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综合探测业务

合集下载

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要点分析

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要点分析

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要点分析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部门获取大气变化及气象数据的重要手段,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则是支撑这一手段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要点分析。

一、软件装备和运行1.硬件装备:根据软件操作要求,需要一台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脑,同时也要根据运行要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处理器、内存等。

2.软件安装:在安装前,需要检查电脑硬件和软件要求是否符合标准,并备份电脑数据,然后根据软件安装向导安装。

3.软件运行:打开软件前,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站,然后输入登录信息即可。

二、基本操作1.数据查询:根据数据类型、时间、地点等信息选择查询方式,进行数据查询。

2.数据采集:根据采集设备的要求连接设备,开启数据采集功能,并在选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采集。

3.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去噪、插值、平滑等处理。

4.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及时保存,防止数据丢失。

5.常规检测:对设备、工作站、地面气象观测站等进行常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三、技巧和注意事项1.努力学习:由于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功能复杂,涉及多种气象因素,需要不断学习提高。

2.沟通合作:地面气象综合观测需要多方合作,与本地气象署、使用单位等相互沟通,共同协调。

3.数据备份:地面气象数据有很高的价值,需要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4.防止病毒: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很容易感染病毒,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实时监控。

地面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使用要点分析如上所述,它在气象观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知识,才能更好的发挥它在气象观测中的作用。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综合气象业务工作是指对气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等工作,为各行各业提供气象服务和支持。

在这一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一、数据质量问题在气象业务工作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时常出现。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因为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数据缺失或错误。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2. 搭建数据质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数据异常及时进行修正或重新收集;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

二、预测准确性问题气象预测是综合气象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的气象预测对于各行各业的决策和安排起着重要作用。

气象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测准确性问题也是常见的。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加强对气象预测模型和算法的研究和改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2. 收集更多的气象观测数据,提高预测模型的数据基础;3. 加强气象观测网络建设,增加观测点密度,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三、应急响应问题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和紧急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应急响应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预案,明确各类气象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和责任分工;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及时共享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3. 定期组织模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四、服务质量问题综合气象业务的目标是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和支持,但实际工作中,服务质量问题时常出现。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服务;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3. 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估,对问题进行整改。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综合气象业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涵盖了气象预报、气候分析、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接下来将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

问题一:气象预报准确性不高在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气象预报准确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果预报不准确,将会对航空、农业、交通等各行各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观测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运用现代气象模型和数值预报方法,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3. 加强气象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气象观测和预报的能力。

问题二:气象数据处理困难气象数据处理是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常常会面临数据量大、处理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气象数据,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 引入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减少人工处理的工作量。

2. 开展气象数据共享与交流,通过合作来分担工作压力。

3. 加强气象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数据处理能力。

问题三:气候分析方法不统一在气候分析工作中,不同的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导致分析结果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统一气候分析方法和标准,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2. 加强气候分析人员的培训,在方法和标准上达成一致。

3. 推动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气候分析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高行业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问题四:沟通合作不畅在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不同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非常重要,但常常会面临沟通不畅、合作困难等问题。

为了改善沟通合作状况,可以考虑以下办法:1. 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

2. 定期召开会议,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气象数据和预报结果,以便各单位能够及时做出决策。

问题五:人力资源短缺综合气象业务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常常会面临人力不足的困境。

气象局综合业务学习计划

气象局综合业务学习计划

气象局综合业务学习计划一、背景介绍气象局作为国家气象事业的主管单位,负责监测、预报和服务气象灾害,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局的综合业务能力亟需提高。

因此,本次学习计划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气象局综合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以满足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气象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气象探测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全面了解气象预报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巧;4. 掌握应对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方法;5. 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学习内容1. 气象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1)学习气象观测的基本理论知识;(2)了解常用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3)反复实践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的操作。

2. 气象探测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1)学习常用气象探测方法和技术;(2)掌握气象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气象数据分析和处理实践。

3. 气象预报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巧(1)学习气象预报的理论基础知识;(2)了解常用的气象预报模型和方法;(3)熟悉气象预报技巧和实践操作。

4. 应对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方法(1)学习应对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2)了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法;(3)参与实际模拟演练和应急处置实践。

5. 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1)学习职业操守和工作道德;(2)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3)参与相关职业道德培训和活动。

