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

于凝胶型结构;介于其间的属于溶-凝胶型结构。不同的工程也对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有着 不同的要求:如用作胶粘剂,要求 PI 介于-2~2 之间;用作涂料时,要求 PI 介于-2~5; 用作灌缝材料,要求 PI 介于-3~1 之间;路用沥青一般要求 PI>-2。 3、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沥青在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出现裂缝或断开) 、除 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形状不变的性质,它反映沥青受力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沥青之所以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的延展性。 通常用延度作为延展性指标。其试验方法是:将沥青试样制成最小断面面积为 1cm2 的 8 字形标准试件,在规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 cm 计)称为延度,如图 6–7 所示。沥青的延度采用延度仪来测度,常用的试验温度有 25℃和 15℃。 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被称为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 4、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大气综合因素(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长期作用下抵抗 老化的性能。大气稳定性好的石油沥青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性质。 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水分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石油沥青中代分子组分向高分 子组分转化,即沥青中油分和树脂相对含量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从而使石油沥青的 塑性降低,粘度提高,逐渐变得脆硬,直至脆裂,失去使用功能,这个过程称为老化。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其测定方法是:先测定 沥青试样的质量及其针人度, 然后将试样置于加热损失试验专用烘箱中,在 160℃下加热蒸 发 5h,待冷却后再测定其质量和针人度,再按下式计算其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 比:
沥青的掺配
当某一牌号的石油沥青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可采用两种品牌的石油沥青进行掺 配。在掺配时,为了防止掺配后沥青胶体结构的破坏,应选用同产源的沥青,即同属石油 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但根据工程需要,有时也可以将建筑石油沥青与道路石油沥青掺合使 用。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用下式估算。
沥青是什么材料

沥青是什么材料沥青是一种黑色的黏稠物质,常用于道路建设和防水工程。
它是一种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下面将对沥青的成分、性能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成分:沥青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硫、氮等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其中以烷烃、芳烃和脂环烃最为主要。
不同类型的沥青具有不同的成分,如道路用热沥青主要以芳烃为主,防水用冷沥青则以脂环烃为主。
二、性能:1. 黏性:沥青具有很高的黏附性和黏性,能够黏结接合其他材料并形成坚固的结构。
2. 柔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弯曲性,能够适应道路沉陷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3. 防水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防止基层材料受潮、发霉等。
4. 耐久性:沥青经过适当处理和施工可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承受机械、化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应用:1. 道路建设:沥青是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路面的铺设和修补。
它能够增加道路的耐久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2. 防水工程:沥青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工程中,如地下室、屋顶、墙面等。
它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3. 石油与化工工业:沥青在石油提炼、炼油和化工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石油产品的原料,如燃料油、煤油、润滑油等。
4. 装饰材料:沥青还可以用于装饰材料的生产,如沥青瓦、彩色沥青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久性好、防水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
四、环境影响:沥青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挥发有害物质、气味扩散等。
此外,沥青的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使用沥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合理处理废弃物,选择低挥发性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有机胶体物质,具有黏性、柔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它在道路建设、防水工程、石油与化工工业以及装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沥青的分类

复习:1、沥青的分类2、沥青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3、沥青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掺配4、煤沥青的特点§10、3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改型沥青在沥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矿物填充料,可以提高沥青的粘性和耐热性,减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同时也减少了沥青的耗用量,主要适用于生产沥青胶。
