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实例分析
大跨度建筑的混合空间结构案例分析

大跨度建筑的混合空间结构案例分析作者:张玥明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 ;要:以大跨度建筑的混合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工程概况、结构体系两个方面分析当代国内案例,重点对大跨度建筑的混合空间结构的特点和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为以后大跨度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提供启发与参考,关键词:大跨度建筑;混合空间结构;拱-壳结构;悬索-拱结构一、概述混合空间结构,指的是将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拱式结构、薄壁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和薄膜结构等不同形式的结构经过合理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形式。
它充分发挥了各种结构及各种材料的特长,弥补了单一大跨结构受力、材料上的不足,使结构更广泛的适应于多种建筑功能并增大了建筑造型的灵活性。
一般来说,建筑形体轮廓由巨大的刚架、拱、悬索或斜拉结构作为巨型骨架而形成;屋盖造型则由骨架上布置的平板网架、网壳、桁架、悬索或薄膜结构形成。
通常,混合空间结构由刚架、桁架、拱、薄壁、网架、网壳、悬索、薄膜结构的两种或者三种结构单元组成。
在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时应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保持结构受力的均匀合理,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尽量采用预应力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结构受力性能、使整体结构刚柔并济,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并保证施工简洁,造价合理的原则。
二、案例分析(一)武汉火车站1、工程概况武汉火车站是全国四大铁路网客运中心之一,也是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公路三者的无缝对接。
它的建筑面积为33.2万㎡,建筑高度为59.3m,建筑主体采用了拱-网壳结构。
2、结构体系武汉火车站由中央站房、南侧雨棚、北侧雨棚三部分组成。
武汉火车站中央站房的屋面支承结构由五榀主拱、半拱和斜立柱共同支撑,五榀主拱的基本间距为64.5m,最大主拱跨度甚至可达到116m。
主拱、半拱共同承担着楼面梁的支承任务,由于共用支撑结构,楼面结构与屋面结构有间接的联系;中央站房的屋盖采用网壳覆盖,其中上下弦采用圆管、腹杆两种形式。
悬索理解——大跨度建筑设计分析

•
•
1794年,Fuss在一次悬索桥的设计中収现荷重沿悬索 的跨距均匀分布时形成的“抛物线”。“抙物线” 理论之所以被重视,丌仅仅是因为“抙物线”是简单 的二次函数,而且由于在很多情况下,悬索的荷重确 实是沿悬索的跨距均匀分布的。
但对于自重是沿曲线均匀分布的悬挂绳索,“抙物线” 理论的计算只是“悬链曲线”展开级数式叏前一项进 行改造后的近似计算,其适应范围为中央挠度系数等 于百分之八左右。
1 刚不柔
• 大跨度空间结构分类中,大体分为三类:
实体结构(刚性结构):拱、穹顶、折板、薄壳 网格结构:网架、网壳、悬索 张力结构(柔性结构):膜、混合结构
•
悬索作为一种受拉构件,丌能单独作为承重构 件,而须不其他结构配合。
•
悬索结构便于建筑造型,适应于各种建筑平面 和外形轮廓,因而能较自由地满足各种建筑功 能和表达形式的要求。
悬索结构
以一系列叐拉钢索为主要承 重构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 成各种丌同形式的布置斱式, 幵悬挂在边缘构件或支撑结 构上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
• •
1、刚不柔 2、平面不空间
•
• • • •
3、叐力特点
4、材料特性 5、几何形式 6、传力斱式 7、建筑形式
•
• •
8、跨度
9、可不那哪些结构相结合使用 10 预应力索网的工程实例
•
下部支承结构一般是受压构件,常采用柱结构
10 预应力索网的工程实例
——加拿大卡尔加里滑冰馆
结构体系:鞍型索网
几何形状柱的安装来自梁安装完毕索网安装完毕
索网网格平面图
屋面板安装
网格结构相对复杂,外部围合 的平面多为囿形、斱形,斲工 复杂。结构特性介于刚性和柔 性之间,轻盈不厚重平衡。不 线结构比,可以在两个斱形达 到很大跨度。
房屋 建筑学 大 跨度 建筑构造 大 跨度 建筑结构型式与建筑造型

房屋建筑学大跨度建筑构造大跨度建筑结构型式与建筑造型大跨度建筑结构型式与建筑造型结构是房屋的骨架,是形成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的物质基础,结构是在特定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下运用力学原理创造出来的。
某种新的结构一旦产生并在工程实践中反复出现时,便会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
可见结构技术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在大跨度建筑中尤其如此。
通过上述例子说明,在建筑设计中,选择结构型式不仅是结构工程师的工作,也是建筑师的职责,现代建筑的特点是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高度统一。
