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兽医寄生虫整理资料

兽医寄生虫整理资料

注意:这是我根据自己的笔记整理的,仅供参考。

大家结合自己的笔记和教材进行复习。

红字部分是我个人觉得相对重要的内容。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若有错误请谅解。

题型:选择40分,40个;名词解释10分,5个;简答29分;驱虫方案6分;论述15分。

1.寄生生活: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两个生物个体的互相关系中,其中一方永久地或暂时地寄居在另一方体内或体表,并以对方的体液、组织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同时给对方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起对方死亡。

2.寄生虫:寄生虫是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3.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寄居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4.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病变的现象。

5.多寄生现象:动物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虫种寄生时,称为多寄生现象。

6.内寄生虫:凡寄生于宿主动物内脏器官及组织中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如:蛔虫、球虫等。

7.外寄生虫:凡寄生于宿主动物体表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如虱、蜱、蚤等。

8.永久性寄生虫: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动物体上进行的寄生虫称为永久性寄生虫,如旋毛虫、虱等。

9.暂时性寄生虫:只有在采食时才与宿主动物相接触的寄生虫称为暂时性寄生虫,如蚊、虻、蜱等。

10.土源性寄生虫:只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也称为单宿主寄生虫,如球虫,猪蛔虫等。

11.生物源性寄生虫:有一个以上宿主的寄生虫,也称多宿主寄生虫,如莫尼茨绦虫等。

12.专一性寄生虫:指寄生于一种特定宿主的寄生虫,如鸡球虫、人体虱等。

13.非专一性寄生虫:指寄生于多种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14.专性寄生虫:必然是长久性寄生虫,如日本分体吸虫。

15.兼性寄生虫:指可以营寄生生活,也可自由生活的种类,如类圆线虫。

16.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做终末宿主。

17.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做中间宿主,如小土窝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

兽医寄生虫期末复习资料

兽医寄生虫期末复习资料

兽医寄生虫期末复习资料兽医寄生虫期末复习资料寄生虫是兽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寄生虫可以在动物体内寄生,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在兽医学中,对寄生虫的研究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兽医寄生虫的期末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领域。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主要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大类。

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动物体内的虫子,如蛔虫、钩虫等;外寄生虫则是指寄生在动物体表的虫子,如跳蚤、蜱虫等。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和传播方式,还可以将其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的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和繁殖过程。

不同寄生虫的生活史各有特点,但一般包括寄生虫的感染、发育、成熟和繁殖等阶段。

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三、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寄生虫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食物、水源、昆虫媒介等。

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的传播。

四、寄生虫的病理学寄生虫感染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学变化,包括机体免疫反应、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等。

了解寄生虫的病理学变化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寄生虫的诊断和治疗寄生虫的诊断和治疗是兽医学中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寄生虫卵检查、血液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不同寄生虫需要采用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六、寄生虫的防控措施寄生虫的防控是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防控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管理、药物预防和疫苗接种等。

不同寄生虫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控措施。

七、寄生虫与人类健康寄生虫不仅对动物健康有影响,对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寄生虫可以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引起人类寄生虫病。

了解寄生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八、寄生虫的研究进展寄生虫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寄生虫常规知识归纳