1、矿物改性沥青矿物填料有粉状和纤维状两种,常用的有滑石粉、石灰石粉、硅藻土、石棉绒和云母粉等。
矿物填充料改性机理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青可以单分子状态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称之为“结构沥青”。
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热性等。
2、树脂改性沥青用树脂改性石油沥青,可以改善沥青的耐寒性、耐热性、粘结性和不透气性。
在生产卷材、密封材料和防水涂料等产品时均需应用。
3、橡胶改性沥青石油沥青中掺入橡胶后,可使其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光、耐臭氧性、耐候性和耐燃性等得到大大改善。
4、橡胶和树脂共混改性沥青以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防水材料。
具有高弹性、耐老化性强、可单层冷施工等特点。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础,配以适当的助剂配制而成的。
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与传统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密度小、比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装饰性好,耐腐蚀性好,电绝缘性好,减震、吸声和隔热性好,耐水性和耐水蒸汽性好。
高分子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弹性模量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大,易燃烧、有毒烟。
§10、4建筑防水制品一、防水卷材1. 沥青防水卷材凡用原纸或玻璃布、石棉布、棉麻织品等胎料浸渍石油沥青(或焦油沥青)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浸渍卷材(有胎卷材)。
将石棉、橡胶粉等掺入沥青材料中,经碾压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辊压卷材(无胎卷材)。
这两种卷材通称沥青防水卷材。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防粘隔离层的片状可卷防水材料。
沥青的定义

一、沥青的定义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它是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等)衍生物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呈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态.颜色由棕褐色至黑色,能溶于多种有机溶液中(二氧化碳、四氯化碳、苯、汽油、三氯甲烷、丙酮等),具有不导电、不吸水、耐酸、耐碱、耐腐蚀等性能。
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作防水、防潮、防腐蚀和其他制品材料,用于屋面、地下防水工程、防腐蚀工程、铺筑道路,以及贮水池、浴池、桥梁等防水防潮层.二、沥青的分类沥青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地沥青包括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焦油沥青包括煤沥青、木沥青、泥炭沥青、页岩沥青.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是煤沥青和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的防水性能好于煤沥青,但是煤沥青的防腐和粘结性能较石油沥青好。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是石油沥青和少量的煤沥青1.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石油经蒸馏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品(汽油、煤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经过再加工得到的褐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状液体或固体状物质,略有松香味,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可氧化成固体或用柴油等溶剂稀释成液态。
(一)石油沥青的分类按原油的成分可分为石蜡基沥青、沥青基沥青和混合基沥青。
按石油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残留沥青、蒸馏沥青、氧化沥青、裂解沥青和调和沥青。
按用途可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建筑石油沥青是用天然原油的减压渣油经氧化或其他工艺过程而制得的石油沥青,所属产品用于建筑屋面和地下防水的胶结料,也可用于制造涂料、油毡和防腐材料等道路石油沥青由天然石油沥青蒸馏残余物或残余物经氧化而制成的道路石油沥青,或用溶剂脱沥青工艺及掺配方法而制得的沥青.(二)石油沥青的分类按原油的成分可分为石蜡基沥青、沥青基沥青和混合基沥青。
按石油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直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沥青和裂化沥青按用途可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三)石油沥青的组分石油沥青的成分非常复杂,在研究沥青的组成时,将其中化学成分相近、物理性质相似而具有特征的部分划分为若干组,即组分。
沥青材料知识点总结

沥青材料知识点总结一、沥青的基本概念1.1 沥青的定义沥青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或人工产生的油质物质,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物质,能够在适当条件下变为流体状态,也可以在干燥空气中凝固成为坚硬的物质。
1.2 沥青的来源沥青可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合成沥青两大类。
天然沥青主要来源于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的渣油,或是从石油矿床中开采出来的天然产物。
而人工合成沥青则是通过在实验室或工厂中用化学方法合成的。
1.3 沥青的用途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建筑物防水、防腐、防腐蚀等领域。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通常用于铺设路面,以增加其耐用性和抗水性;在建筑防水领域,沥青则被用作防水层的主要材料。
二、沥青的性质2.1 物理性质沥青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物质,具有坚固性和可塑性。
在室温下,沥青呈固态或半固态,但在适当温度下,可以变为流体状态。
此外,沥青还具有抗老化、不透水、耐腐蚀等优良物理性质。
