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喷射式制冷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课件

2018/10/27
2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原理
太阳能喷射 式制冷系统由太 阳能集热器、发 生器、循环泵、 蒸汽喷射器、蒸 发器、冷凝器及 膨胀阀组成,分为 太阳能集热系统 和喷射制冷循环 系统两大部分,如 图所示。 2018/10/27
3研究进展及研究动向
制冷工质的研究 新型喷射器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系能影响因素探究
2018/10/27
4.3.2蓄冷水箱
传统的制冷系统的储能装置除了将从太阳吸收来 的热量储存在储热水装置中,在夜间将储存的热水通 过喷射制冷机产生冷量,以供空调所用,还可以在太 阳辐射较强的时候利用制冷机产生多余的冷量,通过 储冷水箱将冷量储存起来,这样在需要的时候,直接以 冷冻水供空调,其效果相当于节省了中央空调的耗能 。
2018/10/27
3.3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冷凝温度变化对喷射器的抽吸率及系统 COP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生温度,而蒸发 温度对其影响相对最小。
2018/10/27
4系统性能提高方法
设置增压器 带回热的两级喷射系统 全天候工作的改进
蓄热水箱 蓄冷水箱 辅助加热系统
2018/10/27
4.1增压器
2018/10/27
3.1制冷工质的研究
一开始大多使用氟里昂制冷剂,如R11、 R12等对环境有害的制冷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R124b、R123、 R134a、R245af、水等绿色环保的制冷剂成 为了研究的焦点; 利用太阳能驱动喷射制冷系统、发生温度为 80℃左右时,采用R134a为工质可以使系统的 COP最高。
2018/10/27
4.3.1蓄热水箱
蓄热水箱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制冷机 的进口热水温度不受太阳辐照度瞬时变化的直接影响 。从太阳能集热器出来的热水不能直接进入制冷机,而 是首先进入蓄热水箱,再由蓄热水箱向制冷机供热。同 时,根据太阳辐照度在一天内变化的特点,蓄热水箱还可 以把太阳辐射能高峰时暂时用不了的能量以热水的形 式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毕业论文(设计)喷射式制冷系统的高级

喷射式制冷系统的高级㶲分析摘要本文采用了常规㶲分析和高级㶲分析对喷射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把系统各部件的㶲损进一步分割成内源性部分、外源性部分、不可避免性部分和可避免性部分。
常规㶲分析和高级㶲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系统优化次序。
常规㶲分析表明喷射器的㶲效率最低,发生器㶲效率最高,系统㶲效率为8.24%;高级㶲分析表明系统39.7%的㶲损是可以避免的,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关键词喷射制冷;喷射器;高级㶲分析;㶲损0前言当今制冷空调行业中占主流的蒸气压缩式制冷设备耗能巨大,其耗电量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7%左右[1],在中国则占全社会电力总负荷的20%以上[2]。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等低品位热能制取冷量,是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一个重要途径和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形式有吸附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和喷射式制冷系统。
与前两种已商业化的技术相比,喷射式制冷系统在结构,维护及适用性等方面均更具优势,但是,它的性能系数相对较低,喷射器的合理设计比较困难,严重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为了对喷射式制冷系统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文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其进行研究,使用高级㶲分析(advanced exergy analysis)对系统部件的㶲损(exergy destruction)进行分割,揭示系统各部件的相互联系和系统的改善潜力。
1 喷射式制冷系统喷射式制冷系统是以喷射器代替压缩机,以消耗热能作为补偿来实现制冷,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喷射器、节流阀和循环泵等设备组成,其系统和工作过程的温熵图如图1所示。
图1 喷射式制冷系统和温熵图为简化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本文中对系统和部件做了一系列的简化:(1)系统是稳态,忽略换热器和管道中的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
