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操作装置,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重复性高、作业环境危险的工作。

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要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我们需要从整体系统结构、各部分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系统组成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工业机器人的主体框架,它由基座、臂部、手部等部分组成,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各部分。

其中,基座是机器人的底部支撑,臂部是机器人的动作执行部分,手部是机器人的操作器具,通过各部件的灵活组合,可以完成各种工业操作任务。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控制器用于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指令和控制,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完成各项操作任务。

三、各部分作用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的作用是支撑和连接机器人的各部分,使之能够进行灵活的运动和操作。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机器人的高效作业和灵活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传感器用于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控制器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指挥执行器完成任务。

这种自动化操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劳动强度,同时也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我认为,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制造。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和作用将会不断提升,我们期待工业机器人能够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便利。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对于提高整个生产效率和改善生产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机器人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的物理外形和各个部件的机械结构,如关节、链条、连接器、传感器等。

这些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动作范围和运动能力。

2.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传感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感知环境。

电气控制系统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械动作。

3.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单片机、PLC等,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负责运算、决策和监控机器人的各种功能。

4. 感知系统:包括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

感知系统可以获取到环境中的物体位置、距离、光照强度等数据,以辅助机器人的决策和动作。

5. 控制算法:包括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动作规划等算法,用于指导和控制机器人的各项动作。

控制算法可以使机器人对特定任务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行动。

6. 用户界面:通常是一台显示屏或者计算机界面,与机器人进行通信,可以通过界面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和监控。

用户界面还可以提供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实现使用者对机器人的控制和监控,并执行各种任务。

另外还有一些可选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的机器人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1. 操作系统:机器人可能运行一个特定的操作系统,如Linux 或Windows,用于管理和协调机器人系统的各项功能。

2. 数据存储和通信设备:机器人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存储和通信能力,以便存储和传输数据。

例如,机器人可以存储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和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数据。

3. 电源系统:机器人通常需要电源来驱动各个部件的工作,可以采用电池、电源适配器等不同形式的供电方式。

4. 人机交互接口:机器人可以配备触摸屏、声音识别、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设备,以便用户能够与机器人进行沟通和交互。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系统在组成部分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机器人四大系统组成部分

机器人四大系统组成部分

机器人四大系统组成部分机器人是一种具备自主行动和人工智能的机械装置。

它可以执行各种任务,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通常由以下四大系统组成: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智能系统。

一、感知系统感知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

感知系统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感知器件来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供控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用。

感知系统可以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视觉传感器能够帮助机器人识别和跟踪对象,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并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机器人进行处理。

声音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感知声音信号,如语音识别和声音指令等。

触觉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感知外部的接触力和压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操作。

力传感器可测量机器人施加的力或受到的力,以确保安全和精确度。

感知系统的作用是为机器人提供与环境的交互和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决策。

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并解释感知系统提供的信息,并针对性地生成控制信号以操纵执行系统。

它基于机器人的操作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算法和规划,将高级指令转化为底层的动作和运动。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它包括控制器、运动控制器、逻辑电路等。

软件方面,它包括运动规划算法、决策算法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执行任务的关键。

三、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的执行力部分,它将控制系统提供的控制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

执行系统通常由电动机、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组成,根据机器人的具体用途和任务要求进行选择。

执行系统的功能是根据控制信号实现机器人的准确运动和操作。

它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各种机械动作,如移动、抓取、举起等。

四、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的大脑,它赋予机器人智能和学习能力。

智能系统通过处理和分析感知系统提供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决策和行动。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一、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系统是由机器人本体、控制器、传感器、发动机、驱动器和操作平台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1、机器人本体
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由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及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它主要负责移动、完成指定的加工任务,具体的结构及性能根据具体的机器人类型而定。

2、控制器
控制器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外部信号并驱动机器人本体执行指定的任务,具体控制策略及实现方法根据机器人类型而定。

3、传感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作环境及机器人本体的变化,以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跟踪目标,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动机
发动机主要负责提供机器人本体的动力,发动机类型普遍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液体发动机和流体发动机等。

5、驱动器
驱动器是由驱动器控制器、变换器、伺服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的硬件系统,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的机械部件,实现机器人的精密运动控制。

6、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是由计算机、机器人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的系统,用于机器人操作前的程序设计、监控、仿真等任务,是机器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
一般情况下,实现臂部的升降、回转或或俯仰等 运动的驱动装置或传动件都安装在机身上。臂部的运 动愈多,机身的结构和受力愈复杂。机身既可以是固 定式的,也可以是行走式的,即在它的下部装有能行 走的机构,可沿地面或架空轨道运行。
常用的机身结构: 1)升降回转型机身结构 2)俯仰型机身结构 3)直移型机身结构 4)类人机器人机身结构
根据臂部的运动和布局、驱动方式、传动和导向装 置的不同可分为:
1)伸缩型臂部结构 2)转动伸缩型臂部结构 3)驱伸型臂部结构 4)其他专用的机械传动臂部结构
3.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形式
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形式基本上反映了机器 人的总体布局。由于机器人的运动要求、工作 对象、作业环境和场地等因素的不同,出现了 各种不同的配置形式。目前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形式:
36
1. 滑槽杠杆式手部
2.齿轮齿条式手部
4. 斜 楔 杠 杆 式
3.滑块杠杆式手部
5.移动型连杆式手部
6.齿轮齿条式手部
7.内涨斜块式手部
8.连杆杠杆式手部
手指类型:
吸附式取料手
吸式取料手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执行器,特别是用于搬 运机器人。该类执行器可分气吸和磁吸两类。 1)气吸附取料手
连杆(Link):机器人手臂上 被相邻两关节分开的部分。
刚度(Stiffness):机身或臂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它是用外力和在外力作用方向上的变形量(位移)之比来度量。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或者称坐标轴数,是指描述物体 运动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手指的开、合,以及手指关节的自由 度一般不包括在内。
• 圆柱坐标型机械手有一 个围绕基座轴的旋转运 动和两个在相互垂直方 向上的直线伸缩运动。 它适用于采用油压(或气 压)驱动机构,在操作对 象位于机器人四周的情 况下,操作最为方便。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描述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描述