2.2 化学性质沥青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碳氢比。
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沥青还具有不溶于水、耐酸碱的化学性质。
2.3 热性质沥青的热性质主要体现在其软化点、粘度和流动性等方面。
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条件下软化成半流体状态的温度,通常用来表示沥青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
粘度是指沥青的流动性,高粘度的沥青具有较强的坚固性,而低粘度的沥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三、沥青的生产工艺3.1 天然沥青的提取天然沥青的提取是通过石油开采或天然沥青矿床开采等方式获取。
石油开采后的渣油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制,可以得到茶胶沥青、硬质沥青和软质沥青等不同类型的沥青;而天然沥青矿床中的天然沥青则可直接用于生产。
3.2 人工合成沥青的生产人工合成沥青通常通过在实验室或工厂中进行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得。
常见的方法包括热裂解、催化裂解以及油页岩加工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石油、天然气或煤等原料转化为沥青原料,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制,得到所需的沥青产品。
沥青的分类及用途

沥青的分类及用途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屋顶、防水层和其他建筑工程的防水、粘结和密封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建筑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沥青也被细分成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本文将从分类和用途两个方面来介绍沥青的相关知识。
一、沥青的分类1.根据产地分类沥青可以按照产地的不同进行分类。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美国沥青(也称为加拿大沥青)、欧洲沥青和中国沥青。
美国沥青又分为道路沥青和屋顶沥青两种,道路沥青采用的是较高质量的石油原料,而屋顶沥青则使用廉价的石油原料。
2.根据温度分类沥青还可以按照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来进行分类。
美国公路和交通工程师协会将沥青分为五类,分别是AC-2.5、AC-5、AC-10、AC-20和AC-30。
其中,AC-2.5适用于低温地区,AC-30适用于高温地区。
3.根据颗粒大小分类另外,沥青还可以按照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通常用于道路沥青,以确定使用的沥青的粘度和柔性等级。
根据颗粒大小分为四种等级:粗颗粒、中颗粒、细颗粒和超细颗粒。
不同颗粒大小的沥青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选用合适的沥青可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二、沥青的用途1.道路建设沥青在道路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路面的捣实和防水层的建设。
此外,沥青还可以被用于道路的修补和标记,并通过调整不同类型的沥青,来提高道路在不同温度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
2.屋顶防水沥青在屋顶防水中的应用也很常见。
它被用于建筑物的顶部,以便保持水的流动方向或以防止水进入屋内。
屋顶沥青通常是黑色的,因为黑色可以让沥青吸收更多的太阳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抗日晒和风吹雨打等自然条件。
3.其它应用除了道路和屋顶建设外,沥青还可以被用于其它建筑工程中,如建筑物的防水层、坑道内的防水和封闭、园林绿化中的池塘和河流的防水等。
此外,在一些工业领域中,沥青也被用作工业材料,以生产各种化学品、油漆、涂料和石油产品等。
三、总结沥青是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屋顶、防水层和其他建筑工程的防水、粘结和密封以及一些工业领域的生产中。
90号沥青用途

90号沥青用途(原创实用版)目录I.沥青的简介II.沥青的用途III.沥青的应用领域IV.沥青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沥青的简介沥青是一种黑色复杂有机胶凝材料,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二硫化碳和苯酚。
它是由天然沥青经加热熔融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主要应用于建筑、公路、桥梁、水利、造纸、防腐、防水和绝缘等行业。
二、沥青的用途1.建筑行业:沥青可以用于铺筑道路、房屋屋顶和地基等建筑结构。
它具有防水、防潮、防腐蚀等特性,可以有效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公路建设:沥青可以用于铺设公路路面,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桥梁建设:沥青可以用于建造桥梁支座和桥面铺装,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水利工程:沥青可以用于建造水库、堤坝、渠道等水利工程,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造纸行业:沥青可以用于造纸工业中,作为纸张的涂层材料,提高纸张的防水、防潮、防腐等性能。
6.防腐、防水和绝缘行业:沥青可以用于防腐、防水和绝缘行业,如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船舶制造等,使其具有防腐、防水和绝缘等特性。
三、沥青的应用领域1.建筑行业:沥青可以用于铺筑道路、房屋屋顶和地基等建筑结构。
2.公路建设:沥青可以用于铺设公路路面,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桥梁建设:沥青可以用于建造桥梁支座和桥面铺装,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水利工程:沥青可以用于建造水库、堤坝、渠道等水利工程,使其具有防水、防滑、耐磨等特性,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造纸行业:沥青可以用于造纸工业中,作为纸张的涂层材料,提高纸张的防水、防潮、防腐等性能。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得的沥青混凝土是现代道路工程最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组成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
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
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
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