四、学习方法1. 课堂学习(1)参加气象监测技术、气象预报理论、气象预测技术等专业课程;(2)参与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气象业务发展动态。

2. 实践操作(1)参与气象观测和数据采集工作;(2)参加模拟演练和实际应急处置活动。

3. 自主学习(1)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提高专业知识水平;(2)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专业软件进行实时关注和学习。

综合气象业务专业岗位职责(共4篇)

综合气象业务专业岗位职责(共4篇)

综合气象业务专业岗位职责(共4篇)第1篇:综合业务柜员岗位职责综合业务柜员岗位职责一、审查各种票证以及印鉴的初审(印鉴还需事后监督复审),无误后进行账务处理。

二、在授权权限之内(超过权限的,必须经主管柜员授权),及时办理开、销户、现金收付、电子转账以及查询等临柜业务,坚持一户一清,做到核算准确、处理及时;对大额业务、错账冲正、抹账等特殊业务必须经主管柜员授权后办理,不得擅自处理。

三、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本柜员的各种业务用章、印鉴卡及本人名章,登记本柜所设的各种登记簿(卡折开销户、卡折挂失、查询查复、授权、反洗钱、金农卡、尾箱现金及重空、款项交接、重空使用销号、假币收缴、大额提现审批、错账冲正等)四、负责保管本柜员现金、重要单证;按规定办理业务所需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缴、出售、使用、保管、登记,确保账、证、款相符。

五、协助做好内外对账,及时收回对账回单。

六、严格执行《固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综合业务系统通存通兑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及时准确办理电子转账、大额支付、系统内往来业务,确保账务的准确。

七、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执行存款实名制,严格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开立账户,做好客户身份的联网核查。

八、接收打印、审核有关资料,做好待解报单处理及查询查复工作。

九、保管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其他应收应付款挂账存根联、及时清理有关账务。

十、营业终了,按规定进行轧账,确保所记录的流水账日终(日中)轧账平衡。

核对现金、重要单证并经事后监督员审核无误后,共同将现金、重要单证、印章、柜员卡整点、封箱、上双锁。

十一、负责本柜凭证的整理核对,做到盖章、分录齐全、正确。

及时与事后监督员办理凭证等会计资料的传递、交接。

十二、负责本柜台使用机具、设备的清洁。

十三、及时清理柜面杂物,关闭本柜电源。

第2篇:综合业务柜员岗位职责综合业务柜员岗位职责一、审查各种票证以及印鉴的初审(印鉴还需事后监督复审),无误后进行账务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气象业务是一项重要的行业,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有效处理方法:1. 气象数据采集和处理问题:气象数据是进行气象预报和分析的基础。

常常会遇到数据采集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数据处理出现错误的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和流程,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要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和算法的选择,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气象预报准确性问题:气象预报是气象业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常常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首先要加强观测和监测工作,及时获取气象数据,不断完善气象观测网络。

要建立先进的预报模型和算法,提高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加强预报技术的培训和交流,提高预报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3.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问题:气象灾害是综合气象业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发生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防范和应对。

要加强与各级政府、救援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要加强公众的气象灾害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4. 气象业务服务能力问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是评价一个气象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当承担大型气象工程或者气象服务项目时,常常会面临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确保气象业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加强设备和技术装备建设,提高气象观测和预测的能力。

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气象研究和应用,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还会涉及到其他一些问题,如气象数据的安全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分析引言气象探测系统是指用于监测和分析大气环境的设备和技术集合,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并提供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所需的信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气象探测系统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气象探测系统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因为气象数据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气象探测系统的市场规模主要受制于气象监测的需求,因此这个市场与气象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从2019年到2024年,全球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X%。

该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增长受许多驱动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1.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提高,使得对气象探测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从而帮助气象学家和政府机构进行天气预报和灾害管理。

2.航空业的需求:航空业对准确的气象数据有着极高的需求。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天气信息和风切变等数据,以确保飞行安全。

3.农业的需求:农业行业对气象数据有着重要的依赖性。

农民可以利用气象探测系统提供的气象数据进行农作物的合理种植计划和灌溉管理。

4.能源行业的需求:能源行业需要准确的气象数据来进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规划和运营。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风速、风向等数据,以帮助能源公司进行可靠性和效率的评估。