建筑师只有对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征和适用范围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自由地进行创作,把结构型式与建筑造型融为一体。
现就大跨度建筑常见的各种结构型式及其建筑造型作介绍。
一、拱结构及其建筑造型拱结构及其建筑造型(一)拱的受力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拱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型式。
由于拱呈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变矩值可以降低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跨度的梁结构断面小,故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
但是拱结构在承受荷载后将产生横向推力,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必须设置宽厚坚固的拱脚支座抵抗横推力。
常见的方式是在拱的两侧作两道厚墙来支承拱,墙厚随拱跨增大而加厚。
很明显,这会使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受到约束。
拱的内力主要是轴向压力,结构材料应选用抗压性能好的材料。
古代建筑的拱主要采用砖石材料,近代建筑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有的采用钢桁架拱,跨度可达百米以上。
拱结构所形成的巨大空间常常用来建筑商场、展览馆、体育馆、散装货仓等建筑。
(二)拱的型式拱结构按组成和支座方式不同分为三铰拱、两铰拱和无铰拱三种。
(三)拱结构的建筑造型拱结构的造型主要取决于矢高大小和平衡拱推力的方式。
拱的矢高对建筑的外部轮廓形象影响最大。
矢高小的拱,外形起伏变化小,呈扁平状,结构占用的空间小,但水平推力和拱身轴力都偏大。
而矢高大的拱,外形起伏变化强烈,产生的水平推力和轴向力都较小,但拱身材料耗费量多,拱下形成的内部空间大,拱曲面坡度很陡,当采用油毡屋面时,容易出现沥青流淌和油毡滑移现象。
大跨建筑

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实例分析一、概述人类活动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类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也在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在空间上对大跨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建筑物的跨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尺度达150m以上的超大规模建筑已非个别;结构形式丰富多彩,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了许多新的空间结构形式。
例如 1975年建成的美国新奥尔良“超级穹顶”(Superdome),直径207m,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球面网壳;现在这一地位已被1993年建成直径为222m的日本福冈体育馆所取代,但后者更著名的特点是它的可开合性:它的球形屋盖由三块可旋转的扇形网壳组成,扇形沿圆周导轨移动,体育馆即可呈全封闭、开启1/3或开启2/3等不同状态。
1983年建成的加拿大卡尔加里体育馆采用双曲抛物面索网屋盖,其圆形平面直径135m,它是为1988年冬季奥运会修建的,外形极为美观,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索网结构。
70年代以来,由于结构使用织物材料的改进,膜结构或索-膜结构(用索加强的膜结构)获得了发展,美国建造了许多规模很大的气承式索-膜结构;1988年东京建成的“后乐园”棒球馆,也采用这种结构技术尤为先进,其近似圆形平面的直径为204m;美国亚特兰大为1996年奥运会修建的“佐治亚穹顶”(Geogia Dome,1992年建成)采用新颖的整体张拉式索一膜结构,其准椭圆形平面的轮廓尺寸达192mX241m。
下面我们来分析大跨度结构形式与造型分析二、结构形式与造型分析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30米以上的建筑,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影剧院、体育场、展览馆、大会堂、航空港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
在工业建筑中则主要用于飞机装配车间、飞机库和其他大跨度厂房。
1.拱结构及其建筑造型拱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由于拱成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弯矩可以降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跨度的梁结构断面小,故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
大跨度建筑的结构类型及造型

薄壳结构形式
筒壳 圆顶壳 双曲扁壳 双曲抛物面壳
双曲扁壳与双曲抛物面壳
北京火车站——双曲扁壳
薄壳结构的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是以各种几何曲面图形 为基本,有圆筒形、圆球形、双 曲抛物面形。 不简单重复上述基本形式,而是 巧妙地运用交贯、切割、改变参 数等方法,重新组合再创造。造 型独特新颖,突出建筑个性。