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寄生虫常规知识归纳

兽医寄生虫学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刚地弓形虫的免疫逃避机制是组织学隔离;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淡水鱼是华支睾吸虫补充宿主;东毕吸虫病最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毛蚴孵化法;牛胎生网尾线虫病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贝尔曼氏法;日本分体吸虫病感染性阶段是胞蚴;弓形虫病颌下与腹下水肿虫卵检查时检出淡黄色、椭圆形无卵盖虫卵,在其一侧又一个小棘,卵壳内层有一薄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和淡水鱼;马结膜、瞬膜上可见有米粒大到黄豆大的出血斑是伊氏锥虫病;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扁卷螺;蛭形巨吻棘头虫病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水洗沉淀法;猪球虫病可用磺胺治;球形病原内出现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仔猪可能感染球虫病;蛔虫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伊维菌素;歧腔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各阶段顺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感染性阶段是尾蚴;扩展莫尼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矛形歧腔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牛仰口线虫粪便发黑,有时带有血液粪便中检出大量头部向背侧弯曲、口囊大呈漏斗状、长15~25mm长的虫体;在马肠系膜根部形成动脉瘤的圆线虫幼虫是普通圆线虫;大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驽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是硬蜱;在红细胞内发现小于红细胞半径的梨子形虫,该虫体应是马巴贝斯虫;小钩锐形线虫寄生于鸡的肌胃;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发现大量绦虫,严重者甚至堵塞肠道是矛形尖带绦虫;氯羟吡啶治疗住白细胞虫;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犬栉首蚤、吡喹酮;猫的肛门周围有小芝麻粒大小白色节片出现,使肛门部瘙痒,为充满虫卵的“孕节猫绦虫病;犬巴贝斯虫病从口、鼻流出具有不良气味的液体。

尿呈黄色至暗褐色,血涂片检查在红细胞边缘检出椭圆形长度为1.5~2.5、肌注硫酸喹啉脲、传播媒介是硬蜱;狄斯蜂螨寄生于蜂的体表;甲酸治疗蜂螨有效;蜜蜂孢子虫病中肠颜色由蜜黄色变为灰白色,中肠外表环纹消失,失去弹性,极易破裂;132、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和多种温血脊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作为执业兽医,掌握寄生虫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寄生虫知识的重点:
1.常见寄生虫种类:常见的寄生虫包括钩虫、绦虫、蛔虫、蚤子、跳蚤、蜱虫等。

2.寄生虫传播途径:寄生虫主要通过口部、鼻部、皮肤、毛发、粪便、尿液等渠道传播。

3.寄生虫对动物健康危害:寄生虫会导致动物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腹泻、呕吐等症状,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4.寄生虫防治方法:应定期给动物驱虫,保持动物饮食营养均衡,保持动物住所清洁卫生,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5.常见驱虫药物:驱虫药物包括氨苯蝶啶、吡喹酮、噻虫嗪等,应根据动物种类和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

掌握以上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的健康,提高执业兽医的专业水平。

- 1 -。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执业兽医寄生虫知识重点
作为执业兽医,寄生虫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以下是一些重点:
1. 寄生虫分类:常见的寄生虫有线虫、原虫、吸虫、绦虫和蜱类等。

2. 寄生虫感染方式:可以通过食物、饮水、感染的动物、土壤和昆虫等途径感染。

3. 寄生虫症状:不同的寄生虫感染会引起不同的症状,例如消瘦、贫血、腹泻、呼吸困难等。

4. 寄生虫防治: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方法包括定期驱虫、饮用干净水、避免食用未加工的肉类、清洁饲养环境等。

5. 驱虫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吗啉胍、阿维菌素等,但不同寄生虫需要不同的驱虫药物。

6. 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一些寄生虫也可以通过人畜共患的途径传播疾病,如犬细小病毒、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

7. 宠物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些宠物寄生虫还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细小型心丝虫病、猫钩虫病等。

作为执业兽医,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寄生虫防治知识和技术,为宠物健康保驾护航。

兽医寄生虫复习资料.doc

兽医寄生虫复习资料.doc

兽医寄生虫复习资料兽医寄生虫学:研宄家商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所引起疾病的科学。

胎生:雌虫受精后不产卵而直接经发育产出幼虫,卵生:产出的虫卵A胚胎尚未分裂或肝胎处于分裂状态的繁殖方式。

宿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毐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

终木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冇性殖阶段所寄虫的宿主带虫宿主:宿主被感染后处于隐形感染状态,体内有一定数量的虫体,也称为带虫宿主。

卵胎生:雌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直接产出含幼虫的卵,随即在外界环境中孵出第一期幼虫。