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
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1、粘滞性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各种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范围很大,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
65
55
2
1.5
1
≮ 60
≮ 80 ≮98
≮ 100
-
-
≮99
石油沥青牌号的简易判断方法见表。 石油沥青牌号的简易判断方法 牌号 140~100 质软 简易鉴别方法 牌号 60 简易鉴别方法 用铁锤敲,不碎,只变形
4
30
用铁锤敲, 变成较大的碎块
用铁锤敲,变成较小的碎 10 块
石油沥青的选用
选用石油沥青时应根据工程性质(房屋、道路、防腐)、当地气候条件、所处工程部位 (层面、地下)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由于高牌号沥青比低牌号沥青含油分多、抗老化能力 强,故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牌号高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1)道路石油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又分为重交通石油沥青、中轻交通石油沥青、乳化石 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等。道路工程中选用沥青材料应考虑交通量和气候特点。 南方高温地区宜选用高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夏季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出现 车辙等;而北方寒冷地区宜选用低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沥青路面在低温下仍具有一定 的变形能力,避免出现开裂。 2) 建筑石油沥青 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较小(粘性较大)、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 但延伸度较小(塑性较小),主要用作制造油纸、油毡、防水涂料和沥青嵌缝膏等。它们 绝大部分用于建筑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沟槽防水、防腐蚀工程及管道防腐工程等。 使用时制成的沥青胶膜较厚,增大了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黑色沥青表面又是好的吸热体, 一般同一地区沥青屋面的表面温度比其他材料的都高;沥青屋面达到的表面温度比当地最 高气温高 25℃~30℃。 为避免夏季流淌, 一般屋面用沥青材料的软化点还应比本地区屋面最 高温度高 20℃~25℃,可选用 10 号或 30 号石油沥青。例如武汉、长沙地区沥青屋面温度约 达 68℃,选用沥青的软化点应在 90℃左右,低了夏季易流淌;但也不宜过高,否则冬季低 温易硬脆、甚至开裂。一些不易受温度影响的部位、或气温较低的地区,如地下防水防潮 层等,可选用牌号较高的沥青,如 60 号或 100 号沥青。所以,选用石油沥青时要根据地区、 工程环境及要求而定。 3)普通石油沥青 普通石油沥青的含蜡量高达 20%~30%。当沥青温度达到软化点时, 容易产生流淌现象;沥青中石蜡的渗透还会使得沥青粘结层的耐热性和粘结力降低。故在 工程中一般不宜采用普通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组成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 组成主要是碳(80%~87%) 、氢(10%~15%) ;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 ; 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 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 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 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 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 离。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 从而造成开裂。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 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 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 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 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 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 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 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 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公式 6-1) (公式 6-2)
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后针人度比愈大,则表示沥青大气稳定性越好,沥青耐久性 越高。 5、安全性 闪点(也称闪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燃点(也称着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与火焰接触能持续燃 烧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和燃点的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关系到运输、储存和加 热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例如,建筑石油沥青闪点约 230℃.在熬制时—般温度为 185~200 ℃,为安全起见,沥青还应与火焰隔离。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
