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跨度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在建筑设计和工程中,大跨度空间结构是指那些跨度较大、内部空间较为宽阔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需要特殊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安全地承受各种荷载,并满足功能需求。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结构力学、材料科学、施工工艺等多个领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设计原则设计大跨度空间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结构稳定性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荷载传递、应力分布、挠度控制等因素,确保结构在各种外部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

施工可行性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通常体量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作业空间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功能需求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会用于会展中心、体育馆、机场等场所,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需求,如观赏性、照明、通风等方面。

常见结构形式大跨度空间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穹顶结构:利用曲面形式来实现大跨度封闭空间,典型的代表是圆顶体育馆。

•悬索桥:利用悬索来支撑桥面,跨度较大,适用于跨越河流、峡谷等场景。

•桁架结构:由杆件和节点组成的桁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空间屋顶结构。

•拱形结构:借助弧形结构来实现大跨度空间的覆盖,适用于建筑物的支撑结构。

实际应用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体育馆:体育馆的设计往往要求大跨度空间结构,以容纳体育比赛和观众席。

•机场候机厅:现代机场的候机厅通常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提供宽敞的候机区域。

•会展中心:会展中心需要大型展览空间,大跨度结构能够提供灵活的展览空间。

•火车站站厅:为了满足高铁的乘客流量需求,火车站的站厅通常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提供宽敞的候车区域。

结语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宽敞的室内体验。

设计和建造大跨度空间结构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稳定、安全、美观的建筑作品。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
在建筑与工程领域,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设计师们在创造更加宏伟、实用和美观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的特点、工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特点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其需要考虑的跨度较大,横跨空间的能力要求较高。

这要求结构设计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自重,同时保持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荷载。

另外,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美学因素,使建筑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

工程应用
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现代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体育场馆、展览馆、航站楼、大型会议中心等建筑往往需要大跨度空间结构来满足大空间内部活动的需求。

例如,鸟巢体育场的结构设计采用了大跨度空间结构,使得观众在体育赛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不断提高,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更多的新材料将被运用到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中,例如碳纤维、高强度玻璃等,以实现更轻更坚固的结构。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使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维护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是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信心未来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将会更加美观、实用和可持续。

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的发展将在未来继续受到关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将为这一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跨度空间结构越来越多的在各领域运用,本文先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起源与历史进行介绍,再对空间结构委员会成立三十年来在空间结构领域作了介绍,重点系统论述了三十年来各时期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与应用情况。

全面阐述了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近期发展的特点,包括在各类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情况、空间结构体系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关键词:发展历程,我国进展1.简介:横向跨越6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可称为大跨度空间结构。

常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包括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篷帐张力结构等。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各国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发展都极为重视,例如国际性的博览会、奥运会、亚运会等,各国都以新型的空间结构来展示本国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空间结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建筑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2.大跨度发展历程:实际上,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穹隆具有用最小的表面封闭最大的空间的优点。

效仿洞穴穹顶,人们建造了许多砖石穹顶,如我国东汉时期河南洛阳的地下砖砌墓穴,公元前1185年古希腊迈西尼国王墓等。

古罗马最著名的穹顶是万神殿,也是建筑史上最早、最大跨度的拱建筑。

被誉为展现穹力的杰作。

然而,在尚无力学与结构理论以前,凭借已有的经验与大胆探索来建造房屋,难免发生事故。

公元537年东罗马帝国建造的圣索亚教堂,还有公元1612年建造的罗马圣彼得教堂都出现多较严重问题。

1742年罗马教皇下令检查圣彼得教堂问题原因,三位科学家经过认真调研和计算分析后,作出了解决方案。

这工程实例表明工程结构经验时代的结束和科学时期的到来。

工程结构的发展推动了理论研究的进步,理论成果的指导完善了工程实践,这是建筑结构科学得以不断进步的历史规律。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飞快进步。

生铁材料出现以后引起了建筑结构革命性的变化。

1787年英国出现机扎熟铁条,1831年英国有出现机扎出角铁,1845年法国人碾压出熟铁工字梁。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

结构类型
1
折板屋顶结构
2
壳体屋顶结构
3
架屋顶结构
4
悬索屋顶结构
5
充气屋顶结构
一种由许多块钢筋混凝土板连接成波折形的整体薄壁折板屋顶结构。这种折板也可作为垂直构件的墙体或其 他承重构件使用。折板屋顶结构组合形式有单坡和多坡,单跨和多跨,平行折板和复式折板等,能适应不同建筑平 面的需要。常用的截面形状有V形和梯形,板厚一般为5~10厘米,最薄的预制预应力板的厚度为3厘米。跨度为 6~40米,波折宽度一般不大于12米,现浇折板波折的倾角不大于30°;坡度大时须采用双面模板或喷射法施工。 折板可分为有边梁和无边梁两种。无边梁折板由若干等厚度的平板和横隔板组成,V形折板是无边梁折板的一种常 见形式。有边梁折板由板、边梁、横隔板等组成,一般为现浇,如1958年建成的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 会 议 厅 的 屋 顶 , 是 意 大 利 P . L . 奈 尔 维 设 计 施 工 的 。 •他 按 照 应 力 变 化 的 规 律 , 将 折 板 截 面 由 两 端 向 跨 中 逐 渐 增 大 结构。这种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防震性能好。构架高度 较小,能利用较小杆形构件拼装成大跨度的建筑,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大跨度架结构,外形 可分为平板型架和壳形架两类,能适应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多种平面形状。平板型架多为双层,壳形架有单层 和双层之分,并有单曲线、双曲线等屋顶形式。
大跨度空间结构
建筑名词
01 定义
03 结构类型
目录
02 简介 04 发展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发展都极为重 视,例如国际性的博览会、奥运会、亚运会等,各国都以新型的空间结构来展示本国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空间 结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建筑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1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儿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