带虫免疫现象: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一定数呈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宥一定的免疫效力,一旦宿主体内的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

媒介:指脊椎动物帘主之间起传播寄虫虫病作川的低等动物,尤其指传播血液寄生虫病的吸血节肢动物。

生物性传播者:菜种生物在传播病源过程中,病源体在其体内进行-•段吋间发育起到既是宿主乂是传播媒介的作用。

感染性虫卵:幼虫发育到感染阶段,仍衔在卵壳内不孵出。

感染性幼虫:幼虫发育到感染阶段即对宿主具冇感染力时已从卵内孵出。

细颈囊尾拗病: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生长发育中,经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各发育阶段虫体的形态和生活>』性相似,只是发育程度不同,称为不完全变态。

变态:寄生虫的虫卵到成虫的发宵过程屮,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态。

一宿主蜱:幼蜱若蜱成蜱在同一宿主体上完成二次蜕变及三个吸血活跃期,成虫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的蜱。

而宿主蜱:发育在两个宿主体内完成,即幼虫寻得宿主吸血,蜕变成若虫;若虫饱血后落地蜕变成成虫,成虫再爬到同种或不同种的另一宿主体吸血,交配后落地产卵。

这种蜱成为二宿主蜱。

三宿主蜱:幼蜱若蜱成蜱三个阶段分别在三个宿主体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脱皮产卵的蜱。

蜕化:简述下列寄生虫病的主要临床痖状兔疥螨病:兔疥螨病先发于嘴舁周围及脚爪等部位,严重者蔓延至全身.患部发红剧痒,形成小结节甚至血钮脓钮。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兽医寄生虫学》1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兽医寄生虫学》1

《兽医寄生虫学》-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一.寄生虫与宿主类型(一).寄生虫与寄生虫类型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动物。

2.寄生虫类型(1).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绦虫、吸虫等;外寄生虫:寄生于皮肤表面的蜱、螨,虱等。

(2).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钩虫等;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多种绦虫和吸虫等。

(3).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长久性寄生虫:蛔虫,绦虫;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蚊子等。

(4).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专一宿主寄生虫:人的体虱只寄生于人,鸡球虫只感染鸡等;非专一宿主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可以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和人。

一般来说对宿主最缺乏选择性的寄生虫,是最具有流动性的,危害性也最为广泛,其防治难度也大为增加。

(二).宿主与宿主类型1.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2.宿主的类型(1).终末宿主: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人是猪带练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寄生于猫的小肠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速殖子、慢殖子和包囊)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其补充宿主是蚂蚁。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叫转运宿主: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但保持感染性,鸡吞食含有异刺线虫的蚯蚓可感染异刺线虫,所以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7).带虫宿主(带虫者):牛的巴贝斯虫。

(8).传播媒介: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巴贝斯虫等。

兽医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第一章绪论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学科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寄生虫学阶段,实验寄生虫学阶段,现代寄生虫学阶段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1、共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三种方式2、★寄生生活:是生物间相互的一种类型,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采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对被寄生物造成损害,在上述关系中,寄生的一方就是寄生虫,被寄生的一方称为宿主。