制冷剂为R600,在换热器的出口都是饱和状态,系统的制冷量为10kW;(2)在喷射器中,喷嘴、混合室和扩散室的各种损失分别以喷嘴效率(ηn)、混合效率(ηm)和扩散效率(ηd)来表示,工质泵用等熵效率(ηPU)来表示;(3)载冷剂在发生器的出入口分别是饱和液态水和饱和蒸汽,T7=T8=100°C,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水为载冷剂,且T9=27°C,T10=32°C,T11=10°C,T12=15°C;(4)在㶲分析中,参考状态为T0=25°C,P0=101.41kPa[3]。
蒸汽喷射式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也是一种以热能为动力、以液体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吸热来制取冷量的制冷机,是依靠液体的汽化来制冷的。
这一点和蒸气压缩式制冷及吸收式制冷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怎样从蒸发器中抽取并压缩蒸汽。
它采用单一物质作为循环工质,目前通常都是水,所以也称为水喷射式制冷。
它同样具有系统真空度高、热力系数低、只能制取0℃以上的低温等缺陷。
4.2.1 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的特点1)蒸汽喷射式制冷的设备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廉,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一般都不需备用设备。
2)制冷系统操作简便,维修量少。
3)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耗电量少,如果使用于有较多工业余汽的场合,能节约能源。
4)蒸汽喷射式制冷以水作为制冷剂,并且根据需要可使制冷剂、载冷剂合为一体,或者采用开式循环形式。
由于水具有汽化潜热大,无毒等优越性,所以系统安全可靠。
5)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取低温时受到水的凝固点的限制,为了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正在研制以用氨、氟利昂为制冷剂的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另外将蒸汽喷射器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吸收式制冷机等串联,用以作为低压级,也能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6)蒸汽喷射器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蒸汽消耗量较大,制冷循环效率较低。
这一切都限制了蒸汽喷射式制冷的实际应用。
4.2.2 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蒸汽喷射式制冷是以高压水蒸汽为工作动力的循环。
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由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共同组成。
在循环中锅炉、凝水器(冷凝器)、喷射器、凝水泵组成热动力循环(正向循环);喷射器、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组成制冷循环(逆向循环)。
正向循环与逆向循环通过喷射器、冷凝器互相联系。
4.2.2.1 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主要热力设备1.锅炉锅炉是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的动力设备,在正向循环中锅炉消耗热能产生压力为0.198~0.98MP的工作蒸汽,以保证完成循环。
在工业制冷中也可利用能保证工作压力的工业余汽,以节约能源。
喷射式制冷的发展研究现状

喷射式制冷的发展研究现状喷射式制冷是一种先进的制冷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
在面临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喷射式制冷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喷射式制冷的概念、发展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喷射式制冷是一种基于喷射原理的制冷技术,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喷嘴、吸入室、混合室和扩压器。
喷射式制冷器利用高压流体通过喷嘴喷出,在吸入室形成低压区,从而吸入室内的气体或液体混合物,然后在混合室进行混合和压缩,最后通过扩压器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产生制冷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喷射式制冷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市场前景方面,喷射式制冷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高效、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喷射式制冷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同时,政府对环保和节能的支持也在推动喷射式制冷市场的发展。