1、粘滞性 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各种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 范围很大,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粘度是反映沥青粘滞性的指标,是沥青最重要的技术 性质指标之—,是沥青等级(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测定沥青相对粘度的主要方法有标 准粘度计法和针入度法。 1)标准粘度计法 该法适用于液体石油沥青、较稀的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的粘度测定。标准 粘度是在规定温度(20℃、25℃、30℃或 60℃)条件下,规定直径(3mm、4mm、5mm 或 t 10mm)的孔口流出 50cm3 沥青所需的时间秒数,常用符号“ C d T ”表示,其中 t 为试样温 度、d 为流孔直径、T 为流出 50cm3 沥青所需的时间。按上述方法,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孔 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粘度越大。 2)针入度法 该法适用于粘稠(固体、半固体)石油沥青的粘度测定。在规定温度 25℃下,以规定 重量 100g 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 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以 l/10mm 为单位)来表示, 。 针入度值反映了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其值越大, 表示沥青越软、 符号为 P(25℃,100g,5s) 粘度越小。 2、感温性 感温性是指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着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当温度升高时,沥青由 固态或半固态逐渐软化,发生象液体一样的粘性流动,称为粘滞流动状态;与此相反,当 温度降低时,沥青又逐渐由粘流态凝固为固态、甚至变硬变脆。工程要求沥青随着温度变 化而产生的粘滞性及塑性变化的幅度应较小,即感温性应较小。建筑工程中宜选用温度敏 感性较小的沥青。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是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 (1)软化点 我国现行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 将沥青试样注于内径为 18.9mm 的铜环中, 环 上置一重 3.5g 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速度(5℃/min)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 至在钢球自重作用下,使沥青下坠 25.4mm 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符号为 TR&B。软化点越 低,表明沥青在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和承受荷载的能力越差。 (2)针入度指数 仅凭软化点来反应沥青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不全面,目前用来反映沥青感温性的 常用指标是针入度指数(PI) ,按下式计算确定。 30 PI 10 lg800 lg P(25C ,100 g ,5 s ) 1 50 TR& B 25 式中 P(25℃,100g,5s)——在 25℃、100g、5s 条件下测定的针入度值(1/10mm) ; TR&B——环球法测定的软化点(℃) 。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范围是-10~20。针入度指数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沥青的感温性,同时 也可以来判断沥青的胶体结构:当 PI<-2 时,沥青属于溶胶型结构;当 PI>2 时,沥青属
5
T2——较硬石油沥青软化点(℃); T3——掺配后的石油沥青软化点(℃)。
煤沥青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经再加工而获得的。根据其在工程中应用要求的不 同,按稠度可分为软煤沥青(液体、半固体)和硬煤沥青(固体)两大类。 煤沥青是由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其氧、 硫、 碳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主要元素为 C、 H、O、S 和 N,煤沥青元素组成的特点是“碳氢比”较石油沥青大得多。煤沥青化学组分 的分析方法与石油沥青相似,可分离为:油分、软树脂、硬树脂、游离碳 C1 和游离碳 C2 五个组分;其中油分中含有萘、蒽、酚等有害物质,对其含量必须加以限制。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技术性质上存在下列差异:温度稳定性较低;与矿质集料的 粘附性较好;气候稳定性较差,老化快;耐腐蚀性强,可用于木材等的表面防腐处理等。 煤沥青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粘度、蒸馏试验、含水量、甲苯不溶物含量、萘含量、酚含 量等。其中,粘度表示了煤沥青的粘结性,是评价煤沥青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也是划分煤 沥青等级的依据,其测试方法与石油沥青类似。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都比石油沥青差,在建筑工程上较少使用;但其抗腐性能好,故 适用于地下防水层或作防腐材料等。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简便鉴别方法见表。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鉴别 鉴别方法 密度 燃烧 捶击 颜色 溶解 石油沥青 1.0×103kg/m3 左右 烟少、无色、有松香味、无毒 声哑、有弹性、韧性好 呈亮黑褐色 易溶于煤油或汽油中,溶液呈棕黑色 煤沥青 (1.25~1.28)×103kg/m3 烟多、黄色、臭味大、有毒 声脆、韧性差 呈浓黑色 难溶于煤油或汽油中,溶液呈黄绿色
表 6–1
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建筑石油 普通石油沥青 沥青 100 乙 60 甲 60 30 甲 乙 10 75 65 55
道路石油沥青 质量指标 100 200 针入度(25 ℃,100g,5s) (0.1mm) 延度(25 ℃,5cm/min) (cm) ,≮ 软化点 (环球法) 30~45 (℃) 溶解度(三氯乙 ≮99 烯或苯) , (%) 质量 损失 簿膜加热 (%) 试验 (163 针入 ℃,5h) 度比 (%) 闪点(℃) ≮180 ≮200 ≮230 ≮230 ≮230 ≮230 ≮99 ≮99 ≯50 ≯60 ≯60 ≯65 ≯65 ≯70 ≯70 ≯65 ≯1 ≯1 ≮99.5 35~45 38~48 42~52 42~52 45~55 45~55 ≮70 ≮95 - 100 100 90 60 70 40 3 1.5 201~300 161~200 121~160 91~120 81~120 51~80 41~80 25~40 10~25 180 140
沥青的掺配
当某一牌号的石油沥青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可采用两种品牌的石油沥青进行掺 配。在掺配时,为了防止掺配后沥青胶体结构的破坏,应选用同产源的沥青,即同属石油 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但根据工程需要,有时也可以将建筑石油沥青与道路石油沥青掺合使 用。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用下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