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馆
三束锥状双曲面薄壳交 汇于屋顶中心,立面呈 抛物线形,上下双层壳 板组成空腔壳体,平均 厚度18CM,仅为跨度的 1/144。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礼 堂
埃罗· 沙里宁,1/8球面薄壳,平面为曲边三角 形,边梁向上卷起,传递荷载至三个支座,地 下埋设水平拉杆,平衡推力,铜板覆盖,玻璃 幕墙曲面外墙。
肯尼迪机场候机楼
四片双曲面钢砼薄壳合围成 屋顶,展翅飞翔的大鸟。采 光带分开四部分,边梁朝支 座逐渐加宽,适应增大的内 力。模型实验,艺术与结构 的完美结合,没有生硬的几 何图形痕迹。
空间网格结构
多根杆件
以一定规律 节点连接
平板网架 曲面网壳 空间结构形式
1、多向受力结构,整体性强,稳定, 刚度大; 2、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压力,符合 材料特性,节省; 3、结构高度小,有效利用空间; 4、杆件规格统一,易于生产。
建筑大跨度结构案例分析

8.1膜结构:内蒙古达拉特旗第五中学 膜结构看台
8.2膜结构
9.1管桁结构:广州丫髻沙大桥主桥
大跨度桁架式钢管混凝土 拱桥的非线性稳定控制指 标,采用的竖转结构体系、 “变角度、变索力”的液 压同步提升技术和平转、 竖转相结合的施工控制技 术
9.2管桁结构:成灌快铁犀浦站
犀浦站采用高站台建 筑,为管桁结构加网 片结构,就是水立方 的建筑技术
1.2园拱屋顶结构:天津西站
金属编织状的屋面,跨度114米,施工人员先在空中10 米高架层上分组进行屋面拼接,然后再整体提升到50米, 即站房的主体结构 整个屋顶长度是386.15米,重量接近7万吨。 在拱顶拼接完后,采取液压千斤顶群提升,整 体提起来,再与两侧进行拼接,最终形成整个 的拱结构
2.1刚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
6.2:薄壳结构:黄石新体育馆
该体育馆造型 具有不规则、 多面、薄壳结 构的特点,是 全国第二座薄 壳结构设计建 筑——第一座 是广州歌剧院。 该体育馆的最 大跨度为111 米
6.3薄壳结构:广州歌剧院
广州歌剧院钢结构外壳采用 空间组合折板式三向斜交网 壳结构,钢结构总重约 10000吨,其中铸钢节点约 1100吨。整个结构为空间极 不规则壳体结构,结构相互 关系错综复杂,造型别具一 格,宛如置于平缓山丘上的 两块美丽的石头,静静地卧 在珠江之畔。其中,“大石 头”是1800座的大剧场及其 配套的设备用房、剧务用房、 演出用房、行政用房、录音 棚和艺术展览厅;“小石头” 则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及配 套餐厅。两者皆为屋盖、幕 墙一体化的结构,整体外壳 最大长度约120米,高度43 米。
2.2门式刚架结构
• 门式刚架是目前国内应用 最为广泛的轻型钢结构。 近年来本公司研究人员结 合工程设计对门式刚架结 构受力性能、结构体系布 置、节点变形性能、吊车 梁优化设计和结构抗震性 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部 分研究成果已为国家相关 规范所采用。本公司开发 的杆系结构分析设计软件 BSSAP含有门式刚架结构设 计模块,已成功用于百余 项门式刚架结构工程设计。 本公司受施工单位委托完 成的数十项门式刚架结构 工程优化设计,优化后经 济效益均十分显著,既为 建设商节约了大笔资金, 也为施工单位赢得了利润 空间
试析大跨度的建筑结构特点与建筑造型

试析大跨度的建筑结构特点与建筑造型摘要: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机构表现也变的多样化,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阐述了大跨度建筑结构的特点,已及进一步阐述了大跨度建筑结构表现的内在要求,在建筑行业之中,大跨度建筑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它被广泛的运用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中关键词:大跨度;建筑结构;结构特点与造型一、引言结构表现不仅能将设计手法转化为真实的建筑,还能够进行具有艺术性的结构形态的创造。
所以,结构表现实际上是贯穿于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的。
而从建构的角度来说,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是要保持融合的。
所以,尽管利用计算机能够进行任何结构体系的分析,却无法完成对建筑的结构表现的分析,进而不利于设计者进行建筑的创作。
因此,本文从建构角度,对当前流行的大跨度建筑的结构表现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大跨度建筑结构的类型及特点根据建筑的不同需求。
大跨度建筑结构有所不同,目前主要运用网架结构、壳体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这四种,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它们的特点:2.1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建筑结构。
它可以用多种建筑材料进行构建,包括木材、钢材、混凝土等。
网架结构不仅刚度很大、不易变形,而且各方面的承载力较均匀、自重也非常轻,正是因为网架结构有着许多优点。
使得它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用起来也相当灵活,适用的形式较多。
可以满足建筑大空间的需求,被广泛的与用到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
对于大跨度建筑来说。
其网架结构要满足它的承重能力。
要具备合理的承重系统。