3、寄生虫: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4、★土源性寄生虫:是指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是指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的反之而后强致病力,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6、★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7、贮藏宿主:是指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的宿主8、保虫宿主: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之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9、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低等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10、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继发感染11、★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如一个非专性的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12、★人畜共患病:第三章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2、蠕虫包括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等;原虫包括:锥虫,弓形虫,巴贝斯虫,球虫等第四章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一、吸虫1、无体腔,无肛门,体壁负责代谢活动,原肾管型排泄系统,除分体科外,均为雌雄同体,虫体有两个吸盘2、生活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注:日本血吸虫没有雷蚴期)二、绦虫(雌雄同体)1、无体腔和呼吸器官,没有消化系统,体壁负责代谢,全身分为头节,颈节,链体三部分★解离:绦虫随着新节片的不断生成,老的节片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保持绦虫每个虫体的固有长度,这种现象叫做解离,圆叶目是真解离,假叶目是假解离2、生活史:虫卵(圆叶目的卵无卵盖,假叶目的卵有)→中绦期→成虫★假叶目的中绦期:原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实尾蚴或裂头蚴(在第二中间宿主)★圆叶目的总绦期:似囊尾蚴型,囊尾蚴型(包括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三、线虫(雌雄异体)(大多数雄虫尾部有交合伞)1、消化道完全,分口,咽,肠,肛门,单管型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有肾型和管型两种大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或胎生(旋毛虫)★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然停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的虫卵★感染性卵囊:与感染性虫卵一样,只是感染性卵囊是针对原虫而言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质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2、生活史: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旋毛虫型,旋尾线虫型,原圆线虫型,丝虫型,龙线虫型、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型,蛲虫型,毛尾线虫型,钩虫型,圆线虫型四、棘头虫1、虫体为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等不同形态,前端有一个与身体成嵌套结构的,可以伸缩的吻突,其上有有小棘或小钩,体不分节,有假体腔,无消化系统2、生活史:中间宿主为食粪甲虫和昆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这是我根据自己的笔记整理的,仅供参考。

大家结合自己的笔记和教材进行复习。

红字部分是我个人觉得相对重要的内容。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若有错误请谅解。

题型:选择40分,40个;名词解释10分,5个;简答29分;驱虫方案6分;论述15分。

1.寄生生活: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两个生物个体的互相关系中,其中一方永久地或暂时地寄居在另一方体内或体表,并以对方的体液、组织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同时给对方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起对方死亡。

2.寄生虫:寄生虫是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3.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寄居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4.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病变的现象。

5.多寄生现象:动物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虫种寄生时,称为多寄生现象。

6.内寄生虫:凡寄生于宿主动物内脏器官及组织中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如:蛔虫、球虫等。

7.外寄生虫:凡寄生于宿主动物体表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如虱、蜱、蚤等。

8.永久性寄生虫: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动物体上进行的寄生虫称为永久性寄生虫,如旋毛虫、虱等。

9.暂时性寄生虫:只有在采食时才与宿主动物相接触的寄生虫称为暂时性寄生虫,如蚊、虻、蜱等。

10.土源性寄生虫:只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也称为单宿主寄生虫,如球虫,猪蛔虫等。

11.生物源性寄生虫:有一个以上宿主的寄生虫,也称多宿主寄生虫,如莫尼茨绦虫等。

12.专一性寄生虫:指寄生于一种特定宿主的寄生虫,如鸡球虫、人体虱等。

13.非专一性寄生虫:指寄生于多种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14.专性寄生虫:必然是长久性寄生虫,如日本分体吸虫。

15.兼性寄生虫:指可以营寄生生活,也可自由生活的种类,如类圆线虫。

16.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做终末宿主。

17.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做中间宿主,如小土窝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

18.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如蚂蚁为双腔吸虫的补充宿主。

19.储藏宿主:有些种类的寄生虫可以在某些动物体内长期存活,但并不进行发育和繁殖,这种动物叫做储藏宿主,也称转运宿主或转续宿主。

如蚯蚓是比翼线虫的储藏宿主。

20.保虫宿主:在多宿主寄生虫的宿主中,主要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可寄生于其他一些宿主,但不那么普遍。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通常把不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例如,牛、羊的肝片吸虫除主要感染牛、羊之外,也可感染某些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就是肝片吸虫的保虫宿主。

保虫宿主是重要的感染源。

21.带虫宿主:某种寄生虫在感染宿主体内,随着机体抵抗力增强或通过药物治疗,宿主处于隐性感染阶段,宿主对寄生虫保持一定的免疫力,临床上无症状,但体内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样的宿主称为带虫宿主。

22.超寄生宿主:寄生虫本身被寄生物所寄生的现象称为超寄生。

例如,犬复孔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犬虱或蚤体内,虱或蚤即为超寄生宿主。

23.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24.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夺取宿主的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与免疫损伤,继发感染。