5.海洋业的需求:海洋业需要气象数据来进行海洋气象和海洋气候研究。

气象探测系统可以提供海洋气候数据,从而为海洋工程、航海和海洋保护等领域提供帮助。

市场趋势除了市场驱动因素,还存在一些市场趋势,将对气象探测系统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1.技术的进步:随着技术的发展,气象探测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

现代化的气象探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

2.数据分析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气象数据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总结出当前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工作制度不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专业人才培养、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以及提高观测站网覆盖面等方面进行加强改善。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引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基础,为天气预测预报、气候分析及气象服务等各类气象研究提供了准确、有效、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手气气象数据资料。

伊吾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天山东段的北麓,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境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降水量分布不均,风、雪、洪、旱以及虫灾多发,是自治区易灾县,属于五类高寒艰苦地区之一。

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县级气象台站的工作量和方式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提高了观测质量,但同时也存在多种问题制约着其工作的开展。

1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开展近几年,伊吾县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得到很大的优化,已经初步构建较完善的综合观测体系,有1个国家基本站,属于国家二类艰苦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县17个乡镇,同时结合农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气象服务需求,推进了应用气象观测站建设,实现了对气温、湿度、低温、风速风向、雨量、能见度、日照、天气现象等要素的自动化监测、网络传输和无纸化服务,如在淖毛湖气象站安装的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实现了对淖毛湖地方特色农产品晚熟哈密瓜生长关键期内气温、湿度、企业、风向风速、雨量、地温、土壤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准确监测,为晚熟哈密瓜关键农事期提供规范化的服务材料,为晚熟哈密瓜品质及产量增产增收提供精准气象数据支撑和有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自2020年4月1日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迈入全面自动化后,由原来的每3小时一次的人工观测到自动气象站加密每5分钟一次再到一分钟一次的自动化观测的实现,自动气象站覆盖省、市、县(区)、乡镇等,台站观测业务实现从数据采集向运行保障、数据分析等转型升级,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气象观测更加精密,为精准预报、精细化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科技支撑,气象观测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减轻了基层人员的业务工作量,台站由观测守班转向数据应用,工作将更加集约高效,可更好地履行预报、服务等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观测发展简史
3、大气遥感探测发展阶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 1960年4月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发射成功 1966年地球静止卫星云图传真成功,可以探测大范围大气参量连 续变化。 4、现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发展
附注:
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 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 包括现场测量和遥测方式 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 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 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

一、大气探测业务概述
二、天基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三、空基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四、地基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一、大气探测业务概述
―气象探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 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系统观察和测 量。”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大气探测,借助各种仪器和装备,对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 行的直接或间接的探测。 ——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对地球表面一定 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 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 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大气探测学主要研究大气状态和过程的信息探测技术、探测方 法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大气科学的 基础学科,并使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多 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立学科,处于大气科学发展的前沿。
美国华盛顿(2003.7.31)

地球观测组织 GEO 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
成员包括58个国家、欧盟以及 43个国际组织。

地球观测系统 EOS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s
由天基、空基和地基对大气、海洋、湖泊和陆地观测 组成。以前这些观测都是分散的,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全球陆地观测系统


(GCOS)
(GOOS) (GTOS)
国际科学联合会
联合国环境署
(ICSU)
(UNEP) (UNESCO/IOC)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海洋委员会
世界气象组织 (WMO)