在承受荷载方面要有合理的分工,明确不承受荷载的空间,将它们与承重系统分开进行设计。
在网架结构之中。
在进行室内空间进行划分时,主要依据空间的功能性,对空间形式不做具体要求,可封闭亦可开放。
对于网架结构来说。
它又可以分为单层平面网架、单层曲面网架、空间平板网架等结构形式,对于这几种主要的结构形式来做简单的介绍:①单层平面网架。
这种网架结构是由正方形的网格构成的,其放置方式比较灵活,即可正放亦可斜放,适用于一些方形的大型平面建筑。
10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

——网架结构的类型
类型 外形 平板(支座为简支)
曲面 (实质是一种挖空的薄壳) 不常用 层数 单层、双层、多层 材料 木、钢、钢筋混凝土
——平板网架的构成
平板网架 —— 构造简单:双层平 板,无侧推力,只 需简单支座 — —可覆盖各种形式 平面
●交叉桁架体系 (两向或三向;正 放与斜放)
——桁架结构的类型
类型
按构成
●三角形 结构高度最低 1/5-1/2 ≤18m
●拱形
受力最好
1/6-1/8
18-36m 60m
(无斜腹杆)
15-30m
●梯形
受力较好 ,制作方便 ,但自身结
构稳定性相对差些
1/6-1/8 18-36m 72m
按材料
●钢
适宜36m以上跨度,自重轻
●钢筋混凝土
——轴向受压(无弯距、只要求材料的受压 性能好,可以很薄。相同截面高的拱与梁, 由于前者的曲面作用,跨度相差n倍)
——有横向侧推力
三铰拱
两铰拱
无铰拱
承受拱水平推力的处理手法
1 由拉杆承受水平推力——拉杆拱 优点:支撑拱的侧墙不承受拱的推力,简化了支座受力
状况 单跨、多跨、高低跨;布局灵活,外形轻巧
30m...... 高跨比h/l=0.75
适用范围:体育馆、礼堂、食堂、菜场等 民用建筑。
刚架结构的形式: 三铰刚架——刚度稍差,跨度较小 两铰刚架——刚度大,跨度较大,不均匀沉降
时产生附加内力。 无铰刚架——刚度大,跨度较大,不均匀沉降
时产生附加内力。
钢架之间以纵梁及板整体连接(相当于肋形屋盖,钢架 相当于主梁)
——网架结构的造型要素
网架支撑方 式与建筑造 型
拱形网架支 撑在两排列 柱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构造作业——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实例分析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30m以上的建筑,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则规定跨度60m以上结构为大跨度结构。
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大会堂、航空港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
在工业建筑中则主要用于飞机装配车间、飞机库和其他大跨度厂房。
大跨度建筑在古代罗马已经出现,如公元120到124年建成的罗马万神庙,成圆形平面,穹顶直径达43.5m,用天然混凝土浇筑而成,是罗马穹顶技术的光辉典范。
罗马万神庙虽然大跨度建筑在古代罗马已经出现,但是大跨度建筑真正得到迅速发展还是在19世纪后半叶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近几十年中。
大跨建筑迅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使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需要建造高大的建筑空间来满足群众集会、举办大型的文艺体育表演、举办盛大的各种博览会等;另一方面则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大跨度建筑的进步。
一是需要,二是可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19世纪后半叶以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使大跨建筑有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新品种的钢材和水泥在强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轻质高强材料、新型化学材料、高效能防水材料、高效能绝热材料的出现为建造各种新型的大跨度结构和各种造型新颖的大跨度建筑创造了更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
大跨度建筑常用结构形式;大跨度常用建筑结构根据结构形式,受力构件排列组合不同可分平面平面机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两大类,共有八种。
它们是:平面结构体系有拱、刚架以及桁(héng)架。
空间结构体系有网架、折板(薄壳)、悬索、膜结构以及混合结构。
拱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由于拱成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弯矩可以降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跨度的梁结构断面小,故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
但是拱结构在承受荷载后将产生横向推力,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必须设置宽厚坚固的拱脚支座抵抗横推力。
常见方式是在拱的两侧作两道厚墙来支承拱,墙厚随拱跨增大而加厚。
很明显,这会使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受到约束。
拱的内力主要是轴向压力,结构材料应选用抗压性能好的材料。
