县合并而来,并沿用至今。

1980年:110201昌平县,1982年变更110221,1999年撤县设区,改名为昌平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4,并沿用至今。

1980年:110202顺义县,1982年变更110222,1998年撤县设区,改名为顺义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3,并沿用至今。

1980年:110203通县,1982年变更110223,1997年撤县设区,改名为通州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2,并沿用至今。

1980年:110204大兴县,1982年变更110224,2001年撤县设区,变更为大兴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5,并沿用至今。

1980年:110205房山县,1982年变更110225,1986年撤销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改名房山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1。

房山县进入历史舞台。

1980年:110206平谷县,1982年变更110226,2001年撤县设区,变更为平谷区,行政代码变更为110117,并沿用至今。

「地图视界」北京市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

「地图视界」北京市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

「地图视界」北京市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1949~1951年(市内)•1949年•将原来划定的32个区,调整合并为20个区。

•1950年•将原来的20个区,调整合并为16个区。

(省际)•1950年•将河北省昌平县黑龙潭划归北京市。

1952~1955年(市内)•1952年•撤第五区、第九区、第十四区。

•第一区更名东单区,第二区更名西单区,第三区更名东四区,第四区更名西四区,第六区更名前门区,第七区更名崇文区,第八区更名宣武区,第十区更名东郊区,第十一区更名南苑区,第十二区更名丰台区,第十三区更名海淀区,第十五区更名石景山区,第十六区更名门头沟区。

•撤宛平县和门头沟区,设京西矿区。

(省际)•1952年•将河北省宛平县及房山、良乡2县的部分区域划归北京市。

1956~1957年(市内)•1956年•将河北省通县的金盏、孙河、上新堡、崔各庄、长店、前苇沟、北皋7个乡划归北京市东郊区。

•将河北省的昌平县(除高丽营外)划归北京市并改设昌平区。

•1957年•将河北省大兴县的新建乡划归北京市。

•将河北省顺义县的中央机场场区和进场公路划归北京市。

1958~1980年(市内)•1958年•撤前门区分别划归崇文、宣武2区;撤石景山区,划归丰台区。

•撤东单、东四2区合设东城区,撤西单、西四2区合设西城区。

•东郊区更名朝阳区,京西矿区更名门头沟区;撤通县和通州市合设通州区。

•撤房山、良乡2县合设周口店区;撤大兴县和南苑区合设大兴区。

•顺义撤县设区。

•1960年•昌平、通州、顺义、大兴分别撤区复设县,撤周口店区复设房山县。

•1963年•设区级石景山办事处。

•1967年•石景山办事处改设石景山区。

•1974年•设区级石油化工区办事处。

•1980年•撤石油化工区办事处,设燕山区。

(省际)•1958年•3月将河北省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5县及通州市划归北京市。

•10月将河北省的平谷、密云、怀柔、延庆4县划归北京市。

1950年的北京老地图,那时北京城区分内外城共12个区

1950年的北京老地图,那时北京城区分内外城共12个区

1950年的北京老地图,那时北京城区分内外城共12个区1950年的北京市老地图
地图名称为:《北京市街道详图》,编著者为郑奇影,杨柏如;上方为北京城区地图,下方三个小图为:华北交通图、颐和园名胜图、
北京市附近名胜图
查询了下北京的行政区划沿革:1949和平解放后,北京城区仍沿用旧行政区划,分为12个区,即内一区~内七区改为第一区~第七区、外一区~外五区改为第八区~第十二区。

上图为内城的第1-7区
上图为内城的第6区,标注了旧皇城、旧紫禁城
上图为外城的第8-12区
华北交通图
颐和园名胜图
北京市附近名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
1949年3月在海淀区现辖区域内正式设置单一行政区域,当时称“北平市第十六区”。

后两次更名,于1952年9
月1日命名为“海淀区”,1963年1月形成现辖区域。

2002年11月,区机关由临时驻地皇苑大酒店迁至位于长春桥路17号的新办公大楼。

商末西周,地属蓟国。

春秋战国,地属燕国。

秦置蓟县,地属蓟县。

魏晋时,分属蓟县、昌平县。

唐建中二年(781),折蓟县置幽都县,属幽都县、昌平县。

辽开泰元年(1012),幽都县改名为宛平县;属宛平县、昌平县。

金、元因之。

明正德元年(1506),升昌平县为昌平州。

属宛平县、昌平州。

清因之。

解放前,分属北平市郊区和河北省宛平县、昌平县。

解放后,北京市区划几经变更。

1949—1951年,先后为18区、16区、13区等。

1952年,设置海淀区。

本区西部、西北部山峦起伏,属西山,有大小山峰60余座,其中羊山顶海拔1278米,小冈口海拔I78米,山区面积占四分之一;南部、东部为平原,面积占四分之三。

主要河流有南长河、清河、万泉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等。

本区的海淀镇、中关村、学院路一带为著名的科。

技文化区。

区人民政府驻海淀镇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孕育着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科技文明融合的最新成果。

旖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发
达的现代科技产业,田园式的生态环境,这些使海淀成为中国最富魅力、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地区之一。

海淀区科研院所林立,高等院校密集,经济发展迅猛,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中央、军队机关众多,拥有首都政治和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以及文化、自然地理优势等明显的区位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其中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环渤海地区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发展的“龙头”和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正在加速建设中的海淀新区包括温泉镇、西北旺镇、上庄镇和苏家坨镇,面积约226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3% ;区域范围内有人口10.31 万人。

海淀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区,也是首都西北部的生态屏障,是海淀区实施“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是海淀新区的建设目标。

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将海淀新区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发达、现代化生活区;既有山水田园特色、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

海淀区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投资环境。

区政府推出" 一站式" 办公及其它人性化服务,大大简化
了投资手续,增强了便民性;先进的电子政务让企业、居住者足不出户可进行各项申报、审核, 办理相关事项;政府设有招商服务办公室、商贸资讯中心、企业培训中心、绿色通道为投资者提供全程服务。

海淀打造依法行政、务实、高效、富有亲和力的新时代服务型政府。

海淀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抓住北京承办2008 年奥运会机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生态产业,加快科技园区、北部新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未来5 年中,向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迈进。


殊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造就了海淀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浓厚科技、教育、文化氛围。

这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互相渗透,形成海淀科技、教育与文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新格局,正在成为现代高科技创新的活力之区,文化品味高雅、文化氛围浓郁的魅力之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和谐之区。

近年来,海淀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普示范城区、全国“两基” 、工作先进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区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和首都文明区等,生态建设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