25.寄生虫的感染来源:患寄生虫病的动物和带虫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病人和带虫者;外界环境中被寄生虫感染的中间宿主、补充宿主、储藏宿主和传播媒介。

26.寄生虫的传播途径:①经口感染:如球虫;②经皮肤感染:如日本血吸虫、仰口线虫、皮蝇幼虫等;③接触感染:如螨、虱、蚤等外寄生虫和马媾疫锥虫、胎儿毛滴虫等生殖道寄生虫;④经生物媒介感染(蜘蛛昆虫传入):包括机械性传播和传播性传播(生物性传播),如巴贝斯虫、锥虫、住白细胞虫等;⑤经胎盘感染:如新孢子虫、弓形虫、牛弓首蛔虫等;⑥自身感染:如患有钩绦虫病的病人自身感染囊尾蚴。

27.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叫做寄生虫的生活史或发育史。

28.生活史可分为:①直接发育:指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参加的生活史类型。

②间接发育:指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参加的生活史类型。

29.寄生生活建立需具备的条件:①寄生虫必须有其适宜的宿主;②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寄生虫,而且这种寄生虫处于感染阶段;③寄生虫必须与宿主有接触的机会;④寄生虫必须具有它所需要的感染途径。

30.寄生虫的诊断: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治疗性诊断,病理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

31.EPG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

32.弓形虫的免疫逃逸机制:组织隔离33.确诊寄生虫病最可靠的方法是病原的检查。

34.绵羊痒螨检查采集病料部位:病变皮肤与健康皮肤的交界处。

35.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囊和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

肝片吸虫成柳树叶状。

36.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活史:肝片形吸虫的发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参与,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主要为小土窝螺。

成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入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孵出毛蚴。

毛蚴游动于水中,找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进而发育成为毛蚴、雷蚴和尾蚴。

尾蚴成熟后离开螺体,黏附于水生植物的草叶上或浮游于水中而形成囊蚴。

牛、羊等动物吞食了含囊蚴的水或草而感染。

囊蚴于动物的十二指肠脱囊而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后经肝包膜钻入肝脏,在肝实质中的童虫,经移行后到达胆管,发育为成虫。

童虫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经总胆管而进入肝脏。

童虫在肝脏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动物体内可存活3~5年。

37.治疗肝片吸虫病的药物:双酰胺氧醚,溴酚磷,氯氰碘柳胺钠,碘醚柳胺钠,三氯苯唑(对4日龄以上的肝片形吸虫有明显杀灭作用),硝氯酚(本药主要适用于慢性病例,对童虫无效),丙硫咪唑(广谱驱虫药,对线虫、吸虫、绦虫均有效,又称抗蠕敏,剂量为牛20~30mg/kg体重,绵羊为10~15mg/kg体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硫双二氯酚(又称别丁,牛按40~50mg/kg体重,羊80~100mg/kg体重)。

38.姜片吸虫病是由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是严重危害猪和儿童健康的人兽共患吸虫病。

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扁卷螺。

39.治疗姜片吸虫病的药物:硫双二氯酚(按60~100mg/k g体重的剂量),硝硫氰胺,硝硫氰醚,吡喹酮(特效药,按30~50mg/kg体重的剂量)。

40.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各种吸虫寄生于羊、牛等反刍动物的瘤胃和胆囊壁上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

41.前后盘吸虫活体时呈粉红色,虫体肥厚,圆锥形或纺锤形,其中间宿主为扁卷螺。

42.治疗前后盘吸虫的药物:硫双二氯酚(别丁,治疗牛、羊前后盘吸虫病最有效的药。

牛按60~80mg/kg体重,羊80~100mg/kg),氯硝柳胺,溴二羟苯酰苯胺。

43.日本分体吸虫病是由分体科、分体属的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犬等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肝门静脉系统和肠系膜静脉系统的血管内,造成宿主不同程度的损害为特征的人兽共患地方流行性寄生虫病。