在生产工艺和技术应用方面,喷射式制冷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从事喷射式制冷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并且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喷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工业和商业领域,还涉及到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喷射式制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喷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利用问卷调查收集从事喷射式制冷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和专家对喷射式制冷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
结合实地调研,对喷射式制冷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通过对喷射式制冷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市场规模方面:喷射式制冷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消费者对高效、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喷射式制冷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
喷射式制冷在船舶空调的应用分析

喷射式制冷在船舶空调的应用分析船舶消耗掉的热能是很多的。
在营运成本内,燃油费耗费的比值超出了40%。
此外,偏高能耗让移动着的船舶变作了污染源,带来污染疑难。
在上世纪初,蒸汽促动下的喷射制冷体系被创设出来。
它运用了余热、充分利用废热,把回收过来的这类热能看成必备的驱动能。
制冷剂设定为纯水,减小周边污染。
喷射制冷省掉了船体内的运动构件,自带构架简易。
同时,它显出了最优的可靠特性,也缩减了成本。
在经济进展中,能源凸显了紧迫的总倾向,能源消耗递增。
蒸汽喷射架构下的新式制冷创设了绿色特性的低热驱动,正在受到注重。
一.探析制冷机理喷射式特有的冷却系统包含如下部分:喷射器及蒸发器、配套冷凝装置、蒸汽发生必备的分支、循环泵及膨胀阀。
在制冷流程内,发生器喷出了高压的、温度很高的蒸汽,它被当成流体。
经由喷嘴构件,加速流体以便获取超音速特性的新流体。
在喷嘴之处,流体增添了低压;蒸发器引出来的制冷蒸汽可被引射,二者充分融汇。
由此可见,喷射制冷架构内的喷射构件可替换真空泵。
在扩压器之内,流体彼此混同。
喷射制冷架构中的喷射器应被看成传统配件的真空泵。
在扩压器以内,流体再次压缩,初期的超音速被缩减成偏低的亚音速,同时压力提升。
在这时,混合得出来的流体总压力即可超出初始的同一流体,确保稳定增压。
新式装置以内,制冷必备的喷射器等同压缩式范畴内的压缩机。
冷凝器含有混同后的气流,经由膨胀阀被缩减了压力,然后降低温度。
在另一循环中,循环泵抬升了总压力,制冷剂被调回了初始的发生装置,以便完成循环。
二.构建制冷模型对比其他系统,蒸汽喷射表现出来的制冷特性并不优良。
设计喷射器时,应当考量这点。
扩压器选出来的规格有着差异,大概含有两类:截面积等同的模型、压力相等模型。
等截面积的、等压力的模型,都假定了双重类别的流体彼此混同,称为等压混合。
在双重装置间,经常产生激波。
这种架构内,流体变为偏低的音速;再经由扩压器,才会升高压力。
若拟定了同一截面积这样的模型,两类流体可被混同在混合室内。
2.6喷射式制冷和热电制冷

�
两种效应的应用
热电测温计: 在热电效应中,热节点与冷节点间的温差越大,环 路中的电流越大.若保持冷接点的温度为零( 路中的电流越大.若保持冷接点的温度为零(如将 冷接点置于0 的冰水混合物中) 冷接点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则电偶对中产 生的电流大小,就仅由热节点的温度t 生的电流大小,就仅由热节点的温度t决定.如图 2—6—2所示.在电偶对环路中接入一电流计,此 电流计的指示,就可反映热节点所处位置的温度. 这就是工程上热工测量常用的 .热电偶温度计的 测温原理.
热电偶
金属彼此之间的帕尔贴效 应很微弱,不具备实际应 用价值,而半导体材料的 内部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产 生的温差电现象比金属显 著的多,所以热电制冷都 使用半导体材料,因此也 被称为半导体制冷. 热电制冷的基本元件是用 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电偶 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电偶. 热电偶.
单级热电堆
一个热电偶产生 的制冷量约为 1.163W,显然数 1.163W,显然数 值很小,为了获 得较大的制冷量, 一般将很多个热 电偶串联组成单 级热电堆.
图中,p 图中,p1,c1 是工作蒸汽进 入喷射器前的 压力和流速; p0,c0是被引 射蒸气进入混 合室前的压力 和流速;p 和流速;p3, c2,c3是混合 时蒸汽压力和 流速;p 流速;p4,c4 是扩压管后混 合蒸汽压力.