古代建筑的拱主要采用砖石材料,近代建筑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有的采用钢衍架拱,跨度可达百米以上。
拱结构所形成的巨大空间常常用来建造商场、展览馆、体育馆、散装货仓等建筑。
拱结构按组成和支座方式不同分为三铰拱,两铰拱和无铰拱三种。
拱结构的造型主要取决于矢高大小和平衡拱推力的方式。
拱的矢高对建筑的外轮廓形象影响最大。
矢高小的拱,外形起伏变化小,成扁平状,结构占用的空间小,但水平推力和拱身轴力都偏大。
而矢高大的拱,外形起伏变化强烈,产生的水平推力和轴向力都较小,但是拱身材料耗费量多,拱下形成的内部空间大,拱曲面坡度很陡。
因为拱是一种有水平推力的结构,因此解决水平推力的方式不同,建筑的外形也会明显的不同。
因此解决拱产生水平推力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拱结构大跨度建筑的建筑造型。
刚架是横梁和柱以整体连接方式构成的一种门形结构。
由于梁和柱是刚性结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对梁有约束作用,因而能减少梁的跨中弯矩。
同样,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梁对柱也有约束作用,能减少柱内的弯矩。
刚架结构比屋架和柱组成的排架结构轻巧,可以节省钢材和水泥。
由于大多数刚架的横梁是向上倾斜的,不但受力合理,且结构下部的空间增大,对某些要求高大空间的建筑特别有利。
同时,倾斜的横梁使建筑的屋顶形成折线形,建筑外轮廓富于变化。
由于刚架结构受力合理,轻巧美观,能跨越较大的跨度,制作又很方便,因而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用于体育馆、礼堂、食堂、菜场等大空间的民用建筑,也可用于工业建筑,但刚架结构的刚度较差,当吊车起重量超过100KN时不宜采用。
钢制刚架结构的玻璃暖房钢架按结构组成和构造方式的不同,分为无铰钢架、两铰钢架和三铰钢架。
无铰钢架、两铰钢架是超静定结构,结构刚度较大,但当地基条件较差,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结构将产生附加内力。
三铰钢架则属于静定结构,在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结构不会引起附加内力,但其刚度不如前两者好。
一般来说,三铰钢架多用于跨度较小的建筑,两铰和无铰钢架可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
钢架结构常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为了节约材料和减轻结构自重,通常将钢架做成断面形式,柱梁相交处弯矩最大,断面增大,铰接点处弯矩为零,断面最小,所以钢架的立柱断面呈上大下小。
根据建筑造型需要,立柱可做成里直外斜,或外直里斜。
钢架多采用预制装配,用这些构件可组成单跨、多跨、高低跨、悬挑跨等各式各样的建筑外形。
屋脊一般在跨度正中间,形成对称式钢架,也可偏于一边,构成不对称式钢架。
某一钢架结构车站椼架是由杆件组成的一种格构式结构体系。
杆件与杆件的结合假定为铰结,所以在外力作用下杆件内力为轴向力(拉力或压力),而且分布均匀,故椼架结构比梁结构受力合理。
椼架的杆件内力是轴向力,而梁的内力主要是弯矩,且分布不均匀,梁的断面大小常以最大弯矩处的断面尺寸为整个梁的断面大小,因此梁的材料强度未得到充分利用。
椼架内力分布均匀,材料强度能充分利用,减少材料耗量和结构自重,使结构跨度增大。
所以椼架结构式大跨度建筑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体育馆、影剧院、展览馆、食堂、菜场、商场等公共建筑。
为了使椼架的规格统一,有利于工业化施工,建筑的平面形式宜采用矩形或方形。
桁架一般用木材、钢材、钢筋混凝土建造。
桁架形式分为三角形、梯形、拱形、无腹杆式和三铰拱式等各种形式。
三角形桁架可用钢、木或钢筋混凝土制作。
当跨度不超过18米时,构件内利较小,比较经济,仅适用于跨度不大于18米的建筑。
梯形桁架可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制作。
常用跨度为18到36米,桁架矢高与跨度之比一般为1/8到1/6。
梯形桁架的端部增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材料用量。
拱形桁架的外形呈抛物线,与上弦的压力线重合,杆件内力均匀,比梯形桁架材料耗量少。
无腹杆桁架的上弦为抛物线形,犹如拱,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竖杆和下弦受拉力,结构用料经济,由于无腹杆,结构造型简洁,便于制作,在桁架之间铺管道和进行检修工作均很方便,特别用于在桁架下弦有较多吊重的建筑。
桁架选型考虑的因素是: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跨度和何在大小、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当跨度在36米以上时,为了减轻结构自重,宜选择钢桁架;跨度在36米以下时,一般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桁架,有条件时最好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当桁架所处的环境相对湿度大于75%或有腐蚀性介质时,不宜选用木桁架和钢桁架,而应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
桁架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多用做屋顶的承重结构,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材料供应和经济的合理性,可设计成单坡、双坡、单跨、多跨等不同的外观和形状。
网格是一种由很多杆件以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