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1)平而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1型和11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丨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而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曲而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

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主要有球而网壳、双曲而网壳、圆柱而网壳、双曲抛物而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而还是空间曲而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结构设计知识:大跨度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结构设计知识:大跨度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结构设计知识:大跨度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大跨度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在桥梁、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候机厅等场所中广泛应用。

大跨度结构不仅展示了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同时也对结构设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跨度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如体育场馆需要能够承载大量观众。

最后,也需要满足美学要求,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既要满足实用性,同时也要符合建筑美学的要求。

在大跨度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双曲面结构、空心结构等。

这些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建筑用途,针对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设计。

例如,体育场馆常采用桁架结构,可以满足大跨度和大荷载的需求。

大跨度结构分析也是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采用有限元分析等现代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大跨度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从而确定结构强度和安全系数。

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验证结构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和美学要求。

除了结构分析,大跨度结构的制造、运输和安装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特别是运输和安装过程的限制,才能最终实现大跨度结构的成功建造。

总的来说,大跨度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稳定性、使用需求和美学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如何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在结构设计方案中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并通过精确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荷载和变形情况,是大跨度结构设计与分析的核心要点。

在今后的大跨度结构设计中,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对结构性能要求的提高,设计者需要不断创新,更好地利用现代结构分析和制造技术,设计出更安全、更美观的大跨度结构。

浅谈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知识分享

浅谈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知识分享

浅谈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施工技术,通过对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类型及其施工特征进行介绍,结合钢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类别,对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分析、归纳与总结,包括吊装、滑移、拼装、焊接等工序,仅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滑移;拼装当前,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加上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及经验、理念等,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出现,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包括机场建筑、体育馆等都采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屋盖结构体系。

现就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及其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类型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建筑是指横向跨越30m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当前世界上使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各大建筑中,最典型的代表即奥运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对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奥运建筑起着推动作用。

其中,奥运历史上著名的罗马体育馆主要采用装配现浇式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而巴塞罗那圣乔地体育馆采用了网壳结构。

其中,大跨度钢结构的类别主要如下所述:1.1网架结构网架结构主要指的是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稳定性好、外形美观的特点。

1.2网壳结构网壳结构与空间杆系结构较为相似,平板网架型的空间杆结构是通过杆件根据规律而组成网格,并结合壳体结构布置成一定的空间架构,因此,它不仅具备杆系的性质,而且同时具备壳体的性质。

网壳结构主要通过壳内两个方向的拉力、压力或剪力进行逐点传力。

例如: 1967年建成的郑州体育馆,采用肋环形穹顶网壳,其平面直径64 m,矢高9.14m,此为国内跨度最大的单层球面网。

又如1988年建成的北京体院体育馆,主要采用带斜撑的四块组合型双层扭网壳,其平面尺寸为59.2m2,矢高3.5m,挑檐3.5m,此为我国跨度最大的四块组合型扭网壳。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一)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一)

简述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一)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1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

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

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跨度空间结构
作者:康纪平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机场、车站、体育场馆、桥梁等设施大都属于大跨度建筑,其结构形式多样、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简单介绍了大跨度空间结构及大跨度结构建筑实例。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一直渴望建筑能够提供更大跨度和空间,空间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建筑史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发展都极为重视,以新型的空间结构来展示本国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空间结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建筑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二、大跨空间结构简介
横向跨越60m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可称为大跨度空间结构。

常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包括充气结构、折板结构、悬索结构、网壳结构、网架结构、篷帐张力结构等。

以下将简单介绍网壳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

(一)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是一种与平板网架类似的空间杆系结构,系以杆件为基础,按一定规律组成网格,按壳体结构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

网壳结构兼有杆件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受力合理,可以跨越较大的跨度。

刚度大,结构变形小,稳定性高,节省材料。

建筑造型优美,应用范围广,在建筑平面上可以适应多种形状,如圆形、矩形、多边形、扇形以及各种不规则的平面,在建筑外形上可以形成多种曲面。

杆件单一,安装简便快速,适应采用各种条件下的施工工艺,不需要大型设备,综合效益较好。

例如1989年建成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平面尺寸为,采用人字形截面双层圆柱面斜拉网壳。