简称日本血吸虫病或血吸虫病。

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3个省、市和自治区。

湖北、湖南为重灾区。

44.日本分体吸虫成虫雌雄异体,虫体呈长圆柱状,外观似线虫。

雄虫粗短,乳白色,有抱雌沟,睾丸7枚;雌虫较雄虫细长,暗褐色,前细后粗,子宫开口于腹吸盘下方的生殖孔,内含50~300个虫卵。

卵壳较薄,无卵盖,在其一侧有一小棘,卵壳内层有层薄的胚膜,内含一个成熟的毛蚴。

45.日本分体吸虫生活史:日本分体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雌虫一般不能单独发育成熟,雌、雄成虫终生处于合抱状态。

雌虫在近肠壁或肠黏膜下层的小静脉中产卵。

产出的虫卵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一部分沉积在大肠壁。

虫卵在宿主组织内发育成熟,卵内形成毛蚴。

毛蚴分泌溶蛋白酶类,可溶性抗原物质等透过卵壳,进入组织,可刺激局部形成脓肿,加上肠蠕动、腹内压力和血管内压力的增加,使肠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可随溃烂组织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后,在适宜的条件下,逸出毛蚴,找到适宜的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即钻入其体内,进而发育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

尾蚴具有细长尾干,尾干端部有分叉尾叶。

尾蚴成熟逸出螺体,是日本分体吸虫的感染性幼虫。

尾蚴遇到人或畜的皮肤时,即侵入皮肤,脱去尾部,成为童虫。

童虫钻入小淋巴管或小血管,到达静脉系统,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肺经左心、主动脉、肠系膜动脉、肠系膜静脉,移行到肝内的门静脉分支发育。

以小肠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作为营养。

接近成熟时,便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和直肠上静脉,以宿主血液为营养。

46.日本分体吸虫的致病作用:⑴幼虫的致病性:①尾蚴钻入皮肤后,可引起尾蚴性皮肤炎;②童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损害组织及器官。

⑵成虫的致病性:①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引起寄生部位的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②成虫以摄取大量红细胞为生,引起患者贫血。

⑶虫卵的致病性:虫卵沉积于肝和肠血管中,形成虫卵肉芽肿(又称成纤维细胞虫卵结节)。

⑷循环抗原引起的损害: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基底膜和关节滑膜等部位,导致超敏反应,引起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

47.日本分体吸虫病的临床症状:①一般黄牛的症状较重,水牛、羊和猪的较轻,马几乎没有症状。

②黄牛或水牛犊大量感染时,往往呈急性经过。

首先是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行动缓慢,体温升高达40~41℃,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带有黏液,甚至块状黏膜和血液。

后期黏膜苍白,水肿,日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③少量感染时,病程多为慢性经过。

病畜表现消化不良,发育缓慢。

患病母牛发生不孕、流产或产死胎、侏儒牛等现象。

48.日本分体吸虫病可通过直接涂片法、反复洗涤沉淀法和毛蚴孵化法等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

49.日本分体吸虫的治疗药物:吡喹酮(对人本分体吸虫成虫有特效,黄牛或水牛均为30mg/kg体重,山羊为20mg/kg体重,一次性口服。

注射剂为黄牛或水牛均为10~15mg/kg 体重,肌肉注射),硝硫氰胺,青蒿琥酯。

50.日本分体吸虫预防:⑴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诊。

阳性动物和病人采用吡喹酮治疗,可使感染率显著下降。

⑵切断传播途径:①灭螺:常用的灭螺药物有五氯酚钠和氯硝柳胺;②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③安全放牧,建立安全放牧区;④防止牛只的调动,患病牛必须就地治疗,根治后才能卖出或调运到其他地区。

⑶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加强个人防护。

51.东毕吸虫病是由东毕属的几种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和肠系膜静脉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