它具有下列优点:杆件之间互相起支撑作用,形成多向受力的空间结构,故其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有利于抗震;当荷载作用于网架各节点上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力,故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节省材料;网架结构高度小,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结构的杆件规格统一,有利于工厂化生产;网架形式多样,可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网架结构主要用来建造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屋顶,适用于多种平面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各种平面建筑。
网格结构网格结构按其外形分为平板网格结构和曲面网格结构两类,前者称为网架,后者称为网壳,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网架一般都是双层的,也可做成多层的;网壳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双层的。
网架自身不产生推力,支座为简支,构造比较简单,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建筑平面,所以应用广泛。
网壳多数是有推力的结构,支座条件较复杂,但外形丰富,建筑造型多变。
网架结构网壳结构网架和网壳结构的建筑造型:网格结构的建筑造型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结构的形式,二是结构的支撑方式。
平面网架的屋顶一般是平屋顶,但是建筑的平面形式可以多样化。
网壳的外形多变,如拱形网架的建筑外形呈拱曲面,但平面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多为矩形平面,穹形网壳的外形呈半球形或抛物面形等,平面则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网架及网壳的支承方式对建筑造型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网架和网壳的下部支承或为墙、或为柱、或悬挑、或封闭、或开敞。
应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跨度大小、受力情况、艺术构思等因素确定。
当跨度不大时,网架可支承在四周圈梁上,圈梁则由墙或柱支承。
这种支承方式对网架尺寸的划分比较自由,网架手里均匀,门窗开设位置不受限制,建筑立面不受限制,建筑立面处理灵活。
当跨度大时,网架宜直接支承与四周的立柱上。
这种支承方式传力直接,受力均匀,但柱网柱网尺寸要与网架的网格尺寸相一致,使网架节点正好处于柱顶位置。
穹形网壳结构——国家大剧院折板结构由折板和横隔构件组成,在波长方向,折板犹如一块折叠起伏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折板如同一钢筋混凝土梁,其强度随折板的矢高(f)而增加。
横隔构件的作用是将折板在支座处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它,折板会坍塌而破坏。
横隔构件可根据建筑造型需要来设计,如钢筋混凝土横隔板、横隔梁等。
折板的波长不宜太大,否则板太厚,不经济,一般不应大于12M。
折板结构按波长数目的多少分为单波和多波折板;按结构跨度的数目有单跨和多跨之分;若按结构断面形式分为三角形折板和梯形折板;若依折板的构成情况,又可分为平行折板和扇形折板。
平行折板构造简单,最常用。
扇形折板一端的波长较小,另一端的波长较大,成放射状,多用于梯形平面的建筑。
由于折板结构构造简单,又可预制装配施工,故被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可用于矩形、方形、梯形、多边形,圆形等平面。
由折板结构建造的房屋,造型新颖,具有独特的外观。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厅薄壳结构是用混凝土等刚性材料以各种曲面形式构成的薄板结构,呈空间受力状态,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内力,而弯矩和扭矩很小,所以混凝土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是空间结构,强度和刚度都非常好。
薄壳厚度仅为其跨度的几百分之一。
而一般的平板结构厚度至少是跨度的几十分之一。
所以薄壳结构具有自重轻、省材料、跨度大、外形多样的优点,可用来覆盖各种平面形状的建筑物屋顶。
但大多数薄壳结构的形体较复杂,多采用现浇施工,费工、费时、费模板,且结构计算较复杂,不宜承受集中荷载,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推广作用。
薄壳结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筒壳、圆顶壳、双曲扁壳,鞍形壳等四种。
每种形式的受力特点和产生的空间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来设计。
薄壳结构的建筑造型以各种几何曲面图形为基本特征,基本形式为圆筒形、圆球形、双曲抛物面形。
它与梁、板、架一类结构相比,在造型上独具特色,容易给人以新奇感,突出建筑的个性。
悬索用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以及下部的支承构件,使结构自重极大地减小,而跨度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