又如1988年建成的北京体院体育馆,采用带斜撑的四块组合型双层扭网壳,平面尺寸为59.2m见方,矢高3.5m,挑檐3.5m,为我国跨度最大的四块组合型扭网壳。

(二)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是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

具有空间受力小、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安全储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

缺点是汇交于节点上的杆
件数量较多,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

例如首都机场机库,平面尺寸,采用平面网架结构,只有大门中间有一个柱子。

(三)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由柔性受拉索及其边缘构件所形成的承重结构,是最古老的结构形式之一。

索的材料可以采用钢丝束、钢丝绳、钢铰线、链条、圆钢,以及其他受拉性能良好的线材。

悬索结构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抗拉性能,可以做到跨度大、自重小、材料省、易施工。

例如江阴大桥桥型采用主跨为1385m的钢悬索,是我国第一座跨径超越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建成时在已建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三、国内外大跨度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发展历史
国外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得比较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建造多数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最早是使用石头建造,混凝土出现后发展为以混凝土为主建造,随着钢筋加入结构工程,将混凝土受压性能与钢筋良好的受拉性能结合,使大跨度空间结构实现了质的提升。

之后,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各种复合材料加入到建筑工程中,空间结构从质量、跨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内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兴起建造。

近年来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迅速,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将成为我国空间结构发展的里程碑。

公元前1000多年便出现了空间结构,古希腊迈西尼(Mycenae)国王墓砖砌穹隆,直径14.78m;万神殿(Pantheon)是古罗马最著名的穹顶,约始建于公元前14年,是建筑史上最早、跨度最大的拱结构,直径达43.5m;公园537年,东罗马帝国建造圣索菲亚教堂(Sancta Sophia),用砖砌筑;公元1912年,波兰洛兹格拉夫(Wroclaw)市纪念大厅,是一座带肋穹顶,直径达65m;公元1922年,由瓦尔特.鲍尔斯菲尔德(Walter Bauersfeld)建造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薄壳穹顶诞生,净跨25m,厚度只有60.3mm;公元1612年建造的罗马圣彼得教堂(SantPeter)用砖石建造,中央大厅之上覆盖直径为41.91m的大穹顶。

(二)国外大跨空间结构建筑介绍
札幌穹顶体育场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于2001年3月落成启用,可容纳42,122名观众,是一个棒球与足球两用的有盖体育场。

其建筑面积有53800㎡,总楼面面积为97503㎡。

上盖直径为245m,看台倾斜度为30度。

首尔世界杯体育馆(Seoul World Cup Stadium)位于韩国首尔麻浦区,2001年12月落成启用,占地约21.7万㎡,全场拥有6.5万个座位,是世界上惟一一座内部建有地铁站的运动场馆。

首尔体育馆在设计方面别出心裁,从外观来看,它借鉴了韩国传统器皿——八角托盘的造型,表达了国民喜迎宾客的诚意;由16根桅杆作支撑的银白色顶棚,既像一只凌空飞舞的盾形风筝,又像一艘穿梭于码头的巨型帆船。

多伦多天穹巨
馆于1989年投入使用,是世界上第一座屋顶能够自由开合的多功能运动场。

穹顶的高度为
86m,直径达208m,由4块金属盖板组成,其中3块可以平移或旋转。

天穹体育馆内设有6.6万个观众席,还可容纳8架波音747飞机或616头非洲象。

(三)国内大跨空间结构建筑介绍
首都体育馆于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

占地面积7公顷,平面呈矩形,建筑物东西长122.2m,南北长107m。

比赛大厅屋盖净跨,屋盖结构为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

上海体育场(Shanghai Stadium),又称“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大型室外体育场和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万㎡。

设计上采用了外环圆形,内环椭圆形,呈波浪式马鞍形的整体结构。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处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南部,占地30万㎡,可容纳观众80012人。

于1998年12月31日动工兴建,2001年9月22日落成。

创造了国内体育场馆六个“最”:在国内同类场馆中建设速度最快;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好;最早采用分开的“缎带”式屋顶;电子田径记分系统最先进;电子显示屏效果全国最佳;舞台——舞台规模最大。

在设计上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型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

体育场盖顶分东、西两片钢屋架,重达11000吨,弯曲地坐落在21组塔柱上。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建筑面积约13.6万㎡,观众席位62000座。

体育场的上空有两条跨度近400m的大拱,每个大拱约1400吨的重量及45度的倾角使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成为世界少有的难题。

于2002年8月18日正式开工,2004年底建成,2005年5月1日交付运行。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东西长轴212.2m,南北短轴143.64m,高46.68m,地下最深32.50m,周长达600余米,院高46.68m。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

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
四、结语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未来前景广阔。

我国在大跨度结构建筑方面起步较玩,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落后。

但发展迅速,已建成一些世界级的大跨空间结构建筑,在某些技术上甚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石麟,姚谏. 中国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C].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地震出版社,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 1992: 34-36.
[2]完海鹰,黄炳生. 大跨度空间结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王典武. 大跨度异型钢桁架安装过程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青岛理工大学,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