3.冷凝器 3.冷凝器 在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中有主冷凝器和辅助 冷凝器.主冷凝器既作为动力循环中向正向循环 低温热源放热的设备,也作为制冷循环中向逆向 循环高温热源放热的设备.循环的低温热源和逆 向循环的高温热源都是环境介质.所以主冷凝器 的冷凝负荷和冷凝面积是正向,逆向循环的总冷 凝负荷和总冷凝面积.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的主 冷凝器采用混合式或蒸发式冷凝器.辅助冷凝器 是设置在辅助冷凝器后,冷凝由辅助冷凝器引出 的混合气体,分离不凝性气体和制冷剂水蒸汽, 以提高循环效率.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 效率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和稳
定性。
系统的运行受到天气和季节的 影响,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储能 和热能回收,以实现系统的稳
定运行。
需要进一步研究系统的可靠性 和寿命,以及如何降低制造成 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系统设 计、提高性能和稳定性、降低 成本等方面,以实现太阳能喷 射式制冷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推 广。
制冷循环
通过喷射器的循环工作,实现制冷循环并降低温度。
03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组成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主要由集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喷射器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工质,使其在蒸发器中蒸发,产生的蒸汽被压缩机压缩后送至冷 凝器冷凝,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喷射器,将蒸发器中的低压蒸汽吸入并混合,通过 喷射器的喷嘴高速喷出,利用蒸汽的动能将蒸发器中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02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原理
太阳能收集原理
01
02
03
太阳能收集器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 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 热能。
热能储存
将收集到的热能储存起来, 以备后续使用。
高效吸收
采用高效吸收涂层和优化 设计,提高太阳能吸收效 率。
热力学原理
1 2
热能转换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电 能。
根据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如温度控制、 压力控制等。
算法设计
根据控制策略,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 制算法等。
控制系统实现
将控制算法嵌入到系统中,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喷射制冷技术结构方法及应用

Air Bubble(激波)热泵:喷射式制冷暖通系统中,传递能量的介质称为"热媒"或"冷媒"。
全部用水做为"热媒"或"冷媒",并将其从热源或冷源传递到室内采暖或供冷设备,供给室内热负荷/冷负荷的系统称为全水系统。
因何"水"可以吸能、蓄能、输能以及释能而用做暖通的"热媒"或"冷媒"?首先,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且性价比高;其次,水的动能和释能;还有,水的分子结构,等等。
微观冰当科学家将碳纳米管浸入含有水的容器中时,发现了几个的水分子可以钻入纳米管中。
当加热碳纳米管时,内部的水分子呈现出反常的物理特性,竟然结冰堵住了纳米管!科学团队利用振动光谱成像技术观察了水分子在内部的运动情况,发现这种"冰"的结构和一般的冰不同,是水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这里我们也把它称之为冰。
或许我们可以类比成宏观和微观世界微粒的特性,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状态。
它在微观世界就不再适用,而是有另一套物理体系。
水分子的这种神奇特性也让科学家难以解释。
宏观现象&微观理解当下,比较常用的几种制冷形式: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喷射式制冷。
喷射式复合系统:低品质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ORC)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
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
Air Bubble(激波)热泵,既能"产热",又可"制冷"。
利用Air Bubble(激波)热泵所产生的蒸汽(0.3MPa)做动力源,经蒸汽喷射制冷机制取7~12℃冷冻水。
工作蒸汽经喷射制冷后,可完全冷凝成水,再循环利用;以水为冷媒进行制冷,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冷剂,无环境污染;以低压蒸汽为动力,除循环泵外,系统无运转机械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倍率α也可用下图中的关系曲线来表示:
此外,引射系数也可用如下简 化公式计算:
0 . 765
h1 h2
1
一 种 喷 射 式 汽 车 制 冷 装 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汽车空调器增大了发动机负载和排 热污染,耗电量大等缺陷,提供了一种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 统废热为动力,以喷射式制冷为基础,以R600a为工质的汽车 空调装置,可有效利用发动机冷却废热,降低冷却水排热温
µ 称为引射系数,表示1kg工作蒸汽能引射的低压蒸汽量。
G0 G1
理想状况下, µ 值可由喷射器的热平衡式求得:
G 0 h 3 G 1 h1 ( G 0 G 1 ) h 5
所以:
G0 Gh h 5 h1 h3 h5
根据循环的热平衡关系式:
Q0 Qh Qk
可见,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是由两个循环组成的: 一个是工作蒸汽所完成的动力循环1-10-6-8-9-1;另
一个是制冷剂所完成的制冷循环4-5-6-7-4。在理论循
环中,动力循环所产生的功,正好补偿了制冷循环所消 耗的功。而且工作蒸汽与制冷剂是同一种物质。
循环的总制冷量Q0
Q 0 G 0 (h3 h6 )
第七章
蒸汽喷射式制冷
7.1 蒸气喷射式制冷
蒸气喷射式制冷是以喷射器代替压缩机,以消耗 热能作为补偿,利用工质在低压下气化吸热来实现制 冷的。 蒸气喷射式制冷的工质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氨、 R134a、R123、R600a等。目前在空调工程中多采 用以水为工质的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简称为蒸汽喷
射式制冷装置。
7.1.2.蒸汽喷射式制冷理论循环及热力计算
1-2:工作蒸汽在喷管中的等熵膨胀 过程; 2-4和3-4:等压混合过程; 4-5:混合蒸汽在扩压室中等熵压缩 过程; 5-6:混合蒸汽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 程; 6-7-3:一部分凝结水经节流阀节流 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汽化制冷; 6-8-9-1:另一部分凝结水用循环泵 送入蒸气加热器,重新加热成 高温、高压工作蒸汽。
G 0 ( h 3 h 6 ) G 1 ( h1 h 8 ) ( G 1 G 0 )( h 5 h 6 )
则可以计算出工作蒸汽流量G1和被引射蒸汽流量G0 蒸汽喷射式制冷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与理论循环过程差别甚大, 同样可以用上述理论循环的计算方法,只是实际的引射系数不能按喷 射器的热平衡去求解,而是用实验方法去确定,可按具有实验系数的 空气动力学公式去计算。
谢谢大家 !
冷凝器的热负荷Qk
Q k ( G 1 G 0 )( h 5 h 6 )
(kW)
凝结水泵所消耗的功率Qp
Q p G 1 ( h 6 h8 的热平衡可以简化为
Q0 Qh Qk
喷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ξ
Q0 Qh G 0 (h3 h6 ) G 1 ( h1 h 8 ) q0 qh
7.1.1.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的主要设备有蒸汽加热器、喷射器、冷凝 器、 蒸发器、节流阀以及循环泵等,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蒸汽加热器;2.喷嘴;3.混合室;4.扩压器;5.蒸发器;6.冷凝器;7.节流阀;8.循环泵
来自蒸汽加热器的高温高压工作蒸汽在喷射器喷嘴中绝热膨 胀,形成一股低压高速气流,从而将蒸发器里的低压水蒸气抽吸 到喷射器中,并于之混合,在扩压器中增压后进入冷凝器,被冷
0 . 25 1 .( 6
h2 h1
) 15 . 8 (
h2 h1
)
2
α—称为循环倍率,是引射系数的倒数,
G1 G0
Δh2—是被引射蒸汽从压力为p0的状态绝热压缩到pk时的焓差,
Δh2= h4-h5;
Δh1—是工作蒸汽从压力为p1的状态绝热膨胀到p0时的焓差, Δ h 1 = h 1 -h 2 。
却水冷能成液体。一部分凝结水通过循环泵提高压力后送回蒸汽
加热器加热汽化,用作高温高压工作蒸汽开始下一个循环;在蒸 发器中的被冷却介质因失去热量而温度下降,产生制冷效应。另 一部分凝结水经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冷水 的热量汽化为低压水蒸气后又被喷射器中的低压高速气流抽走。 蒸发器中的冷水因失去热量而温度下降,被送入空调系统作为冷 源使用。
度,完全不消耗电能,为大、中巴汽车夏季空调、冬季供暖
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同时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第七章 习 题
简答题:
1.蒸汽喷射式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它主要有哪些设备组成?
2.何为引射系数?何为循环倍率?
3.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主喷射器中的混合蒸汽为什么不能直接排入 大气?
4.目前可用作蒸汽喷射式制冷的工质有哪些?
(kW)
G0—被引射蒸汽的流量,kg/s; h3—被引射蒸汽的焓值,kJ/kg; h6—进入蒸发器的凝结水的焓值,kJ/kg。
蒸汽加热器的热负荷Qh
Q h G 1 ( h1 h 8 )
(kW)
G1—工作蒸汽流量,kg/s; h1—工作蒸汽离开加热器时的焓值,kJ/kg; h8—进入加热器的凝结水焓值,kJ/kg。