我国有34个站纳入其中
海洋综合观测系统
Integrated Ocean Observing System
2、准确性
观测记录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WMO提出了气象观测的仪器系统所要求的和可达到的 准确度。
使用良好的仪器系统进行正确操作可达到所规定的 准确度。但在实践中,并非总能维持这种情况。 良好的观测实践需要熟练的技能、培训、装备和支 持。这些条件并非总能在足够程度上具备。
3、比较性
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 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 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 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气象观测必须按照气象站的设置、仪器架设与操 作的类型和条件而定。使用者可能需要知道观测的环 境。在气候研究中,必须详细地考查气象站的历史沿 革。这一点现在变得特别重要。
知识 将观测转化为高级形式: 信息 产品 数据
观测系统的分类
(以传感器工作所在ed) : 传感器位于地球表面, 或直接架设在地球表面的观测系统,例如:各类 地面观测站 (In Situ),海洋浮标站观测等;
空基观测 (Air-borne) :传感器位于地球表面以上, 但是在大气层以内的观测系统,例如:无线电探 空、飞机观测等; 天基观测 (Space-based) :传感器位于地球大气层以 外的观测系统,例如:气象卫星。
Ship observations
ASAP
Moorings
Drifting buoy
WMO/OMM
JCOMMOPS Argo
in situ Observing Platform Support System
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基本上没有地基和空基观测 系统。海洋气象观测是我国气象观测最薄弱系统之一。
Polar Orbiting Satellites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轨道平面的倾角接近90°, 且与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 定的取向。轨道的高度较 低,周期较短。
静止气象卫星
Geostationary Orbiting Satellites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 平面的倾角等于0°,与 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且与 地球自转始终保持同样的 角速度和方向。
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利用先进的技术,能适 应预报业务需求的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综合气象观测:对各种尺度的大气和地球表面状
态要素、参数和制约其变化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 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 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
气象观测的基本原则
1、代表性
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
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观测资料所需要的密度或分辨率,与分析和应用相适应 的各种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两者均有关。水平尺度同现 象的时间尺度密切相关。 气象观测根据其用途应使之具有代表性。例如,天气观 测站典型的代表区域需要达到其周围100km的范围,以便确 定中尺度和较大尺度的现象。对于小尺度或局地的应用来 说,代表区域可能为10km大小或更小。 气象站的暴露状况是决定其代表性的关键因素。气象站 的代表性误差要远大于单纯的仪器系统的误差。
世界气象组织(WMO)主要观测系统
全球天气监测计划 WWW ( World Weather Watch ) 全球观测系统 GOS (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 全球大气监测(GAW) 世界水文循环观测系统(WHYCOS) 全球陆地水文监测网(GTN-H)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GOS)
特点:我国首次携带11台探测仪器的卫星平台
FY-1携带仪器
(1)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 (2)空间环境探测器 FY-1A,1B 5 通道 FY-1C,1D 10 通道 FY-3 特点: 光谱范围广,探测通道多, 空间分辨率高 ◆紫外、可见、红外、微波(FY-1 仅可见和红外) ◆共99个光谱通道(FY-1有10个可 见和红外) ◆ 250m分辨率(5个通道) (3) (4) (5) (6)
The purpose of GOS is to provide, from all parts of the globe and from outer space, high-quality, standardized observations of the state of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surfa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weather analyses, forecasts and warnings and for other applications in support of WMO programme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WMO/OMM programmes.

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 GEOSS Global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of System 全球地球观测系统十年执行计划
将这些观测集合为一体,综合研究这些观测要素的相互作用。

在2005年2月17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次 地球观测高峰会上通过,近60个国家共同签署
GEOSS: A Global, Coordinated, Comprehensive
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任务: 1. 为天气预报,特别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
供全球的温、湿、压、云、辐射等参数 2. 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 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 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 理参数 4. 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 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
气象综合探测业务
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 吕文忠 2012年5月
努力实现气象事业发展目标
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
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大力发展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科学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现 代 气 象 业 务 体 系

WMO/OMM
全球表面观测基本站
全球区域基本天气观测网(RBSNs)
4000个台站
全球高空(天气)观测站:900个
我国参加数据交换的87个站为全球天气预报作出贡献
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观测
(我国瓦里关山观测站是重要观测站之一)
全球大气化学观测
几个全球联合观测计划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天基观测系统发展趋势
卫星遥感向对地综合观测发展
把气象、海洋、环境、资源、地震等不同观测目的的不同 应用目的的多种遥感仪器集中于一个观测平台
遥感探测向“四高两全一多”发展
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精度 以及全球、全天候、多波段观测
向主动和被动多源遥感相结合方向发展
寻求有效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将微波、红外、可见光多频 段多通道、主动与被动等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提供更确定、 更丰富的定量信息。
and Sustained System of Observing Systems
GEOSS的地球观测应用拓展到九大领域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趋势
由天基、空基和地基观测系统组成的立体观测网 从地面、高空到星际空间、从区域范围到全球空 间尺度、从大气物理参数到大气化学微量成分、以及 涵盖海洋、陆地、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长期不间断的 综合观测 从人工观测到自动化遥感遥测,从定性观测到定量 观测,从以地基观测为主到以天基观测为主,固定观 测与移动观测相结合 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术,实现高精度、高 时空分辨率、连续、自动、一体化定量观测,各种观 测数据的融合和共享能力明显提高 观测与预报的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