UTACH/MIT 多指手 双拇指手
44
BH—II 三指手
四指灵巧手
最小的三指手
DLR多指手 哈工大多指手 灵巧的双手
45
手指关节的设计
手指主要用于抓握动作,要求动作灵活,刚度好,具有较大 的抓握力。就其手的结构而言,传动机构有三种方式:
1) 腱传动,特点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具有很高的抗拉强 度和很轻的重量,但刚性差,较大的弹性,不利于控制。 MIT手、JPL手和DLR-I手都是这种方式。 2) 齿轮传动,特点是传动比可靠,但是摩擦较大,有回程间 隙,占用空间大。
3) 连杆传动,刚度好,加工制造比较简单,高精度,能较好 的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要求。但是设计复杂,不 能精确地满足各种运动规律的要求。典型的如Belgrade手, NASA手等。 4)欠驱动手指关节
46
5 、移动机器人
1)车轮型
两轮型
三轮型
四轮型
2) 履带式
救 援 机 器 人
3)步行式(足式行走)
5、手部机构
机器人的手部是是最重要的执行机构。 机器人手部是机器人为了进行作业,在手腕上配置的操 作机构。因此有时也称为末端操作器。 由于机器人作业内容的差异(如搬运、装配、焊接、喷 涂等)和作业对象的不同(如轴类、板类、箱类、包类物 体等), 手部的形式多样。综合考虑手部的用途、功能和 结构持点,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1.卡爪式夹持器; 2.吸附式取料手; 3.专用操作器及换接器 4.仿生多指灵巧手。
手腕结构多为上述三个回转方式的组合,组合的方 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腕部结构的设计要满足传动灵活、结构紧 凑轻巧、避免干涉。机器人多数将腕部结构的 驱动部分安排在小臂上。首先设法使几个电动 机的运动传递到同轴旋转的心轴和多层套筒上 去。运动传入腕部后再分别实现各个动作。

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

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

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
一、概述
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传感器、控制器、操作元件和传
动机构等模块组成,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控制,具有动作精准、
处理速度快、操控灵活等优点,对于工业生产、制造、医疗、服务、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组成部件
1、传感器:机器人系统的传感器是将环境中的信息转化成机械所能
处理的信息的装置,是实现感知能力的基础。

一般的机器人系统,会包括
触觉、视觉和声学等传感器,为机器人实现更全面的感知功能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持。

2、控制器:控制器是机器人系统中的智能中枢,它能够接收传感器
发送的信息,并根据程序分析处理,最终指挥机器人的每个元件完成正确
的动作,可以说机器人中的所有控制逻辑全靠控制器来实现。

3、操作元件:机器人系统的操作元件包括夹爪、臂膀、腿部及其他
结构机构,它们是机器人实现外界任务的执行器,通过控制器指挥其完成
正确的动作。

4、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电机、减速机、导轨、传动带、减震器等
组成,不仅可以起到传动作用,还可以给机器人的每个部件提供动能,从
而让机器人能够运动、进行任务操作。

三、应用。

机器人系统组成

机器人系统组成
机器人系统结构
➢ 机器人系统通常由机械部分,控制系统,人机操作界面组成。 ➢ 机器人本体通常有四轴、六轴两种机械本体,有些还有七轴本体。 ➢ 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控制电机的伺服、用于外部的IO端子组成,集
成在控制柜中。 ➢ 人机操作界面主要就是示教器。
1
机器人系统结构
2
机器人系统结构
各部分名称: ① 底座 ② 转盘 ③ 平衡配重 ④ 连杆臂 ⑤ 手臂 ⑥手
3
机器人轴说明
各轴正负方向
4
各关节电机说明
各轴电机
5
各轴机械零点
6
机器人铭牌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线包
8
线缆接口
9
示教器
smartPAD 示教器
操作机器人需要通过示教器来操作。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
机器人 机械本体 非 运 动 机 械 控制系统 感 知 系 统
运 动 机 械
微 电 脑
机器人的感官——传感系统(感知系统)
机器人的身体内,有许多不同的传感器 在工作,为机器人提供信息输入。 红外线传感器让机器人 “看到”障碍物; 声音传感器让机器人 “听到”各种声音;
机器人的大脑——主控系统(微电脑)
完成预定功能
思考:
道路两旁的风向标、弹跳蛙、手表是机器 人吗?
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
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 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 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技术的本质 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只要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 力的自动化机器,都属于机器人系图并遵照执行, 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结果。具体来说,和人 类智能类似, 机器人通过感官——传感系统获得信息, 经过机器人的大脑——主控系统的处理、 判断、决策,再发出指令给机器人的执行
机器人的主控系统(机器 人思考、判断和决策中枢)负 责接收传感器传回来的信息, 经过一定的处理,然后发出控 制命令,指挥机器人的机械部 分执行各种动作。 机器人主控系统的核心是单片机,即集成 在一个单一的芯片内的一台微电脑。
机器人的身体——机械本体
机器人的机械本体是机器人行动的基础。 原动机 机 械 本 体 传动 执行 为机器人提供动力 将原动机的动力转变为执 行部分所需的运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